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80后"是一个平凡又特殊的群体,平凡是因为他们只是80年代出生的一群人,80年代只是一个时间概念;特殊则是因为美国<时代>周刊直接介入了中国"80后"的命名,也因为"80后"在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转型期逐渐显露出与其他时代的人种种不同:他们在中西文化撞击中成长,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里逐渐成人,在商业娱乐文化与消费主义浪潮中崛起.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80后"公务员的群体特征和工作现状,特以湖南省长沙市市直机关公务员为调查对象而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80后"公务员群体体现出"年龄越小、学历越高,学科背景多元化,就职层次较低,工资收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等特征;"80后"公务员家庭出身多元化、城乡来源比例基本持平,但是公务员家庭"辈出现象"较明显;他们的就业动机"世俗化",工作压力大、实现预期空间小、工作总体满意度低;晋升速度平稳,晋升进程与文化程度有较强的相关性,但是与家庭出身关系不大;他们将能力和关系视为升职的主要标准,对"火箭式提拔"基本持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3.
李健 《群众》2014,(3):38-39
<正>为实现"三个80%"的目标(80%的农民到镇区集中居住、80%的土地进行大规模流转、80%的农户入合作社就业),宿迁市宿城区城乡统筹试验区于2012年2月正式启动建设。两年来,试验区依靠城市"地票"制度,引入市场"无形之手",将建设用地指标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以"一张票"的形式纳入土地有形市场有偿调剂使用,走出了城市反哺农村、农村促进城市发展的新路子。到目前为止,试验区已流转土地2.7万亩,建成标准化厂房7万平方米,吸引20余家企业入驻,吸纳1600名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  相似文献   

4.
"80后"随着自身的不断成长,已经逐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推动者,社会对于"80后"的认识也在不断的理性化、客观化。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这一研究成果做了综述:"80后"与"80后"现象,"80后"与"80后"现象产生的时代背景,"80后"的行为方式以及与社会的互动。通过对"80后"与"80后"现象的综述来更好地走入这样一个群体。  相似文献   

5.
杨璐  张光成 《传承》2009,(8):66-68
通过对"80后"基本思想状况的调查可以看出,热爱祖国、关心国内外时事、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注重个人素质培养、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有广阔的历史文化视野,能够理智看待婚恋问题等是"80后"青年的思想主流。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父母要正确教导,教育体制要深化改革,媒体要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为"80后"成长创造有利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80后"基本思想状况的调查可以看出,热爱祖国、关心国内外时事、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注重个人素质培养、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有广阔的历史文化视野,能够理智看待婚恋问题等是"80后"青年的思想主流.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父母要正确教导,教育体制要深化改革,媒体要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为"80后"成长创造有利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7.
鄂璠 《小康》2013,(1):70-71
80后中患神经衰弱的最多;70后中患肥胖症的最多;60后中患高血脂的最多;50后中患高血压的最多;病从口入,更年轻一代的"吃法"使国人步入全民"三高"时代  相似文献   

8.
不同年代出生的员工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行为倾向。"80后"在我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公众和学术界给他们打上了"缺乏责任感"、"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叛逆"等印记。本文通过3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发现"80后"员工与"80前"员工在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确存在代际差异,但是结果却与常识大相径庭:"80后"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显著高于"80前"员工;"80后"员工的反生产行为显著低于"80前"员工,其中人际偏离维度也显著低于"80前"员工。研究结果有助于打破管理者对"80后"员工的刻板印象,更好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80后"青年的时代特征:历史社会化的产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0后"青年是伴随改革开放进程成长的一代,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条件与事件都将对其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四个因素来分析"80后"青年成长的社会化条件,将"80后"的特性融入社会时代背景加以讨论,分析了"80后"青年时代特性与社会结构的嵌入性,指出"80后"青年是历史社会化的产物,应在社会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趋势中评价"80后"青年.  相似文献   

