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台声》2015,(13)
<正>大陆朋友访台,宴席上当然得摆金门高粱,我常补充,在金门买的金门高粱与在台湾买的,味道些微差异,必须同时倒上,中间摆一杯清水,交换品尝,才能分晓。我不由得感叹,台湾这些年经济乏力,但台湾白酒物美价廉,仍是"饮君子"的天堂。大陆官员访金门,除了"高粱",以炮弹壳打造的菜刀也是受赠佳礼,有一回携黄春明、李昂两位名小说家,  相似文献   

2.
卫肖虹 《人民公安》2023,(24):54-55
<正>在岁月的记忆深处,有很多难忘的场景,他们令我感动着、怀念着。他们,是基层一线的公安民警。我与他们并肩奋战,一边巡逻执勤,一边留意观察,满眼都是他们不厌其烦、耐心呵护的样子,汗水浸透警服和防护服也不知疲倦、勇往直前的样子。我内心感受着,也用画笔记录着。画面中有责任与担当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疫”面前,公安民警也是一群“最美逆行者”。为了抗击疫情,除了执行日常警务工作外,  相似文献   

3.
品茶三味     
我来到统战部门工作已经有20年的时间了,从青年到中年,有彷徨、有失落、有收获、有感动。回顾这些年来走过的风雨历程,我的内心充满着作为一名党的统战工作者的使命感与自豪感。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我在上海市民政局挂职局长助理的时候,一位来自英国的朋友便问我民政局是负责什么事务的。他认为这是中国在社会管理、社会治理以及社会服务领域中的独创。的确,顾名思义,民政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事务及其管理,其基本指向就是关注人民、关注基层、关注需要关怀的特殊群体。民政部门释放出来的公益精神、基层关怀以及奉献情怀,是中国行政文化的特色所在,是中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最让人感动的一道风景线。作为一名在民政部门挂职过且过去六年一直从  相似文献   

5.
读者表达     
我相信大陆台企将顺利度冬台湾李细秋作为一个在大陆打拼多年的台商,我看了贵刊3期封面故事《大陆台企如何应对危机》后非常感动。专题选择昆山、北京、深圳作为台企在大陆三大投资地区的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6,(9)
正转眼就4年,第一届来台的大陆学生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大学生活,而我,也因为这样的机缘,能够认识这些陆生,跟他们成为朋友,从与他们的对话、生活共处当中,理解了来自对岸那片广阔大陆的年轻世代。大陆,都是从课本里所认识到的我必须承认,在最开始,对于这些陆生们,虽然是充满着好奇,但内心里却隐隐然又有一种恐惧:"大陆人,会不会很难相处啊?""他们当中,会不会有……匪谍?派来打探情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6,(21)
正"我到大陆读书,牵扯到我个人对于家国定位的关注,个人的自我实现,以及对于学术的追求。早些时候,我在学术上形成了自己的一个探讨,主题是关于两岸的未来会怎么走。在研究的过程中,我感觉时代青年不能只是在书本上找寻知识就算了,还必须要走入实践,并且研究结果还要可以对实践有推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对社会、对国家发挥一点作用,从而让人生有意义。""直到知道了自己已经被北京大学录取的消息,母亲仍然对我到大陆  相似文献   

8.
《台声》2020,(6)
正吴明峰,来自台湾台北,2014年来大陆,曾从事水产出口,后来改做了台湾美食,写了70首原创歌曲。他的兴趣就是音乐创作。《我要和武汉在一起》歌词创作者之一。希望两岸的同胞都能团结起来,才能有一个强盛的中国,才能不再被西方国家所蔑视。唯有一个中国才是正道,这是藏在我内心许久的话,感谢能藉由这个机会告诉所有的同胞!  相似文献   

9.
成明 《台声》2019,(12)
<正>非常感谢老师们的推荐与抬爱,给予我这个机会参与海峡两岸青少年新媒体论坛,并荣幸获得奖项,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此类活动,对于学生时期的我来说,不仅是殊荣,更是一个能够鼓励自己向上为电影产业继续努力与学习的契机。透过这次的活动,让我发现大陆还有这样的一群人,一直在为电影与这代年轻人着想及付出,使我感动万分!在台湾,我认为这样的机会,对学生来  相似文献   

