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要闻回放     
《台声》2010,(7)
<正> 6月22日,两岸客家文化研究院揭牌剪彩仪式在世界文化遗产永定"振福楼"举行。同时,永定两岸客家文化研究院与台湾大学客家研究中心缔结了交流合作关系。 6月22日,"泉州首届海峡两岸关帝文化节"在泉州开幕,两岸关帝信众在泉州市鲤城区通淮关岳庙广场举行隆重的仪式,祭拜关圣帝君。图为"安和之乐"的文舞祭拜。  相似文献   

2.
<正>9月9日,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台联届别委员为期7天考察活动圆满结束。考察组一行就福建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情况,先后赴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平潭综合实验区,实地走访考察了厦门海沧青礁院前社、开台王文化公园、漳州闽南文化走廊、泉州晋江金门供水点、闽台缘博物馆、  相似文献   

3.
邰雯暄 《台声》2014,(11):63-65
<正>9月29日至10月7日,"闽南古韵·两岸传情——海峡两岸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系列活动在国家大剧院艺术沙龙展厅隆重举行。其间,前往参观国家大剧院的游客,都十分有幸地一览了独特的闽南文化的别样风情。此次展演活动以"弘扬闽南传统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共圆两岸同胞中国梦"为主题,分为"亲情"、"乡情"、"海峡情"三个篇章,通过展览和演出展示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呈现漳州锦歌、泉州高甲戏、闽台歌仔戏、闽台木偶戏、南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彰显两岸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9,(21)
<正>10月12日至13日,由湖南省炎帝陵基金会、台湾中华神农大帝协进会共同主办的"己亥年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经贸交流系列活动"在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举行,来自海峡两岸千余名嘉宾、学者参与,共同弘扬炎帝精神,传承中华文明。系列活动以"深化文化经贸交流共推两岸心灵契合"为主题,涵盖现代农业对接会、现代制造业对接会、己亥年海峡两岸炎帝陵祭祀大典和海峡两岸炎帝神农文化论坛等系列活动,旨在弘扬炎帝神农文化,加强海峡两岸交流合作,持续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孙虹 《台声》2018,(12)
正5月25日,由两岸共同主办的2018海峡两岸青年学子光明之城建筑文化体验营在华侨大学开幕,吸引了来自华侨大学和台湾台北市立大学、台北科技大学、台湾逢甲大学、台湾铭传大学、台湾中华大学等两岸6所高校的近70名师生参与其中,在创意创新的实践中探索"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本次光明之城建筑文化体验营以"弘扬海丝文化、共筑光明之城"为主题,要求学生在为期5天的时间里,对泉州江南街道王宫社区进行调研,结合  相似文献   

6.
虎年元宵期间,首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节在台胞主要祖籍地、侨乡古城福建泉州热闹上演。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名嘉宾在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和闽南文化遗产富集区——泉州欢乐闹元宵。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9,(21)
<正>11月1日,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两岸文博会")在厦门开幕。作为唯一以"海峡两岸"命名、由海峡两岸共同举办的国家级大型文化展会,两岸文博会延续"一脉传承、创意未来"的主题,发展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产业交流合作的第一平台。首次设立两岸主宾市,是本届两岸文博会的最大亮点。宁波与台中联动亮相,展示两城特色资源、重点产业项目、产业发展成就及当地优秀文化,推进文旅项目落地,提升两岸文化经济对接实效,助力两城建立友好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7,(2)
<正>1月9日,由四川绵阳市梓潼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贺旺率队的"梓潼县文昌文化参访交流团"在台北市举办了"第三届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台湾交流会",宣传推介文昌文化、拓展两岸交流合作。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及来自岛内党政、文化、教育、宗教、工商和新闻媒体等各界嘉宾90余人出席会议。据悉,第三届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拟于2月28日至3月1日在绵阳市梓潼县举办。活动包括文昌祭祀大典、文化研讨、文艺  相似文献   

9.
<正>11月1日至11月4日,"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在厦门举办。文博会是唯一以"海峡两岸"命名、并由海峡两岸共同举办的国家级大型文化展会。本届文博会新增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旅游研究院、台湾工艺之家协会作为协办单位,结合文旅融合理念,以"文旅·共生"为办展理念,围绕"省市名企、工艺艺术、创意设计、数字影视、文创旅游"五大  相似文献   

