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松州》2017,(3)
<正>以什么样的态度看待世界,称之为"世界观",这是哲学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之一。一个人应该有怎样的世界观,作为哲学家尤其是人生哲学家的庄子,不能不对此做出回答。在笔者看来,《齐物论》所阐释的,就是庄子的基本世界观。但毕竟,在人们眼中世界是一个价值的世界,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取决于一个人内心的状态与水平。所以,在阐述"世界观"之前,作者先告诉了人们,什么是"天籁"。  相似文献   

2.
<正>"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p6)这是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十一条原则中的最后一条。恩格斯把这个提纲称为"科学世界观的天才萌芽"。这第十一条应该就是科学世界观的核心所在,因为其中所论及的是如何观世界,亦即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世界。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都涉及对世界的态度和方法。解释世界可以不改变世界或改变不了世界,而改变世界则必须解释世界并且要解释得正确。正是在能否以及如何正确地解释世界从而改变世界的问题上,可以区分出不同的世界观,就是像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这样的根本区别,也可以在此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3.
李沛然 《群众》2014,(10):61-62
<正>天下名利,取之有道。一个人的"名利观",反映了一个人的世界观。世界观,就是一个人看待世界的观念。有的人认为这个世界"我"最重要,就会形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把个人"名利"看得重如泰山,贪婪无度,到头来落下牢狱之灾。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认为这个世界人民群众最重要,就会把个人"名利"看得轻如鸿毛,把群众利益置于最高,不经意间却获得很多。前者追名逐利,看似风光无限,实则徒有虚名,觉也睡不安稳;后者淡泊名利,看似与世无争,实则人生丰满,觉也  相似文献   

4.
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针对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和发展赤字等全球性挑战,中国方案应运而生,它是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破解人类共同难题而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主张。中国方案有着深刻的哲学意蕴与价值理念,从哲学高度阐释中国方案,可以从"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推动这个世界进步""这个世界的相处之道是什么"三个逻辑层次揭示其所蕴含的独特的、新型的世界观、国家观、制度观、发展观、治理观、文明观、和平观和义利观。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思想武器,也是指导我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对事也要对人。对事,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工作、推动社会实践。对人,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头脑、指导自我修养。如果只对事不对人,或者只对人不对事,都不能真正学习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导干部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解决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就不可能领导好改造客观世界的工作。"胡总书记说到的这"六观",意味深长,很值…  相似文献   

6.
作为大学生,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结果?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双一流'重点在'建设',学科为基础,而不是人为划定身份、层次,派发'帽子',更不是在中国高校中划分'三六九等'."  相似文献   

7.
蔡觉敏 《湖湘论坛》2007,20(5):91-93
庄子和屈原作品中都大量利用了神话,但具体情况是不同的.首先,庄子对神话持否定态度,而屈原则是理性的怀疑与感情上的联系并存;其次,庄子主要利用神话的虚幻性、超现实性、崇高性为衬托"道"和得道之士;屈原则通过置疑神话而置疑现实,又以神性渲染自身高洁;最后,对神话的不同态度影响到他们作品,庄子之作浪漫而深沉,屈原之作浪漫而执著;庄子笔下的神仙体系性不强,而屈原笔下神仙较成体系.  相似文献   

8.
徐娜 《中国减灾》2011,(8X):65-65
<正>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我们这一代最伟大的发现是——人类可以经由改变心态而改变自己的生命。"事实确实如此,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对待你的人生,生活就会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你。比如看待一件事情,可以这样看,也可以那样看,从不同的角度看,结论就不一样。本期特别挑选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心理图片,从不同角度去欣赏这些图  相似文献   

9.
<正>中华文化有一个有特色的说法,"道通为一",出自《庄子·齐物论》:"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莛是田间细小的草茎,楹是指盖房的柱子,虽然两者大小差异很大,但实际上是相通而浑一的。"厉"长得很丑陋,而西施却很美丽,但两者在本质上也是相通的。也就是说,世界各种事物表面上看着区别很大,但它们的根本性质、根本法则、根本特色是相通的。借用庄子"道通为一"这个词,来看看中华文化,这里与庄子原义不尽相同。何为"道""通""一"  相似文献   

10.
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一再把自己的世界观叫作辩证唯物主义,恩格斯的《反杜林论》(马克思读过全部手稿)阐述的也正是这个世界观。”斯大林也说过:“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世界观。”因此,我们可以说:广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  相似文献   

