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学》1987,(3)
我国宪法序言指出:“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要达到此目的,必  相似文献   

2.
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党中央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思想。我国宪法把它具体规定在序言、总纲和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部分,把它规定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项根本任务。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又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看作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的保  相似文献   

3.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赵紫阳总理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致同意并批准了这一报告。这就表明,我们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把建设精神文明同建设物质文明一道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把"解放思想"纳入思想路线中,为党的思想路线增添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内容,对于指引我国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决定,从今年起,把全国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要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强国,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邓小平同志就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了极为重要的意见。这些意见不仅对当前的改革开放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  相似文献   

7.
举世瞩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公布交付全民讨论,这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草案在序言中规定了今后中国人民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集中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所提出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8.
李方民 《山东审判》2003,19(3):20-23
党的十六大报告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道确立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对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内涵,发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命题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准确把握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内容,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9.
王晓阳 《政府法制》2013,(31):56-56
近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战略重点来抓,出台了一系列惠及全国广大农村和农民的方针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使我国广大农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实惠,  相似文献   

10.
<正> 党的十二大在确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纲领的同时,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任务。新宪法的制定和实施,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新的形势下,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我们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的指导下,系统地、科学地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认真研究和解决政法工作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努力探索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  相似文献   

11.
粉碎“四人帮”后,随着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我国开始了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摆在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任务,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完成这一伟大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许多必要的条件,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必须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  相似文献   

12.
盛会京华十二大,中兴大业展宏图.在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同志的开幕词精辟地总结了党的历史经验,明确提出全党今后的奋斗目标.胡耀邦同志的工作报告,对过去的六年,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实现的历史性的伟大转变作出了胜利的总结,规划了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宏伟前景,成为全面开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奋斗纲领.胡耀邦同志在报告中,把我国的法制建设提到基本国策的高度,强调法制建设是实现两个高度文明,振兴中华的保证.报告中把"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作为三中全会以来所取得的巨大功绩之一;把"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正在逐步健全",作为  相似文献   

13.
第三条 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后两句:“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  相似文献   

14.
当前,全国法院和广大干警同全国人民一样,正在认真学习并积极采取措施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南巡时的重要谈话。小平同志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发表的这一重要谈话,深刻地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急需解决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充实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全党和全国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  相似文献   

15.
新宪法序言规定,中国人民将“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个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纲领中提出的“高度文明”,是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新宪法的颁布对于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建设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新宪法序言规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任务,其中提出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完善各项制度,当然包括民主制度与法律制度在内。  相似文献   

17.
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向未来、赢得未来构筑了可靠的制度大厦,也从制度上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党的基本方略提供了根本保障。司法行政机关作为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如何把"初心"融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时代新使命之中,加快司法行政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关于“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的指示,把法制建设提到了与经济建设并驾齐驱的战略高度。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明确指出:“要在全体人民中坚持不懈地普及法律常识,增强社会主义的公民意识。”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法制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中,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新宪法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韩亚光 《河北法学》2008,26(7):2-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总结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借鉴其他国家法制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步的需要,初步形成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国内政治风波的严峻考验,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需要,正式形成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继续发展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论。  相似文献   

20.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法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准首先是"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将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现代化的有机结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全方位的制度保障和实践推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具有系统性特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程,除了突出法治化的要求之外,还需要采取综合治理的思路,调动一切有利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产要素和管理要素,全面、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法治中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