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不可貌相     
《党课》2010,(2):91-91
清代的一次科考中,来自江西萍乡的刘凤诰考取了殿试第三名。看到他是个独眼的残疾人,皇帝就有些犹豫了,于是就出了一个上联让他作答。皇帝出的上联是:“独眼不登龙虎榜。”既不客气地指出了刘凤诰的残疾,又写出了自己不打算让他中榜的心思。  相似文献   

2.
曾国藩在道光末年中进士,是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被授以“检讨”官职。一天,穆彰阿上朝向咸丰皇帝保奏了曾国藩,请求皇上重用。咸丰皇帝听了,就问曾有什么超人才能。这一问倒把穆彰阿问住了,惶急中,他脱口而出:“曾国藩善于留神,过目不忘。”咸丰皇帝听了决定先试试曾国藩的才华。两天后,咸丰皇帝传旨让曾国藩初一卯时在中和殿候见。  相似文献   

3.
居功不摆谱     
《党课》2012,(21):126-126
宋仁宗在位时,一直没有儿子。有一次他生了重病,文彦博和韩琦等大臣建议皇帝早立储君。病危中的宋仁宗让他们在皇族子弟中推荐人选,就这样,后来的英宗当上了皇帝。  相似文献   

4.
居功不摆谱     
《党课》2013,(22):100-100
宋仁宗在位时,一直没有儿子。有一次他生了重病,文彦博和韩琦等大臣建议皇帝早立储君。病危中的宋仁宗让他们在皇族子弟中推荐人选,就这样,后来的英宗当上了皇帝。  相似文献   

5.
第二章葡萄牙人来了(下)二、经过两次真刀真枪的较量,葡萄牙殖民者不敢在中国沿海轻举妄动了皮莱资没有等来好消息。明武宗颁下诏书,指示广东官员按贡所值付钱,打发葡萄牙特使回国。对于这样的结果,皮莱资实在是心有不甘。使命没有完成,他也不肯离开广州。可是,怎样才能让中国皇帝接见自己呢?这时候,跟随他身边的通事(即翻译)火者亚三给他出了个主意。这个火者亚三本来是中国人,但能说一口流利的葡萄牙语,于是谋得通事一职。火者亚三告诉皮来资,明武宗身边的宦官江彬深得皇帝欢心,如果能买通他,就不愁见不到皇帝。皮莱资是…  相似文献   

6.
老六月雪 《党课》2010,(14):105-107
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传奇皇帝之一。不仅因为他是出身最卑微的草根皇帝,一生之中充满了传奇,还因为他有许多“独门绝技”,给世人留下许多值得咀嚼的东西。  相似文献   

7.
快乐大叔 《党课》2012,(11):98-100
在明朝的16个皇帝里,崇祯皇帝一直被认为是一位“好皇帝”,被称为有明一朝“最勤勉”的皇帝。当然,比起他那些或整天花天酒地,或几十年不上朝的先皇们来说,崇祯的勤奋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治理国家,勤勉仅仅是一个方面,更不用说这勤勉里还夹杂了不少表演的成分。  相似文献   

8.
清朝的雍正是个名声不大好的皇帝。他的名声一方面坏在禁锢杀戮、屡兴文字狱,另一方面坏在他的皇位来路不正。传说康熙是把帝位传给十四子的,雍正是康熙的第四子,他串通隆科多等人阴谋篡改遗嘱,将“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窃取了皇帝宝座。然近读《清世宗》忽觉这个在位执政仅13年的皇帝决非等闲之辈,比如他在整饬吏治方面就颇具胆识。他登上帝位后,没有飘飘然,而是自我揭丑,警钟长鸣。他公开承认自己治下无清官,“今之居官者,钓誉以为名,肥家以为实,”“所谓名者官爵也,所谓实者货财也”,他痛斥那些“名实兼收”…  相似文献   

9.
长龄打虎     
柯云 《党风建设》2002,(7):43-43
嘉庆初年,慈利籍仁和县县令胡兴虎依仗当宰相的舅父的权势,贪赃枉法,侵吞国税,搜刮民财,无恶不为,百姓敢怒而不敢言,暗地纷纷上书朝廷。嘉庆皇帝为了收买人心,便将新提拔的长龄委派到江苏出任巡抚,并授权让他调查处理此案。  相似文献   

10.
快乐大叔 《党课》2008,(9):102-104
咱们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正儿八经的皇帝前后出了好几百个,这些年咱们的荧屏上面和皇帝有关的宫廷戏也着实拍了不少。清朝的皇帝快拍完了,明朝的皇帝也紧随其后。不过,快乐大叔喜好历史,相关的书籍也看了不少,觉得在明清两朝的皇帝中,最“有意思”、最具“娱乐精神”、最具“叛逆”思想的皇帝恐怕非明朝的正德皇帝明武宗朱厚照莫属了,只是不知为啥却一直没有影视界人士拿他来“戏说”一番。  相似文献   

