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病历在医疗纠纷处理中具有核心证据价值,因而在医疗纠纷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医患双方对病历的证据效力的争执也变得日益复杂。由于法律专业人士不具有医学专业知识,因而对病历的真伪及证据价值的判断显得无能为力,为了正确判断病历的证据价值,为了更好地使用病历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因而迫切需要启动病历法律评估。病历法律评价应当坚持全面性、整体性、规范性和不苛求的原则,由有相关专业知识和背景的专业人士依照法定程序,采用专业评估方法,对病历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客观性进行评价,并提出专业性的评估意见。  相似文献   

2.
由于医疗活动的高度专业性,因而在医疗纠纷诉讼中存在证据偏在、医患武器不平等严重问题。证据协力义务是居于准确、公正、和谐、效率等的价值基础,其在医疗纠纷诉讼中的适用具有正当性。建议通过医疗机构的阐明病历义务,对证人、鉴定人违反证据协力义务的制裁,证人拒绝提供证言权等规范来弥补医疗纠纷诉讼中证据协力义务的结构性缺失,以增加医疗纠纷诉讼中证据协力义务规范的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3.
论医疗纠纷诉讼中的证据协力义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宏丽 《证据科学》2011,19(3):307-317
由于医疗活动的高度专业性,因而在医疗纠纷诉讼中存在证据偏在、医患武器不平等严重问题。证据协力义务是居于“准确”、“公正”、“和谐”、“效率”等的价值基础。共在医疗纠纷诉讼中的适用具有正当性。建议通过医疗机构的阐明病历义务,对证人、鉴定人违反证据协力义务的制裁,证人拒绝提供证言权等规范来弥补医疗纠纷诉讼中证据协力义务的结构性缺失,以增加医疗纠纷诉讼中证据协力义务规范的可预测性。  相似文献   

4.
病历是医院最常见的文书之一。在法律上,病历也充当着重要的证据作用。在医疗纠纷中,病历是一把双刃剑,高质量的病历可以是医务人员的保护伞,反之则会是其最大的敌人。但是在医务人员在医疗纠纷中篡改病历的现象并不少见。关于篡改的病历的证据作用以及对相关人员的处理,国内外学者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周晓蓉  常云峰  邓振华  黄贵琢 《证据科学》2005,12(2):119-122,118
病历是医院最常见的文书之一。在法律上,病历也充当着重要的证据作用。在医疗纠纷中.病历是一把双刃剑,高质量的病历可以是医务人员的保护伞,反之则会是其最大的敌人。但是在医务人员在医疗纠纷中篡改病历的现象并不少见。关于篡改的病历的证据作用以及对相关人员的处理,国内外学者存在着不同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医疗纠纷处理中有关证据真实性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证据保全是解决这一困境的较好办法。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了病历资料和可疑医疗物品的证据保全,但存在法律定位不清、具体操作性差等缺陷。对于条例规定的病历资料和可疑医疗物品的封存和管理,从法律性质上来说应属证据契约。当前我国证据保全制度在立法上存在诸多缺陷,长远来看有赖于我国证据保全制度在诉讼程序上的前移与适用范围的扩大,以及通过立法增强当事人的取证能力。在目前的法律体制下,只能通过引入第三方见证人和制作证据保全笔录来解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7.
医疗纠纷证据保全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鑫  施蕾 《证据科学》2009,17(3):331-345
医疗纠纷处理中有关证据真实性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证据保全是解决这一困境的较好办法.我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了病历资料和可疑医疗物品的证据保全,但存在法律定位不清、具体操作性差等缺陷.对于条例规定的病历资料和可疑医疗物品的封存和管理,从法律性质上来说应属证据契约.当前我国证据保全制度在立法上存在诸多缺陷,长远来看有赖于我国证据保全制度在诉讼程序上的前移与适用范围的扩大,以及通过立法增强当事人的取证能力.在目前的法律体制下,只能通过引入第三方见证人和制作证据保全笔录来解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8.
肖柳珍 《证据科学》2012,20(3):322-329
医疗纠纷诉讼证据包括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七种证据。由于医疗纠纷诉讼的特殊性,我国司法实践已经形成了病历—鉴定—审判的审理模式。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存在案件事实认定的鉴定结论依赖性及法律责任认定的鉴定结论依赖性。然而,其不利因素是病历资料的客观真实性在现存制度下难以保障,双轨制的鉴定制度还很不完善。建议引入特定场所视听资料对病历真实性进行佐证,加强电子病历真实性的管理与监控,完善鉴定人出庭制度,推行专家辅助人制度及采取专家陪审员制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制度具有的现实价值体现法律对权利主体的利益保护呈现多元化需求以及社会治理力量,法治价值体现了人民调解制度具有的自由平等价值、正义价值和经济效益价值,传统价值则体现构建和谐社会和保障社会秩序价值,得到医患双方的认可和各级政府的重视。由于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的设计融入和体现了调解制度的价值理念,在医疗纠纷处理实践中发挥出独特的效用并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新时期探究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制度的价值,对于建立健全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法律制度,构建体系化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民事诉讼证据的“三性”谈医疗病历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50条规定:“质证时,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针对证据证明力有无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与辩驳。”准确认定医疗事故的存在、正确判断在医疗损害发生中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是否有过失、医疗活动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有因果关系,主要依据的是病历资料。笔者从民事证据的三个特性,谈几点有关医疗病历资料保护的问题,以期减少因病历而发生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医学生病历书写技能、掌握病历书写要求和法律规定,本研究以《侵权责任法》第七章医疗损害责任和《病历书写规范》为依据,评估、干预、提高医学生的病历书写技能和法律意识。结果显示,实习生与在校生有统计学差异,干预前后的在校生对病历书写规范及医疗损害法律制度的认知有统计学差异。研究认为,在校生经针对性、综合性、规范化的病历书写规范培训后,能有效掌握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和法律制度。建议病历书写规范的培训应该常规化、制度化、规范化,纳入教学计划,提高医学生的病历书写技能和法律意识,减少病历记录不良和记录瑕疵,防范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基层医疗机构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对我区医学会2002年9月至2006年1月鉴定的53例案件进行分析。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主要是工作责任心不强、法律意识薄弱、技术水平不高、医疗告知不当、医院管理不善。防范医疗纠纷应做到:增强法律意识、规范病案书写、加强技术培训、密切医患关系、强化医院管理。  相似文献   

