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慧与低碳,对于新城市的示范区建设有前瞻意义。新建的示范区不管是从工业、农业和服务产业都离不开安防作为基础设施建设,智慧+低碳+安防,这是今后产城融合示范区新的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2.
《中国监察》2011,(11):F0002-F0002
湖南省湘潭市九华示范区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将党风廉政建设与园区经济建设、产业建设、项目建设和社会建设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靠正气和制度抓班子、带队伍,把廉沽的环境作为园区发展的最大环境,作为招商引资的第一环境和第一竞争力,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提高效能,  相似文献   

3.
在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质量技术监督局以“生态立县”,促县域经济特续发展为宗旨。继“绞股蓝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区”验收之后。又积极投入国家级标准化(生添、女娲有机茶)示范区建设。其做法是:  相似文献   

4.
2008年以来,河北省唐山市站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加快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战略高度,以“效率年”活动为载体,从审批、收费、检查和处罚等关键环节入手推行四项改革,规范权力运行,拓展效率空间,实现了源头治腐和环境优化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勇立皖江潮     
王莉  薛晨 《江淮法治》2012,(11):16-17
国务院2010年初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后,示范区内各市县抢抓机遇,掀起大规模开发建设的热潮。一年之后,宣城市人大常委会对该市示范区建设情况开展监督。有力地助推了全市坚持科学规划引领、基础设施先行、重大项目带动,全力推进示范区建设。  相似文献   

6.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数字检察一体化,是落实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和建设数字中国战略的必然要求。示范区三地检察机关在一体化协作机制建设、运用大数据联合办案以及研发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等方面取得了进展和成效。推进示范区数字检察一体化建设应遵循数据获取必要性、监督履职有所克制、数据收集运用严格审批原则。可在技术、制度两个层面深入推进示范区数字检察一体化建设,通过数据共享、平台共建、成果共用、区域共治,构建示范区大数据法律监督一体化格局。  相似文献   

7.
《江淮法治》2009,(23):51-51
池州市贵池区梅街镇是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的核心区,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近年来,梅街镇人大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科学发展理念,为“推进环保建设、打造生态梅街”积极建言献策,推动了全镇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推进法治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安徽省迎来了千载难逢、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心城市(以下简称皖江示范区中心城市)建设这一全新时代,这是我市乃至安徽历史上第一个进入围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如何研究编制好“六五”普法规划,进一步寻求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等工作与中心任务的结合点,优化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9.
卢成府 《江淮法治》2011,(15):12-14
2011年6月24日,安徽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安徽省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我省首次为贯彻实施国家发展战略而制定的配套性地方法规,也是贯彻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需要,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人民调解》2012,(9):16-17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街道地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辖区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多,在校大学生、流动人口和境外人员多,人员相对复杂,思想比较活跃,属敏感地区,属地责任重大。针对这种情况,学院路司法所从队伍建设入手,狠抓规范化建设,以管理的规范化促各项职能全面化、均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江淮法治》2011,(17):F0004-F0004
安徽省郎溪经济开发区于2005年底启动建设。依托区位、土地等资源要素的比较优势,举全县之力,高起点规划,大手笔建设.抢抓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全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首选地和安徽省一流工业园区,  相似文献   

12.
吴星 《江淮法治》2011,(15):8-10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安徽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性发展规划,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而制定的第一个规划。对实现安徽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标志着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下简称皖江示范区)开发建设纳入了国家战略。在这一背景下.皖江示范区如何围绕《规划》的功能定位、目标、空间布局和发展思路.加强法制保障来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皖江示范区在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加速发展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14.
赵敬飞 《江淮法治》2014,(23):63-63
2009年初,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建设庐江郭河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为全省首批6个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之一。2010年5月,经国台办和农业部批准,在示范区基础上建设“安徽省庐江台湾农民创业园”,为全国29个台创园之一。2011年园区获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相似文献   

15.
《江淮法治》2011,(5):4-4
本刊讯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促进条例》正式纳入省人大常委会今年立法计划。2月24日下午,省人大常委会举行皖江示范区建设和立法专题调研工作动员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海深出席会议并讲话,副主任朱维芳、文海英、胡连松、郭万清、张俊以及省长助理邵国荷出席会议。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汪国才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6.
崔刚 《人民调解》2008,(12):14-15
去年以来.江苏省盐城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积极探索实践.全力规范运作.在全市范围内推进市级社区矫正示范区建设。截至今年1月.全市9个县(市、区)、148个乡镇(街道)已创建市级示范区36个。通过示范区创建活动,各地丰富了矫正模式.提高了矫正质量.使社区矫正工作做到群众满意.领导放心。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北京市海淀区,云集万余家高新科技企业,领跑中关村科技园,已经成为环渤海地区京津唐科技新干线发展的“龙头”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强大“引擎”。为适应核心区创新发展的新要求,海淀区坚持以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为引领,以“法律六进”活动为载体,不断提升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模式,通过充分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整合各种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18.
2010年,阎良区以建设“亚洲一流、世界著名”的中国航空城为目标.着力建设军用民用融合发展的航空产业基地、渭北地区商贸服务中心、西安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副中心城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9.
《江淮法治》2012,(21):54-57
2008年。省财政厅农发局在财政厅党组的领导和支持下,创造性地提出以“合”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新模式,创新财政支农投入方式和管理机制,依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平台,整合财政支农资金,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实现生产要素在农业上的优化组合,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城乡统筹,建设美好乡村。这种推动农业生产方式从“分”到“合”转变的探索,是新一轮农村改革的破冰之举,对于在全省开展的美好乡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彬县环境保护局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举,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工业污染防治为重点,以排污收费为中心,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全面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大力推进生态示范区建设,促进了辖区环境质量根本改善,环保各项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走在了咸阳市各县区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