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载认为人性区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天地之性是纯粹至善的,气质之性是恶的来源。人性修养的目的就是要根除气质之恶,复归至善的天地之性。而要回归天地之性,既要"继善成性",又要"变化气质"。"继善成性"就是要保存、继承天地之性;"变化气质"就是要根除气质之恶。"集义"、"养气"是人性修养的基本工夫,通过"集义",养得"浩然之气",就能与天为一,成性成圣。  相似文献   

2.
张立新 《人民论坛》2012,(17):191-193
宋代理学家对人性论的论述是以其本体论为前提的,张载、朱熹作为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从他们的思想中建立并走向成熟和完善。相对于理气关系来说,理决定气,由理产生的天地之性就成为由气产生的气质之性的地位本体。这种人性论导致了存天理灭人欲理论的产生,对宋代以后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王慰 《求索》2010,(4):118-119
张载以"虚"为本;以"气"为用,在"虚气相即"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自己的人性"二层"说——"天地之性"、"气质之性"。其中源于太虚本体的"天地之性"是人的本性,它具有永恒、普遍、不变、至善、潜在的特征,它规定着人之为人,是人的道德人格形成的内在根据;禀"气"而成的"气质之性"是人之现实的自然属性,它是造成现实世界个体人性差异的原因和根据。人性二层理论说明了主体人性发展的多维向度,这为道德修养的必要性提供了理论上的根据。  相似文献   

4.
儒道“天人合一”环境伦理观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儒家、道家"天人合一"思想,蕴含丰富的环境伦理思想,对认识和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以及环境伦理学的建构具有很大的价值。从本体论来说,天人同源、同性,因而人与自然皆为宇宙中平等的成员;从关系来说,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组成有机的生态系统;从地位上说,人与自然及其构成的系统,不仅具有各自的内在价值,而且互为工具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文俊 《求索》2010,(1):115-117
《周易》崇尚和谐,提出了“太和”的理念,是古人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及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的统一,是通贯天、地、人三才的整体和谐。“太和”理念的价值,有助于深化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胡宏是南宋初年著名理学家 ,他冲破理本论的框制 ,独创出性本论的第三条理学进路。从宇宙本体论来看 ,胡宏论性具有鲜明的层次性① :第一层是超越之性 ,它是至诚的、至善的 ,是不能用现实经验层面的善所能淋漓尽致地透显的。胡宏所主张的“性不可以善恶辨 ,不可以是非分”②中的“性”就是超越之性。第二层是自然之性 ,也就是“生之谓性” ,它不是价值评判的对象 ,它是人类生存延续的必要条件 ,生而有之 ,不是后天环境所形成的。第三层是经验之性 ,属于价值判断所施的范围。胡宏说“好恶 ,性也。小人好恶以己 ,君子好恶以道 ,察乎此 ,则天理…  相似文献   

7.
画中也和谐     
《今日中国论坛》2008,(2):158-158
很多人说,看王培东的画作,能得到一次“天人合一”的精神享受,那是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8.
吴育林 《求索》2007,(2):147-149
天人关系或天道与人道之间的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基本的概念和最基本的问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包括儒学和道学基本上都主张天道与人道、天和人是一致的、和谐统一的,并从人的主体性和天的自然性(或无为性)等不同的角度对“天人合一”的命题进行论证,用以解释说明社会政治和人际间关系应有的法则,蕴含着无穷精奥的治世智慧,对中国当代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工具理性、文化精神导向、化解矛盾的普世性方法论和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等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道家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给现代环境伦理学进一步考察和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表现为对自然界系统性、规律性及生命价值的肯定。对中国古代道家传统"天人合一"思想进行现代环境伦理学价值维度的思考,对于在社会发展中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有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晓春 《前沿》2005,(12):195-197
“天人合一”思想是我国古代诸多哲人和政治思想家们对天人关系的一种天才式的领悟,其中所蕴涵的唯物辨证的智慧精髓,不仅对我国传统哲学、政治、伦理思想的建构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当前我们树立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无善无恶”与“至善”是阳明思想中的重要内容,也是理解阳明学不可忽略的论题。二者非但不是矛盾的,而且在逻辑上更是关涉的。这在于二者所指向的内容不同,对之言说时所使用的范式也存在差异。具体来说,从“心统性情”的视角来看,“无善无恶”一句是对心体的阐发,而“至善者”一句则是对性体的释义,二者相辅相成。从“未发已发”来看,“无善无恶”是心体的未发状态,“至善”则是心体的已发状态。从“体用”的论域而言,“无善无恶”乃是从体上讲,“至善者”一句则是从用上说,后者昭示着前者,即以用显体。阳明从上述范式论述二者的关系,不仅是对理学内涵的丰富,更是对其心学境界的彰显。  相似文献   

