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如今,家庭暴力已经不只限于拳脚相加使肉体受到伤害的热暴力,一种更为隐秘的暴力形式——冷暴力,在婚姻家庭问题中日渐凸显。过去我们防治家庭暴力,针对的是家庭成员问的肉体伤害,而家庭冷暴力却常常被忽视。家庭冷暴力对人的精神摧残以及对家庭及社会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值得人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求贤》2012,(11):44-44
职场形象顾问,是指专门负责为职场白领、公务员、企业管理人员没计形象的一类人。作为职场文化的一部分,职场形象受到中国年轻白领的重视,职场形象顾问开始走红。  相似文献   

3.
"校园冷暴力"是校园安全的"隐性杀手",容易引发校园安全事故。与显性的校园暴力相比,校园冷暴力具有更加隐蔽、不易察觉且影响深远的特性。校园冷暴力的施暴者主要是教师及学生这两大群体,受害者往往是在成绩、行为表现、生理特征、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与其他同学存在一定差异的学生。遏制校园冷暴力,从综合管理的角度来说,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及社区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安同澍 《求贤》2011,(9):27-27
职场如战场.如何在竞争激烈、复杂多变的职场中应对自如,力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籍。我认为做到“一活三稳”.立身职场便不会有大的闪失。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2,(13):114-116
【求助记录】每个人的自身条件或许会有很大差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不可避免地要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而我,现在正面临着这一转变。怎样使自己的转变更顺利一些、使自己的职场性格更完善一些,是我正急于谋划的,特请“三T公司”的职场顾问予以帮助。  相似文献   

6.
家庭冷暴力属于精神暴力,它是与身体暴力、性暴力并存的家庭暴力形式。目前,我国在防治家庭冷暴力方面存在如立法缺失、司法界定难、追究法律责任难等诸多困境。因此,应尽快出台《家庭暴力防治法》,明确家庭冷暴力的法律责任,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扩大证据形式,赋予受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不断完善我国家庭立法,进而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职场上,学习高深的理论,钻研有难度的技术,对于有大学基础的人来说都算不上是难事,只要你肯下工夫,都能攻下堡垒。最难的就是与人打交道,特别是与那些可怕的人打交道。那么,职场上谁是最可怕的人?  相似文献   

8.
小事精做     
孙誉 《当代工人》2012,(5):21-21
今天的社会中,并不存在完全稳定可靠的工作,大多数人都处于患得患失、害怕失业的恐慌之中。面对职场不确定性,最经济的办法是拥有一份保险。可真正的职场保险到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热词     
职场木乃伊 不久前出炉的“2011年上班族亚健康大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倦怠现象在白领群体中不在少数,有50.12%的人“特别容易疲劳”。春节假期前,“职场木乃伊”现象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工作中,“职场木乃伊”表情麻木、打不起精神,身体没有疾病,心理健康,却依然过得不开心,只依仗着一种惯性工作。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08,(3):109-110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很多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看上去很像一个成功人士”。这就是所谓的“职场魅力”。这里提供5种训练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你的职场魅力。  相似文献   

11.
职场有职场的规则,上网搜搜就会发现职场规则竟然多得让人看不过来,真可以套用一句话"职场有风险,入职须谨慎"。虽然职场没有说的那样凶险,职场如战场是夸大其词,但谨慎还是要有的,因为职场不是战场,但也不是"风平浪静""一马平川",也可以说是"暗流涌动",大千世界什么人都有。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2,(1):115-116
【求助记录】本人已过了而立之年,在职场打拼中尝到了说不尽的苦辣酸甜。职场中的矛盾实在太多了,每天都能碰到不愉快的事;经常为一些不愉快的事气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情绪很不好。今请教“三T公司”的老师,告诉我人在职场,如何少生气不生气,保持健康良好的情绪。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4,(3):116-117
工作忙不完、家里事情多、电话不停响、心里扑通跳……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体会过焦虑的滋味。“三T公司”职场专家结合多种时间管理妙招,给出战胜职场焦虑的最新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福奎 《求贤》2007,(2):32-33
人人都想成为被上司赏识的人,都想成为上司“身边”的人。殊不知,上司身边的人和被上司重用的人职场风险也最大。古人云:“伴君如伴虎”,有时是职场里的真实写照。可以说,学会正确与上司相处,直接关系着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个人的成长进步,特别是在上司身边工作,更需要学会一点与上司相处的学问和艺术。  相似文献   

15.
辛世民 《学习月刊》2009,(18):111-111
红尘滚滚,人生漫漫。什么样的人生才算得上精彩?什么样的职场才算是成功?每一个职场人都在苦苦寻找答案。《红尘绿洲》试图在轻松的智趣书写中,完成一个职场人对职场人生的种种感悟。  相似文献   

16.
人从开始工作的那一天起,就避免不了退休,就像人一出生,就要走向死亡一样。退休是人职场生涯的必然归宿。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08,(8):111-111
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获得事业成功,是每个职场人的理想。以下十点建议都是大家易懂的道理,每一项代表人格的一盏灯,做好其中任何一项,就如同为自己的职场生涯点亮一盏灯,若能全部点亮,你的未来将是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3,(14):32-32
根据追踪调查1952--2012年全国各地区高考状元近2000人,中国校友会网发布最新高考状元调查报告,指出高考状元流失海外严重,在求学和专业选择上追求热门、高薪的情况较普遍。与此同时,状元们在职场上的表现远低于预期,除学界和文学界已出现少数几位“职场状元”外,大部分状元的职业成就并不突出。对此,  相似文献   

19.
焦佳妮 《求贤》2011,(2):49-49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稳中求胜”已成为职场人的共识。那么在形势逼人的职场中.优秀的“卧槽族”具备怎样的上乘表现才能把槽卧得既稳定又有发展前途呢?  相似文献   

20.
赵璐 《求贤》2008,(1):40-40
一边是前往深圳发展的大好机会,一边是眼看就要到手的年终红包,该如何取舍?近几日,机械工程师吴先生有点为难,最终,他还是决定放弃“钱途”奔“前途”。在绝大多数职场人眼中,眼下跳槽是一年中最为尴尬的时候,与吴先生类似状况的为数不少,而目前某大型人力资源机构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过半职场人愿为工作良机割舍年终红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