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因才 《南风窗》2011,(14):82-85
中国要想坚持南海"九段线"内"岛礁、水下资源属我"论,必须在实际占有和有效开发上做文章。从越南总理阮晋勇6月13日签署1979年中越战争以来的首个征兵令,同日越南海军在岘港东部40公里远的海上实施大规模实弹射击演习,到一周后中越第11次海上联合巡逻沿着北部湾300海里分界线进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南海岛礁建设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成为南海地区的热点问题之一。把中国的南海岛礁建设放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框架下来考虑,中国就能讲清楚、说明白中国南海岛礁建设的根本目的和意图。南海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重要起点与关键海域,但南海地区存在着影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推进的三大障碍:区域公共产品供给不充分、南海问题的不定期爆发和国家间信任赤字。中国的南海岛礁建设能够提供量足质优的公共产品,能够制度化管控南海问题,能够增强南海各方的信任,中国的南海岛礁建设具有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保驾护航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构建全方位对外合作新格局的战略构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进入规划落实倒计时。为推动丝路建设,中国政府牵头创建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注资400亿美元启动了"丝路基金",要与丝路沿线国家共享发展机遇,沿线大多国家表达了积极参与的态度。在落实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之前,很有必要对于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进行评估,找到克服挑战的工具,让沿线各种矛盾得以缓解、抵牾情绪得  相似文献   

4.
继中越10月11日签署指导解决海上问题基本原则协议后,印度又于次日与越南签署两国政府间的6项合作文件。从河内的视角看,这分别是同一时段越共总书记阮富仲访华和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访印的外交成果,体现了通过软硬两手稳妥保守越南在南海既得利益的考量。而从外人  相似文献   

5.
吴那 《南风窗》2011,(22):22-22
继中越10月11日签署指导解决海上问题基本原则协议后,印度又于次日与越南签署两国政府间的6项合作文件。从河内的视角看,这分别是同一时段越共总书记阮富仲访华和越南国家主席张晋创访印的外交成果,体现了通过软硬两手稳妥保守越南在南海既得利益的考量。而从外人  相似文献   

6.
杜旸 《当代世界》2015,(9):52-54
<正>近年来,由于南海争端而引发的安全危机或冲突日益频繁,尤其在美国和日本这两个推手的介入下,一些国家极力使多组的双边主权争端演变为一个多边的国际性争端,迫使中国在处理南海危机时受到更多力量的牵制和制约,投入更多的战略资源。当前,中国在南沙群岛部分驻守岛礁上的建设已于近日完成陆域吹填工程,并将开展满足相关功能的设施建设。而这些建设,除了是为各类民事需求服务,以更好地履行中国在海上搜救、防灾减灾、海洋科研、气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在南海维护国家利益的行动要把区域战略与全局战略紧密联系起来,把握好两个大局,即和平发展环境的大局和与东盟关系的大局。要破解当前的困局,中国须成为能为南海地区国家和其他利益相关国家提供航行畅通和航行安全"公共产品"的主要国家。不仅仅是自己单方面宣布和实施,未来还应该主动和积极推动建设南海合作公共产品的发展,把它作为推动中国—东盟海上合作的重要议题和内容,逐步发展共同参与的南海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8.
岱山岛看海     
正大海是生命的源泉。海浪、沙滩、礁石,蓝天、白云、海鸥,它们任意的组合都是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那海上的晨曦、海上的黄昏,那雪白的浪花、黝黑的礁石,那水中生活的鱼、海上捕鱼的人……无不激发我的美感,深深吸引着我。岱山岛素有海上蓬莱之称,充满神奇色彩。在我心中,她犹如一位绝代佳人,我神往已久。暑期,我终于得偿所愿,到岱山岛一游。这是  相似文献   

