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立委"选举是在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处于紧张状态下进行的.由于民进党误判形势高额提名、台湾民众对政治失望投票率低、激进"台独"路线不得人心,选举结果仍维持朝小野大格局,即民进党执政国亲两党制衡.这一结果打击了激进"台独"势力,让中国大陆、美国和亚太地区有关国家松了口气,解除了两岸立即摊牌的近忧,有利于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稳定.但岛内与两岸之间仍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未来发展仍存在着变数.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7,(3)
<正>台湾新当局强力推行"一例一休""政策",在岛内引起轩然大波,抗议声源源不绝……那么,何为"一例一休","一例一休"从提出肇始在岛内引起怎样的风波以及"政策"上路后岛内各界反映如何,台湾特约撰稿人给我们做了释疑——蔡英文当局上台后,2016年下半年台湾财经界讨论最频繁热烈莫过于"一例一休"四个字,尽管蔡英文曾公开宣称"劳工政策及休假争议,是民进党心中最软的一块"。但新制上路后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9,(22)
<正>10月13日至18日,滁州学院"鼓乡情韵"凤阳花鼓文化巡演活动赴台历新北、台北、高雄三地,于台湾淡江大学、实践大学、再兴中学成功举办三场演出,在岛内高校掀起一波"花鼓"热浪。此次巡演开创了安徽省高校赴岛内开展文化交流的先河,使凤阳花鼓的鼓点敲在了台湾师生的心坎上,舞姿留在了台湾师生的脑海中,"凤阳花鼓"作为安徽独特的艺术瑰宝,蜚声宝岛。10月15日,"鼓乡情韵"凤阳花鼓文化巡演晚会在  相似文献   

4.
<正>新学年开学伊始,在台湾民进党当局全力操控下,最新编写的"台独"历史教科书已经摆上岛内初高中新生的课桌。尽管舆论沸腾,但民进党当局仍罔顾民意,强行对历史课纲及教科书进行"去中国化"修编,严重撕裂台湾社会,扭曲台湾青年一代国家民族认同,破坏两岸关系发展,引发两岸同胞担忧和谴责。  相似文献   

5.
蔡玲 《台声》2019,(10)
<正>民进党自2016年上台"执政"以来,施政荒腔走板,两岸关系恶化,岛内经济沉沦;相反,大陆惠台政策深得岛内民心,台当局的"恐吓牌"已经失效。民进党"执政"不为台湾民众福祉着想,一味地玩政治,骗选票,那么,台湾民众一定会在下一场选举中用选票对他们进行惩罚。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5,(10)
<正>摘编自4月28日台湾《中国时报》大陆方面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后,虽然台湾岛内也注意到相关政经讯息,但岛内产官学界大多未意识到台湾地区出口增长率已连续3年低于3%,若非半导体和资讯产业搭上无线通信的热潮,台湾地区出口增长已几近枯竭。受限岛内内需市场过小,台湾地区经济要增长,势必要找到新的出路,此时大陆方面倡议主导的"一带一路"战略,可说正好为台湾经济产业开拓"新蓝海"铺设了前路。"一带一路"沿线经过亚非欧26个国家及地区,合计44亿人口、21兆美元经济规模,10年内将在基建  相似文献   

7.
<正>台湾"太阳花学运"爆发一周年之际,岛内多个学运、社运团体再度聚集台"立法院"外举办活动,提出"宪改"等系列诉求。鉴于"太阳花学运"对岛内政局的巨大冲击和深远影响,蓝营党政系统均对公平分配、世代正义等议题作出积极回应;绿营则抓住时机继续狠批马英九当局、打击国民党。岛内主流舆论对"太阳花学运"的看法则从追捧与热情中消褪,逐渐浮现出反思运动负面效果的理性声音。可以预见,台湾社会很难走出"太阳花学运"的阴影,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4,(11)
<正>最近马英九在以"以民主为傲,以台湾为荣"为题的演讲中,评论最近岛内政治,尤其是"太阳花学运"和民进党籍"立委"霸占"立法院"主席台,相信岛内的众乡亲听了都会心有同感。这种场景最近又搬到香港重演,并且仍在上演中。一个是霸占行政机构,一个是霸占市政道路,同样是"霸占",同样是"非法",但马英九却说:"对香港民众最近为争取特首普选的行动,我也要再次表达坚定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7,(23)
<正>摘编自11月15日台湾《联合报》台当局行政管理机构最近检讨岛内缺工、缺才问题,以产业缺工达23万人为由,考虑开放"劳动移民"。台湾《联合报》11月15日发表社论文章指出,这项政策,不仅未务实评估台湾接受新劳工"移民"的社会成熟度,且将恶化岛内青年就业低薪化的处境;若贸然实施,后果将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7,(22)
<正>蔡英文在民进党全代会上抛出所谓12项执政新论述,其中包括启动"宪政体制改革工程"。蔡英文声称,台湾已历经3次政党轮替,为让权责更相符、分工更清楚,她将从党内开始讨论,为台湾打造能完善运作的"民主宪政体系"。蔡英文刚刚抛出"宪改"风向球,就遭到岛内社会舆论的挞伐,认为蔡英文表面上宣称要打造什么"可以完善运作的民主宪政体系",实际上此举意在为台湾走向"独立"量身订做一套新的"政治体制"。岛内  相似文献   

