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城市的广场绿地越来越多,但其周围绿荫难寻。由于盲目模仿国外或南方城市草地为主的绿化模式,数年前西安曾出现过砍树种草的现象,例如:曾经是南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的小寨西路杨树林绿化带被砍光,出现树林消失,草地也半死不活的现象。更严重的是这股“砍树种草风”曾蔓延到机关学校,笔者心痛地看到过一些学校将十几米高的塔松砍掉种草。西安和陕西其他城市(主要是关中和陕北的城市)地处内陆,干旱少雨,地表干燥,不适合种植根系不发达的草,且草地经营成本是林木4倍以上,而对环境的净化作用只有相同面积林木的1/15。为此我在省政协九届一…  相似文献   

2.
就一个城市讲,市长可算是一方“青天”了。这个城市的数百万居民,几乎每天都在电视里看到他口不离廉政、东奔西忙的镜头。但是猛然间市长不见了踪影,人们被告知他因收受贿赂而被“双规”、被判处10余年有期徒刑,那么大家要想无动于衷几乎也是不可能的。而我,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城市、这样的省份。  相似文献   

3.
10月26日13时,L318次新疆首列拾花工人返程专列徐徐开出库尔勒火车东站,2300多名拾花工人满心欢喜踏上归途。为了确保今年第一批拾花工人顺利返程,农二师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前一天下午就将客运大巴调集到各个团场,为拾花工人返程做好相应工作。  相似文献   

4.
生活在西部     
徐冶 《今日民族》2001,(5):11-13
走在西部的大山中,对日出日落时的景物特别敏感,不像回到城市里,时间只在手表上,刚进入云南巍山的地界,夕阳落下山坡时,有一种野草在晚风中逆光摆动,同行的民族学家杨教授告诉我,当地民歌里有专门唱这种草的,认为这种草有风无风都自由自在,是世界上最自我放松的草,并把它用来形容男人。  相似文献   

5.
青青苦夏草     
路来森 《中国减灾》2013,(6X):56-56
<正>有人说,苦夏草就是夏枯草,其实不一样。夏枯草,能生长至几十厘米高,花絮呈穗状,花开在枝条的顶端,一串串的,招招摇摇,开得张扬而生猛,花色为淡紫色;苦夏草,大多生长至一二十厘米左右,花色是粉白色,花开在叶腋间,一簇簇的,拘谨而紧凑。苦夏草,看上去很静,像一个性情柔弱的孩子,默默地待在那儿。它们唯一的相同之处就是:盛夏之后,枝叶就干枯了。小时候,我曾经问过祖母:"为什么苦夏草过完夏天就干枯了?"祖母回答得很奇怪,她说:"苦夏草嫁给布谷鸟了,所以就干枯了。"这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答案。至今我也不明白,一棵草怎么就会嫁给一只鸟呢?是不是布谷鸟特别爱啄食苦夏草的原因呢?春天一到,苦夏草就钻出地面,嫩嫩的,碧碧的,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西部     
边走边唱 走在西部的大山中,对日出日落时的景物特别敏感,不像回到城市里,时间只在手表上。刚进入云南巍山的地界,夕阳落下山坡时,有一种野草在晚风中逆光摆动,同行的民族学家杨教授告诉我,当地民歌里有专门唱这种草的,认为这种草有风无风都自由自在,是世界上最自我放松的草,并把它用来形容男人。老教授一边说一边哼起调子唱道:“男人不欢快呀,女人不会去爱……”,听着这好听好玩的歌,我记住了这种草叫兔尾巴草,名字有点俗,却很让人难忘。 西部有许多山歌民谣,经过音乐大师的敲敲补补就成了经典。而欣赏这些好听的曲子不在…  相似文献   

7.
就一个城市讲,市长可算是一方"青天"了。这个城市的数百万居民,几乎每天都在电视里看到他口不离廉政、东奔西忙的镜头。但是猛然间市长不见了踪影,人们被告知他因收受贿赂而被"双规"、被判处10余年有期徒刑,那么大  相似文献   

8.
边走边唱 走在西部的大山中,对日出日落时的景物特别敏感,不像回到城市里,时间只在手表上.刚进入云南巍山的地界,夕阳落下山坡时,有一种野草在晚风中逆光摆动,同行的民族学家杨教授告诉我,当地民歌里有专门唱这种草的,认为这种草有风无风都自由自在,是世界上最自我放松的草,并把它用来形容男人.老教授一边说一边哼起调子唱道:"男人不欢快呀,女人不会去爱……",听着这好听好玩的歌,我记住了这种草叫兔尾巴草,名字有点俗,却很让人难忘.  相似文献   

9.
花间道性     
一朵花真傻,它还在从前的堤岸上站着不走。河已经易道了,水在别的花里。花在晚上哭,草醒了。花是草的夜,草是花的清晨。一颗心在夜里就凋了,一棵草到清晨才知道。草给花送葬。  相似文献   