13.
论证据意义上的事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民 《证据科学》2010,18(6):662-670
研究证据意义上的事实,有助于准确把握事实与事物,案件事实与证据事实的联系与区别,有助于准确理解与把握我国刑事诉讼证据规定首次明文确立的证据裁判原则、意见证据排除规则。事实与事物既有同一性又存在明显差别。事物是事实的载体,事实是事物现象的表述;事物会发生变化,事实却不会变化,事物的变化导致产生新的事实;事物的反面是无,事实的反面是假。案件事实不同于证据事实,案件事实不是适用法律的依据,证据意义上的事实才是适用法律的根据;案件事实的存在形式不受限制,无法被消灭,却有赖于证据证明,证据意义上的事实不仅存在形式和表现方式要受限制,而且还可能被消灭;证据意义上的事实除了具有客观性特征外,还具主观性特征。证人证言中的事实与意见的界定,以及确定证人证言意见性陈述"合乎一般生活经验判断"的方法,证人根据专业知识就专业问题作出的评论与判断意见性陈述应具有证据事实属性。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在研究、探索通过仲裁处理医疗纠纷的过程中,都要依据我国法律思考医疗纠纷的可仲裁性问题。医疗纠纷的可仲裁性不仅决定了仲裁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而且关系到仲裁裁决会被国内法院撤销或者不被外国法院承认和执行,最终导致仲裁无效。笔者认为,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营利性医疗机构发生的医疗服务合同纠纷具有可仲裁性,除此之外的医疗纠纷则不具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医患纠纷数量多、调解难度大的问题依然显著存在。调解作为传统的医患纠纷处理方式之一,仍存在各部门缺少协同治理、调解员缺少专业医学知识等问题。华西坝派出所"调解天团"在调解医患纠纷中,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的调解模式和经验,新创由患方、医方、医学专家组和调解员组成的调解模式,弥补传统调解方式的不足,兼具公平性、专业性与及时性,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医患纠纷。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部分问题,可通过建立"互联网+调解"模式,加强宣传与推广、培养专业性与复合型的调解人才来不断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徐明 《政法论丛》2020,(2):48-58
近些年在医疗卫生领域,医疗纠纷事件多有发生,呈现出明显的违法犯罪化之时代变迁。医疗纠纷多元法律治理有其价值,但从当前实践看,关键问题是"治乱"与"治软",亟需用法治统一理念和方式来强化、协调医疗纠纷的治理机制。根据我国医疗纠纷治理的现实情况,其"手段与功能"的治理模式色彩深厚,其治理效果显著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应当树立法律权威,发挥法律刚性约束力;协调法律机制,实现法律公平正义价值,并推进标本兼治,提升医疗纠纷法律治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晓芬  邓三 《行政与法》2010,(9):104-107
侵权责任法按照过错责任的基本原则对医患双方的权益进行了界定,实现了对医患双方的折中、平衡保护。但由于原有医疗纠纷处理法律体系尚存,新的程序性规则尚不明确,新法的规定势必导致医疗纠纷的处理面临两难选择。因此,应当建立以司法鉴定为主线,以过错鉴定为核心的医疗损害鉴定机制,同时辅之以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和医疗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8.
刘兰秋 《河北法学》2012,30(11):140-149
如何有效化解日益增长的医疗纠纷,维系医患关系的良性运转,是域外许多国家和地区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家都建立了颇具特色的医疗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并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度重视行业性、专业性组织的作用,以完善的法律与制度保障医疗纠纷第三方调处机制的顺利运行,通过健全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确保第三方调处效果的最终实现是上述国家的一致做法.  相似文献   

19.
器官移植对于挽救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病人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没有充分权衡移植手术利弊的情况下,对患者施行移植技术尚不成熟的双肺移植手术,进行探索性试验的医疗行为违背了生命伦理学和医生的职业道德,医患双方由此发生医疗纠纷也是不可避免的。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法律之间的冲突,使医疗纠纷案件的处理陷入了困境,要想使医疗纠纷步入良性、理性处理的轨道,应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或者制定一部位阶较高,专门调整医疗损害赔偿法律关系的法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