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比妥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免疫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抗巴比妥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制备抗巴比妥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将巴比妥分子环状丙二酰脲环上氨基引入活性羧基,然后通过缩合反应分别与匙孔血蓝蛋白(KLH)和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得到完全抗原BAR-KLH和BAR-BSA,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鉴定。用BAR-KLH免疫Balb/C小鼠,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建立稳定分泌抗巴比妥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巴比妥单克隆抗体,饱和硫酸铵法、亲和层析法纯化,并进行免疫学特性鉴定。结果完全抗原偶联成功,其偶联率为30∶1;筛选出1株杂交瘤细胞命名为5C6,其产生的单抗效价为1∶6.4×104,属于IgG1/kappa,抗体亲和力常数为2.27×108L/moL。纯化后的巴比妥单克隆抗体用ELISA法检测其灵敏度为130ng/mL,并与其他7种镇静催眠类药物交叉反应率小于1%。结论本研究制备的杂交瘤细胞株5C6分泌的抗体具有高特异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2.
用ON型人红细胞免疫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O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分泌IgM类抗人N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ON_1D_3)。其培养上清液抗体效价为128~256,诱生小鼠腹水的抗体效价为8192;与Panel A红细胞反应呈抗N特异性;检测273名成人红细胞,只特异性凝集N(?)MN型人红细胞,不凝集M型红细胞。与猴等9种动物红细胞无交叉反应;酶修饰试验结果表明,ON_1D_3识别的抗原决定簇是唾液酸依赖性的。  相似文献   

3.
百草枯的HPLC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投毒案件的对象已经不仅限于动物(包括人),而是转向多方面、多样化,1998年5月,笔者遇到一起用除草剂百草枯拓杀死16亩小麦的案件,通过本案,笔者建立了定性、定量检测百草枯的方法.百草枯(paraquat)又名克无踪、离子对草快,化学结构名称为1,1 -二甲基-4,4’-联吡啶阳离子,分子式Cl_(12)H_(14)N_2(阳离子)=187.6,结构式为:(?)  相似文献   

4.
人类免疫球蛋白IgG在体内一般作为抗体发挥作用,可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同时IgG又具有抗原特异性,可以用血清学方法检出[1],因此在法医物证学的种属检验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有关的报道都是与疾病相关的抗人免疫球蛋白IgG的制备,而正常人的免疫球蛋白IgG制备的报道则很少。国内法医物证检案中多用传统的抗人血清作为种属鉴定的方法。本研究用杂交瘤技术研制出人IgG单克隆抗体和建立的相应检测方法,为法医物证检案提供了新的试剂和方法。1材料和方法1.三材料多人份10%IgG溶液及新鲜血浆20份由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购进。多…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理化因素对抗人N单克隆抗体(ON_1D_3)活性的影响。P~H及反应温度对ON_1D_3单克隆抗体与人红细胞的血凝反应有显著的影响。较适宜的实验条件为P~H7.0,温度30℃。在此条件下对155例新鲜血液及60例陈旧血痕样品进行MN分型。结果与用市售兔抗N血清测定的结果完全一致,证明在上述条件下,ON_1D_3单克隆抗体可用于临床常规血液分型及法医学上对陈旧血痕MN血型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正> 百草枯的有效成份——Gramoxon中毒引起家兔中枢神经系统伤害的研究,主要用脑电图和脑电图的能谱分析检查,获得如下结果。 Gramoxon溶液(含24%百草枯)以2.0ml/kg腹腔给药,在约3~5和18~23分钟后,分别从网状结构及从海马回和感觉运动皮质区以缓慢增加频率放电,通过能谱排列检测。  相似文献   

7.
<正> 摄入百草枯后,在不同时间死亡的尸体上提取了所有的实质性脏器并作组织病理学方面的检验。检验结果如下: 在一天内死亡的尸体:肺水肿,急性肾小管坏死,肾上腺皮质凝固性坏死和出血,肝小叶中央脂肪变和灶状出血,在许多器官可见有血管内皮脱落和血栓形成。这些发现似乎描述  相似文献   

