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2 毫秒
1.
一天,两岁多一点的女儿突然仰着小脸问我:“妈妈,你幸福吗?” 我并不吃惊,因为女儿常常会问一些让我感到很意外的问题。 我说:“你是妈妈的女儿,你幸福妈妈就幸福,你快乐妈妈就快乐。” 可没等我说完,女儿却小身子一扭,毫不客气地说:“我不幸福!” “什么?你不幸福?” 我和老公赶紧凑过去追问她:“你为什么不幸福呀?妈妈天天给你洗衣  相似文献   

2.
小小心愿     
有一首老歌名字叫《妈妈的吻》,其中有句歌词是“……女儿有个小小心愿,再还妈妈一个吻……”作为女儿,我也有一个小小心愿,那就是亲手给妈妈戴上一对金耳环。 大约是10年前的事了,家乡的小镇上,悄然兴起了这样一种  相似文献   

3.
感受母亲     
人有多早懂事,就有多早感受母亲。 我最早对母亲的感受大概也就只有五六岁吧,那时候我常常问姥姥:“我妈妈是不是后妈呀?” 记忆中的母亲很少有笑脸,说话声音不大,语调也很平和,但是却有威严,凡是母亲说过的话,我们孩子是一定要照办的,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和哥哥都以为,大人和孩子的关系就是这样,张三李四家也一定是这样。突然有一天,我们家来了一对母女,是我母亲的远房表弟媳妇,她女儿和我差不多年纪,但是她不仅不听她妈妈的话,而且每天都粘在她妈妈身上,她母亲不是拉着她就是背着她。我和哥哥都傻了,  相似文献   

4.
一年半了,32岁的沈阳市下岗职工吕春玲整天计算着自己被丈夫打出家门的时间,女儿已经会叫妈妈了吧?可是吕春玲却从来没有听到过女儿叫她一声“妈妈”。前几天,她趁着孩子奶奶带孩子到绿地玩耍的机会偷偷看了女儿一眼,可当她把女儿拉到面前时,吕春玲心碎地发现女儿的眼中满是陌生和恐惧。不仅如此,时至今日鼻梁骨被丈夫打断留下的后遗症仍在每天折磨着她。起诉离婚的吕春玲在困惑中呐喊,怎样惩办施暴的丈夫?怎样维护自己做母亲的权利?怎样索取离婚过错赔偿?  相似文献   

5.
正春节回老家,听到几个不好的消息:一个中学同学的父亲因为癌症去世,一个大学同学的父亲因为肝癌住院,妈妈的一个朋友查出癌症……都是和我的父母差不多的年纪。最近几年,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是因为现在环境真的恶化到癌症越来越多的地步?还是爸妈真的老了?或者是我陪他们的时间太少,连他们身边发生的事情都不知道?节后,父母跟随我到重庆帮着带孩子。他们那么小心翼翼,把女儿捧在手里,含在嘴里,将所有的爱都给了我的女儿。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运》2003,(10):31-31
8月的北京,鲜花为什么如此娇艳怒放?8月的天安门广场,彩旗为什么如此猎猎飘扬?今天,在庄严人民大会堂啊,聚集着全国第九次妇女代表大会的代表,聚集着让我们崇敬的巾帼英雄,聚集着让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的妈妈们。今天,我特别想唱一首歌,因为歌声能生出飞向你我心灵的翅膀;今天,我特别想朗诵一首诗,因为诗能唤醒我们生命最华美的乐章。那么,就让我们代表三亿七千万中国孩子,为妈妈们放声歌唱。小时候有人问我:你的家在哪?我笑着看着身边的妈妈告诉他:我的妈妈就是我的家,妈妈在哪,家就在哪。妈妈是温馨宁静的家,妈妈是能遮风挡雨、充满阳光的…  相似文献   

