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支由岛内大学生组成的台湾大专院校访问团于1月20日至2月2日对大陆进行了为期14天的参观、访问.这是1995年大陆迎来的第一支台湾教育界访问团.在大陆期间,他们先后访问了杭州、上海、南京、北京等省市,留下了众多的感触和难以忘怀的印象.西子湖畔结情缘1月20日,台湾大专院校访问团一行24人经香港抵达杭州,开始了大陆第一站的参访活动.在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访问团一行走访了享有东方剑桥之誉的浙江大学.  相似文献   

2.
台湾东南部大学师生“大陆行”参访团来我区参观、访问1996年7月5日至7日应海协会的邀请,台湾东南部大学师生一行38人在海协会刘刚奇副秘书长和中台办交流局的有关负责同志的陪同下.首次前来我区进行参观、访问。“大陆行”参访团在我区参访期间.自治区政府副...  相似文献   

3.
台湾 《两岸关系》2001,(4):30-33
《自立晚报》两名记者的大陆之行,为两岸新闻交流开启了一扇大门。 1987年下半年,台湾当局对大陆的政策出现重大突破:解除实行了38年之久的“戒严令”,并传出可能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台湾的新闻界对此反应最为敏感,各个报社都在四处打探,希望能提早获得一点消息。 创立于1947年、具有很浓地方特色的《自立晚报》,是颇有影响的台湾第三大报。老板吴丰山40多岁,  相似文献   

4.
1988年10月,一支由12人组成的台湾出版界代表团,分别从香港、日本转机降落到上海虹桥机场,带队的是时任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副秘书长(现为协会理事长)的陈恩泉,与他们一同第一次踏上中国大陆的,还有3000种台湾出版的书籍。这是1949年之后,台湾地区第一个以行业团体的形式正式来到中国大陆的代表团。其时,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刚刚开始,而台方仍坚持“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从那时至今,陈恩泉前后300多次来往大陆,为两岸出版交流奔波了20多年,成为两岸出版界耳熟能详的人物。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7,(12)
<正>6月2日至6月7日,应北京市台联邀请,台湾台东县海端小学师生参访团一行15人赴北京开展为期5天的交流参访活动。在此期间,参访团在台湾会馆、北京市少年宫和海淀区七一小学等单位参与文艺演出、公开授课、随堂听课、教学研讨等多项互动活动,深入体验和感受大陆教育教学发展,增进京台两地青少年的感情凝聚。比较特殊的是,本次参访团的学生均为台湾少数民族身份,  相似文献   

6.
黄建桦 《台声》2011,(10):48-48
大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不管是在书上还是在网络上,或是朋友分享的信息,再多、再好,而我还是想用我的双眼看一看,用我的脚步去丈量丈量,用我手中的相机去定格记录,看一个真实的大陆,以及两岸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7,(15)
正7月19日,由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共28名师生组成的重庆大学生志愿者团队,赴台参加2017第八届孔子行脚活动圆满落幕。7月8日,本届孔子行脚活动的记者会与宣誓大会在台湾师范大学礼堂举行。来自台湾的近120名学生,大陆的近250名学生,共计约370名两岸青年大学生走进台湾的偏乡学校,践行孔子精神,为偏乡地区的孩子们带去快乐,  相似文献   

8.
肖军 《台声》2006,(10):26-29
台湾光复之初,岛内民众热烈拥护国民政府,到处国旗飘扬,喜气洋溢,“无论新知旧遇,见面时莫不笑逐颜开,他们都是怀着满腔希望和热烈如火的兴奋心情,讨论今后应如何来建设我们的新台湾”。他们都认为: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在遭受日本殖民统治50年后,现在台湾终于回归祖国,自己也理应得到良好的待遇。但是国民政府派到台湾的接收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间或有人“视台湾人如粪土,这些人虽不腐败,但他们的压迫却激发了台湾人对大陆人的不满”。再加上台湾民众此前对祖国大陆的了解,都是经过日本人剪裁、加工过的宣传品,“缘此台人对于近代祖国全国统一以…  相似文献   

9.
探访绿色长城的台湾学子──台湾中兴大学师生大陆访问团散记高伟应北京林业大学的邀请,1995年7月,台湾中兴大学森林系17位即将毕业的学生在校长黄东熊、教授姜保真的带领下,来到北京进行专业交流,并探访了驰名中外的中国“绿色长城”──华北、东北、西北的三...  相似文献   