10.
<正>重要发现"中国梦"的提出增强了海外学子的民族自豪感,对留学人员回国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超过80%的"海归"表示只有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才能成就大事业。新一轮海归创业潮呈现出"海归归海"特点,即海归借助自己在海外积累的资源优势,帮助本土企业和国人布局海外。"逆文化冲击"在海归群体中普遍存在,超半数受访者表示,留学人员回国后需适应国内大环境和了解行业现状。近80%的海归群体认为当前所承受的压力"完全能够承受"或  相似文献   

11.
<正>"80后"90后"来源于国际社会学家们讨论社会发展的代名词,后来被广泛地作为1980年1月1日——1989年12月31日和1990年1月1日——199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群代名词。近年来,随着公安工作的发展和公务员"逢进必考"政策的全面推行,一大批以大专院校毕业生为主体的"80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5,(11)
<正>网络社区、APP、微信公众号等,成为80后家长"育儿经"的三大来源,"爸爸去哪儿"火爆的另一面,是因为妈妈们在纠结地寻找教育孩子的新路径负孩前行"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找不到我的家……我身上背着重重的壳,努力往上爬。"郑智化的这首歌颇适合当前80后一代的境况,他们自称为"房奴"、"车奴"、"孩奴"。一个焦虑的母亲、一个缺席的父亲、一个失控的孩子,这是一个中国式家庭。乍看这个命题,或许觉得有些言  相似文献   

13.
陆璐 《传承》2007,(8):86-87
新中国成立最初30年,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方式,并奉行至今;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他奠定了伙伴关系当中平等、合作、互利、依存四项基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中国与许多国家结成伙伴关系;新世纪,胡锦涛提出了"和谐世界"的思想。从国际上看,伙伴战略的实施,适应了世界多元化和趋势和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从国内看,伙伴战略满足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推动了我国更加全面和深入地融入国际社会,为国内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4.
陈晨  杨世朋 《今日浙江》2012,(21):49-49
在"敞开式"的街道便民服务大厅,以前要多次往返办成的事务能直接办理了;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上百个事项有了即办、代办"一条龙"服务……居民享受到了到家的"保姆式"服务。这些新景象,源自鹿城区推行的三级便民服务体系:以区行政审批中心为"龙头",以8个街镇(功能区)便民服务中心为"龙骨",以80个社区便民服务中心为"龙鳞",实现"1+8+80"便民服务全覆盖。  相似文献   

15.
"80后"写作是以写作为主要表达形式的一种青少年亚文化,是青少年对隐蔽价值观与社会结构、社会期待之间的矛盾产生的消极反应。社会的焦虑、"80后"的混合价值观和"80后"写手的消极反应是"80后"写作这一青少年亚文化现象生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正"海南精神"可视为长征精神的当代版和海南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今天,我们要更加自觉地用长征精神来加持"海南精神",同时用"海南精神"去表征长征精神。今天,我们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最重要的是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江泽民同志曾经这样概括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坚定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怕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7.
<正>提到美国的"中国城"(China Town),美国人一定翘起大拇指,对旧金山、洛杉矶、纽约的"唐人街"赞扬有加,认为这是美国的骄傲,是多元文化的象征。可是,从上世纪80年代,已经形成一个新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对“80后”特征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改革开放初期诞生的"80后",如今已进入成人阶段--"80后"青年已整体步入社会.与改革开放年代几乎同龄的"80后"青年在我国社会的急剧变革和转型中成长,30年中的重大改革事件都对"80后"特征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他们身上烙下了时代变革的深刻印迹.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80年的光辉历程。在过去的80年中,它代表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确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使中华民族走上了振兴之路。可以说,党的历史就是始终不渝地实践"三个代表"的历史,"三个代表"是对中国共产党80年历史的科学总结。  一、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己任,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相似文献   

20.
《时代潮》2000,(5)
城市发展差距拉大是区域矛盾的关键所在在过去2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西部地区实际上曾面临过多次有利的发展机会。例如,80年代初期我国农业生产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呈现出了持续全面高涨的局面,而四川等地曾是在农村"联产计酬责任制"的改革中走在前列的地区之一;80年代中后期我国区域战略调整与发展的重点之一是在"军转民"等形式下对存量资产的改造与挖潜,而当时我国较为先进的工业生产能力主要聚集在中西部的"军工"与"三线"企业中;在确立"以能源交通为战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