12.
罗伯中 《求索》2006,(5):149-151
密尔和舍勒都是生活在社会冲突比较激烈的市场经济社会,他们的伦理学说为他们所处的社会克服激烈的冲突、建立良好的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我国要建立和谐社会,也需要和谐的伦理原则,而在这一点上我们从这两位思想家的思想中能得到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3.
思无邪是孔子诗论的一个重要观念,传统儒学的归于正与朱熹的使人得其情性之正的以道德理性为本的美刺诗学观,因其明显的附会曲解而时遭抨击;学术界对其的解析仍然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我们认为思无邪本是孔子断章取义,其义当释为不歪曲,不虚假,孔子本意当是指《诗经》三百篇皆为直抒性情之作,他强调的是性情之真,而非性情之正。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的工业革命和现代文明,在彰显人的主体性、个性、自由、批判精神等的同时也将人与自然、个体与共同体、肉体与灵魂、规则与美德等加以二元分割,这引发了20世纪中后期以来人们广泛言谈的"现代性问题".我国自19世纪被迫开始其历史意义上的现代化进程以来,就走着一条曲折的现代性道路,深刻地改变着人的存在状态,产生了严重的人的不和谐现象."和谐人"作为人存在的一种美好状态,是人存在状态的最高体现.如何重构人的和谐性,无疑理应成为和谐社会追求的根本目标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这与中国传统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是一致的。我国最古老的经典巨著《易经》中所倡导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市场外部性等因素导致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现实表明,单独依靠传统市场力量已无法解决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西方国家借助非市场力量即政府和第三部门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进而产生了探讨生态环境与政治关系的生态政治学说。本文立足中国生态环境问题事实,借鉴西方生态政治理论,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天人合一"思想,探讨中国化的生态政治理论,尝试构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动态和谐的"天人合一"中国生态政治。  相似文献   

17.
天人合一思想可谓是中国哲学思想研究的核心,它不仅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哲学命题,也是中华文化赖以生存和积淀的土壤。同样,图腾世界也是一个引发无尽思考的领域,图腾研究可算是人类学研究中解读他者文化、阐述与他者关系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就将这两种在人类思想中彼此独立但都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体系结合起来,试图找到其不同表征下的共通之处,并结合现实谈谈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迟子建的小说中,天人合一是最基本的一个文化观念,这种观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崇尚自然精神,对自然的热爱构成了她的小说人类之爱的重要内核,也是她的小说人类之爱的原始动力;和合精神,对人的物性的体认以及珍惜生命、关爱万物的观点,都是和合精神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天人合一”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它在我们民族性中根深蒂固地沉淀着,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巨大,最显要处莫过于唐代以前的历史时期,影响主要有三方面:逆天不祥、指天而呼、天(神)人合体。  相似文献   

20.
现代视角下“天人合一”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  侯翠瑛 《前沿》2010,(12):47-49
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似乎正成为解决此问题的良方。"天人合一"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现代社会已有天壤之别,所以必须正确解读"天人合一"思想,既看到其由于社会历史条件导致的局限性,又要吸取其合理价值为现代社会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