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玉香 《青年论坛》2007,1(1):10-14
人类是否能够在地球上繁衍生息、永续长存的问题已成为人类关注的热点问题。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摆脱生存与发展的困境、自己拯救自己的惟一途径。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主体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实现的基本前提,必须是人类主体要具有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伦理观念,具有必要的责任心与义务感。  相似文献   

2.
可持续发展观是对以追求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工业文明发展观的批判和超越。从理论上来看,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合理内核:第一,可持续发展比较彻底地破除了发展等于经济增长的传统观念。第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标志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的永续利用。第三,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以人为本,根本目标是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伦理学把"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和"自然界的权利"作为它的价值论和伦理的基础,因而面对着如何从"是"推导出"应当"的理论困境.发展伦理学的价值论基础是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发展伦理学确立了个人与人类、当代人与子孙后代之间的伦理关系,为人类的可持续生存提供了伦理的支撑.  相似文献   

4.
失地农民问题是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妥善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透过失地农民“进”“退”两难问题的表象,分析了产生失地农民问题的根源,提出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去解决失地农民问题,保持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5.
“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当是哲学自然观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但是 ,这个问题在很长时期里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人类是以破坏自然为前提来创造自然的 ,问题是这种破坏的程度有多大 ,或人们能否承受或容忍这样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可持续发展思想科学地概括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明确地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原则及基本对策,简明地勾勒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远景蓝图,既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既具明显的前瞻性,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江泽民同志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其鲜明的“特色”和“内容的创新”,对可持续发展观作出了理论新贡献。  相似文献   

7.
可 持 续 发 展,面 临两 大 矛 盾 :人 类 生 存与 发 展 的 有差 别 现 实 和无 差 别 愿 望之 间 的 矛 盾;人 类 无 限 发 展的需 求与 自 然资 源有 限 性的 矛盾 。为 此 ,我们 不 仅需 要反 思 人类 既有 的 发展 方式 ,实 现人 与 自然 的和 谐 发展,更需要提 升人 的 生存 观念 ,改 进 人的 生存 品 质,凸 显 人的 生存 意 义 。只 有 以 生 存为 思 考 中 心,才 会 逐渐 消 弭 对 人与 自然关 系的 理 解分 歧,真正 实 现可 持续 发 展。  相似文献   

8.
生态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观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生态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及主要内容的探讨和分析 ,揭示了它对当代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9.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地总结了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 ,使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新的发展趋向。在二十一世纪 ,中国要实现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较高级阶段、从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双重历史跨越 ,究竟应当构建一种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模式 ,如何构建适合这一发展趋势的新发展观 ,是我们面临的重大理论课题。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是 ,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点性建设的重大作用 ,又大力加强全面性发展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 ,最终落脚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精…  相似文献   

10.
11.
黄晓曼 《前沿》2008,(9):163-165
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可持续发展现也慢慢的注入我们的意识形态当中。到二十一世纪初期,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局面已经覆盖全国,生态节能技术被广泛应用的新农村建设当中。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农业大国,如何稳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文将在建筑技术设计的角度来探讨可持续发展现指导下的生态农宅设计与建设。  相似文献   

12.
宗族势力的复兴对农村村级党组织的建设既带来一定冲击,也提供了机遇.因此,在分析宗族势力对村级党组织的作用时,要采用辩证的方法,既看到消极作用,又要注意积极方面,这样才能形成正确处理宗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群体性涉访事件是因信访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利益矛盾的一种客观反映。它属于典型的人民内部矛盾,既有危害社会稳定的消极一面,又有客观积极的一面,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将它转化成凝聚民心、维护稳定和促进稳定的积极因素。只有辩证地分析群体性涉访事件的属性和特点,才能采取正确的处置措施,积极稳妥地化解信访矛盾和解决信访问题,为改革开放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不乏有关人与自然、社会相背离的关系考察 ,如将他们对人与自然的正确认识结合在一起考虑 ,马克思恩格斯实际上形成了生态悖论观。挖掘和分析它对当代可持续发展观的现实意义 ,为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全体公民环境意识的提高以及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思想观念提供了理论依据 ,也为马克思主义研究开拓了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15.
科学认识民族问题,是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理论前提。关于什么是民族问 题?目前理论界还有分歧。作者分析了几种代表性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五个统筹”的基本内涵充分体现着系统辩证发展观 ,贯彻“五个统筹”必须把握好改革和发展、经济发展的质和量、发展速度和效益、发展经济和人民群众利益、人和自然、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等几个关系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之际,却面临着多种生存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一系列问题已经严峻地摆在世界各国面前,如不及时解决,将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在不断思索着如何走出困境,提出了各种新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战略。本世纪60年代以来,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的一批未来学家发表的《增长的极限》并提出“零增长”的理论,向人类敲响了警钟。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明确的将持续发展定义为:“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代满…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把经济、社会、自然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形成其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关系应该是能够实现公平与效率统一的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包容价值关系和价值规律,可以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有效促进生产力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观对于指导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由于 2 0世纪在天体演化、物质结构和生命现象三大前沿科学的重要成就和发现 ,引发了许多哲学问题 ,其中有些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性理论的挑战。本文就主要问题作若干哲学思考。总的认为应当根据前沿科学的成就和发现 ,全面而发展地而不是简单而武断地进行哲学的辩证分析和研究 ,以免根据某个具体的科学发现或假说就轻率地否定唯物辩证法的普遍真理。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必须以辩证的思维方法 ,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生态平衡、经济发展与人口、经济发展与社会公正以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四个方面的关系。一、经济增长与生态平衡的关系我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 ,面临着相当严峻的环境问题。要使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避免西方发达国家已走过的“先污染 ,后治理”的老路 ,必须坚持三个原则 :第一 ,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协调的原则。环境问题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产生的 ,必须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去寻求解决办法。没有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