10.
正10月18日,两岸50多家新媒体、100余位记者在北京台湾会馆欢聚一堂,共同参加首届海峡两岸网络新媒体大陆行联合报道活动启动仪式。此次两岸网络新媒体联合报道活动由国务院台办新闻局主办,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一点资讯共同承办,横跨京、津、沪、苏、浙、粤等6个省市,历时17天。期间,两岸记者探寻大陆改革开放40年来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和近年来大陆惠台政策带给台胞台企的新变化,既是两岸网络新媒体首度大规模的合作,也是广泛运用互联  相似文献   

11.
涉台问答     
台胞可在祖国大陆哪些地方过宗教生活? 目前祖国大陆约有6万多处宗教活动场所。大陆上所有佛教寺庙、道教宫观、清真寺、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都欢迎台胞来参加宗教活动,但应遵守大陆宗教独立自主自办和大陆与台湾宗教团体互不干涉互相尊重的精神。台胞若作为普通信徒去参加寺庙、教堂、清真寺的日常宗教礼拜,只要遵守当地主人的安排与规定,不须事先联系,如希望在宗教仪式前后会见寺观庙堂的负责人、管理人员,了解情况或座  相似文献   

12.
台湾新领导人马英九5月20日宣誓就职后一周,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便立刻率领一个16人的代表团访问中国大陆,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展开了国共两党新一轮的工作会谈,国共两党合作的崭新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13.
3月19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迎来了这样一群朋友——由台湾桃园、高雄等地的200余名基层民众所组成的代表团。在基金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代表团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大陆之行。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7,(18)
<正>8月10日至8月13日,应台湾师范大学东亚文化与汉学研究中心邀请,河南信阳师范学院副校长陈登报带领9名师生赴台参加"2017年青年儒家论坛暨研习营"活动,与来自大陆、台湾、香港以及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名儒学专家和青年学子,展开对"生活美学与生命教育"的探讨。在开营典礼上,信阳师范学院副校长陈登报教授、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院长黄俊杰教授、台湾师  相似文献   

15.
据香港媒体报道,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领的大陆访问团5月13日上午结束访问,离开北京飞回台湾。连宋一行半个多月的接踵而至行程,在大陆高潮迭起,在岛内,港澳、甚至海外都是持续的焦点。《香港商报》5月13日刊发的评论指出,连宋两位先生的大陆之行,已被公认为两岸关系史上的大事,一是因为国亲两党在岛内政治  相似文献   

16.
<正>5月14日,第八届台湾高校师生交流周暨2019届闽台高校毕业设计作品联展在厦门启动。台湾世新大学、台湾铭传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3所台湾高校的师生热情参与,展开为期5天的访学交流。本届活动以"尚风典火"为主题,涵括闽台高校毕业设计作品联展、时尚艺术与传播高峰论坛、闽台大学生48小时短片大赛、《一衣带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展示及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汇报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金奕 《两岸关系》2014,(2):30-32
<正>台湾学子一向有"来台大、去美国"的求学路线,但是近年来,"去大陆,求发展"已经成为台湾学生的新选项。台生已经成为继台商之后联系两岸的新群体,对两岸关系的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大陆学习基本情况台生来大陆就读人数大幅上升。从1985年开始,大陆高等院校开始招  相似文献   

18.
《黄埔》2016,(5)
正7月18日,由黄埔军校同学会主办,广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协办的"黄埔师生与北伐战争"研讨会在广州举行。这是迄今为止两岸唯一以"北伐战争中的黄埔师生"为主要观照对象的研讨会,也是首个以纪念北伐战争90周年为主题的研讨会。两岸专家学者、台湾退役将领、大陆黄埔同学亲属等60余人与会,共提交学术论文38篇。  相似文献   

19.
2005年的4、5月间,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率团访问大陆,虽然两党都是“在野党”,但以其在台湾的地位及其影响力,加之两岸及国际社会给予的极大关注,连、宋的大陆行无疑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巨大而又广泛之影响。这种影响归纳起来是:“民间关系之空前升温”、“政党关系之巨大突破”、“政治关系之有力推促”。一、两岸民间之关系——空前升温在整个影响两岸关系各因素组成的系统当中,尽管从直接影响而言两岸的民间关系处于最为底端的位置。但  相似文献   

20.
王彪 《台声》2014,(8):69-69
7月17日下午,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前会长杨国庆陪同台湾师范大学30余名师生到北京台湾会馆参访。其间,汪毅夫以讲故事、谈历史的形式,将北京台湾会馆的历史沿革娓娓道来。从会馆的由来到台湾科举史,从台湾进士考证到五人上书的典故,以小见大、旁征博引。汪毅夫严谨又不失风趣的讲座,让来自岛内的师生们对北京台湾会馆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