11.
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台湾,1995年的人均 GNP 达12000多美元,排名世界第25位,属比较富裕的地区;同时,近些年来,台湾当局又经常宣扬岛内是全世界所得分配差距最小的地区之一,并开始实现了"均富"的目标。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认识台湾岛内的分配情况呢?让我们先从岛内官员、教员和企业雇员的月薪状况说起。三类人员的月薪状况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5,(11)
<正>前段时间,台湾岛内知名导演侯孝贤、演员舒淇赴法国戛纳参加影展,主办方将两人国籍标注为中国。此后经特定媒体煽风点火,引发岛内社会就此议题展开争论。一些学者认为,岛内民众对于台湾现有的"国际空间"并不满意,对于参加非政府组织遭到的不公平待遇,更是感同身受。这种解读没有进行深入分析,因而流于表面化。可以说,台湾地区的"国际空间"问题历来是两岸关系中最复杂、最敏感的问题之一。自2008年以来,两岸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6,(8)
正打着"台湾国"名义的"护照"贴纸风波一度在岛内闹得沸沸扬扬。有岛内民众在脸书上发帖抱怨,因为怀疑在"护照"上面贴了"台湾国"的贴纸,他被新加坡海关拘留并遣返。还有人过境荷兰,同样因为贴纸被请进边检"小房间",要求她必须把贴纸撕掉才放行。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7,(15)
<正>据岛内媒体报道,台当局即将在2019年实施的高中社会科新课纲草案中将《开罗宣言》相关内容删除,新的历史课纲将不以《开罗宣言》论述台湾地位。这是借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再次扩散"台独"史观,将毒害台湾青年学生,也将进一步破坏两岸关系。岛内有人妄称,《开罗宣言》确实提到台湾归还中国,但问题是美、英、中三国领袖没有签署,而且连美国国会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6,(5)
正李登辉前后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12年。执政过程中,始终推行所谓的"台独",甚至公开推出所谓"两国论"。卸任后,仍不断在岛内兴风作浪,鼓吹"台独",对两岸关系带来极大损害,也遭到了所有中华儿女的强烈批评和抨击。隐藏心迹踏入政坛很多台湾专家表示,他一切谬误的根源在于他是日本人。然而,台湾历史传记作家王丰表示,目前仍缺乏任何可靠的科学证据去证明李登辉是不是日本人,但这不重要,他认为一  相似文献   

16.
“台湾主体意识”的概念性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主体意识"是台湾的主流政治话语,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台湾主体意识"的慨念内涵并不固定,不同的政治势力对这个慨念的理解也不相同.事实上,"台湾主体意识"的内涵嬗变既映射了岛内政局变化与台海局势的结构性调整,更是台湾岛内不同政治势力持续不断观念建构的结果.两岸和平发展态势的持续推展将会推动"台湾主体意识"基本内涵的消解与重构.  相似文献   

17.
<正>台湾人2016年最后悔的事是什么?台湾最大社群网站"批踢踢"(PTT)不久前就此举行投票,59%人选了"把票投给民进党",列第二位的"告白"则仅得11%票。民进党执政7个多月,台湾民众蓦然惊觉,"换人做"原来是更糟的选择。年轻人心生嫌恶去年台湾"大选",许多岛内年轻人把票投给了民进党,但他们现在显然后悔了。岛内年轻人聚集的社交平台PTT举办"2016觉得最后悔的事"投票,"投给民进  相似文献   

18.
<正>2月27日,国台办在北京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安峰山就春节期间发生的两岸热点话题回答记者提问。"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探索‘两制’台湾方案"后,台湾舆论对"一国两制"的关注和探讨便没有中断过。不过,由于"一国两制"在岛内长期被"有心人士"污名化后,引发了岛内民众对"一国两制"的误解与疑虑。对此,  相似文献   

19.
郑太男 《台声》2014,(5):44-44
<正>一场意外引爆的"太阳花学运",充斥着台湾年轻人对服贸协议和大陆的曲解与误解;而海峡对岸一张源自2011年台湾某综艺节目中言及"大陆人民根本消费不起茶叶蛋"视频截图令茶叶蛋一夕爆红,也引发大陆一些年轻人无尽的恶搞和调侃。在台湾,类似大陆人民"吃不起茶叶蛋"的言论早已不是第一次产生。两岸通航前,岛内曾谣言台湾将遭遇"木马屠城",如今往返两岸的航班超过800班,结果有目共睹。今日的服贸协议同样碰到蜚短流长,比如180万大陆白领将到台湾,又或者4.8万元新台币  相似文献   

20.
“假”     
《台声》2014,(1)
<正>2013年走过尾声,一年一度的"台湾代表字大选"也落下帷幕。今年"假"字高票当选年度代表字。众所周知"假"是一个贬义字,但它竟能在56个候选字中"脱颖而出",也反映出岛内民众在2013年的深刻感受。花生油里没有花生,辣椒油里没有辣椒,米粉中含米量不到10%,面包里只有香精,这一系列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令人"食在难安"。除了最直接冲击岛内民生的食品掺假风暴,这一年岛内政治人物表面上"你侬我侬"、暗地里却是"你狠我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