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冉利敏 《检察风云》2012,(16):65-67
选择或许是一种哲学,关于生命的哲学,你选择融入什么样的群体,这是你的生活态度以及内心素描,它决定了你的生命质量以及色彩。我很乐意走入相守荣将军的生活圈子,选择生命中最有价值、最珍贵的东西,细细感悟已离我们渐行渐远的那一代军人在艰难困苦岁月中所磨炼出的那种坚忍不拔的意志,  相似文献   

2.
微博     
《法律与生活》2012,(18):28-28
如果你是个老年痴呆患者,对每件微博上的热门事件都晚三天发表意见,你就是一位智者。所以,笑而不语真君子,淫而不乱大丈夫。巴扎嘿!  相似文献   

3.
或许,我的年龄比你那时要大那时你用生命保卫了党的光华面对铁镣、手铐、老虎凳“不怕!”就是你钢一样的回答人生,何止是一百次神奇的幻想你的言行早已超出黄金的砝码生命,在于你已经很短暂却还为后人把这棵小苗栽下……如今,它同党旗一样红呵雨露中,正开着鲜艳的花我,默默地凝望石榴树感情的波涛从我心底迸发摄下吧,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让它告诉后代:甜果是你们种下……留影──摄自白公馆许晓轩同志栽植的石榴树下……@何世杰@唐满生  相似文献   

4.
把握你自己     
如果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认识你自己吗?你一定会感到好笑。朋友,你先别笑,你还真的不一定认识自己。要说认识的话,那也是表象的你。 毛泽东同志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就没有自知之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问题的关键是你能否正确认识它。我们每一个公务员,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那就势必犯错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在评价某一个人时,人们好说:“这个人没有一点自知之明!”这就是说,这个人不能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5.
一片绿色,建筑规整。毁于一旦,学成废墟。这是日本大地震前后受灾最严重的宫城、福岛等县的真实情景。当电视上呈现的震前与震后的卫星云图在你眼前冷静而又残酷地闪过,它告诉你有一些东西已经被抹去了,房屋、道路、机场、生命;然而有些东西注定无法被抹去。  相似文献   

6.
十元假币     
油桶内胆涂泥,分层,上铁架,架下生火,架上放着红薯。天天,他的生意简约开张。 那是街角地带。街面上的人流、车流永远流淌不完的样子。他只关注来照顾他生意的人——给他们递笑、递红薯、找零钱……顾客离开很远了.若回头.一定能看到他仍站在摊前,冲着你的背影笑。  相似文献   

7.
公证人是从事专业法律服务的职业人员,如人们习惯称呼的那样.叫“专业人士”。专业有什么标准吗?我够专业吗?这是我们这些“专业人士”应该经常自问自答的问题.如果你在看足球比赛的时候说了一些很不专业的话,懂球的朋友当场笑话你“业余”.说你“也就是个瞧热闹的水平”,你可能就是哈哈一笑。是啊,我本来就不专业,为什么要脸红呢?  相似文献   

8.
光阴的审判     
马德 《公民与法治》2014,(18):53-53
比生活审判更沉重的,是道德审判。生活审判如果是处死的话,道德审判就是凌迟处死。同样是一个坏结局,生活审判重在处罚你,道德审判重在折磨你。道德审判是一种社会审判,它的特点是居高临下。居高临下的意思是,它永远对,你永远错。所以,道德是这个世界最大的泥坑。你洗不净自己的灵魂,是Ⅲ为你无法洗净别人看你的眼睛。  相似文献   

9.
青梅 《政府法制》2009,(4):28-29
主持人:青梅 访客:土坷垃(大学生)、布衣卫(学者)、白芝麻(企业高管)、笑沧海(法律专业人士)、法为镜(法官) 青梅: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因为那里是地狱。  相似文献   

10.
《特区法坛》2007,(1):51-52
一个家庭出身十分优越的高中生,本可以拥有一个灿烂前程,却因为一次舞厅里的邂逅,竟与25岁的少妇芳姐产生畸形“恋情”,并与她发生关系,此后,他对芳姐言听计从干起贩毒的事情,并意图独占芳姐,于是杀死两个与芳姐有长期来往的男人,最后又丧心病狂地用被褥将自己的情人“姐姐”活活闷死,在他准备杀死第三个男人的时候,被公安机关逮捕,2006年12月17日,是对小凯执行死刑的日子,他才19岁,“今天是个好天气,时值寒冬,太阳依旧温暖。”他答非所问地对记者说,脸上始终挂着笑,“后悔吗?”记者问,他扬起头反问道:“你说呢?”但很快又低下头去,再抬起头来时,脸上的笑容消失了,眼眶里噙满了泪水,长叹了一口气:“如果生命可以萤来一次,我……”  相似文献   