10.
在北京火车站的对面,有条叫富建的小胡同,我至今还大致记得它的方位.有次去《北京观察》杂志社开会,先到了一个小时,就想到这条小胡同看看,转来转去却怎么也找不见了.问了一位在附近住的老人.据他说,前几年盖国际饭店,这条小胡同就被拆了.我听后,只是“噢”了一声,就再未说什么.而后怏怏离开.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小康》2012,(11):8-9
正专家点评苏州:古老到现代的嬗变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肖金成我去过几次苏州,其中两次专门去考察。近期看了关于《小康》关于苏州的全面报道,感觉苏州又有了新的变化,而且是越变越好。很多城市,在快速发展中,老城不见了,历史不见了,特色不见了,正所谓"千城一面"。而苏州,却不是这样,老城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古城在、虎丘在、网师园在、拙政园在、狮子林在。在保护老城的同时,开发了新区,建设了新城,一座现代  相似文献   

12.
回乡下,随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我说,怎么草也开花?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淡淡地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雪白的绒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大学毕业后,在我任教的几年里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听力有问题,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做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  相似文献   

13.
当我走进这座房子,关上阁楼的木门,我知道,我就是另一个人了。像身后的夜色,摇曳于这座城市里的灯光,关上门就不见了。  相似文献   

14.
读者来信     
“城乡一体之时也就是民工“终结”之日。那时,农民不再被束缚在土地上,他们有自由迁徙和就业的权利,他们进了城市就变成了市民,从事二、三产业就变成了工人,享有与市民和工人同等的权利。“民工”这一特殊治理体制下的社会标签将被彻底的丢进历史的垃圾堆。”——徐增阳  相似文献   

15.
母亲节即将到来.当城市的儿女为母亲送上康乃馨,乡野的萱草花也开放了.山涧旁,池塘边,萱草亭亭玉立,橘红的花朵状若百合,朝开暮落,寂寂无声.康乃馨盛行以前,在传统文化里,萱草代表母亲. 萱草忘忧的说法,自古有之.《诗经·卫风》:“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萱草,“谖”字有忘记之意.《诗经疏义》:“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在古代,北堂是主妇的居室,常用于指代母亲.晋代嵇康《养生论》:“合欢蠲忿,萱草忘忧,愚智所共知也.”既然愚智共知,萱草忘忧的说法,自那时起就广泛流传了.唐代孟郊《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直接表明了萱草象征母爱.  相似文献   

16.
北京城西二里沟街头小游园里,树绿花红,青草铺地。老人在遛腿,青年人看书入了迷,年轻的妈妈正高兴地逗着自己的娃娃。「我许久没上大公园了,要不是修了这个街头小游园,恐怕与公园再也无缘了。」说话的是北京市建筑公司的一位工人,他患了脑血栓症,腿脚不便,现病休在家。他说他常拄着拐杖来这里练腿劲,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二里沟街头小游园原先是一块空地,后来,园林部门巧设计,植树、种草、栽花,并且设椅子、围柵栏,空地成了小花园。街头小游园,也叫街头绿地,它是在北  相似文献   

17.
马力 《中国减灾》2004,(9):14-15
海原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农业贫困大县。针对“十年九旱”的县情,县委、政府在立足于抗旱减灾,遵循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大力发展抗旱避灾产业,把种草养畜确立为调整结构、改善生态、抗旱减灾、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总结探索出了一条抗旱减灾新路子。种草养畜优势明显一是种草养畜抗旱减灾优势明显,多年生牧草具有耐旱耐寒、改良土壤、防风固沙、治理水土流失等特点,并且适应性很强。紫花苜蓿播种期长,4-7月份任何时候有一次有效降雨,都能够种植,以草为主可以摆脱长期以来连续不断干旱的困扰。海原实践证明,干旱年份,旱地粮…  相似文献   

18.
<正>徜徉在大自然山水间,有时真的会觉得是老天爷在用心良苦的刻意安排,比如武隆山水,这里不仅有山有水有桥有森林有平坝,居然还有一大片荒原。由于荒芜,这里是敞开胸怀的;由于寸草不生,所以没有人烟。奇怪的是,我一眼就迷恋上这里。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紧邻的仙女山风景区,草盛林茂花艳?而这里却寸草不生滴水不见。如果处处桃花源,处处青山碧水,愚笨的人类会身在福中不知福。如今,执  相似文献   

19.
丘眉 《小康》2018,(24)
正"以铜立市、因铜而兴"的铜陵,2009年被认定为资源枯竭城市,传统产业发展难以为继,之后,花了7年时间,这座城市完成历史蜕变,发展空间也得到拓展。我与长江沿岸的情缘连线,是一艘邮轮。父母一辈,很多人心里都系着一个一生要去一次的地点——北京,更具体地说,是天安门广场。比如我的母亲,我送给她的第一份礼物就是陪她去北京,这也许会是她这辈子唯一一次去北京。我心里系下的第一个地点应该是长江。这个  相似文献   

20.
曾几何时,"上大学,坐办公室"成了许多家长对孩子的企盼,即使孩子成绩不好也一定要尽力让他混个大学文凭,而读技校,则被许多人认为是无奈之举。技术工人,这个曾经被社会忽略的群体,在今天,被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浪潮推上风口浪尖,成为就业市场的新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