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TPP全名为"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中文名"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该协议源于2002年10月新西兰、新加坡、智利签署的"太平洋三国更紧密经济伙伴协定(TPSEP)",2008年2月,美国宣布加入TPSEP后,正式改称为TPP。至今,除上述4国外,尚有文莱、秘鲁、澳大利亚、越南、马来西亚、加  相似文献   

2.
晓沙  安东 《台声》2007,(4):47-48
过去一个月,台湾地区政局仍然乏善可陈,蓝绿阵营还是在为了年底的“立委”选举及明年的“大选”合纵连横,攻防动作不断。正当马英九因“特别费”案进入庭审阶段之时,台南地检署公布的一份起诉书,如同一场“及时雨”,给未来马英九的法庭辩论提供了最好的理由。不过,民进党当局仍将千方百计地利用其所掌握的行政权力,加紧干预司法部门下一步的行动。可以预见的是,在台湾,未来司法独立性的空间会随选情加温而进一步受到挤压,“特别费”案作为政治斗争的本质也将越来越突显。  相似文献   

3.
<正>不面对贪腐、回避道德谴责和人民呼声的陈水扁,妄图用“宪改”换“保权”,即使在施明德来看也是不可能的。施明德领导的反贪腐运动已经进行到新阶段。台湾各政治势力领袖开始协商退场机制。这一系列退场机制中隐含着陈水扁和民进党摆脱困境的招教。很多迹象表明,“宪改”是陈水扁摆脱困境的下一步棋。一、陈水扁认为“宪改”可以化解当前危机  相似文献   

4.
张文生 《两岸关系》2006,(11):23-25
正当施明德发起的“百万人倒扁运动”在台湾岛内如火如荼展开的时候,民进党推动的“第二阶段宪改”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民进党在党内成立了“第二阶段宪改研议委员会”,负责党版“新宪法草案”的起草和研究。在党版“新宪法草案”正式出台之前,2006年9月18日、9月20日、9月24日民进党分别召开了三次研讨会,其中9月24日名为“台湾宪政的困境与重生——总统制与内阁制的抉择”的研讨会引起各界高度关注,不仅陈水扁和游锡参加,而且陈水扁还发表了讲话,宣称:有关“领土范围”的规定,“这种严肃的宪政议题,同时也是有关民主转型重大的省思,在维…  相似文献   

5.
杨泽军 《两岸关系》2005,(11):21-23
自6月上旬台湾任务型“国民大会”正式通过“修宪案”后,台湾当局随即启动第二阶段“宪改”,积极设法大力加以推动。主要考虑“宪改”内容。关于第二阶段“宪改”的内涵,民进党当局的初步考虑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决定政府体制和政府权力的划分”。主要包括未来是采行“总统制”或是“内阁制”;是继续维持“五权宪法”还是实施“三权分立”,最近又出现有意将“监察院”与“考试院”合并的声音,如此将形成“四权”分立;精减地方政府层级,包括省政府组织的存废以及地方政府层级的缩减;兵役制由征兵制改为募兵制或二者兼之。二是“充实基本…  相似文献   

6.
纪欣 《台声》2011,(9):48-48
8月23日,备受关注的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十年政纲”两岸篇,在久闻楼梯声后终于登场。然而纵观书面“政纲”,处处云山雾罩,真被“陆委会主委”赖幸嫒料中,蔡英文的主调仍然是“空”与“变”。  相似文献   

7.
自2006年元旦以来,陈水扁接连抛出“新宪公投”“、废统”“、终统”等“废统论”主张,发起新一轮“台独”活动,引起海内外各方强烈关注,台海局势再度紧张。一“、废统论”的内容与实质1“.废统论”事态的演变。2006年1月1日,陈水扁发表题为“民主台湾,声声不息”的元旦讲话,提  相似文献   

8.
从1990年至2000年,李登辉打着“民主、改革”的旗号竭力推动“宪政改革”,先后进行了六次“修宪”,其基本核心就是要改变台湾既有“一中”框架下的“宪政体制”,为实现“台独”做准备。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民进党当局以“深化宪政改革”为口号全面推进“法理台独”,先后实现了“废除国大”、“公投立法”、“公投入宪”等目标。未来两年中,“公投新宪”将成为陈水扁当局落实“法理台独”的主要目标,两岸关系也将因此面临更为复杂而严峻的形势。  相似文献   

9.
台湾并不一定要走“制宪”的程序才能走上“法理台独”的目的。技巧性运用修宪的方式,或是依循宪法条文规定可修改者,照样迂回的达到“法理台独”的目标。如目前台湾现行“宪法”的领土条款是涵盖中国大陆,但是领土条款被规范是可修改的。在形式上是属于修宪层次的条文,却在实质上可转化程序,解释台湾已成与中国互不隶属的主权独立国家。  相似文献   

10.
杨瀚 《统一论坛》2003,(4):31-31
2003年7月12日,台湾当局宣布将在所谓新版“护照”封面上加注“台湾”的英文拼写“TAIWAN”字样,并于9月1日起发行。此举意欲何为?又会引起多少反响呢?我看不外乎这么几种:作为不了解,不关心中国特别是台湾问题的广大世人会认为台湾这个地方太小了,他们的官员一定吃饱了没事,要找点事情来表现一下;  相似文献   