11.
智慧养心     
佚名 《政府法制》2008,(19):39-39
一天傍晚,听到邻居院子里有轻微啜泣声,原来是邻居家上中学的女儿回来了,可能是因为没有考到第一,正委屈地向父亲倾诉。弄明白事情原委,那位父亲笑了,他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啊,记住,凡事都要问自己两个‘为什么’,你就心平气和了。”  相似文献   

12.
职业同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命有着太重要的关系。它影响着我们对生活目标的确立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以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生命是一个人在世界上的载体,没有生命,人无法生活在这个充满鸟语花香的生动世界上。人的生命是人存在和成长的根基,是人能与天地万物一起蓬勃发展的条件,所以非常可贵。我们被赐予鲜活的生命,同时也被赐予与生命相随相伴的义务和职责。世间有生命的万物,都被赋予了各自生命的职责。从田野里的草丛到天空中的雄鹰,自然万物所以会有丰富的色彩和完美的秩序,  相似文献   

13.
你从哪里来?你又要到哪里去?这种哲学式的诘问曾经让许多人伤痛。更有如孙志刚者,殷红的血扑溅了大地,生命在那一刻脆弱得比不上一张纸。生命烟花般的散去后,户籍的烙印令人愤怒而刻骨的痛。  相似文献   

14.
佑晶 《政府法制》2009,(12):25-27
主持人:青梅 访客:彩色泡泡(大学生)、新起点(学者)、紫水晶(企业高管)、笑沧海(法律专业人士)、水立方(法官) 青梅:如果有人面对面地问你:“你怎么能证明你没死?”你十有八九会认为这人“有病”。我一个大活人就站在你面前,还需要证明吗?但是,现实中确实有这样一种制度,它规定说:你每年必须亲自跑到政府职能部门,向他们当面证明“你还活着”;或是将自己“右手摸着左耳朵”的照片交给他们验证你还没死;甚至要求他们到公证处公证自己还活着……  相似文献   

15.
渴望并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但有许多人却往往忽略了自己点点滴滴的心理感受,不经意间与幸福擦肩而过。你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你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可以做到事事尽心。其实,幸福就是一种感觉,内容千差万别,感受却大致相同。我们从  相似文献   

16.
杨蕊 《天津检察》2007,(3):11-12
“你的生命就像是一米阳光,只要你用心去爱,别人都会感受到你的热量,你的生命也将充满阳光。”相信看过电视剧《一米阳光》的朋友们,都会记得这句经典的台词。在河东区人民检察院举报接待室里,也飘洒着这样的一米阳光,亮度不大,但却暖人心田.引领着上访者脚下的路,安抚着申诉人焦急的心。在这一米阳光下,工作着一位女干警,她就是天津市“三八红旗手”、全市检察系统优秀女检察官、河东区信访工作先进个人——魏丽娜同志。  相似文献   

17.
喻文波  严正 《法治纵横》2014,(20):30-31
谁抚摸你的头,谁就是你的亲人。有母亲的孤儿是鲜花。——维吾尔族谚语 “阿帕(维吾尔族语为妈妈),抱抱!”9月3日,在美合日古丽·伊敏家,3岁女童苏拜丹姆蹒跚着快步向美合日古丽·伊敏怀里扑去。“慢点,苏拜丹姆。”美合日古丽·伊敏赶紧向前跨了一大步,将孩子搂在了怀里。大眼睛,小卷发,穿着粉红色公主裙的苏拜丹姆笑了,她打开手里的葡萄干,送进了“阿帕”的嘴里。  相似文献   

18.
王新瑞 《中国监察》2008,(21):61-61
自从纪检监察队伍里有了你的姓名,注定此生就要用生命书写忠诚。 你选择了这份事业,职责神圣;平凡岗位奉献忠诚,不辱使命。你像神医华佗在世,摘毒瘤除疽疮,使我们的党健壮长青;  相似文献   

19.
查幽默之源     
要考察幽默到底是什么,必须先查出它是从哪里来的,它是怎么出现的。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一定原因,绝不会无缘无故地冒出来。从我所见的资料看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学者以及艺术家们都在研究幽默,并对幽默的理解各有说法。但学者们都同意的只有两条:一是幽默逗笑;二是幽默出自人的智慧。这两条我也同意。这就要先了解一下,一个人怎样才会被什么逗出笑来。逗笑的原因很多,为了哄孩子开心,给小孩吃块糖,孩子高兴了就笑;一个人买奖券中了大奖,也会开心地笑;背痒痒自己用手去挠背,也会笑……但这些笑都和人的智慧无关,和幽默没什么关系。另…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很大程度上,罗京用他的不苟言笑见证了中国的发展,也成为20多年来一副特定的"国家表情".在电视机里,这副"国家表情"几乎很少变化.曾有人当面问过罗京:"你会笑吗?"罗京回答:"是摄像机不让我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