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区配额与本籍报考是清代科举的两项规制,但在科举竞争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并且人口流动越发普遍的背景下,"冒籍"成为清代科举的普遍现象。为了防止考生冒籍,清代在童试中创设了"审音"制度,即在考场通过审查考生的方言来判断考生是否冒籍。作为清代特有的一项防止科举舞弊的措施,审音制度对于维护科举秩序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门红泉 《春秋》2014,(1):51-52
正无棣县吴氏家族是清代享誉山东乃至全国的名门望族,号称"进士世家"、"尚书门第"。该家族自顺治至宣统260年间,科甲如林、方伯连第,著述等身、政绩卓然。其中,吴自肃是吴氏家族第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既为后人树立了忠义、仁厚的道德典范,又不断激励着吴氏后人在科举仕途上积极进取,堪称"海丰吴氏崛起第一人"。吴绍诗与他的两个儿子吴垣、吴坛是吴氏家族振兴的重要人物.不但出任封疆大吏,身居显位,更以其胆略与才学成为清朝中期著名的法律专家,在清代政坛上颇有影响,堪称"海丰吴氏的中心人物"。吴式芬半生求学半生为官,是清代著名的金石学家,被称为"艺苑鸿才,禁林硕望",堪称"海丰吴氏的  相似文献   

3.
正宋代凡有入仕资格而候选于组织部门(吏部)的人,都要填写一份类似"干部履历"的文书。这些文书存在着年龄、身份、学历造假等问题,而且屡禁不绝。最常见的是年龄造假。科举入仕者自减年龄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一旦科场及第,自有富贵人家争相说亲,选婿当然是年纪越轻越好;其二,宋太祖时期留下来的制度,凡应试规定次数以上而未能及第、年在六十以内的举人,可以从宽赐给出身,并授官职,通称"恩科"。相反,众多通过"荫补"便可直接入仕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9,(14)
<正>7月2日,由全国台联指导,北京市台联、福建省台联与福州市台联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台湾学子重走科举路研习营"在福州鳌峰书院成功开营。第二届"台湾学子重走科举路研习营"从台湾出发,先抵达福州参加"乡试",随后前往北京参加"会试与殿试",最终评出一二三甲,全程将模拟再现清代科举历史情形,用历史倾情诉说两岸情怀。福建省台联会长江尔雄、北京市台联副会长王慧、台湾台南大学人文与社会学院前院长林登顺教授等出席并致辞;福州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陈晔为研习营授旗,福州市台联党组书记兼会长林鸿榕主持开营式;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7,(10)
<正>旧时一些媒妁包办的婚姻,少女出嫁,一番唢呐喧天迎娶、双双跪拜高堂、觥筹交错喜闹一阵后,进入洞房,新郎轻轻掀开新娘垂披在头上的那块红红盖头,是美是俊是丑,这才露出其"庐山真面目"。近读颜伯焘的一段史实,颇有掀开新娘"红盖头"的感觉。颜伯焘,清代嘉庆至咸丰年间的一位官员,因其出身于官僚家庭,自幼受祖、父辈的良好思想影响,秉性刚正不阿,"娴习吏治,所至有声"。嘉庆十九年(1814),颜伯焘殿  相似文献   

6.
母训是《清代朱卷集成》中一个较为突出的文化现象。部分考生在"慈训"中记录了自己的家训和家庭情况,描绘了母亲教育子辈的过程。考生将母辈训示写入个人履历,充分体现了女性在科举启蒙阶段的重要作用,也折射出清代贞节观念下抚孤教子的普遍现实。文人们通过课子图等方式表达对母辈的怀念,以另一种方式展现科举时代下女性的家庭生活和社会角色,进一步丰富了传统女性的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7,(10)
<正>郑板桥,清代著名书画家和文学家,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出生于书香之家,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做人为官狂狷不羁,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深山读碑,挥毫书"难得糊涂"郑板桥早年学书效法欧阳询,其字工整秀劲,然难免略显拘谨,因"长恐工书损性灵",锐意求变,将隶书参入行楷,综合草隶篆楷诸体风格,再加入兰竹笔意,非古非今,非隶非楷,写来大小不一,歪斜不整,独创"板  相似文献   

8.
陈仲丹 《群众》2014,(7):62-62
<正>作家王跃文是以写官场小说著称的,他多是从现实生活中取材。前几年,他在参观山西的"皇城相府"时忽生灵感,要为"相府"主人清代康熙年间的大臣陈廷敬写部小说。这就有了今天为人关注的历史小说《大清相国》。陈廷敬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他原名陈敬,因科举会试时有两个陈敬名列进士名单,被顺治皇帝赐名廷敬。他是清代前期的能臣,又以清廉出名,史书上对他有"清勤"的评价。为官近50年兢兢业业,政绩  相似文献   

