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侨园》2017,(6)
正6月12日,《侨园》杂志采访被美国白宫邀请为美国青少年领袖代表的美国华裔学童,年仅11岁的尚壐樂DANIEL SHANG、13岁的尚壐宸DARREN SHANG。他们在沈阳向侨园杂志社现场篆刻赠送"侨园"之印。他们虽是出生在美国,但幼年即受到家庭影响学习中国书法篆刻,每天坚持练书法,学习中国文化。书法作品曾获得2015年国际儿童书法大赛金奖,分别入展2014年、2016年《亲情中华世界华侨华人美术书法展》,特邀  相似文献   

2.
沈殿成 《侨园》2002,(4):4-7
白净英俊的面庞,匀称标准的身材,坚毅敏锐的目光,温文儒雅的谈吐,落落大方的举止……这就是王世清给人的第一印象。对王世清进一步了解,会让人很惊讶,他是美国中华武术家协会主席、国际武当少林武术总会会长、国际武术联盟总会副会长、国际内家武术联盟总会会长、全日本武术总会永久名誉会长、日本国际空手道联盟总会最高师范兼名誉会长、美国技击协会推手散手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武术协会名誉主席、沈阳武术协会名誉主席、武学博士、国际级武术裁判、武术九段。王世清还是洛杉矶加州州立大学客座教授、沈阳体育学院名誉教授、国际武术推广战略研究会会长、世界亚裔民权联盟秘书长、加州东北同乡总会会长。总之,武术大师与著名侨领,这就是一个真实而又全面的王世清。作为当今世界顶尖级武术大师,王  相似文献   

3.
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引起全世界人民的注目,同时,在这历史性盛会中,美籍华人尚德林先生受北京奥组委邀请,为奥运会镜刻奥运城市之印,使中国印成为中国人民有勇气有信心向世界承诺表示自信的最有力的信物.尚德林还为参加北京奥运会的国际嘉宾现场挥刀篆刻名章.尚德林的名字及他篆刻的中国印亦受到世人瞩目.  相似文献   

4.
桃源  力扬 《瞭望》2008,(32)
争取了多少年,中国的国粹武术终于作为特设项目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向世界显露峥嵘了。与此同时,传来美国前拳王霍利菲尔德拜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为师的消息。有论者称,武术作为北京奥运会的特设项目,是中国武术争取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起点。霍利菲尔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上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关公精神,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文化遗存.关公的忠、义、仁、勇精神和中华"大一统"思想,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而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载体.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和对比法,通过对关公精神和中华武术精神之间的融合做一研究,为以后研究中华武术和关公精神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民主》2017,(10)
<正>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武术工作,把武术作为打造"舞动汉风"文化品牌、建设区域性文化中心的重要举措抓实抓好,促进武术事业获得长足发展。徐州武术文化源远流长,是全国闻名的武术文化发祥地之一,自古就有"尚武之国"的称号,在中华武术版图上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具备打造国际武术文化名城的坚实基础。打造国际武术文化名城,有利于丰富徐州文化内涵、有利于促进徐州体育  相似文献   

7.
正尚德林,1956年出生于内蒙古,自幼习木刻、国画、书法、后攻篆刻。就读于辽宁大学历史系,精心研习古文字,书法以甲骨文、商周金文尤精,又兼及石鼓文研究。印宗秦汉,追求雄浑朴茂、高古端庄。有人把尚德林比作一座"桥"。一是他连接东西,在世界各地不遗余力推介中国书法篆刻艺术;二是他连通古今,运用古文字的具象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而他正走着一条别样的"路"。几十年来,他致力于探寻中华文化的  相似文献   

8.
桂娟 《瞭望》2006,(26)
表现少林功夫的原创舞剧, 创意之初就瞄准海外市场郑州歌舞剧院近年推出的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将阳刚的少林武术与柔美的中国古典舞蹈融为一体,再加上其神秘的宗教气息,吸引了世界各地不同的目光。赴美巡演两年《瞭望新闻周刊》了解到,为履行赴美巡回演出两年约800场的合约,郑州歌舞剧院正在全力打造适合美国人口味的新版《风中少林》。  相似文献   

9.
或衣袂飘飘仗剑而立,或刀光霍霍声势夺人,说到中华武者,中国人的脑海里浮现的大都是这样的水墨画卷。在河南登封,不少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已成为画中舞刀弄棒的主角。据粗略统计,目前在登封习武的外国人,至少也有数百人。对于一些外国人来说,武术就是中国文化载体。习武,便是体验中国文化的最直接的方式。8月初的一天下午,本刊记者到达少林鹅坡武术学校的时候,已是残阳西斜,外国学员们刚刚结束一天的训练。他们正在吃饭,稍等一下吧。学校的一位负责人说。  相似文献   