11.
《沉思录》是被温家宝总理至少研读了一百遍的枕边书,也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坦言除了《圣经》以外对他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古罗马帝国的“哲学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记录下的他不断与自己心灵的对话。品读智者来自本性的灵魂,让身心受到洗涤。本文节录其中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天津支部生活》2013,(3):31-31
虽然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律令严苛,但在他治下的时代却是中国古代社会福利最好的时期,免费养老院、免费医院和免费公墓统统出现了。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格外重视民间疾苦。从小吃够了苦的他,一登基就出台了各种政策,试图让老百姓不再吃苦。他的三大福利政策分别是“养济院”“漏泽园”和“惠民药局”。  相似文献   

13.
快乐大叔 《党课》2009,(9):95-97
自古以来,皇帝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政权里面的“老大”,有句形容一个人有权有势的老话,叫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一人之下”的“一人”最初指的就是皇帝。皇帝是真正的万人之上,所谓的“九五之尊”。皇帝说一不二,皇帝还是“金口玉言”,说出来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即便错了,也就错了,难道有人还要跟皇帝较真吗?不过,皇帝也有没辙的时候,咱先不说历史上那些被“垂帘听政”或者被“架空”了的“名义上的”皇帝,即便是牢固掌握权力的皇帝,也有他把握不了的东西,也有被“潜规则”的时候,不信,咱就来看看。  相似文献   

14.
劳骥 《前线》2011,(8):57-57
少时听过“连升三级”的相声,名家刘宝瑞的代表作。段子说的是:目不识丁的张好古,凭家里有钱,借奸佞魏忠贤势力中进士、当翰林,又由糊涂皇帝朱由检给他“连升三级”。故事生动有趣地揭露了封建官场的黑暗,让人忍俊不禁,捧腹大笑。  相似文献   

15.
《天津支部生活》2009,(9):54-54
宋濂是明朝的开国文臣之首。每次上朝回到家,家人门生都爱向他打探宫中消息——天天与皇帝在一起,“内幕消息”多,谁有定力能够控制自己的表达欲,闭口不说呢?宋濂就能。他在客厅里书写了大幅座右铭,就俩字:温树。每每有人打听宫中禁事,他只用手指指墙,让人闷看那两个字。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众多皇帝之中,唐玄宗是很值得玩味的一位。他执政44年,一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他亲手开启了“开元之治”的盛世,同时也是他一手酿制了长达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几乎丢掉了江山,直接导致了唐王朝由鼎盛走向衰落。唐玄宗之所以“先理而后乱”,其在用人上的变化恐怕就是一个十分关键的原因。唐景云元年(公元710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等合谋发动政变,诛杀韦后,拥立其父睿宗李旦即位,即表现出了其非凡的政治才干。两年之后(公元712年),李隆基受禅即位,终于登上了皇帝宝座。此时的李隆基踌躇满志,励…  相似文献   

17.
刘建明 《党课》2013,(18):106-107
闲来读书,读到了一些有关宋太祖赵匡胤的逸闻轶事。 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做了皇帝,定都汴梁(开封),建立了大宋王朝。他不仅是一代开国明君,而且还是一个倡导节俭并以身作则的皇帝。  相似文献   

18.
时间的艺术     
隔山 《党课》2008,(11):106-107
1601年,也就是明朝万历二十九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进献给万历皇帝一大一小两架自鸣钟—这是皇宫中拥有的最早的近代机械钟表,它们不需要任何人帮助就能日夜指明时间,这在当时的宫廷内引发了一场不小的轰动。万历皇帝对这个“稀罕物”极为欣赏,他随即发布诏令,成立专门制作机械钟的宫廷造办作坊,  相似文献   

19.
欧少久艺名欧宝姗。他不仅将相声等北方曲种首先传播到贵州,而且为贵州培养了几代相声演员。在解放战争期间,他竟给大总统蒋介石算卦,让许多人佩服至极。1946年夏天,欧少久表演相声《姓名学》。他说:清朝有一位道光皇帝,就冲这个名字他就  相似文献   

20.
北禾 《正气》1996,(11)
节俭皇帝杨坚隋文帝杨坚是以节俭著称的皇帝。一个封建皇帝,拥有最高权力,“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能做到不奢侈,已属不易,而杨坚极力要求自己过着平民百姓一般的简朴的生活,更是难能可贵。他的车、服、日用东西破了,随时修补,不做新的,他配止痢药时,宫中竟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