11.
在这个举世瞩目的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我们固然可以骄傲地展示"中国模式",我们自然也可以冷静地挖掘"中国经验",我们当然更可以谦和地洞悉"中国体验",在社会变迁中离真相再近一点。13亿中国人民的生活世界所经历的巨大震荡是我们所关注的,13亿中国人民在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变化是我们所在乎的。且看:只拥有"部分公民权"的同胞的中国体验里写满了忧伤;充斥着茫然的中国体验的"乐""痛"之间是扎眼的阶层分化的痕迹;焦虑、弱势、浮躁和仇恨的社会心态在细微、生动的中国体验的世界里相互交织;而国人道德滑坡、情感淡漠的集体意识深处背负着一段历史创伤的中国体验……至此,我们不禁长思:中国体验到底呈现了怎样的为我们所忽略的真相?中国体验与中国社会变迁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弥合与断裂?我们从哪里开始寻觅中国体验?我们又如何让那些并不轻松甚至难以言说的中国体验逐渐消散?本期,我们特邀五位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展开"中国体验"研究,并诚挚地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2.
在这个举世瞩目的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我们固然可以骄傲地展示"中国模式",我们自然也可以冷静地挖掘"中国经验",我们当然更可以谦和地洞悉"中国体验",在社会变迁中离真相再近一点。13亿中国人民的生活世界所经历的巨大震荡是我们所关注的,13亿中国人民在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变化是我们所在乎的。且看:只拥有"部分公民权"的同胞的中国体验里写满了忧伤;充斥着茫然的中国体验的"乐""痛"之间是扎眼的阶层分化的痕迹;焦虑、弱势、浮躁和仇恨的社会心态在细微、生动的中国体验的世界里相互交织;而国人道德滑坡、情感淡漠的集体意识深处背负着一段历史创伤的中国体验……至此,我们不禁长思:中国体验到底呈现了怎样的为我们所忽略的真相?中国体验与中国社会变迁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弥合与断裂?我们从哪里开始寻觅中国体验?我们又如何让那些并不轻松甚至难以言说的中国体验逐渐消散?本期,我们特邀五位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展开"中国体验"研究,并诚挚地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3.
在这个举世瞩目的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我们固然可以骄傲地展示"中国模式",我们自然也可以冷静地挖掘"中国经验",我们当然更可以谦和地洞悉"中国体验",在社会变迁中离真相再近一点。13亿中国人民的生活世界所经历的巨大震荡是我们所关注的,13亿中国人民在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变化是我们所在乎的。且看:只拥有"部分公民权"的同胞的中国体验里写满了忧伤;充斥着茫然的中国体验的"乐""痛"之间是扎眼的阶层分化的痕迹;焦虑、弱势、浮躁和仇恨的社会心态在细微、生动的中国体验的世界里相互交织;而国人道德滑坡、情感淡漠的集体意识深处背负着一段历史创伤的中国体验……至此,我们不禁长思:中国体验到底呈现了怎样的为我们所忽略的真相?中国体验与中国社会变迁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弥合与断裂?我们从哪里开始寻觅中国体验?我们又如何让那些并不轻松甚至难以言说的中国体验逐渐消散?本期,我们特邀五位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展开"中国体验"研究,并诚挚地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4.
在这个举世瞩目的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我们固然可以骄傲地展示"中国模式",我们自然也可以冷静地挖掘"中国经验",我们当然更可以谦和地洞悉"中国体验",在社会变迁中离真相再近一点。13亿中国人民的生活世界所经历的巨大震荡是我们所关注的,13亿中国人民在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变化是我们所在乎的。且看:只拥有"部分公民权"的同胞的中国体验里写满了忧伤;充斥着茫然的中国体验的"乐""痛"之间是扎眼的阶层分化的痕迹;焦虑、弱势、浮躁和仇恨的社会心态在细微、生动的中国体验的世界里相互交织;而国人道德滑坡、情感淡漠的集体意识深处背负着一段历史创伤的中国体验……至此,我们不禁长思:中国体验到底呈现了怎样的为我们所忽略的真相?中国体验与中国社会变迁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弥合与断裂?我们从哪里开始寻觅中国体验?我们又如何让那些并不轻松甚至难以言说的中国体验逐渐消散?本期,我们特邀五位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展开"中国体验"研究,并诚挚地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5.
在这个举世瞩目的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代,我们固然可以骄傲地展示"中国模式",我们自然也可以冷静地挖掘"中国经验",我们当然更可以谦和地洞悉"中国体验",在社会变迁中离真相再近一点。13亿中国人民的生活世界所经历的巨大震荡是我们所关注的,13亿中国人民在价值观、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变化是我们所在乎的。且看:只拥有"部分公民权"的同胞的中国体验里写满了忧伤;充斥着茫然的中国体验的"乐""痛"之间是扎眼的阶层分化的痕迹;焦虑、弱势、浮躁和仇恨的社会心态在细微、生动的中国体验的世界里相互交织;而国人道德滑坡、情感淡漠的集体意识深处背负着一段历史创伤的中国体验……至此,我们不禁长思:中国体验到底呈现了怎样的为我们所忽略的真相?中国体验与中国社会变迁之间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弥合与断裂?我们从哪里开始寻觅中国体验?我们又如何让那些并不轻松甚至难以言说的中国体验逐渐消散?本期,我们特邀五位相关领域的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展开"中国体验"研究,并诚挚地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中国如何看待世界,即中国世界观,既受中国发展水平与地位的影响,也受世界中国观的影响。中国世界观与世界中国观在比较中存在,在博弈中变迁。我们常常将是否具有正确、稳定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作为人心智成熟与否的标志,同  相似文献   

17.
<正>对于"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通常是用"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进行回答或作出解释。那么什么是世界观呢?回答和解释一般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即对自然界、社会和人的思维的  相似文献   

18.
<正>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东兰县三石镇弄美村党支部书记韦永乐,白天忙着春耕生产,晚上还要组织党员群众收看"两会"相关报道。弄美村地处大石山区,交通不便,一些村民没有报纸、没有闭路电视,设在村部的远教站点就成了他们与山外世界沟通的重要窗口。韦永乐说:"远教站点不仅是我们了解国家方针政策的‘直通车'、也是我们脱贫致富的‘好帮手',我们一定要把远程站点办好。"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常说,思路决定出路,理念指导行动。政绩观,作为对领导干部在从政任职期间所做工作、取得成绩的看法、认识和态度,对于领导干部如何从政、如何施政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可以说,树立和践行什么样的政绩观,怎样看待和正确认识政绩,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一个领导干部身上的根本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7,(21)
<正>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高度,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十四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其中一条就是"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这充分体现了对台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突出位置,须从"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的视角去看待对台工作在"新时代、大格局、大趋势"中的定位与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