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2013年1月以来日趋严重的雾霾,引起了中国政府和公民的强烈关注.雾霾现象的扩散和蔓延,反映出我国现有的雾霾治理机制存在严重问题.2014年新修订环境保护法则对雾霾的治理提供了很多制度上的创新和有益才尝试.本文从我国雾霾问题的现实原因出发,借鉴英国伦敦和日本雾霾治理的先进机制和措施,探讨我国新环保法对雾霾治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近年来PM2.5大气污染为出发点,讨论了PM2.5的危害及污染现状,分析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立法制度缺陷,从立法的角度提出治理雾霾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雾霾污染问题是近年来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自2014年3月《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颁布以来,北京市雾霾污染问题进一步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雾霾污染防治立法有利于北京市雾霾污染治理举措的系统化、具体化,对北京市雾霾治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立法过程中,我们在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的同时,也可以以《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为依托,以《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的实施和修改为中心,对北京市雾霾污染防治立法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的各地频现雾霾天气,大气污染状况极为严重,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与身体健康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雾霾问题是国家工业化进程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副作用,如何在保证经济正常健康发展的同时减少大气污染,改善雾霾现象,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考验.本文结合雾霾的天气的成因与特点,从法律的角度入手,提出防治雾霾的合理化建议,为雾霾天气的治理提供法律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韩园园 《法制与社会》2013,(33):166-167
大气污染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我国也雾霾天气频现,尤以京津冀地区为甚。PM2.5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立法现状和最新立法进展,以及我国仍存在问题,给出治理大气污染的相关对策。文章数据大部分采用最新数据,结合我国国情,探讨综合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大气污染联防联治的过程中,以立法的协调促进各省市治理大气污染的合作是有效治理大气污染的方式,立法协调机制的建立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我们应借《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颁布与《环境保护法》修订的契机,汲取美国、日本、欧盟立法协调机制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大气污染联防联治立法的现状,构建与我国国情及法制现状相适应的立法协调机制。建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向国务院授权,由国务院实现立法协调机制法律关系中纵向管理关系与横向协调关系的统一,并构建救济机制。同时,对大气污染治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信息公开和交流制度等配套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旨在对保障立法协调机制的有效运行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2013年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多次出现重度灰霾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针对这种严峻形势,《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于2014年12月22日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目前正在审议之中,此次修订重防雾霾。
  《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改,拟将近年来治理雾霾的经验法治化。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表明,解决区域大气污染问题,必须尽早采取联防联控措施,以统一规划、统一评估、统一方法、统一协调和监管,实现环境保护的成本最小化和实效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赵肖灿 《江淮法治》2014,(13):16-17
近年来,蚌埠市从工业大气污染源治理、秸秆禁烧回收利用、机动车污染防治等方面不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整体上看,全市的大气污染形势严峻,尤其是去冬今春以来,受气象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以PM2.5为代表的雾霾天气频发,局部地区的空气环境已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9.
在人们对雾霾问题的持续关注中,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日前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分组审议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雾霾,同样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从执法检查报告来看,2014年上半年,大气污染治理尽管有所进展,但与百姓期待和既定目标还有不小距离。值得注意的是,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乏力"、排污惩处力度弱等问题一直存在,成为防治  相似文献   

10.
近来,各地频现雾霾天气,大气污染程度较严重。雾霾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文章对雾霾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研究,并借鉴国内外对雾霾等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等措施,从法律的角度提出防治雾霾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杨益 《政府法制》2013,(14):6-7
去冬今春,我国多个城市的PM(颗粒物)2.5数值突破警戒线,受影响最严重的是京津冀地区,雾霾笼罩,大气污染严重。其实,目前空气质量良好的国家也经历过严重的空气污染。那么他们是如何治理出蓝天自云的?有什么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13年起,频频发生、不断蔓延的雾霾,不仅成为我国头号环境污染公害,而且因其直接危及公民健康权、不断累积社会焦虑不满,已呈现出从民生问题向政治问题演变的巨大风险。这就不难理解,"治霾"成了今年全国和地方"两会"的热议焦点,而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史无前例地写入"雾霾"一词,使用了"宣战"这一罕见表态。从国务院重磅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相似文献   

13.
在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新法增加了关于大气污染,特别是雾霾治理及应对的相关规定。在明确政府责任,加大对违法排污的惩罚力度、加大信息公开等方面有重要突破,被视为中国用重典向污染开战的举措。这可视为一个信号:在政府层面,对环境污染的防治尤其是应对雾霾,其应该作为。然而,政府基于什么要承担环境责任?到底有哪些措施可以规制政府承担环境责任?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2013年初,大范围雾霾重袭我国,中东部地区空气污染指数频频破表,PM2.5开始进入我国群众的视野,成为大家密切关注的焦点;截止2014年5月,我国的雾霾天气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愈演愈烈,并且持续到我国西南部,中国的土地笼罩在一层又一层的深霾之中,种种现象表明:我国大气污染形势已非常严峻。令人遗憾的是,我国目前大气污染防治法律体系虽有发展,但尚不健全,这给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带来了不少阻碍,我们应当学习和借鉴国外大气污染防治立法的先进经验,构建适宜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5.
于召艳 《法制与社会》2010,(17):196-196
社会治理是公众表达利益和参与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它提倡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社会管理,因此公民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之一,其素质对社会治理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公民素质和社会治理的关系入手,分析了社会治理过程中影响公民素质的因素,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陈新民 《江淮法治》2014,(17):12-13
今年是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进的一个重要节点,“向雾霾开战”已成为我省各级人大共同聚焦的工作重点。各级人大常委会顺势而为、主动跟进,通过视察、调研、执法检查等多种方式助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保护青山绿水、蓝天白云作出了积极贡献。本期继续集纳部分市县区人大常委会监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因为雾霾频发,最近几年发生了针对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环境损害侵权诉讼.基于点源污染损害的救济规则能否适用于区域大气污染损害救济,目前存在法理上的争议.《侵权责任法》对于区域性大气污染损害的救济没有作出规范上的回应,建议设立对区域大气污染受害者的行政补偿机制.由于起诉特定的违法企业要求其承担区域侵权赔偿责任有难度,建议修改立法,扩大环境侵权责任适用范围,让区域大气治理变成各方面的义务,并把环境成本内化于各行各领域.区域大气污染损害应属于特殊的共同侵权,但是《侵权责任法》对此并未认可,建议用政府补偿的方式予以解决.区域之间大气污染侵权责任的追究,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拓展适用基于点源的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因果关系间接反证原则.大气污染民事公益诉讼的责任形式建议仅限于停止侵权等行为责任,让公益诉讼回归本意.  相似文献   

18.
2013年全国平均雾霾天数是52年来最多,我国空气质量已经恶化到质变的水平.这现象说明严重的雾霾天气已趋于常态化并成为全国性的环境灾害.长期的雾霾天气将严重危害人的健康,甚至引致死亡.因此,我国治理雾霾污染刻不容缓.但是,在政府治理雾霾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将首先分析雾霾的现状和原因,分析政府治理雾霾政策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政策工具理论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江言 《江淮法治》2014,(11):1-1
正听取审议省政府关于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报告并作出决定、上下联动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在听取审议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报告基础上进行专题询问并作出决定、开展江淮环保世纪行活动、加快制定《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大气污染防  相似文献   

20.
当前行政听证越来越多的运用到行政主体制定行政法规或作出影响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决策当中。本文通过对美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分析,对构建我国行政听证制度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