10.
育文 《民主》2011,(6):44-46
一 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兔年春节记者在美国的这种感觉特别强烈。中国的春节包括中央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已经成了向全世界宣传中国,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有方式。除夕夜记者在美国路州参加一个华人家庭举办的除夕party,吃年夜饭,包饺子,看春晚,放花炮……和在国内过春节毫无二致.只是多了十几位美国朋友。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闻名的中国国粹中,除了烹饪技术外,恐怕要算中国武术了。京剧虽然也是令许多西洋人着迷的艺术,但它毕竟是凤毛麟角,不可能大规模推广。中国的国粹武术,像一朵正在开放的鲜花,在波兰吸引着诸多的青年爱好者。  相似文献   

12.
卫红春 《侨园》2013,(4):52-53
<正>2012年10月21日,为期5天的第九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在郑州开幕。来自海内外的众多来宾和武术爱好者,再次把目光投向了神奇的少林功夫。河南不但是少林拳、太极拳、形意拳三大拳种的发源地,在全国129个武术拳种中,有1/3的拳种曾流行于中原大地。晚清以来,这些拳种曾名噪一时。但让人堪忧的是,因为种种原因,河南的一些"武术村"渐行渐远,一些拳种已经失传,一些拳种也处在后继乏人、生存环境恶化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3.
《民主》2017,(10)
<正>徐州是汉文化发祥地,武术文化源远流长,彭祖开中华气功先河、刘邦"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张道陵创立道教,目前源起或在徐州广为流传的拳种多达37种。为更好地扩大徐州市委、市政府"舞动汉风"文化品牌效应,民进徐州市委会提出了《关于将徐州打造成国际武术文化名城的建议》,得到时任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的批示,促使江苏省体育局领导来徐州作专题调研;促进市委、市政府将把武术列入参与"一  相似文献   

14.
木头 《侨园》2013,(5):44-44
<正>见到旅美华人书画家尚德林先生以象形金文大篆,为韩国作家崔仁浩先生题写的《永恒的母亲》书名,氤氲墨香,沁人心脾,会心凝神,眼前一亮。天地孕育生命,天地之间母爱永恒。将永匣的母爱以金文大篆书之,可谓匠心独运中达成的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篆书的笔画瘦劲如折钗股,自然若屋漏痕,委婉似万岁藤。想到布衣荆钗、草房老屋,自然便会想起母亲的容颜。想到端午门楣上的艾草,就想到与端午节相近的母亲节。每个人都有母亲,母爱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那一缕阳光。而异国他乡的海外赤子对母亲和祖国定然会多一份牵挂与感念。我想,多年旅居美国的尚德林先生在挥毫运墨之时,心中一定汹涌着浩浩长江与九曲黄河。  相似文献   

15.
林云帆 《侨园》2007,(2):28-29
在海湾石油富国卡塔尔,有一位27岁的中国小伙被当地人誉为“功夫王子”。凭着一身绝技,他曾击败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拳击精英及日本空手道高手,并在首都多哈创办了“少林武馆”。他教出的阿拉伯弟子,多次在国际武术比赛中夺得奖牌,就连大名鼎鼎的半岛电视台,都称他是住“了不起的人物”!  相似文献   

16.
孙大光 《侨园》2012,(5):10-11
2012年2月28日的美国华文报纸《国际日报》刊出一篇令许多华侨华人关注的新闻:《奥巴马总统收藏王世清将军的书画作品》.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洛杉矶举办的竞选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活动.美国总统在繁忙的竞选活动中接见王世清并收藏其作品,显然,王世清的身份非同一般.他是一位身在美国"文武双全"的知名华人将军:国际著名书画艺术家、美国志愿后备军人协会行动总部副司令.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8,(33)
8月21日,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的北京2008武术比赛将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登场。中国老一辈武术家曾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期间进行过武术表演。时隔72年,武术争取到在奥运会期间比赛的机会来之不易。这在奥运史和中国武术史上都是第一次。此前8月8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由来自河南登封武校的2008名少林小子表演的节目《自然》,在演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中,像一个人在舞动,没有冲突和碰撞,有的只是和谐流畅,珠圆玉润,生生不息。这一4分30秒的精彩表演,已令世人惊艳。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中国传统武术"礼"文化的精神内涵与外在表现形式,并分析了二者的关系。指出武术"礼"文化带有浓厚封建等级差异的痕迹,它体现出了儒家尊敬师长的文化思想,体现出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相处等理念,包含了规范习武者的基本行为准则等内容。武术"礼"文化在国民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的培养、增强民族自信和增加民族凝聚力、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认同以及促进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赵长青 《理论视野》2012,(11):82-84,8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加迫切。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的基石,在国家文化战略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大力提升对书法文化战略的认识,充分发挥书法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其成为提高人民群众思想文化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支撑,成为推动文化强国建设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一)中国书法是最具中华民族特质的文化符号,已成为代表中华文化的标识伴随着汉字的演变书法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元素,是  相似文献   

20.
《侨园》2008,(1):8-9
贺梅案历时七年落幕中国夫妇赢回女儿 2007年1月23日,备受华人社会和美国主流媒体关注的贺梅抚养权之争,在美国田纳西州法庭内外演绎了七年之后落幕.亲人团聚,华人贺绍强夫妇终于赢回了女儿贺梅的抚养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