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作为西方最先进的“科学形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原因,而传统中对马克思主义“近代科学”式的理解也造成了悖反的历史效果.因此,需要廓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形象:它是西方传统上广义的科学;它是关于人的科学;它是古希腊以降真正科学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它是一个有结构、有层次的开放性系统,有基本原理,有立场和方法。长期以来,我们沿用一个提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两句话,比起“十年内乱”时期的“句句是真理”来说,是一个飞跃性的进步。对于我们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起了根本性的指导作用。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新的问题又出现在人们面前: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  相似文献   

3.
袁峰 《党政论坛》2014,(23):9-12
为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在党的十八大上,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写入党章。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新时期要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将增强党的“自我革新”能力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对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政党的自我革新的关键在于形成在自主性和适应性的相互促进与良性互动循环。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新阶段”表现为四个“新”,即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新的科学判断。总起来说,它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因此,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到新阶段的最集中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徐世杰 《理论探索》2005,3(1):12-14
邓小平作为我党第二代领导核心 ,他不但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杰出倡导者和实践家。其学风思想主要体现在 :一、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 ,即“老祖宗不能丢” ;二、要抓住马克思主义最基本、最本质的东西 ,要学以致用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即“学马列要精 ,要管用” ;三、“应该准确地、完整地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四、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五、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 ,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科学 ,即“要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相似文献   

6.
周田田 《理论导刊》2021,(4):95-100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意识”具有三维价值。本体论维度:马克思主义破解了意识形态的“伪全民性”,指明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是真正的彻底的革命意识,从而揭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核心要义。实践论维度:“阶级意识”的阶级性与“人民立场”相呼应;内涵的革命性与“思想批判”相照应;内在的现实性与“问题意识”相融通,彰显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建设的精神内核。方法论维度:坚守“阶级意识”,做到不弃初心,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守好核心,坚持和完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谨持惕心,科学开展意识形态斗争;秉持本心,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全人类解放情怀,筑牢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根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是我们党对邓小平理论历史地位作出的科学结论。这一科学论断,既揭示出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本质联系,又表明了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整体推进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新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以事实为根据,随着实际生活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同志在强调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同时,又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和继承、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同志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开辟社会主义新道路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制度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结论,它已经而且必将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证实。然而,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却宣扬两种制度的“趋同论”,抹煞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他们把“趋同论”奉为至宝,不遗余力地加以鼓吹,说什么“趋同论”是一种“真正的科学”,是反映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的“可靠的理论”。我们认为“趋同论”并不是什么科学理论,而是一种精巧的为资本主义辩护的理论。这可以从它的思想渊源、基本内容、阶级基础等方面看出来。本文主要分析“趋同论”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9.
江 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谈到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随后 ,他强调指出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个论断是在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部特点与优点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概括。一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体系中的基本方法 ,还是具体方法 ,都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动力和原因。首先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基本方法———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重要原因。发展的观点是唯物…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来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1997年7月1日,实现了香港顺利回归,祖国的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它标志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已经由理论形态步入了实践轨道。实践结果证明了这一构想的无比正确与科学,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具体应用和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要科学地分析马克思主义的“过时”问题 孙显元在《论马克思主义原理的“过时”和“超域”问题》文章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否过时,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客观特征问题。不是由人们的主观愿望所  相似文献   

12.
国外马克思主义流派,是指本世纪20年代以来在国外先后产生的各种非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学术流派,也被统称为当代“新马克思主义”思潮。这种思潮根据西方某种哲学,“革新”和“改造”马克思主义,试图以“现代马克思主义”名义说明当代世界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变化,因而在理论界引起了普遍关注。为了使大家开阔思路,在比较中学习、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在这里对国外“新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概况作个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3.
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应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这是十分明确的。但是长期以来,在一些学科的研究和教学中存在着滥用“马克思主义”字样的倾向,例如:在各种学术研讨争鸣中动辄自称“我们马克思主义者”;或把各自研究的某一具体学科冠之以“马克思主义××学”的称谓,这种作法是不妥当的。在交流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中,如果随意使用这样的称谓,其很显然的寓意之一就是已经把对方置于“非马克思主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坚持不懈地向群众灌输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这是思想政治工作党性原则的集中体现 ,是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基础性作用的必然要求。坚持科学的“灌输论” ,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要充分认清坚持马克思主义“灌输论”的现实意义。有的人说 ,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前、人民群众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的情况下 ,强调“灌输论”非常必要 ,现在工人阶级成了国家的主人 ,人民群众的文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可以不再坚持“灌输论”了。这是一种很糊涂的认识。所谓“灌输” ,不是指教育方法上的强迫硬灌 ,而是指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正面教育 ,它是…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是文本,更是一种科学精神.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蕴含在它的文本之中,但更多的是蕴含在它的实践本性之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和实践本性内化为对生命价值的探求,最终统一于理性的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不仅展现理论的科学性,更体现实践的可行性,强调实践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今天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必须遵循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国家意识形态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本性.但是不管是从哪个维度去研究和认识马克思主义,我们都不应忘记马克思主义蕴藏的“类主体”高度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作为一个科学命题,有着丰富的内涵:把握时代特征是其现实层面,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是其理论层面,解决时代困惑是其实践层面;同时它又是一个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7.
闻斯行诸?     
【原文】子路问;“问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仲由,字子路)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冉求,字子有)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公西赤,字子华)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迟之。”(选自《论语·先进篇)、) 【译文】子路问孔子:“一听到就立即行动吗?”孔子说:“有父兄在身边,怎么能一听到就擅自行动呢?”冉有问:“一听到就立即行动吗?”孔子说:“一听到就行动起来。”公西华问道:“仲由问您一听到就行动吗,您说‘有父兄在,不能这样’;冉求问一听到就行动吗,您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所具有的真理性是毫无疑义的。但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真理性象人类已经获得的一切真理性认识一样,无不具有二重性。即这种真理性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我们只有从科学形态上理解和把握了这一点,才能真正懂得为什么说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绝对性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绝对性,是指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它的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及其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由…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而以人为本则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具体来讲,马克思主义是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内的一种思想体系,它是我国当今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而以人为本则是这一思想体系的一种理念、追求和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包含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价值目标,而且还包括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的途径与方式,因而,马克思主义是价值原则与实践原则的有机统一,而以人为本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种价值原则。马克思主义超…  相似文献   

20.
黄映然 《理论探索》2007,1(3):23-26
“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之争由来已久,近年来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果。但仍存在诸多分歧,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重新审视。其中有几点不能忽视:一是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即世界的物质客观实在性;二是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本体论”归结为“实践本体论”;三是物质本体论与实践本体论“辩证统一”的说法值得商榷,它容易造成理论上的混乱,也不利于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