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施中林,曾任兰坪图书馆馆长近20年,他一生从未当过教师,但在兰坪县,有不少人都尊称他为"老师"。在兰坪采访期间,这个不是老师的"老师",对记者讲述了他和兰坪图书馆、图书以及读者之间互为师友的故事。简易房中的图书馆1983年,施中林的人生发生了一次重大转变,在那之前他就职于兰坪县箐花村供销社,而那年之后,他成为了兰坪文化系统中的一员。"我给《春城晚报》投稿,两年时间,一共发表了27  相似文献   

2.
张军 《人民公安》2021,(6):14-15
"刚刚我们通过数据画像,又查获一辆超标货车!"3月2日下午,陈子丽兴奋地告诉前来采访的记者。虽然性格内敛不爱多说话,但一谈起"老本行",陈子丽就眉飞色舞。最令她引以为自豪的不是诸多荣誉,而是她和同事们建立的行业标准、数据模型、工作规范,每天都在车辆查验流水线上发挥作用"揪出"超标车辆,为道路安全消除隐患。从警17年来,陈子丽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警察的初心使命,从一名内勤民警逐渐成长为"车管能手",也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相似文献   

3.
今年春节期间,记者采访了一只小燕子,听她讲述了一个真实、美丽而动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郑境成……郑境成痴呆有好些年头了,他越来越记不起以往发生过的事情,每天呆呆地望着蓝色的天空,似乎什么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4.
日前, 记者在湖南省女子监狱采访了已服刑半年多的死缓女囚欧满风。在记者的追问下,这位借种逃死刑的“准律师”痛楚地讲述了那段“恋不成,仇相见”,令她悲歌四起的玫瑰之约。  相似文献   

5.
采访人生     
《采访人生》的作者吴菲是一家报社的记者,她采访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小女孩的哥哥和弟弟因同样的怪病先后故去,小女孩也因同样的病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说不上是因为什么的驱使,作者竭力要为挽救小女孩的生命做些什么。这段特殊的采访经历,使她感慨良多。她告诉大家:“我一直在想,这个世界固然随时都会有悲欢离合的事情发生,假使有一天当我自己面对,我会是什么角色? 我又会如何去面对? 这不幸对于我,或许只是一个选题,甚至只是一个故事,对于那些不幸的人,可能就是人生的全部。仅仅把它看作是一个选题,我如何能够?” 下期将推出《第一次当哥哥》,作者高林林将讲述20多年前妹妹的出世使他变成哥哥后所感受到的除父母之外的那份可贵的兄妹亲情。  相似文献   

6.
胡杰 《人民公安》2006,(14):18-22
刘瑶,女,52岁,心理学硕士,职业心理咨询师。曾创办西安健伟心理咨询公司。现为西安阳光心理研究所咨询部主任。刘瑶的丈夫和儿子都是公安民警。在她的咨客中,有十分之一的人也是公安民警。围绕公安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记者近日专门采访了她。她首先向记者讲述了几个有关警察的"  相似文献   

7.
正记者手记采访时间:2016年7月20日采访地点: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记者手记:采访前,已经92岁的潘渊静老人特地将讲述提纲工整地罗列到一张纸上,毕竟年事已高,口齿有些含糊,他担心面对我们这些小辈讲述时可能会言不达意。讲述过程中,我们一有疑问,他便拿出那张纸给我们解疑答惑,潘渊静老先生的老伴儿在一旁时不时充当"翻译"的角色。在老人的讲述中,那动荡漂泊、危机四伏的岁月时不时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这些采访者亦揪心不已。  相似文献   

8.
记者手记:这是一名特殊的讲述者。她因为自己的切身经历。萌发了立遗嘱的念头,并且早早为自己的孩子、父母作出了安排。她告诉记者,在立完遗嘱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的人生突然轻松了许多。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6,(13)
正采访时间:2015年7月24日(星期五)上午采访地点:北京市朝阳区东三里屯中14楼11—2记者札记:电话约访时,陈蕙娟老师爽快答应,这让我们顿觉心旷神怡。果然,采访当天,我们刚出电梯,就看到85岁高龄的陈老已在家门口等候。她精神非常好,亲自泡了壶龙井茶,并将我们面前的茶杯一一斟满。坐定后,面对镜头,陈老还不忘用双手捋了捋满头白发,"小女生"的情结一览无余。"我们要回国。"采访中,陈老的这句话对我印象最深。她在日本出生、长成,父亲时常教导他们"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当父亲于1945年中国抗战胜利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6,(27)
正面对更加年轻、专业的"新生代"保姆,"大龄保姆"黄树珍除了感受到压力之外,更意识到自己应该加快"转型升级"的速度,在大城市生活了十多年的她感受到了工作、生活的不易40多岁的黄树珍在2016年的年末,第一次有了与人"严肃认真"地谈话的经历。在接受《小康》杂志记者采访时,起初,她为她的这个"第一次"而感到紧张、不自在,十多分钟后,她才逐渐放松了心情。尽管这样的"谈话"是黄树珍的第一  相似文献   