7.
女儿对我莫名崇拜,即便我因私事耽搁,不能及时把她从幼儿园接回家,她也会委屈地噙着眼泪自我安慰“妈妈一定抓小偷去了……”在女儿心中,我不仅是温柔美丽的妈妈,还是机智、勇敢的警察。从我给她讲述的警察故事里,自然,她把警察所有的神圣美好全寄寓于我———距离她最近的人的身上,立志“长大了像妈妈,当警察”。“五一”假日期间,一次乘公共汽车发生的一件意外,使我于失落之中感受到了女儿所给予的安慰与力量。那天,我与女儿穿上新衣,到长途车站坐车回婆婆家。刚上车,前邻后座见女儿模样可爱,便去逗她,当听到我要去的地点…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7,(2)
<正>都说北京的金秋是最美的旅游时节。我们终于甩下了压在肩头上办不完的公事,打了简单的行李,夹带着电脑,便登上了飞往北京的航班。对许多朋友而言,回中国就像"走厨房"那样是家常便饭,而对我们俩这样"中国旅游101"的白痴可是既新鲜又兴奋。自降落首都国际机场搭出租车往北京市区的路上,我已经情不自禁兴奋得"返老还童"了,闯荡在四周偌大的建筑物与人流中,不由地感悟着这巨龙无比的能量。悉尼的一切  相似文献   

9.
某妈,牵女儿走在路上,后面跟了一串儿手持黑塑料夹的男女,一路追着唤:大姐,小姐,姐姐——叫这么甜,是想让她周末带孩子去上一堂免费的网络教育课。孩子妈坚决不停下脚步,抱定信念一直往前走。孩子死拉住妈,拖着哭腔喊:我要去!我要去!场面仿佛当年高玉宝喊:“我要上学。”这个自  相似文献   

10.
我对女儿说:贫穷和残疾不是妈妈的过错,妈妈一直在努力。 女儿说:我的妈妈是一位你只能把她消灭,却永远不能把她打倒的人。  相似文献   

11.
莫尼亚的生活 一天傍晚,我刚吃完晚饭,正在村口散步,看见莫尼亚的女儿冲我走来。 “我妈妈说让你到我家去一趟。”她怯生生地对我说。“有什么事吗?能不能明天再去?”我问她。 因为,我给自己规定,太阳落山后就不再到各家串门了。“不行,我妈说让我现在就带你去。” 路上我琢磨着什么事儿这么急。“家里有病人?”我  相似文献   

12.
蓝冰 《广东民政》2011,(6):63-63
那段时间,她正焦虑不安地守在女儿的病床前。看着曾经漂亮活泼的小女儿被化疗折磨得不成样子、头发大把大把地脱落,她的心,每日都游走在冰与火的边缘。而一向活泼快乐的小女儿,在哭过闹过之后,终于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她不忍再看到自己亲爱的妈妈为她而痛苦:“妈妈,如果我走了,  相似文献   

13.
笑话     
单纯的喜悦有一个小女孩每天都从家里走路去上学。一天早上天气不太好,云层渐渐变厚,到了下午风刮得更急,不久便开始闪电、打雷、下大雨。小女孩的妈妈很担心,她担心孩子会被打雷吓着,甚至被雷打到。雷雨下得愈来愈大,闪电像一把锋利的长剑刺破天穹,女孩的妈妈赶紧开着车,沿着上学的路线去找小女孩。忽然,她看到自己的女儿一个人走在街上,却发现每次闪电时,女儿都要停下脚步,抬头往天上看并露出微笑。看了许久,妈妈终于忍不住叫住她的孩子,问她说:“在做什么啊?”她说:“上帝刚才帮我照相,所以我要笑啊!”失去与拥有有位企业家在商场上有着…  相似文献   

14.
月馨 《精神文明导刊》2003,(10):59-59,61
“妈妈你不要走,妈妈,妈妈……”冰冷的雨水在我稚嫩的脸上肆虐,我的心碎了。爸爸妈妈离婚了,妈妈走了,我哭喊着要找妈妈。爸爸怒吼着,一个巴掌甩了过来:“你妈死了,你要愿意也去死!”说完夺门而出,只剩下幼小无助的我独自一人呆在空们伸两个手指,表明双方愿意相识,听到‘动作’时  相似文献   

