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警法传真     
《法治纵横》2011,(22):73-73
反规避执行专项行动 本刊乌鲁木齐讯(记者李昀霞通讯员杜高升)降低银行信用等级、限制贷款融资、限制出入境、不得出入高级宾馆、不得乘飞机……近日,新疆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启动今年以来最大规模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联合公安、银行等相关部门.采取扣押财产、限制自由、限制高消费等多项措施,挤压“老赖”的生存空间,以敦促其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实生活中大量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的违法现象,最高人民法院在2011年初部署开展了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一年多来,各地法院高度重视、迅速行动,采取得力措施全面推进,有关职能部门积极联动配合,已取得明显成效。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立足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建机制、攻难点、谋突破"的工作思路,以执行创新为抓手,建立健全反规避执行工作机制、财产查控机制、执行监督管理机制、执行联动机制等各项执行工作机制,有力促进了执行工作的全面提升和良性运行。充分调研后,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司法实践中各种典型的规避执行案件进行分析提炼,研究反制措施,在此基础上正式出台了《关于认定和处理规避执行行为若干问题的规定》,成为全省法院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开展的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既提高了案件实际执结率,增强了全社会对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了解和对执行难状况的进一步认识,又赢得了社会各界更为广泛的支持,促进了执行环境的改善。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交流成果,为防范和打击规避执行行为提供参考,本期集中选用了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推荐的5篇反规避执行典型案例,为全国各地法院处理同类案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维护法律权威、从根本上化解“执行难”问题,最大限度地保障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目前,广东省湛江市两级法院同时启动了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并将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与该市法院创建“无执行积案法院”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两项活动互相促进,共同推进,切实提高执行工作的质量与效率。这是湛江市两级法院落实最高人民法院今年提出的在全国法院系统部署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的积极响应。  相似文献   

4.
2010年下半年以来,为进一步巩固全国集中清理执行积案活动成果,实现执行工作良性循环,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开展了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活动,以期涌现一批"执行案件在法定期限内基本执结、执结标的到位率大幅提高、涉执信访明显减少、执行工作长效机制良好运行"的先进法院。2011年初,针对大量被执行人规避执行的不良现象,最高人民法院又及时部署开展了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以有效维护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树立司法权威,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两项活动部署开展以来,各级法院高度重视、迅速行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苍山县人民法院以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为切入点,以争创无执行积案法院为目标,秉承“少讲执行难,多想怎么办”的工作理念,为缓解执行难,不断加强和完善执行工作,对执行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大大促进了执行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执行难一直是困扰我国司法机关的主要难题,而规避执行更是影响执行的突出表现。近年来,规避执行现象逐年攀升,相当一部分有履行能力的被执行人采取各种所谓的合法方式规避执行,手段隐蔽,形式多样。针对这些情况,最高人民法院自2010年年底就下发了《关于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的工作方案》,在全国法院系统开启了为期一年的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在该专项活动中,法院有的放矢地采取了各种反规避执行措施,既有法可依地加大了对规避执行的司法制裁力度,又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效法律文书确认的债权,切实维护司法权威。为此,笔者采编了以下四篇执行案例文章,透过这些文章可窥见法院为震慑规避执行行为而采取各种强有力的司法制裁措施,切实增强了执行权威。  相似文献   

7.
隗苇 《法律与生活》2009,(12):35-36
新闻背景:2009年5月14日,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执行一庭、二庭56名法官、法警队14名法誓分为5个小组针对53名拒不执行案款的“老赖”进行强制执行。此次行动,执行法官成功找到并带回被执行人25人,顺利执结案款1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8.
《人民司法》2012,(5):7-10
在最高人民法院部署开展的创建"无执行积案先进法院"活动和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中,江苏法院立足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建机制、攻难点、谋突破"的工作思路,以执行创新为抓手,建立健全反规避执行工作机制、财产查控机制、执行监督管理机制、执行联动机制等各项执行工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执行工作的全面提升和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9.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法院通过司法审判后,败诉的一方当事人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自动履行裁判文书上的义务.债权人由此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可由于各种原因,强制执行一直不到位,屡屡侵犯到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由此,民事强制执行被贴上了“世纪难题”的标签,民事执行难体现出的是对债权人财产权、人身权缺乏保障.本文试图研究在强制执行过程中,对于法院强制债务人履行债权时,如何侵害到被执行人的权益,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点小小的建议.尽管法院针对执行难进行了一系列司法改革,比如专门设立了“执行局”,与此同时,法院在社会舆论压力下,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执行风暴”、“假日行动”、“零点行动”、“凌晨堵门”、“新春惩赖行动”、“大杀回马枪”之类粗放式的超职权主义即超程序的执行方式.诸如此类的突击执行风暴缺少法律依据,侵犯了被执行人的诸多法律权益,存在不合法的质疑.如何在不侵犯被执行人权利的前提下,又能使债权人的权利得到有效的实现,是当前亟待需要破解的两难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在审判执行工作中群众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人民法院采取制定针对性执行方案、开展集中执行行动、积极开展司法救助等“硬措施”解决执行难题。  相似文献   

