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比较了《汉语方言字汇》中收/t/的梅县方音与相对应的韩国汉字音。在声母、韵母、入声三个方面,梅县方音和韩国汉字音既有相同,也有不同。通过比较,可以了解到梅县方音和韩国汉字音之间的关系,同时为客家人学韩国语或者韩国人学客家话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2.
根据“于”字在句中的位置以及语法功能,“于”字结构可构成被动态,亦可构成能动态。本文以《论语》《道德经》《庄子》中出现的相关例句为依据,从比较语言学的视角就古日语对“于”字结构的训读方式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尽管与古汉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从整体上看,古日语的训读基本可以把握“于”字结构的语法功能,并以“に”“ょり”“を”“と”等格助词体现出介词“于”字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3.
《汤液经法图》载于敦煌藏经洞遗卷《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是根据五行配属五脏的“体味”“用味”“化味”而遣药组方,其作者陶弘景对此图的评价甚高。通过分析《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肺脏病诸方,深入研究《汤液经法图》并诠释蕴含其中的药味组方法则,简析药味组方法则的特色,对于正确理解和阐释经方组方之原义及配伍规律,从而指导临证组方,提高临床能力,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阐释古代音律学中"八音"与"八风"、"八方"、"八节"、"八卦"之间的相对应关系,认为<素问·脉解篇>中"木音"属我国古代乐器分类法"八音"之范畴.<素问·阳明脉解篇>中"恶人与火"当为恶人之声音与琴、瑟所奏"丝音"离卦之音.  相似文献   

5.
[摘要]《汤液经法》与《伤寒论》之间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汤液经法》强调天人相应,主要从人体正气、生理的角度来探讨疾病诊疗规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论述了经方的组方规律。《伤寒论》则是从临床角度出发,收集大量的临床病案,综合人体正气和外感邪气两方面的因素,撰用《素问·热论篇》的相关内容,创造性地总结出三阴三阳辨证论治体系,将外感天行病分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三阳病和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三阴病,并在《汤液经法》经方的基础上,加减化裁,“论广”而成,重释了《汤液经法》经方的方义。  相似文献   

6.
浅谈“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语中 ,“儿”字是一个特殊的汉字。它既可以自成音节 ,作单音词、词根、词缀 ,又可以不自成音节 ,造成“儿化”。其中儿缀与儿化是极易混淆的现象 ,需要严格区分看待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感情的直接产物.《礼记·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因此,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歌,而感情伴随着人类的始终,人类是永远不会同诗歌告别的.如雪莱所说,“人是诗的动物,自有人类便有诗”:(《为诗辩护》),苏舜钦所说,“诗之作与人生偕者也,人怀欢愉悲郁之气,必舒于言”(《石曼卿诗集序》)不但诗人们需要用诗歌来舒“欢愉悲郁”之气,读者们也都需要从诗歌中寻求思想感情的共鸣.白居易说:“天意君须会,人间要好诗.”也正道出了这个意思.“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 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陆机《文赋》).正是诗人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感情才使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经》流传至今.一个女子思念情人,优心忡忡.及至与情人相会而得到满足.幸福和喜悦的感情使她  相似文献   

8.
从本体、工夫、修身理想三个层面论述了“在我之学”这一思想。“在我”体现了朱熹“万理具于吾身”的本体论思想,即“理之在我”,阐述了“理”与“性”“道”之间的关系;以及“修德行仁,天命在我”的工夫论思想,即修养“在我之心”。“在我之学”旨在时时地“反身而诚”“反观内视”,完善君子的内在德性,通过“在我”这一根本方法从而实现“君子”人格的修身理想。  相似文献   

9.
1998年和 1999年春节期间在北京举行了“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 ,后又出版了《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光盘。朗诵会上 ,艺术家们在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境之中 ,通过舞台朗诵艺术 ,再现了千年前唐宋诗词名篇的音韵声调之美。其富于探索性的努力和尝试体现在 :在读字发音上 ,正确处理好一字多音、字音古读的问题 ;在读字声调上 ,正确处理好一字多调、字调古读的问题 ;在诗词的叶韵方面 ,正确处理好韵字古读的问题 ,努力再现唐宋名篇音韵和谐整齐的艺术风貌。但同时也有不少地方值得商榷 ,如 :在读字发音的一字多音、字音古读方面 ,在读字声调的一字多调、字调古读方面 ,在朗诵叶韵上 ,艺术处理均尚有不一致之处。所录制出版的CD光盘封面印制的唐宋名篇原文 ,错别字较多 ,校对不够精。  相似文献   