11.
<正>最近,我阅读了《当代广西》第21期《一位新华社记者的百色情怀》,深受感动与启发。新华社记者刘广铭讲述了自己在百色的两次采访经历。有一次是在百色靖西县龙邦镇大漠外屯的采访,途中遭遇山体滑坡,汽  相似文献   

12.
陈曦 《中国残疾人》2012,(12):34-37
正资阳市在四川的众多大城市里,名头算不得响亮,但这里却是一个来过了就让人忘不了的地方。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时记者到过四川成都市、绵阳市、都江堰市等地采访,2010年再入蜀走访,皆与资阳擦肩而过,而今在人道中国四川一辑中有幸到访资阳市,以"二惊"与"二喜"为题,实因这座雁城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106名生力军  相似文献   

13.
新年前夕,四川省乐山市有一位年近九旬的陈淑芳老人,多次向记者反映法院判案不公的情况,记者为此专程进行了调查采访。 走进乐山市陈淑芳老人的家里,她向记者讲述了拆迁十年的营业房至今不按协议还房,给全家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的事情。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一位心急的母亲向《齐鲁晚报》求助,她说自己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不知为何产生了厌学情绪,打骂都不管用,她不知该怎么办。据了解,焦虑、厌学、离群、精神不集中、有暴力倾向等不良情绪及心理问题困扰着不少低年级儿童。孩子有了“心病”怎么办?记者采访了多年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以及儿童心理医学专家,请他们为儿童心理问题把把脉。  相似文献   

15.
沉重的爱     
《沉重的爱》作者江海心,是一位残疾儿的父亲,12年前,当他的女儿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们夫妇选择了哺育她,尽管当时就已确诊小孩为严重智残;12年多来,他们费尽心思,把无限的爱倾注到自己的亲生骨肉身上。他告诉大家:“作为一个父亲,作为一个痴呆儿的父亲,不论我们生育她给社会带来了什么负担,不论我们的家庭因此出现了什么样的艰难,我都有义务把她的生命延续下去、这不仅是人道,是人的情感良心,更重要的是,不管她懂不懂,知道不知道,我和妻子都是用同样炽热的心去爱她的,尽管这爱又无奈又沉重。” 下期将推出《采访人生》,作者吴菲将讲述她采访三个患同样绝症的孩子的父母,并携手努力挽救他们时所感受到的一份震撼。  相似文献   

16.
秦友莲 《政协天地》2011,(Z1):38-39
孩子们都喜欢漂亮的语文老师,我小时候也是这样,什么道理说不清,见到林莘老师的一刹那,记者才突然明白,因为孩子们把语文老师看成是美丽语言、动人故事和生命灵气的化身。他们希望从漂亮的语文老师身上找到漂亮的人生。林莘老师确实很漂亮,无论是长相、身材还是衣着,都透着孩子们喜欢的符号。她的声音很好听,清脆、亲切,有着温柔的穿透力。在小学语文界里,林莘和她的"林莘名师工作室"早已  相似文献   

17.
正6月9日,台湾一位名叫洪素珠,自称"公民记者"的女士,在脸书上发布一则视频,内容是她在"2·28"纪念日时,于高雄市228公园对一位外省老人进行的"采访"。短短两分多钟,洪素珠对她"采访"的外省老人说出了"台湾没法再养你们这些中国难民"、"你们是来台湾啃台湾人的骨"、"不要你们中国人在我们台湾"以及"不要脸的中国难民"等充满仇恨歧视的言语,视  相似文献   

18.
吴薇 《两岸关系》2013,(8):46-48
琼瑶的文学和戏剧作品曾影响几代中国人,由她创作的最新电视剧《花非花雾非雾》在2012年又引起广泛关注。日前,琼瑶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畅谈了对大陆流行文化的看法,讲述了她心中的完美爱情。记者:您每天的生活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19.
在人生的旅途上,谁都可能遇到生活的不幸,事业的挫折。面对不幸和挫折,你是意志消沉,还是勇于奋起呢?五一前夕,记者采访了新当选的全国先进工作者、湖南省十大杰出青年之一的益阳市资阳区体委、伤残人运动员冷卫红。她向记者谈了她从不幸中奋起,在  相似文献   

20.
夏莉娜 《中国人大》2009,(16):45-46
袁雪芬是著名的越剧表演艺术家,记者一年前为寻访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专程到上海采访过她。今年是纪念建国60周年大庆,记者为寻访参加一届政协第一次会议的代表再次到她家里采访。袁先生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和天安门城楼上与新中国的缔造者们一起参加开国大典是自己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