9.
盛夏,风光无限的北国凉爽宜人,第三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6月30日至7月6日在黑龙江大学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与黑龙江大学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历史学界、教育学界、文学界、文化界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各地文博机构、考试机构的人员100余人,从科举学的形成与发展、科举与社会、科举与文化、科举与教育、科举文献与科举文物、科举人物等不同角度对于科举制与科举学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7,(16)
<正>7月28日上午,天气炎热,在江苏省泰州学政试院,一群身着汉服的学生正在依次从"龙门"通过,来到大堂,恭恭敬敬向孔子像行礼。他们是来自台湾中华高级中学的学生,来到泰州市海陵区参加"诵读国学经典、弘扬中华文化"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同学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政试院的各个殿房,了解了科举文化、科举简史、学政院试、科举教育、泰州科举名人、科举奇闻等方面的相关知识等等,并认真仔细地观看了一件  相似文献   

11.
马丽云 《传承》2009,(22):158-159
江头村周氏科举家族兴盛的因素很多,有周氏子弟的自身努力、尊师重教、联姻的影响、奖励机制等,除了这些因素的影响外,科举制度的延续与变化、广西清代教育的发展以及江头村精神文化等社会的大环境对江头村周氏科举家族的兴盛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清代有不少连续三代以上科举入仕、在国内政治生活中及地方社会上均有影响的大家族,被称为仕宦家族或科宦家族。仕宦家族有别于历史上的门阀士族和王公贵族,他们多产生于社会中下层,靠科举起家,重视家族文化的继承和对后代的教育,恪守儒家宗法观念和为人处世、治国忠孝之道。这种家学、家风日积月累,形成了十分厚重的家族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沈钧儒与他的时代已渐行渐远,然而,透过尘封的历史,我们仍然能够感受他对旧国新邦的无限热爱。沈钧儒自幼聪颖,7岁能诗,29岁得赐"进士出身",成为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封建正统科举取士制度的最后一科进士,可谓科场得意,刻有他名宇的进士碑至今仍保存在北京孔庙中。之后,而立之年的沈钧儒被签分到刑部(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宣布"仿行宪政",将刑部改称法部)任贵州司主事一职,官价为正六品。  相似文献   

14.
本文的讨论对象为"清代贵州少数民族科举",涉及以下四个方面内容:一、政策的演变;二、学校教育的发展;三、公平的悖论;四、引发的社会问题。从清初的高度优待到后来的蔑视提防,充分反映出相关政策与政治形势的密切关系。民族地区学校教育获得了一定发展,但相对的公平与优待背后,民族考生面对着隐性的不公平,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则充分反映出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5.
江头村周氏科举家族兴盛的因素很多,有用氏子弟的自身努力、尊师重教、联姻的影响、奖励机制等,除了这些因素的影响外,科举制度的延续与变化、广西清代教育的发展以及江头村精神文化等社会的大环境对江头村周氏科举家族的兴盛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洪振快 《同舟共进》2009,(12):62-64
有人说,科举制被取消的百年来,中国官员的整体素质可能是自有科举以来的千余年最低的。结论是否准确可以再议,但科举包含的不看出身、注重程序、公平竞争等优点,随着科举制的取消似乎也消失了,而它包含的束缚思想、禁锢人心的弊端,反而有加强的趋势,即好的没有继承,坏的却发扬光大了。  相似文献   

17.
黄晶晶 《传承》2010,(18):70-71
清末改废科举兴办学堂使中国教育开始向现代转型。经费不足一开始就成为各地兴学的一大困扰。通过对科举废除后,科场经费在中央与地方,地方省府厅州县之间的分配,探讨兴学陷入经费困境的原因。除了中古的生产不足于应付现代的教育,清代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科举制度下国家重视人才的选拔而对育才投入不足的传统等,都使得清末兴学的筹款困境重重。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7,(20)
正自从隋代开科举以来,"考试"就逐渐成为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对于考试,最基础的要求自然是公平。有鉴于此,历代对于科举考试作弊的处置不可谓不严厉,然而仍旧有人铤而走险,清代康熙朝引发朝野震动的辛卯科江南乡试案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吴敬梓在《儒林外史》里描写了一个五十多岁终于考上的举人,其大名范进,自然家喻户晓。读者往往诧异于范进中举之后发疯的场面,但如果了解"举  相似文献   

19.
清末改废科举兴办学堂使中国教育开始向现代转型.经费不足一开始就成为各地兴学的一大困扰.通过对科举废除后,科场经费在中央与地方,地方省府厅州县之间的分配,探讨兴学陷入经费困境的原因.除了中古的生产不足于应付现代的教育,清代中央集权的财政体制,科举制度下国家重视人才的选拔而对育才投入不足的传统等,都使得清末兴学的筹款困境重重.  相似文献   

20.
一宋应星,一位旷世奇才。他出身官宦之家。曾祖父身后所建"三代尚书牌坊",至今耸立在江西的奉新县宋埠乡,成为一处地标。然而,这样一位书香之后,却"六上公车而不第",个中原因,耐人寻味。是宋应星不会读书?不是。据《长庚公传》记载:"公少灵芒,眉宇逼人,数岁能韵语。及操制艺,矫拔惊长老。"他5岁开始读书,一次因故起床迟了,其兄宋应昇将限文7篇背完,他则躺在床上,边听边记,等馆师考问时,他朗朗成诵,一字不差,馆师大为惊叹。稍长,遍读经史子集,无不贯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