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3月上旬,时任越秀区民政局局长李敏兰带领福利科、社会事务科、老龄办及福利院相关工作人员组成学习考察组,赴武汉市武昌区参观学习。期间,考察组与武昌区民政局进行了友好座谈,就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参观了武昌区社区服务中心、武昌区慈善总会、武昌区社会福利院。考察组认为,武昌区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工作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广州市越秀区致力于完善长效救助机制,逐步形成越秀特色的救助格局,切实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越秀区主要做到:  相似文献   

3.
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社会救助体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要求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完善以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民政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民政工作改革发展协议》约定,健全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机制,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和其他专项社会救助制度的衔接机制建立。社会救助管理和服务的规范化运行机制,落实民政部门在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中的综合协调职能。  相似文献   

4.
《广东民政》2009,(6):29-30
广州市天河区流浪乞讨救助工作本着“以人为本,积极救助”的工作原则,秉承管理与服务并重的核心理念,不断强化管理和优化服务,完善各项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劝告、指引和护送工作,切实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有效净化了城市环境和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5.
医疗救助是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为贫困群体因病致使生活陷入困境的人群提供救助的一项救助制度,既是医疗保障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救助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医疗救助是对医疗保险最有效的补充,也体现了“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的目标要求。宁夏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从2003年开始建立,已实行5年,不仅效缓解了困难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也为全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完善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加快推进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响亮口号,将民政工作中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低保制度、慈善事业、优抚安置、老龄工作、减灾防灾等方面列入其中的重要内容,对新时期民政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课题和新要求。潮州市要抓住机遇,创新发展思路,从解决民生的高度,善谋便民之策、常行亲民之举、多办利民之事,打造现代强势民政,推动各项民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得到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整体效能取得新突破,较好的发挥了“稳定器”、“安全阀”的作用。以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为例,经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和完善,社会救助实现了由城区居民为主到城乡救助并举,由原来的社会临救到基本生活的全面保障,由政府单一救助到社会力量整体联动的救助,由单项制度向制度体系方向发展的转变,社会救助制度建设仍需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8.
半月速览     
金宗志 《当代广西》2013,(24):14-14
12月2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华在调研民政工作时要求,要构筑“民生底线”,完善社会救助安全网.  相似文献   

9.
构筑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使困难群众同样能够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全社会的共同进步,就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采取多种有效途径,使社会救助工作真正实现“有人抓、钱帮、有部门管、有制度规范、有体系保证”的目标,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北京观察》2009,(7):29-30
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完善,目前我市已基本建立起以城乡低保制度为基础,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制度相配套,临时救助、灾害救助和社会互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1.
在鹤山民政人看来,社会救助工作是民政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做好社会救助工作,解决好民生疾苦问题,社会才能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2.
刘金生 《中国民政》2009,(10):38-39
根据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全国各地都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我们民政工作的特点,如何实践好科学发展观,笔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对湖南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总的看,湖南省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展顺利,各项社会救助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在构建和谐湖南、加快富民强省中发挥了重要基础作用。但是,体系建设在推进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笔者认为,不仅需要进一步完善健全,而且应该站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推进现代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政》2009,(10):F0004-F0004
湖北省襄樊市民政部门自觉把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转化为工作思路和具体行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对襄樊民政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不断丰富社会救助内容,加大社会救助力度,规范社会救助工作。把党和政府对民生的各项关爱政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胡凌 《广东民政》2009,(3):20-20
根据2009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的部署,广州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为目标,以城乡低保制度为基础、专项救助和应急救助为辅助、慈善事业和社会互助为补充,全面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5.
基地专页     
《中国民政》2006,(6):58-58
大同市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山西省《大同市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出台,突出强调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全市需要建立和完善的12项社会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低保制度;积极开展农村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工作,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扎实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进一步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互助制度;加快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加快实施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积极实施城乡教育救助;积极实施再就业援助;积极实施法律援助;积极实施廉租住房等方面的救助。市政府还成立了救助体系工作领导组,统一组织、协调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大同市民政局孙亚格)  相似文献   

16.
2月10日下午,云安县召开全县民政工作会议,提出2009年全县民政工作将着重做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夯实民生保障基础。提高低保和五保补助标准,将农村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加快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灾害应急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  相似文献   

17.
7月5日,省厅召开社会救助立法启动工作会议。省厅副厅长王长胜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我省社会救助立法工作情况。他说,1998年我省率先制定了《广东省社会救助条例》,以地方法规的形式规范了各类社会救助项目,实施以来,保证了城乡低保户、城市乏无对象及农村五保户共200多万人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十几年来,我省的经济发生了极大变化,社会救助工作先行先试,积累了一些经验,为适应上位法的变化,特别是吸收我们社会救助的经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8.
《公民导刊》2011,(1):109
2010年岁未,重庆市民政局局长刘涛在合川调研,充分肯定了合川区的民政工作,刘涛说,合川民政工作思路清晰、措施有力,呈现出很多新气象,取得了不少可圈可点的新成效:设立"德润合川"爱心基金、临时救助制度等举措有新意、有实效,进一步扩大了社会救助范围,完善了社会救助体系;正在建设中的区福利中心有气势,希望将其打造成全市福利设施的—个样本。  相似文献   

19.
何忠 《广东民政》2011,(10):32-33
社会救助工作承担着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障,是衡量社会建设好坏的最基础工作。为夯实加强社会的建设基础,笔者认为,根据梅州实际,我市社会救助工作要以“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为目标,努力建成“一纵三横”社会救助框架,形成完善的社会救助配套体系和支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杜清平 《中国民政》2010,(1):F0003-F0003
近年来,重庆市开县民政局牢固树立“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核心理念。立足民生干民政、干好民政保民生,着力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着力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着力提高民政专项社会事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盘大做强民政事业。创建了“全国双拥模范城(县)”三连冠,荣获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全市民政工作创新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