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心安是福     
在我的生活经历中,留下几次租房住的苦乐印记,其中一次在北京租房的故事让我难以忘却。那是一个星期天,我与爱人一同去一处平房集中的地方,想租一间房,暂时住一段时间。转了半天,才找到一处待出租的平房,可一看房子,我们为难了,那是两间房,由于房子里面拆了隔墙只能住一家。房左右两侧都是门,按房主说的价,两间房月租金800元,我心想,自己是临时住,只有一间就够了,租两间太浪费了。我们把自己的意思向房主说明。房主是热心肠的人,他说:你们可以先住在里面,过几日我在两间房中间打上隔墙不就行了。于是我就先交了一个月房租400元就搬进去住了…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正>《今日中国论坛》编辑部:你好。我是在某机关工作的贵刊的一名读者,在我们那样的工作环境中,我似乎已经习惯了说一些不温不火的话,做一些中规中矩的事……可喜的是,我还没有麻木,还能为从贵刊上读到直陈社会之弊、直面社会问题的报道而叫好。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 我是浙江省三门县泗淋乡泗淋村村民王计满,为了我们遭受的种种不幸,借贵刊一角,呼唤公道。 我哥哥王老三一家四口:他是下肢残疾,妻子痴呆,两个孩子都未满十岁。分田到户后,  相似文献   

4.
我是贵刊的一名热心读者,看到近两期贵刊连续登载了有关财经外交方面的文章,作为一名中国的普通百姓,我想谈谈自己的一点观察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编读往来     
《政策》2000,(6)
政策杂志社全体同志: 您们好!工作辛苦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使我有幸能成为贵刊的读者。读完后,我爱不释手,希望在以后的日子中能多看到贵刊。在农村,普通老百姓很难见到贵刊,这也是贵刊的一大损失(《政策》杂志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编者注)。我有体会,一名公民要保护好自身的切身利益,如  相似文献   

6.
读者信箱     
我是怎样爱上了《中国建设》的? 我是贵刊的新读者。我爱上了贵刊的经过和原因是:去年辛亥革命七十周年之际,我回穗游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时,买到了一本《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史料专辑》上卷读完后加深了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兴趣大增。后来在三联书店偶见贵刊九月号也特为此事作了专辑报道,我马上视为宝物,购回细心欣赏,发觉贵刊报道分析得不单详细,而且十分有研究价值。因为其中有很多解放前的资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我几乎是同时收到贵刊和陕西师大主办的《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同时看到两篇题目相同的文章:《克服四种心理障碍,提高政治课的讨论质量》;贵刊署名一人,另刊署名二人;文章内容基本相同。显然这是作者一稿两投。当我们读了两篇内容相同的文章,心里是不高兴的:第一,占去刊物这么大的篇幅,是浪费,是读者的损失,有一种受骗感;第二,有损两份刊物的威望,这两份是全国性的政治课教学的刊物,竟上了作者之当,审稿不慎,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课教学》编辑部全体同志:您们好!在贵刊创刊百期、办刊十周年之际,请接受来自粤北山区一个热心读者的良好祝愿,祝贵刊跃马飞腾,快马扬鞭! 十年来,我一直坚持订阅贵刊,与贵刊结下了不解之缘,贵刊既是良师,又是益友,我衷心地感谢您们。  相似文献   

9.
编读往来     
我既是贵刊的热心、忠实读者,也是贵刊勤奋的自由撰稿人。 几年来,贵刊的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栏目设置到字里行间似已可触摸得到。可以讲贵刊的发展趋势是越办越好。今后,希望贵刊不断开拓进取,继续守持“四贴”风格──贴近统战、贴近人文、贴近读者、贴近社会;搞好“两个服务”──服务好统战工作、服务好广大读者,把贵刊办得更好。其实统战工作是社会工作,是社会民众工作,领域广、内涵深、覆盖人群宽泛,因而贵刊似乎不宜为指导工作而办《中州统战》,似宜对社会变革时期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以及人文、法律、伦理、收入…  相似文献   

10.
贴近了基层     
编辑同志:春节之际,我遥祝《人民公安》杂志在新的一年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细读贵刊新年的新版本,感到:好。实。更贴近了我们基层民警。我是一名忠实读者,每期必读,且几次欲举笔寄言给您,但皆诸因而耽搁。除夕之夜,是贵刊新一期那“卷首语”及“编读往来”栏目衷语而激起我积存已久之欲望,首次向您一吐为快:其一,《读〈警服及标志不可亵渎〉一文有感》,丁学林、张俊峰两同志所提及问题完全正确。去年,我曾把贵刊丁学林文章介绍给我同事们阅读,大家为此积极讨论发言,同样谈及了许多类似本期张俊峰同志所言事例。为…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今日中国论坛》编辑部:春节将近,首先向贵刊的编辑同志们问好。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贵刊改版已有一年了。在奉行"广集民意民智,为国献计献策"这一宗旨的道路上,贵刊在这一年间的努力,相信有心的读者都能感觉得到。在此我想说的是,《今日中国论坛》做得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     
《国家安全通讯》2000,(2):20-20
《国家安全通讯》杂志社负责同志:您好!我是一名从贵刊第1期就开始阅读至今的老读者,我感到,贵刊由内部刊物转为公开发行,它的政治性、政策性、法制性、科学性都很强,既要注意可读性,又要注意保密性,这对办刊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尽管如此,贵刊办的还是很有特色的,对宣传帼家安全法》,动员全社会共同维护国家安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为把贵刊办得越来越好,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国家安全通讯)杂志应改为帼家安全》杂志为好。加上“通讯”两字容易和移动通讯之类杂志混淆,对公开发行有一定影响。2.在现有栏目的基础上可再增加…  相似文献   

