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0年至1952年,英国政府设法阻挠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举行和平解放西藏的谈判,紧盯“十七条协议”的签订和实施。在西藏地方政府所派代表团途经印度时,英国政府通过驻印高级专员公署阻拦,主张并支持谈判在印度举行。人民解放军发起昌都战役后,英国政府无法阻止谈判在北京举行。“十七条协议”宣布后,英国政府认识到西藏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必然性。西藏与中央的正常政治关系由此得到恢复,西藏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出于对华全局关系的考虑和已经退出南亚次大陆,英国政府未公开表态反对“十七条协议”,只能盯着“十七条协议”如何实施。  相似文献   

2.
1951年5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通过谈判,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当年9月至10月,人民解放军第18军按协议要求到达西藏首府拉萨。从此西藏和平解放。  相似文献   

3.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关于中国“入世”双边谈判协议的签订,意味着中国在“入世”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2000年5月19日,中国同欧盟关于中国“入世”双边谈判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入世”的时刻即将到来。中国从“复关”到“入世”的谈判已经历了14年的历程,其社会心理准备应该是充分的,但“入世”之前澄清一些模糊认识仍是必须的,以免“入世”之后猝不及防。  一、世贸组织=自由贸易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之一是大幅度降低关税和消除其它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使贸易能更加自由化。正因为如此,人们会产生…  相似文献   

4.
沈阳 《党史文苑》2007,(5):39-42
司法院机构设置和职能的变迁 1928年8月14日,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关于逐次设立五院暨确定行政院下设机构等决议”,决议声明:“依照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应成立司法、立法、行政、考试、监察五院,逐渐实施”。10月3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了中央政治会议通过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该法第33条规定:“司法院为国民政府最高司法机关,掌理司法审判、司法行政、官吏惩戒及行政审判之职权”。会后成立了国民政府司法院。  相似文献   

5.
戴炳中 《湘潮》2007,(9X):45-46
周恩来对西藏和平谈判,即以和平谈判的方式实施进军和经营西藏的战略决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首次直接使用“西藏的和平解放”的概念,公开发出通过谈判和平解放西藏的号召,通过外交努力,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促成和谈;主持和谈,达成“十七条协议”。  相似文献   

6.
气候谈判似乎习惯了在最后的时刻“绝地反击”。在拖延了一天后,2010年12月11目,参加墨西哥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近200个国家的部长们终于拿出了两份“折衷”协议,被称为在“平衡中落幕”。由于此次大会从一开始就是低预期值,因此这份成果颇为鼓舞人心。  相似文献   

7.
方勇 《廉政瞭望》2012,(1):68-68
《辛丑条约》是近代中国耻辱的顶峰。以前的不平等条约谈判,清政府还可以讨价还价,而这次却是在列强各国就如何“宰制”中国达成一致协议后才通知清政府照章执行。尽管如此,却有一个国家在条约谈判过程中频频为中国说话,这个国家就是侵略国之一的美国。为什么昵?事情还得从庚子年间光绪皇帝和美国总统麦金利的“交往”说起。  相似文献   

8.
贺伟 《党史天地》2007,(5):23-26
内战十年的国共两党能够摒弃前嫌,携手第二次合作,是经过多轮艰苦谈判才达成的,其中在庐山进行的两轮谈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1937年5月,江南已是赤日炎炎了。蒋介石5月27日便上了庐山,他要在这里迎接中共谈判代表周恩来,与他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的第三轮谈判。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侵华日军的步步紧逼、国民政府的节节退让以及对中共军队的连年征剿,引起全国  相似文献   

9.
1935年底,国民政府相继召开了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及五届一中全会,进行政府改组,蒋介石等政府要人及舆论均认为,中国内政得以统一,是解决中日外交问题的绝佳机会。对于改组后的国民政府及其所释放的"亲善"信号,日本外务省持疑虑及谨慎观望态度,一方面与国民政府进行"亲善"谈判,另一方面却想利用此时蒋介石在政府中的强势地位,通过日本军部在华一南一北的强压,使蒋介石彻底就范。日本军部对蒋介石及国民党向来不信任,采取打倒态度。此时,军部更是以日苏早晚发生战争作为说服点,认为国民政府从本质上难以与日本亲善,国民政府成为苏联友邦的可能性极大。日本对蒋介石新政府的认识及反应与国民政府的期许形成了巨大差异,因此双方未能把握机会,修复关系,反倒在日本军部势力急剧扩张下,走向了全面战争之路。  相似文献   

10.
速览·国际     
六国与伊朗举行第五轮核谈 第五轮伊核问题谈判6月16日在维也纳举行。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和伊朗就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的文本起草进行密集性的谈判。为期半年的“共同行动计划”于今年7月20日到期。如果达不成协议,以色列可能会袭击伊朗核设施,中东就将面临另一场战争。  相似文献   