8.
李莉 《法医学杂志》1993,9(4):163-165
血制和酶型等遗传标记在法医学个人识别与亲权鉴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一般用免疫学方法和电泳技术对其进行测定,前者需用抗血清,其来源有二:1)天然抗体的分离,如抗-A 抗体可从螺丝和B 型血清中提取.抗-B 抗体可从霉菌和 A 型血清中提取,抗-H 抗体可以从鳝鱼血和荆豆种子浸出液中提取,抗-P 抗体可从山羊、猪等动物的血清中分离得  相似文献   

9.
在法医日常检案中,各种中毒的尸体经常遇到,百草枯中毒死亡的案例很少报道,现笔者将遇到的3例百草枯中毒死亡的案例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案例1 2005年6月24日,腾冲县某村的熊某发现其长子杨某误食农药百草枯中毒,熊怕无法向外出打工的丈夫交代,自己也服农药百草枯自杀,遂用汤匙将农药百草枯灌喂其小女。后被发现送医院抢救,熊某抢救无效于6月27日死亡。尸检见口唇青紫,指甲青紫,口腔粘膜及舌头上有烧灼腐蚀痕迹,尸体及衣服上染有绿色药液,解剖见胃粘膜广泛出血,尸体胆囊呈绿色,尸体血液不凝,内脏变化不明显。未进行病理检查。案例2 2005年8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最近20年来国内外有关生物检材中百草枯的提取、净化及定性定量分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百草枯中毒的分析检验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十年有期徒刑至四年半有期徒刑,对于一位年近六旬的老者来说意味着什么?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张和明就要脱离铁窗见到朝思暮想的亲人了.而这在2017年3月22日改判之前,对于他来说几近奢望.  相似文献   

12.
HPLC法测定百草枯急性中毒大鼠的体内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口服百草枯急性中毒大鼠体内分布进行测定。方法以200mg/kg剂量百草枯给予Wister大鼠灌胃,4h后脱臼处死,解剖取脑、心、肝、脾、肺、肾、胃、盲肠、肌肉等组织,应用固相萃取法提取,液相色谱法测定各器官组织中百草枯含量。结果各组织经检验,均检出百草枯;组织间百草枯含量(μg/g)相差明显,其中最高为胃(231.47±129.10),其次为盲肠(87.08±39.86)、肺(22.73±10.20),最低为心(2.01±0.36)。结论百草枯口服给药后组织分布较为广泛,除胃、肠外各脏器中以肺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生物检材中百草枯的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研究百草枯灌胃染毒致死的大鼠动物模型。方法大鼠以1/2 LD_(50)剂量灌胃染毒,分别于染毒后0.5h、2h、4h、8h、12h、24h、48h、72h处死解剖,采集心、肝、脾、肺、肾、脑、肌肉、膀胱和胃组织,UPLC-MS/MS法定量检测各组织中百草枯。结果试验中大鼠灌胃后,4h以内胃是主要分布器官,胃中含量最多,其他器官中含量相对较低。4h内除胃以外的脏器含量变化不大,4h后胃内百草枯含量有所下降,除胃以外的脏器含量均升高。各组织与脑组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百草枯在大鼠体内死后分布不均匀并且各组织含量随着时间变化有所改变。百草枯UPLC-MS/MS方法、口服染毒致死的动物模型、各组织分布规律可为甲百草枯中毒死亡案件提供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抗A和抗B单克隆抗体(McAb)已取得成功.池本卯典等认为单克隆抗体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血型分型试剂用于血型分型,血痕检查等工作. 我们应用杂交瘤技术获得一杂交瘤细胞株2G_(12),该细胞株稳定分泌IgM类抗A单克隆抗体(2G_(12)/A).培养上清液中抗A抗体效价为64~128,诱生腹水中抗A抗体  相似文献   

