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政直属企事业单位的经济工作(简称民政直属经济)是地方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民政经济的侧重点。我们应该首先做好民政直属经济这篇文章,把“自留地”建设成“示范田”、“丰产方”。发展民政经济要以民政直属经济为重点,理由有三:发展民政直属经济是民政部门增强活力、提高地位的直要手段。做好社会保障工作,为经济发展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民政部门的主要职能和重要责任,有利于树立民政部门的良好形象,有利于显示民政部门的重要地位,但是没有直接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没有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民政部门的社会地位就会受到…  相似文献   

2.
当前,各地“现代民政”建设如火如荼,“民生之政”架构基本成型,民政管理体制加快转型。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建设“现代民政”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民政工作面临的任务更加庞杂繁重。需要民政部门不断转换思维,更新观念,着力推动民政工作理念创新,研究新规律,掌握新方法,切实增强当前民政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十五”期间,嘉兴市各级民政部门始终把民政事业作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着眼“一个创新,五个加大”,大胆创新民政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大社会救助体系、社会福利体系、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双拥优抚安置体系和公共事务管理体系建设力度,民政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民政部门是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职能部门。民政部门要更好地发挥社会稳定作用,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就应该用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科学观点来创新民政工作的新理念,去积极探索适应新时期民政工作发展需要的“知识民政、诚信民政、法制民政、数字民政”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5.
对民政部门“有为”与“有位”问题,最近谈论较多,我的看法是,只有“有为”,才能更“有位”。“有位”是指党委、政府对民政工作重视,民政意识强。领导的民政意识,不能自然强化,要在反复宣传中强化,民政宣传来自上级,来自社会,也来自民政部门。“有为”的民政部门,抓住各种时机,采用多种形式,给领导汇报情况,提供信息,阐明观点,沟通思想。又拿出工作实绩,让领导在“眼见为实”中受到启迪,看到民政的功能作用。可见,领导的民政意识,得益于民政的“有为”。“有位”是指党委、政府,对民政工作思路清,决策对,指导得力。…  相似文献   

6.
任新华 《中国民政》2011,(8):41-41,46
当前,各地各部门正按照中央的要求,部署实施"六五"普法工作。民政部门承担着保障基本民生、发展基层民主、促进社会建设、支持国防军队建设等重要职责,做好民政系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对于推进法治民政建设、健全民政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基层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民政系统“六五”普法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强调,“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要求全党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长沙市委决定,在全市开展以科学发展、创业富民为主题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民政部门要将解放思想作为推动民政事业又好又快率先发展、实践民政科学发展的常事来抓.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民生的大改善。  相似文献   

8.
在省委十届二次全会上,省委书记汪洋同志提出了“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的要求。在全省民政工作会议上,省厅也专门就各级民政部门如何解放思想,推动民政事业发展作了深入的思想动员。  相似文献   

9.
张燕 《中国民政》2012,(8):51-51
加强社会管理,实现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不断推进和完善的过程。面对新形势,民政部门必须强化措施、创新思路,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骨干作用,全面提高民政工作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为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做出积极贡献。具体举措包括:  相似文献   

10.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民政部门要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围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坚持“民政为民、全心全意”的服务理念.突出民生保障主题,创新社区治理.扩大社会参与,优化社会服务,加快全市现代民政事业创新发展,为提高我市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与全域城市化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做出新的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朱希峰 《中国民政》2013,(4):41-41,43
2012年召开的全国第十三次民政会议,对民政部门的职能定位作了“一统四分”的全新概括,为今后各级政府和民政部门的工作定下了基调,明确了思路,指明了方向。近几年来,上海民政系统通过“以人为本,以人和为目标”的现代民政核心价值观和“接续人的社会关系、增加人的社会资本、恢复人的社会功能”的现代民政功能的学习讨论,统一思想,  相似文献   

12.
民政经济是发展民政事业的基础工程,只有大力发展民政经济,变“伸手派”为“创业派”,才能振兴民政事业。因此,1994年我省各级民政部门将进一步强化措施,加快民政经济发展步伐,以民政经济为龙头,促进民政事业的全面发展。发展民政经济要以党的十四大精神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以市场为导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立足民政,用足用活政策,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加快发展,为开创我省民政事业的新局面,促进社会稳定和我省经济提前翻番做出贡献。1994年的工作重点是:着力抓好社会…  相似文献   

13.
<正>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陕西考察,为陕西发展把脉定向,为新时代陕西指明前进方向。陕西省民政部门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陕西省民政部门在民政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社会救助、关爱“一老一小”等方面取得了哪些可喜的成绩?新的一年,陕西省民政部门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贡献民政力量?带着相关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了陕西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智远。  相似文献   

14.
正进入新世纪以来,民政部门职能不断扩展,已从为困难弱势群体服务的职能部门,发展成为民生保障和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部门,开始全面成为国家治理能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需要我们适应时代变化,把创新发展作为推动民政事业发展的源动力,突  相似文献   

15.
饶剑明 《中国民政》2013,(11):25-25,55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向国人描绘了美丽“中国梦”的宏伟蓝图。江西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迈出了“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新步伐,伟大中国梦的江西画卷已经展开。民政部门作为社会建设中的骨干部门,也应有自己的梦想。站在新的起点上,江西的“民政梦”,即推动“五个升级”,实现“五化同步”,充分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减灾》2012,(3):17-17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各级民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创新务实,开拓进取,以深入实施民政基础建设、民政项目建设、民政信息建设、民政法制建设、民政规范管理建设等“五个民政建设年”活动为载体,狠抓基层减灾救灾综合能力建设,防灾减灾和救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救灾减灾工作实现了科学发展、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1996年,济南市民政系统向社会推出了“为民解难服务”活动。把民政部门职能中与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息息相关的十项服务全面公开,使济南民政口碑载道,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作为重大典型经验组织宣传推广,成为全国推进政务公开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8.
近来,在乡镇调查研究时,发现一些乡镇人改革中对民政所(办)实行“断奶’.也就是将民政所的办公经费、人员工资由财政拨款变为自筹。我认为这一作法是错误的。其一,这样作不符合中央关于加强政部门自身建设的精神。今年国务院召开的第十资全国民政会议一再强调要加强基层民政组织建设,李朋鹏总理在会上强调指出.在机构改革中,民政部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部分乡镇将乡镇民政所“断奶”.显然与上述指示精神背道而驰。其二。这样作不利于民政部门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发挥。民政部门有一句口头禅,叫“上边千根线,下边一针穿。”民政部…  相似文献   

19.
观点集萃     
实现“四个转变”建设“大民 湖北省鄂州市民政局局长陈伯才认为,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要求民政部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努力实现“四个转变”,着力建设“大民政”。一是由为困难群体、优抚安置对象服务向为全社会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转变,着力建设“公仆民政”。现在民政工作的领域已经大为拓展,民政对象已覆盖了全体社会成员。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发展好、实  相似文献   

20.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民政,需要探索建立民政服务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民政工作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