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付闪 《湘潮》2013,(9):4-8
在1949年3月初西柏坡召开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为了迎接即将成立的新中国,毛泽东向全党首次宣布了外交政策.并形象地概括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党的任何外交机关和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这让新中国牢牢地掌握了外交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2.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后,国共两党关系曾一度紧张。中国共产党为了维护团结抗战的大局,防止国民党继续扩大军事冲突,采取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方式,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相似文献   

3.
正确处理“富田事变”项英从对中央苏区各项工作的调查中发现,大家反映最多、意见最大的不是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而是抓“AB团”和“富田事变”。AB团是国民党右派程天放等人为了打击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夺取江西国民党省党部和各县级地方党部的控制权,在1927年1月秘密组织的反革命小组织。A代表省级组织,B代表县级组织。他们以国民党省党部特派员名义,把AB团分子派往各地,破坏革命,抢夺党权,曾在南昌嚣张一时。但为时很短,仅4个月时间,就在方志敏等率领的革命群众的打击下土崩瓦解了,AB团头子程天放也被群众杀了。但由…  相似文献   

4.
1936年12月12日,以张学良为首的国民党东北军和以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第十七路军,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多次进谏蒋介石无效反遭斥责后,被迫在西安扣留了前来部署“剿共”的蒋介石,发动了著名的西安事变。事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错综复杂变幻莫测,国民党各派系各霸一方,勾心斗角,亲日派更是蠢蠢欲动,觊觎大权,南京群龙无首,纷乱无绪的苗头争相显露,内战的硝烟骤然升起。  相似文献   

5.
《党史纵览》2010,(4):56-56
20世纪30年代.为了应对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白色恐怖”,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建立了中央特科.在北京建立了北京特科。“红色特工”潘东周就是北京特科的一位著名谍报人员。  相似文献   

6.
共产国际的“两个一切”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施巨流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6年1月,中共代表团在莫斯科同国民党邓文仪开始进行谈判,接着周恩来等同国民党进行多次谈判,前后经过一年多时间,统一战线才宣告建立。统一战线的建立,同共产国际的“两...  相似文献   

7.
王贵华 《党建文汇》2009,(11):13-13
国民党再次做承诺和保证 马英九在担任台湾当局领导人后又兼任党主席,此间舆论普遍认为国民党开始了一个全新的“马英几时代”。在就职演说中,马英九强调,2005年4月,国民党主席连战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正面积极作用,建议本次党代会继续将其列入国民党的政纲。  相似文献   

8.
《广东党史》2009,(2):40-40
1949年初,蒋介石下野回到溪口。经过3个月的思考与探讨,蒋介石意识到国民党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国民党内部存在着种种腐败行为。败退台湾以后,蒋介石指定“中央改造委员会”正式接掌“中央党部”的职权。国民党“改造”运动大张旗鼓地开始了。  相似文献   

9.
大革命后期.都昌出现了一个反共“五人团”。围绕“五人团”。共产党、国民党左派与国民党右派以及国民党内部派系之间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斗争。这场斗争.从武汉国民政府延续到南京国民政府,历时四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民党江西外来势力与地方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他长期革命实践中写下的大量政论文,是毛泽东思想的结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而其文章中的说理艺术,也堪称典范引用寓言,深入浅出为了说明某个道理,毛泽东经常引用寓言,深入浅出地揭示出论据和论点的关系。如《质问国民党》的一文中,他用了“鸿蚌相争,渔翁得利”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两个寓言,警告国民党一味打内战,就有被日本帝国主义灭亡的危险在《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中,用“自相矛盾”的寓言来斥责国民党反动派在皖南事变上的狡辩毛泽东在引用寓言时,经常边叙边议,使议论更雄辩有力,如《将革命…  相似文献   

11.
在解放战争时期,许多国民党高级将领为了中华民族的兴盛崛起,毅然脱离国民党阵营,率部起义。加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队伍中来。其中,有12位国民党将军,不但成为了人民解放军的一员,而且成为了人民解放军军长。军长,一军之长。把一个军的部队交给前政权的将军指挥,古今中外,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才有如此博大的胸怀,才有民国将军成为共和国军长的“独特”现象。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40年代,为了有效打击敌人的军事“围剿”,粉碎国民党的内战阴谋,取得战争主动权,我党中央经过充分蕴酿和精心组织,决定选派一批优秀战士成立地下情报组织——西安军事情报组。在隐蔽战线上,这些勇士们在魔窟斗妖,深入国民党胡宗南部老巢,战斗在敌人的心脏,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相似文献   

13.
解放战争时期,我北平地下党的情报工作为我党、我军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利用这些情报,毛泽东还因地制宜,活学活用兵法韬略,巧施“空城计”,用三篇新闻稿件吓退了国民党的十万进犯之敌。进入1948年,人民解放军开始了全面的战略反攻。为了挽救连连受挫的被动局面,1948年10月,蒋介石亲赴北平,与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想出了一计:偷袭西柏坡,摧毁中国共产党最高统帅机关,企图扭转战局。  相似文献   

14.
1931年5月,红一方面军在第二次反“围剿”中,从江西富田开始向东横扫。连战连捷,于31日占领福建建宁县城,痛快淋漓地打破了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二次军事“围剿”。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决定。利用国民党内部派系矛盾的新发展和中央苏区周围的国民党军暂时处于守势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15.
《党史纵览》2012,(2):54-55
抗战时期.国民党对中共设在陪都重庆的公开机关采取的是一条表面上容许其公开存在.暗地里千方百计地进行限制、防范以至捣乱和破坏的方针。为了从内部攻破中共堡垒.国民党中统发明了一种叫“打入”、“拉出”和“短促突击”的策略并且将目标放在了周恩来的司机祝华身上。  相似文献   

16.
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国民党为了消灭红军游击队,一方面加强军事“清剿”;另一方面,利用叛徒,妄图捕杀项英、陈毅等党和红军领导人。“北山事件”就是敌人利用叛徒龚楚破坏中央分局和中央军区指挥机关的一个大阴谋。  相似文献   

17.
林木 《党史博览》2011,(4):2+57-F0002
1924年,在共产国际的指示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所谓“党内合作”,就是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因此,国民党内就有了一批同时具有共产党员身份的人。  相似文献   

18.
刘龙 《党建文汇》2007,(6):15-15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总是被外界批评太过老套的国民党,想出了一个用扑克牌揭开民进党执政贪腐全记录的竞选新招。日前,国民党发行了这套“非常扑克牌”的“司法篇”,共计5万份,把民进党上台7年来遭起诉、被判刑的官员及“立委”全部印在扑克牌上,“大王、小王”以陈水扁家族弊案为主要内容。接着,国民党还会陆续推出“非常扑克牌”的“掏空篇”、“裙带篇”。不排除日后还会有光盘版。  相似文献   

19.
1929年底,中共四川省委为了进一步贯彻“八七”会议精神,根据党中央在各地组建红军“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精神,决定在全省成立一、二、三、四路红军游击队,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武装斗争。为了开辟涪陵、武隆、丰都、石柱、彭水、  相似文献   

20.
1932年7月至12月,红四方面军和鄂豫皖边区革命根据地人民,面对国民党30万大军,展开了空前激烈的第四次反“围剿”斗争,重创了国民党嫡系部队,歼敌1万多人。但是,由于未能粉碎“围剿”,红四方面军主力被迫实行了战略转移。第四次反“围剿”斗争虽然失败了,但蒋介石耗费大量精力进行的这次“围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