9.
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后,逐渐将前任政府的"亚太战略"升级为"印太战略"。美国印太海洋联盟具有向网状结构转化、将中国视为主要战略目标、以海上安全合作为战略重心的特点。美国印太海洋联盟可能对中国周边热点问题、海上安全环境和推行"一带一路"倡议产生影响,中国需要采取措施,通过采取一国一策分化联盟、推动中美海上安全合作、加强中俄海上安全合作、发挥其他多边机制的对冲作用等方式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0.
特朗普执政后,美国新政府的海上安全政策逻辑可概括为,应通过建立强大的海上力量谋求有利于美国的海洋秩序和海洋和平,让美国再次成为强大的海上霸主,维护美国主导下的全球和地区海上安全秩序。然而,特朗普要完成这一战略目标,也面临巨型军力与瞄准目标、宏大规划与有限资源、大规模调整与实施措施之间的矛盾。对此,一些美国学者认为,这或许不是一个明智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正>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初的南海争端,经历了岛礁主权争夺、油气资源掠夺和岛礁主权固化三个阶段。以2013年菲律宾单方面将南海争端提交国际仲裁法庭和2014年中越船只在西沙海域冲撞为标志,南海争端正朝着复杂化、扩大化趋势发展。如何有效管控南海争端,  相似文献   

12.
580多年前,郑和的船队从东海进入南海时,没有想到南海海底拥有着支撑现代文明的黑色金子——石油,他也没有想到,在利益面前,南中国海的主权问题,成了世界范围内的一根敏感的弦。  相似文献   

13.
唐俊 《当代世界》2015,(2):32-34
<正>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时提出愿同东盟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此后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强调了包括"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内的"一带一路"建设。2014年3月5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由此可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  相似文献   

14.
概述 印度海军陆战队突击队(MCF)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3年。在此之前,印度海军一直梦想建立一支海上特种精锐部队,就像美国的海豹,能执行侦察、突袭甚至反恐任务。印度海军陆战队突击队的雏形是接受了海上突击训练的海军潜水员部队  相似文献   

15.
二次大战结束后,英国国力在两次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中严重削弱,数百年积累的巨大财富消耗殆尽。随着国力的一落千丈,英国皇家海军头顶的光环也逐渐褪色。到了上世纪8、90年代,英国海军已经完全沦为一支二流的地区海上力量,那支曾经威震四海,令所有强国为之敬畏海上力量已经成为英国人头脑中久远的记忆。然而在这数十年间,英国人从未忘记重温旧日海上强国的梦想。  相似文献   

16.
目前,随着美国海军21世纪“由海向陆”作战新理论“21世纪的海上力量”中的“海上打击、海上盾牌、海上基地”三大要素全面由理论向实践、由概念向细节转化的深入,引发了新一轮世界强国海上力量建设转型的新高潮。出人意料的是,紧随美国海军践行21世纪海洋作战新理念的既不是在世界三大  相似文献   

17.
刘建飞 《当代世界》2009,(12):95-95
在读世界近现代历史时,知道像直布罗陀海峡、黑海海峡这样的海上通道非常重要,列强为了争夺这些通道进行过一场又一场战争。到了20世纪末,随着国际局势的缓和,以及空中、管道等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这些海上战略通道逐渐被淡忘。然而,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外贸易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8.
刘任男 《法制博览》2013,(6):291+220
本文从分析目前我国海上执法体制管理模式入手,通过探讨广东省开展海上联合执法的实践经验,分析现阶段联合执法存在的问题,对改革我国现有海上执法体制、构建综合执法体制提出大胆设想。  相似文献   

19.
西方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事实上是从建立在航海、商业、殖民基础上的海上文明中孕育催生出来的。顾准先生说:“海上文明者,从土生土长的地方漂洋过海移民到新地方去之谓也。——反之,非海上文明的文明,则是部族胞族形成集团,出现部族王,各部族王之间相互征伐兼并,逐步扩大成为大王国和大帝国。”海上文明组成的城邦政制,“一开始几乎无例外的是贵族政制,亦即元老院掌权,地位平等的公民组成公民大会参与政事。部族王经过征战形成的王国,一般是专制主义政制——不仅中国、古波斯、埃及、巴比伦、印度,直到古代史上所发现的任何这样的国家——…  相似文献   

20.
西太平洋海军论坛是西太平洋地区国家研讨地区海上安全事务和地区海军合作有关事宜的一个重要平台,通常由各国海军首脑或其代表参加,每两年举办一次。作为该论坛的创始会员国,中国此次专门派出舰艇参加论坛多边海上演习,表明了中国参与地区海上安全事务的积极态度,同时也树立了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