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台声》2017,(22)
<正>摘编11月2日自台湾《中央日报》网络版30年前,蒋经国宣布开放台湾老兵回大陆探亲,是两岸关系断而后续的历史性里程碑,骨肉团圆,感天动地。为了纪念这个日子,上周特在上海举办座谈会,大陆和台湾都有许多人参加。就在这时候,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搭专机访问南太平洋,活动名称为"寻亲之旅"。蔡英文寻的是什么"亲"?民进党解释是台湾少数民族中有一脉源自"南岛语系"。  相似文献   

2.
蔡玲 《台声》2019,(10)
<正>民进党自2016年上台"执政"以来,施政荒腔走板,两岸关系恶化,岛内经济沉沦;相反,大陆惠台政策深得岛内民心,台当局的"恐吓牌"已经失效。民进党"执政"不为台湾民众福祉着想,一味地玩政治,骗选票,那么,台湾民众一定会在下一场选举中用选票对他们进行惩罚。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7,(15)
<正>据岛内媒体报道,台当局即将在2019年实施的高中社会科新课纲草案中将《开罗宣言》相关内容删除,新的历史课纲将不以《开罗宣言》论述台湾地位。这是借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再次扩散"台独"史观,将毒害台湾青年学生,也将进一步破坏两岸关系。岛内有人妄称,《开罗宣言》确实提到台湾归还中国,但问题是美、英、中三国领袖没有签署,而且连美国国会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7,(20)
正摘编9月29日台湾《中华日报》台当局"行政院长"赖清德9月26日首度到台湾"立法院"进行施政报告并备询,毫不遮掩地指出他主张"台独"。国台办9月27日回应称,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也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国家。外界形容"赖揆"是以"直球"与大陆正面对决,这只会让未来两岸关系越来越僵,  相似文献   

5.
社会     
《台声》2018,(20)
正台湾民众对当局领导人处理两岸关系不满意度创新高据台湾媒体报道,9月17日公布的"两岸关系年度大调查"显示,3年来,对于台当局领导人处理两岸关系的表现,台湾民众评价持续下滑,今年的不满意度达67.6%,创其2016年5月上任来新高。台湾民众认为,"台独"、民进党执政、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是两岸关系转趋紧张的三大最主要因素。这份民调还显示,台湾民众愿意赴大陆就业、想到大陆创业、愿意让孩子去大陆念书的比例,都创该报9年来  相似文献   

6.
纪欣 《台声》2014,(11):44-44
<正>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台湾统派团体时,谈了许多对于两岸关系的看法,其中包括"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国家统一不仅是形式上的统一,更重要的是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通向和平统一的正确道路;遏制"台独"分裂活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等等。消息传到台湾,朝野政党只顾异口同声"不  相似文献   

7.
正在大陆全面推动两岸民间交流合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日益深入岛内民心的形势下,台当局不断欺骗台湾民众,力图阻挠两岸民间交流合作,阻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认识蔡当局欺骗本质,积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台湾民众必须面对的问题。民意不满蔡当局执政台湾民众希望与大陆加强交流合作,不满意蔡当局的两岸政策,反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遭受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台湾是民心所向。  相似文献   

8.
正近期,南太平洋岛国帕劳总统访台,美国驻该国大使随行,引发外界对台湾地区与南太平洋地区关系的高度关注。事实上,南太地区一直是台湾当局开展对外交往的重点区域,是台第二大"邦交国"聚集区。蔡英文上台后,台当局对南太地区的重视程度更是有增无减。但蔡英文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关系紧张,使以往两岸在"九二共识"基础上协商达成的台湾参与国际组织的安排难以为继,其所谓"邦交国"纷纷"弃台就陆",台当局在南太地区的经营同样也因此面临困境。  相似文献   

9.
<正>5月23日,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与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夏立言在金门举行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第三次会面,就当前两岸关系形势和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有关问题交换意见,达成多项惠及台湾民生的共识,受到台湾舆论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对稳定发展两岸关系具有积极意义当前,两岸关系处于新的重要节点上,"张夏会"对于两岸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台湾《中央  相似文献   

10.
声音     
《台声》2015,(12)
<正>夏立言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虽然有人认为两岸关系过去一段时间有"波折"、2016选举又近,但台湾当局未来仍会持续推展两岸事务,除两岸制度化协商外,还有两岸两会互设办事机构,以及双轨推动两岸经贸合作与参与区域经济整合。杜紫军台当局"经济部长"大陆是(台湾青年)创业过程中的重要市场,台湾年轻创业家应好好运用;但大陆创业风险较高,最好的方式是"立足台湾、开拓大陆市场",在台湾把公司经营模式、技术开发稳固后,再进大陆市场,这样成功机率才会较高。  相似文献   

