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两岸直接“三通”始终是陈水扁当局在大陆政策问题上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过去四年来,在两岸加入世贸组织、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扩大以及台湾经济持续低迷的形势下,两岸直接“三通”问题更成为陈水扁当局难以回避的问题。然而在两岸直接“三通”问题上,陈水扁当局在基本延续了李登辉时期的“间接”、“单向”、“有限度”的政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策略手法。由于陈水扁当局对两岸直接“三通”问题采取了拖延策略,致使两岸直接“三通”至今不能实现。本文拟就陈水扁当局在两岸直接“三通”问题上的策略运用、成因及其影响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两岸“三通”问题的现状及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三通”问题的现状及走势翁成受*“三通”问题,是属于两岸之间的交流形式问题,是采取间接还是直接的“三通”,则是反映两岸关系疏远和密切的重要标志。因此,弄清“三通”问题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就成为把握两岸关系发展变化的重要一环。本文将对此作些肤浅的探...  相似文献   

3.
两岸同胞同文同宗,血脉相连,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两岸被人为地隔绝。70年代末,祖国大陆率先提出两岸通邮、通航、通商(简称“三通”)的政策主张,此后,在祖国大陆的积极推动下,20多年来两岸问的经贸、文化、人员交流有了飞速的发展,但在台湾当局的阻挠下,两岸间的直接“三通”一直难以真正实现。随着岛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台湾当局面临直接“三通”的内外压力愈来愈大,但在意识形态的束缚和政治因素的考虑下,却一直不愿对“三通”问题作出正面回应,以致“三通”  相似文献   

4.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中,首次提出海峡两岸应尽快实现“通航通邮”和“经济交流”,此后“叶九条”又提出两岸“三通四流”。在此倡议下,两岸各项交流二十年来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尤其是两岸经贸往来,更是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由于一直...  相似文献   

5.
自2008年3月岛内政局出现转折,两岸经济关系迅速升温,两岸“三通”基本实现,进一步加强了两岸合作的基础条件,其中银行业合作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两岸银行业的合作可依“非贸易项下、对台小额贸易项下——贸易项下——资本项下”的步骤,循序渐进地试行某地(如沪、浙、闽与台)以人民币和新台币进行计价结算.再逐步推广到大陆其他相关地区。  相似文献   

6.
2003年的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在趋于越来越复杂的同时继续沿着两个轨迹发展,一方面在祖国大陆推动和台湾社会各界配合下,两岸交流成就非凡,实现两岸“三通”成为两岸的基本共识;一方面由于陈水扁提出“2004.年3月进行防卫性公投”、“2006年12月完成台独制宪”、“2008年5月实  相似文献   

7.
1979年的元旦,对海峡两岸关系来说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这一天发表了举世瞩目的《告台湾同胞书》,明确提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倡议两岸尽早结束对峙状态,实现两岸的“三通”和开放各种交流,并为此采取了包括停止炮击金门、裁减福建...  相似文献   

8.
海峡两岸关系大事记(1996年4月—6月)徐青4月3日台“行政院农委会”在“新农业方案”中,首次提出两岸农产业实质交流、进行两岸农产贸易与投资、在大陆部分地区建立“示范站”的构想。8日台“陆委会主委”张京育称,两岸三通必须在安全、对等、尊严的前提下实...  相似文献   

9.
海峡两岸民事司法协作问题研究徐平一、建立和开展诲峻两岸民事司法协作的必要性随着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发展,涉及两岸的民事案件(包括经济案件和海事案件,下同)也逐年增多,特别是沿海地区,呈大幅上升趋势。由于目前两岸尚未直接实现“三通”,台湾方面与大陆方面也...  相似文献   

10.
海峡两岸的“三通”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11月,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先后通过了两岸加入WTO的决议,目前两岸均已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两岸先后加入WTO,为两岸经贸关系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有利契机。根据世贸组织的贸易便利化原则,两岸间的直接“三通”问题也自然再度引起世人关注。  相似文献   