15.
元非 《台声》2008,(1):61-66
台湾的地铁、城铁统称为“捷运”。顾名思义,“捷运”的关键就是“便捷”。自从首条路线木栅线于1996年通车以来,台北捷运目前有木棚线、淡水线、新店线、中和线、板南线5条路线和新北投支线、小南门支线以及小碧潭支线3条支线,目前营运路线总长74.4公里,营运中的车站共有67个,每日平均载客量近110万人次。在台北旅行,如果能使用捷运,几乎能玩遍大台北的许多景点,如果您到台北旅游,不妨请旅行社将搭捷运安排在交通工具上,坐在捷运里体味一下台北人的道地生活。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带着您坐着捷运游台北,领略一个您未曾熟悉的台北。  相似文献   

16.
想起那些猫     
唐辉 《福建乡土》2013,(3):25-26
一直以来,我总是时不时地想起那几只猫。2009年的春夏之交,我调到一个新的单位工作。当时,单位的食堂里养着两只猫,一只猫妈妈和它的猫女儿。猫妈妈一身灰色虎皮,而猫女儿长着黑白相问的皮毛。每当食堂开饭的时候,两只猫便会出现了,它们“喵喵”地叫着,是在讨食。这无非是两只极其普通的家猫,连名字都没有。我起初对猫的存在并不十分在意。  相似文献   

17.
青春的路上,我们一路欢歌,一路前行。漫长的路,时而艰险,时而平坦。开始的一段路,我们边走边笑,轻松而快乐。走着走着,路渐渐变得难走了,低回百转,陡峭难爬。那矗立在我们眼前的一座座高山,好像永远无法逾越。可是,青春的路上,是不允许回头的。每当我感到疲倦时,总想在路边休息一会儿,但是一个又一个同伴从我身边悄然而过,我很想站起  相似文献   

18.
倾城一笑     
白头发 小女孩问妈妈说:”妈妈,你头上为什么长出白发来呢?”妈妈回答道:“因为女儿不听话,妈妈的头上才会长出白头发呗!”这时,小女孩心领神会地说:“现在,我可知道了,为什么姥姥的头发全白了。”  相似文献   

19.
牵手     
初冬时节,我和女儿一起参加了 2000年“伊美婷美姿容”大赛的活动,那天,评委们现场提问,我和女儿配合默契,母女拍档,真情流露。我说:“在女儿的支持下,我才会勇敢地参加比赛。我和女儿既是母女,又是朋友,我们可以互相影响和启发……”女儿说:“我喜欢妈妈的真诚和她对事业的执著,对家人的关怀。她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妈妈,而且又是一个很时尚的妈妈……”我俩的回答赢得了嘉宾们的热烈掌声,最终获得了“时尚妈咪大使”的称号。当我和女儿手牵着手站在领奖台上的时候,一种幸福满足感从心底油然而升。我突然想起了冰心老人曾经送…  相似文献   

20.
淡水河是台北的母亲河,它孕育了整个北台湾。淡水古镇就在淡水河入海口北岸,距台北市仅20余公里。小镇河光山色,独具风情。每逢假日,很多台北人都会选择离开喧嚣的都市,去这个滨海小镇走走,偷得浮生半日闲,找寻一份静谧与恬淡。文化大学的张老师告诉我,每个台北人心中或多或少都会有属于淡水的记忆。笔者访台期间,张老师带我零距离体验了一把淡水风情。搭捷运去淡水只有大约半小时的车程。离开民权东路站,捷运就从地下钻出地面,地铁成了轻轨,在高架铁轨上奔驰。跳出城市的嘈杂,再看途经的市镇、河流、平野与远山,一颗浮躁的心顿时闲适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