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婷 《学理论》2012,(23):215-216
私立学校是由私人或私立机构投资,由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批准,教育和政府的结合,解决更多侧重于教育公平问题的学校.对于目前我国私立学校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提出如下意见:一是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二是学校与家庭联系要紧密;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四是加强对私立学校的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常远 《学理论》2014,(6):291-292
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或者说教会学生做人,这是一切教育者教书育人的前提和根本目的。近几年,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突出,教育界与社会舆论呼吁要加强对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品德形成、人格发展和社会适应,而且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小学生升入初中后,学生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学习的负担日益加重,学习中各种矛盾和竞争加剧,学习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这些问题若没有得到解决,许多中学生便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3.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一项全新的教育实践。面对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所存在的形式化、学科化、德育化等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一项全新的教育实践.面对当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所存在的形式化、学科化、德育化等问题,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北京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运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水平进行了系统测试, 并对男、女生, 初、高中生, 重点、非重点中学, 农村、城市中学生进行了比较, 得出结论: 中学生心理偏常的检出率很高, 但心理健康水平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样严重。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学年的基线数据,研究家庭贫困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相关家庭因素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家庭贫困会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显著负面影响;家庭贫困的中学生具有更多的负面情绪;家庭贫困降低了亲子沟通频率、破坏了父母间关系、削弱了父母对孩子未来的信心,进而增加了中学生的负面情绪。研究结论有助于发现青少年潜在的心理问题及风险,辨别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作用的机制,以便尽早对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7.
唐名淑 《学理论》2013,(21):356-358
自1999年以来,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加以重视,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存在严重的地域差异,特别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是目前教育界比较关注的问题,但是在四川革命老区教师专业化程度非常低,所以力图唤起各界对革命老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的重视并提出专业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4,(36)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生活状态和工作状态。在高校的实践应用中总结发现,学校体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影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分析,着重探讨学校体育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积极影响,并总结出如何将学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共同进步,提高大学生心理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9.
任珊珊  殷梦婕  王莹莹 《学理论》2012,(29):196-197
制度的存在与其背后蕴涵的伦理存在相适应。由此入手,通过探讨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问题,可以对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原则和制度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从《乐记》中演化而来的伦理一词是人类社会制度的形成之本,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制度未完善的国家,我们需要认清自己的特点,分析中国自己的伦理根源,建立合适的、正确的的工作准则,解决学校环境下心理健康工作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肖敬  徐芳 《学理论》2010,(20):216-216
从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构成分析,社会的影响教育、学校的引导教育、学生的自我教育已经构成动态立体信息交流的网络模式,这三者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形成中,承担和发挥了不同的作用。针对青年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多层次性的特点,应以一种立体的、发展的目光理性审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注重青年学生的人生需求满足、生活能力培养及情境资源开发,倡导师生间互为主体的交往关系,以人本视角开展心理工作,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在国家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工作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要求下,作为健康内容之一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显得十分重要。文章主要是从心理健康的涵义、标准和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功能来分析,从理论上提出了高校体育渗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从而为实践操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民主》2021,(7)
正【提案背景】近年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推进和宣传力度,让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扎根于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个人,保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和谐发展,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4,(36)
独立学院要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水平,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关键。要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必须从组织建设、教育教学、咨询辅导、师资建设和学生健康成长等方面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之能够真正做到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社会发展实际出发,达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偶像崇拜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选取北京市某普通中学 42 8名初一至高三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表明 :(1 )有偶像的中学生人数非常显著地高于无偶像的人数 ,“歌星影星”与“著名人士”是中学生偶像崇拜的主流。 (2 )有无偶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主效应 ,心理健康各维度在有无偶像之间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3 )主要偶像类型对中学生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主效应 ,不同偶像类型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朱红  陶云 《学理论》2009,(26):140-141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以消极态度看待心理健康、过分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削弱教育功效、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关系对立、不利于形成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系统等问题。积极心理学是近年来新兴的心理学研究领域,强调心理学要摆脱过去过于研究人的负性心理、注重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研究模式,应重视研究人性中的正性品质,以人的积极力量、善行和美德为研究对象,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通过对积极心理学基本思想的分析与研究,力求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刘媛 《学理论》2012,(28):170-171
积极心理学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探讨了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当前研究生群体所面临的普遍性的心理问题及形成原因的分析,将积极心理学理念有针对性地应用到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从树立积极取向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促进朋辈心理互助辅导以及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这几个方面,来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17.
冯娟 《学理论》2011,(23):243-244
目前学界将较多的关注投向了高校中的班级心理委员模式探索而忽略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和设立心理委员制度的重要性,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脱节,为了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和系统性,需要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科学有效地衔接。班级心理委员设置工作的"双阶段模式",强调依据从小学到大学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能力特点出发,分不同阶段在学校中设置工作侧重点不同的心理委员,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特别是随着独生子女群体数量的增大,家庭问题的复杂化,现代观念更新的加快,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择业和人际关系,培养健全人格的手段和有效途径.为此,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教育之中;要创设良好的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家庭心理环境和社区生活环境;要通过组织教师学习理论知识、深入调查研究、讲究科学方法等方式,努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引导其以课堂为主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综合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23)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思考。对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完善,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因此,从中学生实际出发,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策是: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合力;转变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组织社会实践,注重综合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中学生学习焦虑及其并发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运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发现中学生许多不健康心理都与学习焦虑相关。学习压力过大是造成中学生心理偏常或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