13.
《北京观察》1999,(2):33
编辑同志: 我是贵刊忠实的读者。近日收《北京观察》1999年第一期,恭读了余杰先生《以学生为敌——致高考语文试卷命题者》一文。反复研读了几遍,为此文击掌叫好的同时亦为贵刊慧眼识珠而深表敬意。我既不懂语文,更不懂命题原则,我在余先生文章启发下,向贵刊反映并衷望贵刊尽快向有关领导呼吁的是:语文高考命题在平时的一些反射现象,或者直截了当地说:“救救孩子们吧!”一、《文摘周报》1998年秋一篇文章说:中学教育现状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就我所知,众多学校的家长会上,校方都严肃、自豪地告诉家长:“我们的教学是瞄准高考。”可否说,素质教育喊得震天价响,实际上是一纸空文。二、假期作业量超常地大:东城某校去年暑假作业情况是: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每科的作业,少则二册,多则三册。按一科两册,每册只按30页计,共为300页。此外还有厚厚一本含各科内容的假期作业。特别是语文作业,还有书法与成语作业;最令人吃惊的是要求学生写一篇社会调查和“八篇世界名著的读后感”。可否问一问:各科的老师自己做这些作业需要多少时间?孩子们受得了吗?  相似文献   

14.
编辑部:我是贵刊的一名忠实读者,也是一名业余作者,因此,对刊物的变化倍加关注,每期《中国民政》收到后,必逐篇认真阅读,深深感到近年来刊物办得有特色:内容较丰富,指导性较强,有启发性,服务基层,接近戾政工作者,特别是贵刊发表的基层民政工作者的律人事迹和民政工作,民政对象计对工作和生活实际而发出的肺腑之言,更是让我十分喜爱,我感到贵刊不愧为全国民政系统的一个好刊物。遗憾的是贵刊仍然有某些不尽人意之处,突出的问题是批评性文章太少,对民政工作的典型事例和先进个人,理所当然应当歌颂和赞扬,但存在的问题也不…  相似文献   

15.
本刊编辑部收到甘肃天水师专范三畏同志来信说:“我喜欢《思想战线》,因贵刊关于西南民族民间文学的介绍文章很吸引我。我喜欢诗歌,自然也关心新诗形式的探讨,而贵刊这类文章中关于民歌的介绍,又颇能给人在这个问题上以很大的启发和帮助”。范三畏同志在读了本刊一九七八年第一期载的《历史悠久、绚丽多姿的白族民间文学》后,提出“我想知道白族民歌是否也像旧诗词一样,句子要求平仄的交互,它们与汉族五七言诗歌的渊源影响是何种情况”等。现请该文作者张文勋同志答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读者信箱     
《今日中国论坛》编辑部: 你好。 我是在某机关工作的贵刊的一名读者,在我们那样的工作环境中,我似乎已经习惯了说一些不温不火的话,做一些中规中矩的事……可喜的是,我还没有麻木,还能为从贵刊上读到直陈社会之弊、直面社会问题的报道而叫好。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贵刊是我们政治课教师的“娘家”刊物,我们是贵刊的老订户和忠实读者。在目前国内政治课教学刊物众多;各期刊普遍涨价的情况下,学校仍为我们每位政治课教师订了一份《思想政治课教学》,可以说我们与贵刊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为了增加编者、作者、读者之间的感情和了解,我们在政治教研组教师例会上多次征求大家对贵刊的看法和意见,现在我把它整理出来,做为奉献给贵刊的一片真情。  相似文献   

18.
编读往来     
尊敬的编辑先生:您好!最近读了贵刊2004年第1期关于农民问题的一组文章,深有感触。特此致函,以表达我的感悟。我是大巴山区的一名民办教师,既领工资,又要耕种土地,有关农民问题的一些情况我都有切身感受。所以,对贵刊所发的这组文章特别喜欢。这些专家关于农民问题的一些高见,确实应引起人们的深思。郑异凡研究员系统考察了苏联不同时期的农业政策,认为苏联取消新经济政策实行集体农庄生产,剥夺了农民的几乎一切私有财产,消灭了一切私有制度,使农民变成了真正的“无产者”,集体农庄实际上是“国家农奴制”。叶书宗教授认为斯大林时期的集体…  相似文献   

19.
贵刊由一位美国朋友作为礼物推荐给我看已经两年了。我对贵刊很不满意,因为你们彩图不错,但文章和配图乏味,没有特点。我认为你们的杂志不该叫《今日中国》,而应该叫《旅游中国》,因为画片及内容多以风光风情为主。我们在海外很想了解中国的现在,可文章都枯燥乏味,不是旅游就是考古,偶尔有介绍歌星和文艺界人士的文章也叫人读不下去。你们花这么多精力,为什么不弄得有趣些呢?政治上不要全唱颂歌,也要反映一些如打击贪官之类人们关心的问题。应该叫《旅游中国》@孙琪  相似文献   

20.
读者园地     
读者园地尽量通俗些三年前看过几期《今日中国》,感觉不错。三年后再看贵刊,感觉有些不同。贵刊比较严肃,不属娱乐性杂志,而且有一定的风格和特色。但贵刊读者似乎都是学历较高者,内容不易被一般读者所接受。所以,我希望贵刊多刊一些社会所关注的问题,尽量通俗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