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5,(14)
<正>6月18日至22日,由北京市台联、(台湾)中国书法学会主办的"笔墨抒怀情聚两岸——第一届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交流展"在北京台湾会馆隆重举行。作为北京台湾会馆重张五周年系列纪念活动之一,此次展览的主题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书画艺术,加强两岸文化交流",重在打造一个艺术性、学术性、创新性,具有较高水准的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品牌。来自台湾的欧豪年、江明贤、陈坤一、沈荣槐、孟昭光和大陆的刘艺(因病未能到场)、杨晓阳、罗杨、张江舟、姚忠宝、陈风新、乔宜男等12位在海峡两岸书画界享有盛誉的书画名家应邀参加了此次交流展,此展共展出他们近年来创作的书画精品50余幅。  相似文献   

2.
<正>5月26日,第十一届两岸电影展之台湾电影展在北京开幕。该活动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国电影基金会、两岸电影交流委员会、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资料馆主办。开幕式后,放映了台湾影片《狂徒》并进行了主创交流活动。据介绍,本届台湾电影展在北京和承德两地举行,期间展映《狂徒》《寒单》《山的那一边》《疯狂电视台疯电影》《只有大海知道》《小美》6部影片。主办方还策划了李行电影展和"两岸电影创作人才与市场"主题论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5,(13)
<正>6月13日,第三届两岸公益论坛在福建厦门开幕,300多位两岸公益机构代表和爱心人士围绕"公益——让社会更和谐"主题,深入交流实践经验,探讨两岸公益合作。为期2天的第三届两岸公益论坛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致公党中央海外联谊委员会、两岸交流基金、台湾中华文化推广协会、台湾张老师基金会、台湾中华华夏文化交流协会、台湾创价学会等机构联合主办。国台办副主任龚清概,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常务副主席齐鸣秋,致公党福建省委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9,(21)
<正>10月30日上午,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就媒体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本届紫金山峰会亮点多2019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11月3日至5日在南京举办,马晓光介绍了本届峰会的相关情况及特色。目前已有40多家央企和一批知名民营企业报名参会,台湾方面主要工商团体的负责人以及一批重量级企业家也已完成报名。峰会期间举行两岸产业交流合作协议及项目签约,预计合作成果将超过往届。本届峰会还举办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园区及"一带一路"园区建设展、江苏省台湾青年实习就业创业成果展。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6,(18)
正9月6日,由甘肃省台办主办的"凝魂圆梦、振兴中华——海峡两岸书画大展"在金城兰州举行。甘肃省政协主席冯健身宣布书画大展开幕,台湾书画界、甘肃书画界等著名书画家300余人出席开幕式。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女士为书画大展题写了"下天为公百五载,世界大同朝夕梦"的墨宝。此次书画大展汇集了两岸400多幅名家作品,展览地点在兰州图书馆一楼大厅,展览时间为20天。之后还将赴宝岛台湾进行展览。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5,(13)
<正>日前,由大陆著名画家史忠贵院士与台湾著名心灵书法家向立纲先生联袂举办的"心灵艺术美展"在台北市筑空间艺廊成功举行。此次展览以"心灵沟通"为主题,集中展示了史忠贵院士和向立纲先生以"共建中国人的心灵家园"为主线创作的书画精品近100幅,包含油画、水墨、行草书等多种体裁,让两岸同胞共享了一次艺术的盛宴,不少观众深情留言:通过两岸艺术家的这种无障碍的心灵沟通,  相似文献   

7.
<正>10月30日,由北京市台联主办的"民族风两岸情"——第四届两岸族韵喜福汇暨两岸少数民族大联欢活动再次来到台湾,在台湾屏东美和科技大学拉开序幕。精心准备的歌舞盛宴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和北京舞蹈  相似文献   

8.
张晴 《台声》2018,(10)
正4月25日,由北京市台联和澹庐书会共同主办的"翰墨缘·两岸情——澹庐书会90周年书法特展"开幕式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此次展览共展出曹容、连胜彦、萧惠幸、叶国华等台湾书法家的61件书法作品,作品涵盖篆、隶、楷、行、草等字体,内容丰富、风格迥异。北京市台联党组书记王兰栋致辞说,两岸艺术家携手共进,必能为加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描绘两岸关系的美好未来、增进两岸同胞  相似文献   

9.
正"月会"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中秋风俗。2015年9月,以凝聚海峡两岸同胞情感,彰显奉台地缘文化的"剡溪明月·两岸同根"的中秋月会在溪口举行。台湾著名艺术家、收藏家、话剧"金狮奖"创始人许伯夷,台湾退役将领池兰森、方宁书,台湾中华国际佛教梵呗音乐创始人释广慈长老,大陆电影《开国大典》导演李前宽等两岸各界人士参加了此次月会,共同欢度中秋。"月会"除了以微电影、情景秀、图片展、书画馆藏展展示海峡两岸之间的历史文化渊源外,还以电视散文诗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两岸文化交流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进入了平稳有序的发展阶段。回顾一下从1992年至1995年4年间的基本情况,相信可以给人以不少启示和思考。4年间,两岸文化交流项目共达886项、9840多人次。其中赴台交流的项目有559项、5524人次,分别占总数的63.1%和56.1%;台湾来祖国大陆的有327项、4316人次,分别占总数的36.9%和43.9%。值得强调的是,1995年的两岸交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交流项目达272项、3046人次。其中赴台交流的有198项、1884人次,分别占总数的72.8%和61.9%;台湾来祖国大陆交流的项目有74项、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23,(1):27-28
<正>1月6日,由北京市台办指导,北京市台联、民革北京市委主办,北京侨福置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北京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台湾文联台湾台湾书法家协会、两岸和平志愿者联盟协办的“纪念‘九二共识’30周年之笔墨抒怀情聚两岸——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交流展”在北京台湾会馆隆重开幕。中央台办宣传局局长马晓光、台盟中央两岸书画院常务副院长蔡旭、全国台联文宣部部长武晓峰、北京市人大民宗侨外委主任委员潘临珠、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宏生、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黄克瀛、  相似文献   

