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霞飞 《湘潮》2006,(12):8-14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在毛泽东亲自倡导下,经中央同意后搞的一场特殊的政治运动。毛泽东最早提出社会主义教育,是针对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农村合作化运动中,出现的富裕中农感到入社后,手里的粮食少了,生活不如从前了,因而,对合作社及统购统销政策产生了不满,在一些地方“闹社”、“退社”等原因,于1957年在青岛会议上提出的。1957年8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向全体农村人口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社会主义教育的指示》。9月8日,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在企业中进行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指示》。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毛泽东针对农村中出现的“富裕…  相似文献   

2.
《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1期刊登的王前《关于合作化理论的沉思》一文,认为“50年代的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就是30年代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翻版”,“从总的理论发展模式和指导思想上看,并未跳出斯大林全盘集体化的巢臼”。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妥的。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虽然借鉴了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经验,但绝不是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翻  相似文献   

3.
陈晋 《学习导报》2015,(7):39-42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百科全书”在“三大改造”的过渡时期,中央领导层1955年春对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速度和规模,有一些不同意见,甚至出现争论。为了弄清楚基层农村究竟是怎样搞合作化的,搞合作化中遇到什么问题,合作化起来后有什么好处,好的、中等的和差的农业社各有什么特点,毛泽东阅读研究大量报告和通讯,编辑出版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为该书写了两个序言。全书收录176篇文稿,90多万字,在当时被称为“农业合作化的百科全书”。该书第一稿叫《怎样办农业生产合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期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制的若干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关于农村合作制的理论,在民主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实践中萌发,在50年代前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得到充分发展。1955年"五月变化"以前,毛泽东否定了经由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理论,主张动摇乃至消灭私有制,但又坚持保护农民互助合作和发展个体经济的"两个积极性",提出农业合作化应包含社会革命和技术革命两部分;"五月变化"以后,他要求进一步加快合作化,提出"大发展"方针,开展反"右倾",强调以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的理论指导合作化运动。  相似文献   

5.
高化民教授著作业合作化运动始末》,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近些年来比较全面地研究农业合作化运动历史的专著。这部书共十一章,约30万字,书后还附录了有关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统计资料。这部书的出版,将会对我们了解和深刻认识农业合作化运动,起到很好的作用,特别是对广大干部和青年读者认识共和国的这段历史,有很大的帮助。综观全书,其十分显著的特点是:第一,不回避有争议的疑难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大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回顾历史,怎样评价合作化运动,一直是理论界、史学界争论的一个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6.
1949-1989: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演变与评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经历了曲折的演变过程。它随着20世纪50年代中期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而产生;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快速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政治运动的推动广泛普及,走向鼎盛;1979年后随着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瓦解而萎缩解体。  相似文献   

7.
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进行农业合作化运动中,河南涌现出不少在全国有一定影响、有代表性的典型,如安阳县南崔庄的福利农业生产合作社、封丘县的应举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郏县大李庄乡的农业合作化规划,都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  相似文献   

8.
江波 《党史纵览》2005,(11):11-16
合作化运动中的先进典型 其实,大寨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成为山西省昔阳县的先进典型了.这一典型的树立,与率领大寨人向穷山恶水开战的陈永贵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9.
1953年开始的我国农业合作化及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是正确、适时、成功的,其标志是解 放了生产力,符合过渡时期的历史实际;合作化是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必然 选择;合作化的速度是毛泽东根据当时实际情况提出变动的;合作化基本执行了“自愿、 互利”的政策。  相似文献   

10.
建国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进行的。毛泽东同志在学习借鉴马克思主义合作化思想和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支持山西省委试办初级农业合作社,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合作化理论有所创新和发展,为顺利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1.
建国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是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进行的.毛泽东同志在学习借鉴马克思主义合作化思想和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积极支持山西省委斌办初级农业合作社,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合作化理论有所创新和发展,为顺利完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共中央选择了赶超型的社会发展战略,与此相适应,在理论上逐步形成“抓运动促生产”的社会发展模式。1957~1958年的福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是为了平息三大改造后期的“四过”问题引发的农村“闹社、退社”风潮。其结果是:一方面从理论上强化了“抓运动促生产”的社会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在实践上压制了中共福建各级干部中比较实事求是的正确意见,为1958年的“大跃进”扫清了阻力。  相似文献   

13.
《红岩春秋》2012,(1):10-18
1949年11月30日,五星红旗在山城冉冉升起,重庆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广袤的巴渝大地,孕育着新的希望。20世纪50年代,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村社会生产大变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重庆也不例外。这是我党在领导减租退押、土地改革后又一场旨在变革农村生产关系、改变农村落后面貌  相似文献   

14.
山西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结束于80年代初,前后历时20多年.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刘少奇农业合作化思想的根本差别在哪里?孙业礼长期以来,在论及毛泽东和刘少奇农业合作化思想的差别时,许多学者往往根据1951年的争论把这两种思想的根本差别概括为先合作化后机械化还是先机械化后合作化的问题。笔者认为这种概括不够科学。实际上,195...  相似文献   

16.
利用合作化将农民组织起来,是中国共产党的社会理想之一。但党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初衷与农民对合作化的认识和态度之间,既有契合,也有张力。党通过舆论引导与思想教育、典型示范与骨干培训、行政命令与利益引导等方式,进行了广泛动员。对此,广大农民也给予响应,或积极参与合作化,或变相进行抵制。由于党获得了多数农民的高度认同,并努力维护农民的利益,党与农民之间的这种动员与响应的互动关系,极大地推动了合作化运动的进程。但是,党与农民关系的这种互动结构并不对称,导致合作化运动出现偏差和失误。  相似文献   

17.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目前报刊杂志上已发表了很多文章,但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原理来分析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文章还不多,在这为数不多的文章中就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合作化运动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原理,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正是由于低下的生产力水平,更需要发展合作化运动。究竟哪一种观点正确?究竟我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有没有违反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我觉得有必要在这一方面作一些进一步的探讨,以更好地总结农业合作化运动的经验。本文就是就这一方面谈一点个人的拙见。  相似文献   

18.
上海局,各省市委、自治区党委,中央各部委,中央国家机关各党组,青年团中央,各人民团体党组,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现在全国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高潮即将到来,有的地方已经到来。目前扫盲工作速度太慢,不能适应合作化的要求。这个问题必须在农业合作化的过程中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新中国农民在自愿互助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集体医疗保健制度,是中国农村卫生工作的主要制度之一。它随着20世纪50年代中期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兴起而产生;在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曲折发展;1965年后,经过毛泽东“六二六”指示、“一二·五”批示和“文化大革命”政治运动的推动,于20世纪70年代广泛普及,走向鼎盛。本文拟对改革开放前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变迁作一回顾,以期通过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对思考和构筑今天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所裨益。1949—1958: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初步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相似文献   

20.
正农业合作化是继土地改革之后,我国广大农村又一场历史性变革运动,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亿万农民初步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长春电影制片厂1958年摄制完成的《花好月圆》,系根据我国第一部反映农业合作化的长篇小说《三里湾》改编而成,围绕三里湾这个小山村合作化进程,所引发的生产、生活、家庭、婚姻等错综而又微妙的纠葛变化,勾勒出一幅农业合作化初期农村现实的生动画面,反映了这场变革在农村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