11.
李秘 《台湾研究》2010,(1):7-11
随着台湾政局变化和两岸“三通”实现,两岸关系正在步入和平发展期。这一和平发展期与过去30年两岸交流相比,到底有什么不同?仅仅是在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更进一步,还是在交流模式和动力机制上有所变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否需要增加新的动力机制?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试论宁波台湾直航之可能性吴国华*王立人**要将宁波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必须依托港口,发展港口,在现有基础上开辟更多的国内外航线,联结更多的国家与地区,使货物吞吐量再上几个台阶。本文探讨在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与“三通”进入实践阶段的形势下,宁...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两岸共同市场”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年4月29日,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北京举行了两党56年来的首次会谈,双方在“正视现实,开创未来”的共同体认下,就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以及两党交往事宜,广泛而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并共同发布“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其中第三条提出“促进两岸经济全面交流,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并促进恢复两岸协商后优先讨论两岸共同市场问题”。本文将对建立“两岸共同市场”的经济背景、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加快两岸金融合作进程的可能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两岸关系的明显改善与加快发展,改变长期以来两岸金融合作严重滞后发展的状态正面临着历史性机遇。2009年4月两岸“海协会”与“海基会”签订《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正式启动了两岸金融交流合作正常化的进程。该协议规范了双方金融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5.
两岸一邮痴     
海峡解冻,断鸿复飞,一部以“两岸40年邮政史”为专题的邮集,在海峡两岸邮政史上写下了不寻常的一页。集邮者名叫方未艾,现任福建《港台信息报》副刊主编。咫尺天涯传尺素 1979年元亘,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提出海峡两岸首先实现“三通”,进而和平统一祖国的主张。海峡上空黎明的曙光,深深感动了一个人的心,他,就是方未艾。  相似文献   

16.
李奇 《台湾研究》2009,(5):13-18
自1997年10月22日台“教育部”启动两岸学历互认机制以来,两岸高等教育学历互认议题在李登辉、陈水扁及民进党等“台独”势力的阻挠下一直没有进展。2005年4月,随着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大陆之行,两岸交流开始升温,两岸文化教育交流日趋紧密,两岸高等教育学历互认又成为两岸交流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由于两岸双方相互投资的各种限制,尤其是台湾方面政策的限制,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机制不能建立,处于不完全的市场状态.呈现出只有台商到大陆而大陆企业几乎不能赴台的单向投资格局。两岸投资关系的“单向性”作为两岸经贸关系非正常化问题导致的两岸经贸关系“非均衡性”及其所衍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制约了两岸经济互利合作、共创双赢局面的形成。因此,开放陆资入台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全球产业链变动、大陆本土产业链崛起、美国“长臂管辖”影响等背景出发,研究了两岸产业融合的新特征:(1)参与全球价值链的重心呈现“东升西降”走势;(2)内外双循环融合驱动机制正在形成;(3)两岸产业链韧性受国际环境干扰,影响两岸产业链融合的深化。本文认为,在全球产业链重构及区域经济进一步整合的大势下,两岸产业链从浅层融合向深层融合进阶的过程,也是两岸产业链顺应国际经贸格局演变的重构过程。只要抓住大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机遇,排除外在因素的干扰,两岸产业链深度融合仍是两岸经济合作深化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9.
自1990年代以来,大陆相继建立了约50个各类国家级两岸产业合作园区,推动了两岸产业交流与合作。然而,这些产业合作园区大体呈现出一个共性,即园区基本成为了台商在大陆生产经营的“飞地”(en—clave),未能真正实现两岸产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分工整合格局。与此相应的是,已有的两岸产业合作园区没有共同管理的机制,大多是大陆单方面成立、经营和管理,  相似文献   

20.
严峻 《台湾研究》2010,(2):42-47
随着海峡两岸经贸、人员交流日益密切,由此产生的两岸民事法律纠纷也不断增加,为规范两岸交流交往商签两岸民事司法协助愈显必要。2009年4月26日两岸两会在南京签署“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司法互助协议”(以下简称“南京协议”),同年5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并实施“关于人民法院认可台湾地区有关法院民事判决的补充规定”,标志着两岸司法协助步上一个新台阶。本文试就两岸民事司法协助(本文不含涉港、澳民事司法协助)的性质、内容等问题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