11.
赖锦宏 《台声》2011,(2):39-40
台湾五市选举结束后,民进党主打“十八趴”,没想到国民党反其一击,踢爆党主席蔡英文也有领“十八趴”。民进党2012年卡位战,原本一路领先的蔡英文掉入“十八趴陷阱”,虽然后来声明放弃,但“诚信”普受社会质疑。当年放弃“十八趴.”的民进党执政时期台“行政院长”苏贞昌、谢长廷恐怕暗自庆幸;这样一来,民进党内竞争似乎又回到起跑点。  相似文献   

12.
<正>5月29日至6月9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率一干人马,"浩浩荡荡"赴美国访问,进行所谓"点亮台湾、民主伙伴之旅",激起了一些涟漪。蔡英文此行主要有三个看点:一是与美国政府主管对华对台政策事务的官员及国会议员会面,到美国智库发表公开演讲,向美国"交心",以获取美国支持。二是参访硅谷知名企业,为民进党2016年再度上台后"壮大台湾"取经。三是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06,(10):36-36
9月27日上午,国台办在新闻发布厅举行了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李维一就陈水扁抛出“宪改”涉及“领土”变更议题表达严正立场。他表示,我们反对“台独”的立场绝不动摇,对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绝不容忍。李维一在27日的国台办记者会上表示,据台湾媒体报道,陈水扁在深陷困境的情况下,于9月24日抛出“宪改”涉及“领土”变更议题。民进党中常会决议,要在已研拟的“宪改”草案之外,再研拟一套含有“台独”主张的“宪改”草案。民进党有关方面已开始着手研拟。这表明,陈水扁为了一己之私,再次公然背弃他自己一再重申的…  相似文献   

14.
徐松涛 《台声》2004,(10):14-15
台“行政院长”游锡堃上月邀集各部会如开“行政院组织改造座谈会”,敲定“行政院组织”新架构。其中最引人注目、争议最大的是“陆委会”将从“部会层级”的组织架构中消失——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8,(13)
正摘编自6月23日台湾《中时电子报》6月23日,岛内年金改革将在7月1日正式上路,改革之路争议不断,连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陈水扁都针对"年改"议题发表言论。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陈水扁直言"扁蔡就‘年改’议题一样谈话两样情",痛批蔡英文改革的标准不一,叫人如何信服?陈水扁在"新勇哥物语"里提到,台湾地区领  相似文献   

16.
《两岸关系》2011,(9):8-8
蔡英文为何否认“九二共识”?北京将否定“九二共识”指为主张“台独”,并称“九二共识”的屋基若毁,一切两岸交流的楼层即失凭借;蔡英文则一方面否定“九二共识”,亦即否定“一中各表”,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6,(11)
正蔡英文当局制定了明确的经济"去中国化"战略,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新南向政策",必将成为其执政后强化对外关系、抗衡大陆经济"磁吸"的重要工具。早在蔡英文2012年初次参选时,她就曾提及"新南向政策"。到2015年9月台湾"大选"期间,蔡英文在"民进党29周年党庆外交使节酒会"上正式发布"新南向政策"。4月13日,在距蔡"5·20"宣誓就职还有一个多月之际,民进党国际事务部主任黄志芳在中常会上作了《新南向政策——以人为本的台湾对外经济新战略》的专题报告,以  相似文献   

18.
童振源 《台声》2014,(7):50-50
<正>2012年民进党在岛内选举失利后,"冻结台独党纲"的说法即偶被提出,甚至也被认为是民进党能否完成"最后一哩路"的指标。去年民进党举办"华山会议"时,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即提出"冻结台独党纲"的提议,虽然时任党主席的苏贞昌刻意冷处理,但这个声音在民进党内从未消失。6月20日,民进党40多名党代表联署"冻结台独党纲"提案,欲在7月20日民进党党员代表大会上进行讨论。"冻结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7,(22)
正摘编10月28日台湾《联合报》近日,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出席台湾举办的两岸交流30周年纪念活动,并发表讲话,整个谈话空泛,反映了她不能正视现实的心迹!蔡英文小心翼翼,对着读稿机一字不差地读出稿子。观其内容,也并非没有铺陈,她至少用了3个策略,这3个策略分别为:一、老兵返乡的温情动员;二、"概括承受"的涵义暗示;三、未来三十年关系框架的报酬。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6,(21)
正摘编自10月20日香港《大公报》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最近提名具有"独派"色彩的人士出任"司法院长"和"大法官",在岛内引发激烈争议。尤其相关被提名人士在"立法院"接受立委质询时公然宣扬"两国论"、挑衅大陆对台政策底线的恶劣行径更是受到舆论严厉批评。蔡英文在大选当选后,以及"5·20"就职典礼等多个重要公开场合一再声明,会按照"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等及其他相关规定处理两岸事务。然而,她提名的"司法院长"许宗力和"大法官"提名人许志雄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