10.
7月13日至15日,由全国台湾研究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关系研讨会”在泉州召开。来自海峡两岸、港澳地区,以及美日等国的70多位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就海峡两岸经贸关系等问题进行了回顾与前瞻性的研讨。 自1991年以来,三家主办单位已成功地举办了7届海峡两岸关系研讨会,与会代表曾就两岸如何减少隔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5,(22)
<正>10月30日至11月2日,以"一脉相承,创意未来"为主题的第八届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此次活动,全国台联亦为主办方之一,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作为代表特地赶往厦门,出席了活动。作为大陆唯一一个以"海峡两岸"命名,由两岸共同举办的国家级文化展会,海峡两岸文博会在起航之初,就承载着弘扬中华文化、推动  相似文献   

12.
鲁洪柯 《台声》2009,(6):28-30
一 5月15日至22日,包括来自岛内各县市,各界别的8000多名台湾普通民众在内,海峡两岸上万名人士云集福建,参加在厦门、福州、泉州、莆田等地举办的首届海峡论坛。论坛的主题为”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两岸共同发展”,由两岸50多个部门和团体联合主办,由开幕式和论坛大会、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海峡文化艺术周、两岸民间交流嘉年华四大板块组成。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9,(21)
<正>11月5日,以"两岸同源,美美与共"为主题的第七届海峡两岸定光佛文化节,在福建省武平县岩前镇均庆院举行。海峡两岸各界人士1000余人齐聚这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重温定光缘,畅叙两岸情。本届文化节由福建省龙岩市人民政府、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客家文经交流协会主办,举行定光佛祭典朝拜和金身绕境巡安、海峡两岸书画创作笔会、客家美食节暨台湾台东伴手礼展销、海峡两岸乡村振兴研讨会、千年古寺水陆法会等活动。定光佛被誉为"客家人的保护神",是两岸文化交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20,(19)
正9月7日至9日,第十三届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采购订货会(以下简称"农订会")在南安福建成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农订会"延续"两岸携手、以农为媒、共享商机、互利共赢"的办会主题,集中展示两岸农产品生产、加工、管理、销售等特色和成就,在办展规模、参会人数、  相似文献   

15.
《两岸关系》2021,(4):50-51
正"北孔子,南文昌",文昌文化以"崇文、弘德、明理、修身、助人、行善"为核心思想,在海峡两岸和世界华人文化圈具有广泛认同。四川绵阳市梓潼县是世界公认的中华文昌文化发祥地,七曲山大庙被誉为"天下文昌祖庭"。2021年1月13日,四川绵阳梓潼文昌祖庭获批设立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3月15,在第五届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开幕式上,文昌祖庭获"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9,(22)
<正>11月6日至12月5日,海峡两岸艺术文创联展及寻找当代好设计—CGD"当代好设计"获奖作品展的开幕仪式在厦门开幕。海峡两岸艺术文创联展在厦门海丝艺术品中心·羲缘楼B馆举行。展会以传统新造为主题,以当代语言为设计理念,集合各个品类的文化创意产品,被业界誉为充满创新设计的"文创造物局"。此次海峡两岸艺术文创联展持续至12月5日,"当代好设计"获奖  相似文献   

17.
安溪清水岩位于中国茶都——福建省安溪县,地处闽南金三角厦、漳、泉中心地带,素有"蓬莱仙境"之美誉.发源于安溪清水岩的清水祖师文化,是泉州重要的民间文化信俗.2021年1月,安溪清水岩获批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将进一步促进两岸清水祖师文化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5,(22)
<正>10月30日,2015海峡两岸汉字节在厦门海沧开幕。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为本届汉字节题词:"弘扬文化,促进交流。"汉字节以"两岸一家亲,共建新家园"为主题,由"展、研、评"三大板块活动组成,是2015海峡两岸(厦门)乐活节的重要配套活动。汉字节系列活动将从10月30日起至12月31日在厦门海沧台商投资区、台湾台北市等两岸城区同步举行。  相似文献   

19.
<正>10月14日,由九州文化传播中心、罗浮山国学院、中华老人文化交流促进会主办,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协办,山东绿地泉控股集团承办的2017海峡两岸"中华民族敬天祈福"活动在山东省泰安市举行。此次活动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对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精英论道探究融合之路中华传统文化交流大会是2017海峡两岸"中华民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7,(11)
正5月25日,由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和叶圣陶研究会主办的"2017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40余位来自海峡两岸出版界的专家学者,围绕两岸出版业如何携手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业对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贡献、责任与担当;数字化时代中文出版物形态的创新与发展等议题,谈合作话交流。"面对新的产业发展环境,两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