10.
全国通用普通话 ,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语言文学法》颁布实施。普通话的形成 ,源远流长 ;汉语拼音亦经国际标准组织认证、联合国采用。台湾当局逆行倒施 ,挑起“拼音大战” ,意在分裂祖国 ,破坏统一。本文以中华民族共同语言产生与发展的史实证明 ,《国家语言文字法》的出台与实施 ,意义深远非凡。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1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第一次明确使用了“苏区精神”的概念,概括了苏区精神的内涵,论述了其重要价值及重大现实意义。本文旨在解读、阐释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以期通过“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更好地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12.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习近平同志立足历史新起点,顺应人民新期待,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作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群众工作的本质是密切党群关系、核心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做好群众工作是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理论。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群众工作的论述,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群众工作,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对苏区精神的概括。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在中央苏区时期的集中体现。苏区精神不但为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养分,也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4.
深邃的历史视野、能动的实践精神、体系化的辩证思维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品格。历史性是习近平总书记阐释生态文明的思想武器,历史性品格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人类格局、长远眼界和历史责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内含着能动的、实践的因素,实践性是其精髓和灵魂,能够指导实践、改变世界。辩证性品格最能反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继承创新,这一思想把诸多命题和范畴进行系统的、动态的、普遍的整合,辩证性、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观点新理念。  相似文献   

15.
徐坚 《外交评论》2020,(1):1-2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外交和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新思想理论成果。习近平外交思想在价值取向上彰显鲜明中国特色,即旗帜鲜明地坚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初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为人类现代化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心与倡导涵盖资本主义国家的人类共同体意识形成理论自洽,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两个必然"思想与"两个决不会"思想,对当代世界与中国发展大势进行深刻洞察得出的重要理论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从历史哲学高度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做出的重大理论贡献,体现出深刻的理论思辨与理论创新精神。习近平外交思想富于鲜活的时代精神,集中体现在高扬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敏锐洞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脉动、以新型全球化理念积极引导全球治理等方面。习近平外交思想使中国外交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升华,开辟了中国外交哲学的新境界,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强大思想武器与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6.
国家公务员伦理审查会是日本行政伦理事务的专业机构,日本国家公务员伦理法和公务员伦理规程是日本重要的行政伦理法典。日本行政伦理建设的特点在于确立了行政伦理的核心价值,重视程序规定和行政伦理法治化,制定了统一的伦理法典。借鉴日本行政伦理建设的经验,我国应建立行政伦理管理机构,制定完善的行政伦理法规,加强监督,推动权力规范运行,健全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相似文献   

17.
1933年春,中共陕西省委派习仲勋到照金苏区工作。习仲勋到照金苏区后,加强了领导层中代表正确主张的力量。他在照金苏区积累的政权建设、革命武装建设经验,在此后创建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善于做群众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给根据地其他干部很大影响。此后,习仲勋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走到哪里,就把这种作风带到哪里。密切联系群众,是习仲勋一生最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明天启元年(1621),明朝使者单凤翔一行渡海到达日本.单凤翔带来了两年前明朝“浙直总兵”申致日本德川幕府二代将军德川秀忠的外交文书,试图就海盗问题与日本德川幕府进行直接交涉.关于这一“浙直总兵”投书德川幕府事件,明朝方面的史料难以考见,日本方面却留有颇多相关记录.但是,关于投书日本德川幕府的王姓“浙直总兵”,日本方面的史料不明其人,迄今为止的先行研究也均未对之做过相关阐释.文章试对该“浙直总兵”做考述,并因以管见当时中日交涉之一端.  相似文献   

19.
论抗日战争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奉献精神、斗争精神是抗日战争精神的基本内涵。永恒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是抗日战争精神体现出的三个基本特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进一步发扬伟大的抗日战争精神,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20.
构建西部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模式选择与路径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中国区域经济重要板块,西部经济的发展必须以金融的发展为先决条件,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以金融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先决前提。本文基于金融中心视角,以西部中心城市西安为立足点,探索西部区域金融中心建立和发展的模式选择和路径安排,并提出可行性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