11.
10月25日,全省法院执行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省法院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了规范执行款物管理、开展反规避执行专项活动、加强执行队伍建设的措施,并对年底前具体工作进行了调度省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侯建军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2.
《公民与法治》2010,(16):7-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昨日公布,这个司法解释,为人民法院破解“执行难”,惩治“老赖”高消费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3.
法苑传真     
《江淮法治》2021,(5):40-41
芜湖市:两级法院联动开展“春晓”执行统一行动2月18日,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芜湖法院执行战线再发力,两级法院出动180余名执行人员、36台车辆,联动开展“春晓”执行统一行动。兵贵神速,当芜湖中院执行团队敲开一起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执行案件被执行人的家门时,对方还没起床,被法院人员堵了个措手不及。在强大执行力度的震慑下,这名被执行人主动承认错误,当场承诺马上筹款还钱。  相似文献   

14.
为维护法律尊严,防止被执行人逃避债务,确保法律文书及时执行,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桂林市叠彩区人民法院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实行“限制高消费”,努力破解执行难的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5.
由于被执行人可能无可供执行的财产,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后,有可能面临无法执行的风险。为此,内蒙古伊旗法院出台执行风险告知制度,要求负责执行的工作人员告知当事人可能面临的执行风险,要求当事人积极配合查找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并提供被执行人转移财产的线索,共同对付“老赖”。当事人对该院执行工作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16.
由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建设的执行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失信被执行人惩戒系统“三大”执行系统于2014年9月10日正式试运行,供全省法院使用。执行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包含执行立案、办案、信访、联动、征信系统、盖章系统、信息公开等功能。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具有对被执行人身份、银行开户账号、银行存款、土地、车辆等信息的查询功能,能对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土地、车辆等财产进行网络冻结(查封)、续冻(续封)和解冻(解封),实现执行查控措施的网络化。失信被执行人惩戒系统通过向公安、土地、车管、银行等协助执行单位推送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接收信用惩戒措施反馈信息。同时,失信被执行人信息自动发送至铁路、民航等部门,从而限制失信被执行人进行高消费。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3月19日,北京市东城区法院为30起涉民生执行案件当事人发放案款110万余元。在随后召开的新闻通报会上,北京高院向社会公布,自去年12月下旬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以来,北京市法院涉民生案件专项集中执行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各级法院共执结涉民生案件2260件,执行到位金额6719.59万元。在本次专项集中执行活动中,北京市各级法院充分抓住元旦、春节、元宵节等关键节点开展执行工作,一方面利用被执行人节日期间放松警惕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夜查"、"突击执行"等活动,有效查找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线索;另一方面打好节日"温情"牌,寓教于执,通过教育引导、亲情感化等方式,督促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义务。同时,北京市法院加大了各类执行措施、执行手段的运用。截至目前,全市各级法院共对696件案件356人次采取了强制执行措  相似文献   

18.
于瑶 《法制与社会》2011,(1):132-133
当今社会中,“法律白条”、“法院审判空判”现象逐渐增多,这些标志着我国司法工作“执行难”的问题普遍化。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被执行人财产难寻、当事人双方确有困难、执行人员素质低等因素困扰着执行程序的进行。当然,针对这些干扰执行的因素,也总会有解决的办法,例如建立执行救助制度,可以在双方都有困难时,国家提供给申请人一部分费用,维护申请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强制执行立法,尤其是执行制度不够完善,是造成“执行难”和“执行乱”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认为,采取单独立法体例,尽快制定一部独立的强制执行法,既是司法实践的需要,在法学理论上也是可行的。为有效地克服“执行难”和治理“执行乱”,应当建立和健全执行合议制度。为避免执行工作的盲目性和提高执行工作效率,必须完善申请执行人举报和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为全面保障执行当事人和案外人的程序、实体权利,有必要改革现行的案外人执行救济制度,增设执行程度的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20.
在全国法院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活动中,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新一届领导班子积极探索执行工作发展新思路,全面推行执行分段式集约管理模式、设置执行工作短信服务平台系统、对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实行限制高消费制度3项举措,不断完善执行方式方法,切实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全力保障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