12.
姚同发 《黄埔》2014,(5):63-66
正毛铸伦先生1947年12月生于山东省泰安县,1949年初随父亲毛登沂移居台湾。先后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东亚研究所及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历任台湾"教育部"秘书、《中国时报》大陆中心主任、中华杂志》总编辑、中国统一联盟主席等职,曾任教于中兴大学法商学院、台北大学;长期致力于中国问题和两岸关系研究,反"台独"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其著述一直为两岸学界所推崇。现为《海峡评论》副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17)
<正>8月2日,为纪念两岸恢复交流交往30周年,以"两岸记忆点亮创意"为主题的两岸新媒体创作大赛颁奖典礼暨2017两岸大学生新媒体研习营开营仪式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活动由华夏经纬网、旺旺集团、台湾有道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来自两岸31所高校共60位同学参加颁奖典礼,同时正式开启他们在北京为期15天的新媒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5,(24)
<正>11月26日,首届海峡两岸影视节目展在台北松山文创园开幕。开幕式上宣布,两岸将合拍台湾中华文化总会会长、著名武侠小说作家刘兆玄(笔名上官鼎)的武侠小说《王道剑》。据介绍,首届海峡两岸影视节目展是近年来最大规模的两岸影视互动展示。为期两天的展会中包含《两岸影视大数据及云端服务共享平台》《网络  相似文献   

15.
<正>2013年,台湾两岸情经贸交流协会与山东省青岛市联合主办的首届台湾商品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台湾两岸情经贸交流协会会长王培旺接受采访时说:"把台湾商品博览会打造成一个影响两岸的名牌展会,为两岸商业交流搭建商机平台,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2013年:首届告捷,成果硕硕首届台湾商品博览会,展出面积5000多平方米,是青岛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的重要组成项目,共吸引了21.5万观  相似文献   

16.
正近来,台湾又进入"九合一"选举的氛围中,许多政治人物纷纷提出"台湾价值"相互诘问,甚至以之作为攻讦或抹黑对手的文宣议题,其中以倡导"两岸一家亲"的台北市长柯文哲,遭受最严厉的"泼粪",但柯文哲总是好整以暇,一付八风吹不动老神在在的轻松,因为聪明如柯文哲,当然知道"两岸一家亲",不是他所独创,而是两岸自古皆然的结构性关系。李登辉也主张过国家统一,陈水扁也公开宣示过"两岸本来就是一家人",曾回大陆福建老家祭祖的吕秀莲也说两岸是"远亲近邻"。  相似文献   

17.
实现两岸统一,既寄希望于台湾当局,更寄希望于台湾民众.从1949年底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50余年的实际情况看,促动台湾当局开启两岸民间商贸、促动两岸民众往来、推动两岸文化交流、遏制"台独"势力蔓延等,都是台湾民众力量作用的结果.因此,我们在实现两岸统一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台湾民众这股力量.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5,(4)
<正>摘编自1月31日台湾《旺报》目前两岸服贸协议及货贸协议依旧延宕,看似停滞不前的时刻,却浮现出两岸经贸交流合作的新契机与新动能。去年底,大陆阿里巴巴集团创办人马云来台宣布要成立"专门给台湾年轻人到大陆学习创业的基金"。随后同样身为大陆年轻人创业偶像的小米科技创办人雷军也宣布,"小米旗下的猎豹移动要拿出1亿元新台币成立猎豹创业基金,投资台湾新创团队"。  相似文献   

19.
《两岸关系》2014,(10):23-23
<正>台湾《旺报》与凤凰网合作,自9月15日至10月15日期间,在两岸同步举办主题征稿:"两岸为什么应该统一?"希望引发两岸民众对"统一"的思考。统一是两岸中国人共同的期望,也是浩浩荡荡的中国历史潮流,令人遗憾的是,60年的隔离却让"统一"一词在两岸,尤其在台湾,已成为"敏感话题"。特别是台湾蓝营的政治人物,追求两岸和平,却对统一一词避之唯恐不及,能闪躲就闪躲,不能闪躲就模糊以对,决不面对表态;  相似文献   

20.
姚春玲 《政协天地》2008,(12):43-43
海峡两岸首次以地缘关系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闽台地缘关系研讨会11月3日在福州举行,两岸专家学者100多人围绕"台闽地缘关系对两岸发展的促进作用"、"台湾政要祖籍地和宗族渊源关系"、"两岸姓氏宗亲血缘地缘关系"、"闽南族群迁台历史"等闽台地缘关系方面问题深入研讨,并展望两岸如何在全球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