11.
2月21日,台湾行政院新闻局发布《透视“一个中国”问题》的说帖。说帖肆意歪曲事实,宣称:与其去说“一个中国”,不如说“一个分治的中国”。台湾有关方面还解释,台发布该说帖与邓小平的逝世属于巧合,并无联系。确实,台当局以说帖形式正式提出“一个分治的中国”口号.是经过精心策划、反复酝酿之后而采取的一个重要举动,有其深刻的政治背景和明显的目的意图。首先,台当局此举与去年底台“国发会”达成的所谓“两岸关系共识”有关。在台当局幕后主导、主张“台独”的民进党积极配合的这次“国发会”上,用“朝野共识”的形式,正式…  相似文献   

12.
<正>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率领的大陆访问团,并发表重要讲话。台湾各界对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朱立伦给予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普遍认为这是一次承先启后的历史性会见,具有为未来两岸关系导航的重要作用,将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台湾舆论认为"习朱会"具有承先启后的深远影响台湾舆论积极评价、充分肯定"习朱会"的重要意义。台湾《联合报》评论称,这是国共两党领导人6年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6)
<正>摘编自3月10日台湾《联合报》各大学提供给陆生的不涉"台独""承诺书"行之多年,最近却因被冠以"一中承诺书"的黑标签,遭台当局教育部门认定违法并全面彻查,发现全台三分之一以上的大学有类似作为。台当局教育部门未审先判,已引起岛内各大专校院强烈反应,台湾大专校院五大协进会为此发表共同声明,希望两岸学术交流不要因政治而复杂化。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7,(4)
<正>摘编自2月6日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先是放弃发表元旦文告,对于刚刚过去的农历除夕,蔡英文未援例发表谈话,蔡英文办公室解释是为了不重蹈"家父长"作风。令人无法理解的是,蔡英文在官方推特上,用英、日文向美、日民众拜年,却未用中文向台湾民众拜年,更不用说向大陆民众拜年。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7,(15)
<正>摘编自7月18日香港《大公报》台当局最近又把"独"手伸向校园。台湾教育部门修订的新课纲不仅大幅缩减中国史,甚至不再提《开罗宣言》。这是蔡当局变本加厉地搞"去中国化"。《开罗宣言》为二战后中国收复被日本军国主义掠夺和窃取的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等领土提供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正>据台湾媒体报道,大陆两架歼11战机3月31日上午在所谓"海峡中线"以东飞行10分钟,引发台湾舆论关注,台当局更是表现得异常强硬和高调。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台当局防务机构、外事机构和陆委会4月1日联手大肆炒作,渲染所谓"大陆威胁"。蔡英文当天声称:"必须第一时间强势驱离。"  相似文献   

17.
<正>能源问题一直是影响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台湾民众环保意识高涨,要求台当局能源政策不仅要解决缺电问题,还要兼顾环保。核能作为清洁能源,本来是解决台湾能源问题的可行选择。但民进党囿于"反核"意识形态,上台之后执意推行废除核能的"非核家园计划",这种躁进的能源政策造成民进党当局在能源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7,(6)
<正>摘编自2月28日台湾《中华日报》台当局文化部门负责人郑丽君日前表示,基于面对历史、正视伤痛、尊重人权,中正纪念堂有必要"转型",文化部门已组成"中正纪念堂转型推动咨询小组",未来除推动修法之外,目前将把中正纪念堂商店中所有"威权统治者意象鲜明"的商品下架,开闭馆也停播"蒋公纪念歌"。显而易见,台当局文化部门是要将蒋中正的一切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7,(13)
<正>摘编自6月26日台湾《中国时报》"一例一休"通过已有半年时间,辅导期即满,台当局原计划7月1日进入"劳动检查期",违"法"即开罚,但因地方掌握执行权,媒体报道有16个县市打算以"辅导为主,劳检为辅",甚至希望辅导期无限期延长,或建议修"法",或自定义条例不会开罚。仅台北市等6县市愿意配合台当局进行劳检。虽然台当局"劳动部门"响应,与地方不会不同调,  相似文献   

20.
张立 《两岸关系》2005,(1):30-31
台第六届"立委"选举以泛蓝势力获得"立法院"过半席位而落下帷幕。民进党企图完全实现"绿色执政"、开创"陈水扁时代"的政治图谋已经破灭,今后台湾政坛仍将维持泛绿主掌"行政权"、泛蓝控制"立法权"的基本格局。台湾"朝小野大"的政治生态将不可避免地对今后的两岸关系带来深远的影响。同时,选举结果所反映的岛内社会民意对台当局两岸政策走向也将会产生相当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