10.
<正> 只因没有脱俗,我未免常常附庸风雅,但内心推崇“为人简且静,涉艺博求精”这种境地,却是真的。闲暇时分,就爱莳点花,弄点草。我自知养花不易,付诸一番苦心也未必有好的结果,反把心情染成灰色的了。因而时常爱种的东西往往是文竹、兰花、吊兰之类。这些尤物在有些人看来“好养”、“太贱”,而我不敢亵渎花事,更不敢怠慢凌波仙子的使者,在感叹人的嘴巴太毒之下,总常常纠正为,不是好养是其适应性特强,不是太贱是其生命力旺盛。其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20,(9)
正每年的清明,两岸同胞都是一次牵挂的远行。焚香祈福,踏青祭祖;把无尽的思念,送往天际的国度。在我们生命旅程中,曾有一个人陪你走过难忘岁月;现在却永远离开了,身影却在无数次追思中……发生在台胞陈若君姐弟身上的故事,让人们感叹到潸然泪下,"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却在那边。"  相似文献   

12.
<正>"阿木导游是我旅程中遇见的最优秀、最厚道、最有孝心的好孩子。他用心做事,用良心做人,给我们带来了欢乐,带来了一生难忘的幸福时刻。我们很感动的是给他小费,他却一分也不收,他说一切都是自己应该做的,最后我们是含泪告别的……"看完游客董艳平从南京寄来的感谢信,走出丽江市旅发委的阿木,内心仍然激动不已。"没想到自己为素不相识的游客提供导游服务,却得到了他  相似文献   

13.
感动翁丁     
生长在滇西连绵起伏的大山皱褶深处,自然走过许许多多的山寨。有些山寨曾经让我感叹,有些山寨曾经让我留连,有些山寨曾经让我思念,可从来没有一个山寨能够像翁丁那样让我感动!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的2006年,我们应该记住三位大人物:叶笃正,气象学家,2005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同时成为200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李振声,遗传学家,2006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国学大师季羡林,200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他们德高望重,以其过人的学识、高尚的品格影响着我们,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尊重与认可。像他们那样,做一名有学问的教师,这是我从教十余年来,第一次开始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看过《导盲犬小Q》,我被感动了!感动是因为,人与动物之间的爱及忠诚,是因为人与动物可以如此和谐相处。如今,世界公民虽然习惯了高楼林立的都市生活,但亲近自然是每一个人的渴望。不能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不能远离现代科技带来的舒适生活的前提下,当人们内心的渴望需要得到释放的时候,于是,宠物成了人类最好的精神寄托。而狗狗,因为它的忠诚、可爱,成为人类宠物中的“老大”。  相似文献   

16.
<正>我没看过那一期《实话实说》,但看过这一篇文章,当时就被深深地感动,其实重要的不是他是哪一国人,而是在这个物欲社会中安于清贫、坚守自己做人的良心、坚守自己理想的精神。  相似文献   

17.
2019年1月22日,林清玄在台湾于睡梦中与世长辞。公开资料显示,1953年,林清玄生于台湾高雄,17岁开始发表作品,走上文学之路。他是台湾地区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30岁前即得遍台湾所有文学大奖,和三毛、席慕蓉等并称为"台湾散文八大家"。林清玄生前为两岸文化交流做出诸多贡献。"我一年中有半年在大陆,走过很多地方,碰到很多大陆的作家,每次去都有新的感动,这种感动是,我和这些作家是没有什么分别的。作为中华文化传统下的作家,我们共同的理想就是去创作包容力更强的文化。"斯人已去,谨以此文纪念林清玄先生。  相似文献   

18.
<正>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振奋人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同样也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我的故事、我的家庭故事,都与两岸跌宕起伏的40年紧密相连。悔当初负气出走赴台湾父亲是大陆人,名叫陶礼春。母亲是台湾人,名叫石锦婗。我的家庭,是"两岸同胞是一家人"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19.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是中央电视台自2002年开始全力打造的一个,以具有震撼性人格力量的优秀人物为主要内容的精神品牌。它以“感动”为标准梳理过去一年中的重大事件,被称为“中国人的一部年度精神史诗”,连续四届都获得了较大成功,感动国人。这样一个活动,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力量让众多的中国人内心震撼,泪水涟涟? 为探访“感动”的源泉,本刊专访了2005 年度“感动中国”总导演康锐和连续四届担任“感动中国”节日制片人的朱波,他们的讲述给了我们再一次的内心湿润。  相似文献   

20.
正白仲轩似乎将咖啡厅当成了表演场,为了向我解释舞者与角色、动作与内心的关系,他和桌子上的手机玩起了互动。他演示了3个情形,分别是懒散、紧急、放松等状态下拿手机的动作,试图让我理解舞蹈不仅仅是动作,更是内心的表演。看着他在表情的演变和身体的紧松之间随意切换,让我不禁感叹白仲轩清秀面孔下藏着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灵魂,他已经在中国古典舞专业浸润近10年了。虽然白仲轩喜欢表演,但今年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