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践》2008,(Z1)
常听有的基层干部抱怨.上级机关工作组下来的多,给基层添麻烦的多,帮不上忙的多。这些上级机关抓基层,工作没少做,精力没少投,时间没少花,钱物没少给,为什么基层不欢迎、基层面貌仍然依旧呢?原因很简单.很多上级机关都把"抓基层"与"下基层"混为一谈了。抓基层当然要下基层.如果机关干部总是坐在机关"遥控指挥",就难免带有盲目性。但是,下基层只是抓基层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唯一的途径。现在有些机关干部把抓基层仅仅理解为下基层去看看,"下"的人数、次数不少,问题也带  相似文献   

2.
<正>35年前,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躬身力行领导干部“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如今,“四下基层”已上升为典型经验,扎根八闽、走向全国,成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宝”。赓续初心,接续奋斗。前不久,《党的生活》全媒体记者随“‘四下基层’与党的群众路线”全国党刊全媒体主题采访组走进福建宁德,探寻“四下基层”的来龙去脉,不断从寻根溯源中感悟人民领袖的为民情怀。  相似文献   

3.
按照中央提出的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要求,我县开展了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通过深入基层,我个人的感受是:组工干部要实实在在为基层党组织、党员群众办实事,搭建党群连心桥。  相似文献   

4.
詹志华 《理论导报》2023,(12):47-50
<正>“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经过35年的传承接力,“四下基层”在机制上不断完善、形式上不断创新,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在八闽大地接续奋斗的强大力量。“四下基层”兴于福建,又反哺于福建,对于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总结概括并大力倡导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2023年12月20日,落实“四下基层”交流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四下基层”是对党坚持群众路线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运用和创新发展,我们要深刻把握“四下基层”的基本内涵、时代价值和实践要求,切实把“四下基层”过程变成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为扎实推进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淄博市临淄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组工干部进基层、听呼声、解难题、促创新活动,并将求实效、得实惠贯穿下基层活动始终,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深化“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落实基层组织建设年各项任务,中组部发文要求,把抓基层组织建设年作为今年组织部长下基层的主要任务。要求各级组织部门领导班子成员至少要确定1个基层党支部作为联系点,与基层党支部书记谈心交流,  相似文献   

8.
各级领导机关干部到基层一线了解实情,掌握第一手资料,是长期以来我党形成的良好工作方法,但在某些地方执行中被教条化了。下基层的人数和时间成了领导重视不重视基层工作的惟一标准。然而从实际效果考察,有的领导机关干部下基层不是在为基层排忧解难,而是为基层帮倒忙。如有的机关干部下基  相似文献   

9.
据我了解,少数机关的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走了样、变了形,"下基层"几乎成了"吓基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适应培训党政干部的需要,我校从1987年起,坚持每年分批组织中青年教师和刚分配来的大学毕业生到县、乡镇或工厂等基层单位挂职锻炼.与此同时,许多教研室还坚持组织教师去基层调查研究.党校教师下基层工作或作调查研究,对于增强党性、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使这项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下去,我认为以下几个问题需要着重加以解决.一、党校教师下基层工作必须完成双重任务党校教师下基层锻炼期间,一般不再担任原单位的工作任务;地方的同志也希望他们能在基层多挑担子、多办实事,为基层服务,并作为锻炼的唯一的任务和目的.应当说,这种看法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诚然,党校教师下基层工作必须为基层服务,但仅仅做到这点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一位领导同志谈到如何下基层的问题时说:凡事要三思而行,下基层也不例外。下基层前要思民生、思服务、思成效,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指导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听后,笔者禁不住要为这种下基层要‘三思’而行的提法叫好。  相似文献   

12.
仲祖文 《党建》2012,(6):30-30
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不能“只让基层抓基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下基层、抓基层、联系基层。  相似文献   

13.
按照中央提出的"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要求,我县开展了"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通过深入基层,我个人的感受是:组工干部要实实在在为基层党组织、党员群众办实事,搭建党群"连心桥"。  相似文献   

14.
严水泉 《党建》2013,(4):38-38
当下,干部下基层活动如火如荼。大多数干部下基层后,能够为基层办实事,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但也有少数干部服务意识淡化,下到基层“做客”。一是“看客”。这类干部下基层后,不是深人实际搞好调查研究,而是在会议室里翻着早已准备好的记录本,听听该单位领导一字不漏念文字汇报材料。如此既掌握不了第一手资料,也听不到群众的真心话,回到机关也不能给领导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四下基层”是1988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倡导并推动的一项工作制度。经宁德历任领导班子25年来的坚持和秉承,新一届市委将“四下基层”工作制度进一步拓展延伸为“信访接待下基层,解矛盾促和谐;现场办公下基层,  相似文献   

16.
为扎实推进“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淄博市临淄区在全市率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组工干部“进基层、听呼声、解难题、促创新”活动,并将“求实效、得实惠”贯穿下基层活动始终,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策划导言35年前,在山高路远、贫穷落后的福建宁德,“四下基层”应运而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的一种工作方法、工作制度。35年间,变的是时空,不变的是初心和使命。“四下基层”的内涵不断深化、载体不断丰富、制度日益完善,已上升成为典型经验,从宁德走向全国——前不久,  相似文献   

18.
践行群众路线要真正出实效,走进群众心里,就必须念好“勤、实、细、狠”四字诀。访基层群众要“勤”。各级党员干部要“勤”下基层,在基层多听群众“好声音”,轻闻成绩重听意见;多看群众“脸色”,了解社情民意,了解基层群众的需求,读懂群众的心声,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下基层不仅要“勤”,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一名基层党委组织部长,我认为领导干部下基层不可随意,既要"身"入,又要"心"入,要带着真情、放下身段、直面困难,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在基层一线改进工作、转变作风。要"心"下基层,带着真情听民声,深入了解民生所需。人都是有感情的,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流,才能感化人,也最能凝聚人。领导干部下基层要将感情融入工作,真正把心沉下去,用心观察基层实际,  相似文献   

20.
“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开展以来.我与各区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和部分基层党员干部代表谈心谈话。并到联系点开展了一些活动,通过亲身下基层了解实情,掌握社情民意。为基层干部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我对开展“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有了更深的感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