11.
一生的谈判,周恩来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赢得了成功与未来;谈判的一生,周恩来又将对立双方的谈判演化为一门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富辩于理,以理服人。’‘事实”胜于“雄辩”,“以理”才能“服人”,在谈判中,周恩来“摆事实”实事求是而又层次分明,“讲道理”寓碑于理而又逻辑严谨,言与群自然成了“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力吉雄辩。当然,这并不是说只要“有理”、“讲理”、“讲透了理”,就可以“以理服人”了。“以理服(’只是周恩来的谈判作风,并不是他在每一次谈判中都能达到的谈判结果.眼蒋介石还有中印边境…  相似文献   

12.
沐华平 《当代党员》2009,(10):46-46
2008年10月3日,心中跳跃着小小惊喜:“惠普400”协议草本出炉了。 很遗憾,我感冒了,有点发烧,但实在没工夫搭理这小病,谈判已进入最关键阶段,我得全身心投入筹备和战斗。  相似文献   

13.
艰难谈判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在全国人民抗日呼声高涨的情况下,国民党基本停止了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国共合作有望实现。但是在南方,国民党当局却加紧了对红军游击队的“清剿”,企图采用“北和南剿”的方法,在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之前消灭南方的红军游击队。1937年8月,国共两党达成“停止内战,合作抗日”协议,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南方的红军游击队经过艰苦战斗,挫败了国民党军的“南剿”阴谋,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也开始了与国民党当局的谈判,先后达成了国共合作抗日协议,下山集中改编为新四军,…  相似文献   

14.
1937年,我被关押在国民党南京军人监狱,我爱人刘亚鹏被关押在国民党“首都反省院”。抗日战争爆发后,周恩来同志代表中共中央与国民党进行了几个月的艰苦谈判,初步达成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协议。他由上海返延安途经南京时,在国民党谈判代表陈立夫陪同下,于...  相似文献   

15.
32 第二次谈判在吉鼎明私宅花园里举行。参加谈判的有孟涛、卢特锦、高云飞、刘柏、郭剑雄等。谈判已近尾声。环境宁静,气氛融洽,看得出双方的谈判是成功的。孟涛:“你们的部队尽快下山点编。”高云飞:“分区点编,集中的地点由我们安排。”孟涛:“点编以后,按人头发给军饷。”高云飞:“我希望孟师长实现承诺。”一三五师政训处长卢特锦提醒孟涛:“师座,马司令的侄儿……”高云飞:“明天就放了马宝团长!”吉鼎明:“痛快!痛快!来,干一杯!”众举怀相碰。吉鼎明:“协议既已达成,双方都必须严格遵守。我希望你们说到做到,取信于国人!”  相似文献   

16.
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之前,国共两党进行了长达10个多月的秘密接触和谈判,史称“国共密谈”。这次秘密谈判虽未获得成功,但却对“西安事变”的爆发和全国抗战局面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这次秘密谈判  相似文献   

17.
1950年1月,英国在西方国家中率先承认新中国。对于中英建交问题,中方决策层在“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前提下,采取了“不急于建交”的方针,并决定“先谈判后建交”。中英建交谈判是新中国第一次与西方大国进行有关两国关系方面的谈判。与此同时,中苏之间还在进行着缔结新约的谈判。在两条线索相互交织的情况下,中方决策层将中苏谈判放在了首要位置。对于新中国领导人来说,中国外交的首要目标是争取更坚定的盟友还是获得更广泛的承认,毛泽东等人选择了前者。  相似文献   

18.
上世纪30年代中期,日本为确保“满洲国”的军事安全,防止蒋介石突然收复东四省,便要求在华北建立“非军事缓冲区”,日军北撤,国民革命军南撤,所有驻防退出华北:经过艰苦的谈判,双方协议,华北只留驻一支军队,这就是宋哲元中将驻守京津的第二十九军,其中第三十八师师长便是张自忠。  相似文献   

19.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号召全国人民“武装卫国”,进行全民族抗战,在全国迅速掀起了抗日高潮。红军游击队在项英、陈毅的坚强领导下,经过池江谈判、池江改编等艰苦斗争,最终达成了国共合作抗日协议,下山集中改编为新四军.挺进华中抗日前线。于是,一场国共合作联手抗日的风云大幕骤然拉开了。  相似文献   

20.
1952年 6月 29日,我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六军军长,率领全军参加了抗美援朝后期同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的作战。在 200多天硝烟弥漫、战火纷飞、谈谈打打、打打谈谈的日日夜夜里,最使我难忘的是三打马踏里。   1953年 6月,在我志愿军夏季攻势的打击下,各项停战协议和军事分界线的划定已基本达成。但是,敌人突然又在南线发动攻势。李承晚在美国侵略军总部的纵容下,强行扣留战俘,破坏遣俘协议。美方代表也在谈判桌上进行讹诈,从而,导致谈判再一次中断。   为了惩戒美、李军,促进谈判,我志愿军总部决定以东线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