15.
抗丁丙诺啡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建立抗丁丙诺啡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高特异性的丁丙诺啡单克隆抗体,并对其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方法在丁丙诺啡的分子上连接活性羧基基团,通过缩合反应将丁丙诺啡半抗原连接于血蓝蛋白(KLH)和小牛血清白蛋白(BSA),形成完全抗原。以完全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筛选等杂交瘤技术,建立稳定的分泌抗丁丙诺啡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腹腔注射杂交瘤细胞,诱导小鼠产生含有单抗的腹水。用辛酸-硫酸铵加亲和层析法纯化抗丁丙诺啡单克隆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反应和胶体金膜层析实验测定丁丙诺啡单抗的特异性以及免疫反应动力学参数。结果共获得3株分泌抗丁丙诺啡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7E6,6G4和3C2。7E6,6G4抗体灵敏度为10.0ng/ml,3C2抗体灵敏度为20.0ng/ml。7E6,6CA和3C2抗体的亲和常数分别为3.6×10^-9 mol/L,4.3×10^-9 mol/L和6.3×10^-9 mol/L。特异性测试结果表明7E6和6G4抗体与40种药物、毒品无任何交叉反应,而3C2抗体与吗啡有交叉反应。结论杂交瘤细胞株7E6和6G4产生的抗丁丙诺啡单克隆抗体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6.
百草枯是国内外广泛应用的除草剂,近年来常有人、畜中毒、农作物投毒案件发生。由于百草枯属于离子型有机物质,极易溶解于水而不易溶解于有机溶剂,因此其分离提取方法决定着后续检验工作,本文通过近年来的实验总结出适合各地公安机关普遍应用的快速准确的检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7.
百草枯(Paraquat)是中等毒性农药,对人毒性极大且无特效药,中毒死亡率高。因其大量食用后一般不会立即死亡,中毒症状元特异性,事件初期往往不被重视.导致后期的死因鉴定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18.
<正> 众所周知,模拟实验和体内实验都证实了百草枯在肺里会积累。但它在肌肉里的分布还不清楚。目前正在研究按200mg/kg的剂量给老鼠口服百草枯后,肌肉在百草枯代谢动力学中所起的作用。老鼠口服剂量200mg/kg的百草枯后,血浆中分布图的特征为:开始迅速上升,接着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分泌抗三唑仑代谢物α-羟基三唑仑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制备高特异性的三唑仑代谢物单克隆抗体,为三唑仑及其代谢物免疫分析方法的开发奠定基础。方法在三唑仑分子的6位苯环对位上引入活性氨基基团,然后通过缩合反应分别与匙孔血蓝蛋白(KLH)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相偶联形成完全抗原。以三唑仑-KLH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筛选等杂交瘤技术建立稳定的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纯化后的单克隆抗体,分别用SDS-PAGE电泳法、间接ELISA法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对其纯度、效价及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测定。结果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三唑仑代谢物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2G4,4B2和5H6。2G4和4B2抗体只与三唑仑代谢物α-羟基三唑仑有反应,灵敏度分别为500ng/mL和750ng/mL。与其他参试物无交叉反应。因5H6抗体为IgM,考虑到纯化难度和实际应用的限制,暂未做深入研究。结论本研究制备的2G4和4B2单克隆抗体仅识别三唑仑代谢物α-羟基三唑仑,具有高度特异性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20.
胡丙杰  李杰 《法医学杂志》1999,15(3):138-139
为了探讨抗肌动蛋白单克隆抗体(HHF35)在早期心肌梗死死后诊断的特异性,作者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梗死心肌和其它非梗死性的直接或间接心肌损害的心肌HHF35染色的变化。结果:梗死心肌均可见不同程度的HHF35缺染,其它非梗死性的直接或间接心肌损害的心肌中,如心脏挫伤、心肌炎、出血性休克、电击死、机械性窒息等,也有不同程度的HHF35缺染。因此用HHF35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诊断早期心肌梗死需慎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