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与其他战略不同的地方在于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在农村、主力军是农民。媒体作为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如何引导农民、调动农民,使政策受众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并积极投身乡村建设,尤为重要。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宣传、政策引导的过程,媒体要提高政治站位、创新传播内容、贴近乡土民情,发挥好媒体舆论的积极引导和规范作用,实现农民主体的认同自觉,精准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正孔祥泽:地方人大如何更好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孔祥泽撰文说,地方人大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应履职担当、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3.
牙韩高 《桂海论丛》2021,37(1):76-80
农村留守儿童既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难题,又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人力储备。因此,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留守儿童精准扶贫长效机制意义重大。结合广西百色市农村留守儿童精准扶贫的实际,分析并提出实施农村留守儿童精准扶贫长效机制:从宏观政策、中观运行、微观操作、重点攻坚四个层面去系统构建和把握,巩固农村留守儿童脱贫成效,并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新时代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将统领乡村旅游发展和脱贫攻坚事业。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与脱贫攻坚之间的内在逻辑涉及因果逻辑、主体逻辑、实施逻辑三个方面,在实践中要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以及规范理念和产业思维。以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为抓手,助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一是要精准规划乡村振兴方案和市场营销方案,创新利益分配机制;二是要精准识别客源市场和贫困农户,提升地方经济效益;三是要精准开发特色商品和"三农"人才,培育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群众》2018,(16)
正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特别是脱贫攻坚必须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和"四化"同步发展需要出发,进一步精准目标、聚心聚力,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通过提升整体发展水平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打好精准脱贫攻坚仗,关键在苏北、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苏北地区实现精准扶贫与农民增收,是新时代江苏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南北发展不平衡是制约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等十二个大项的意见。这为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方向,也为农村经纪人队伍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农村经纪人,是指在农村流通领域撮合成交或直接组织农产品交易的人。在农村,农村经纪人的作用不可小觑,他们凭借着灵活的头脑,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农民、一头连着千变万化的市场,同时,农村经纪人在引进良种、农业生产技术,帮助农民改善种植养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明确要求,要深入推动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精准落实“五个振兴”要求,着力稳住农业基本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当前,重庆市涪陵区正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新提升”战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五大行动”,积极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打造乡村振兴“升级版”,以实际行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夯实乡村产业发展基础近年来,涪陵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围绕“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工作主线,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决守好三条底线,精准落实“五个振兴”要求,着力稳住农业基本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乡村振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锐词     
盛励 《群众》2019,(10)
<正>数字乡村指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这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5月份,中办国办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详细部署加快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  相似文献   

9.
正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脱贫攻坚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新时代"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未来三年将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脱贫攻坚战的交汇期,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做好精准脱贫和乡村振兴工作,形成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有机衔接的良性互动格局,对于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建设富裕美好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重庆市黔江区李子村的实际情况,对打好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蓝图中也清晰可见地描绘: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近年来,百色市德保县选准县级"5+2"特色主导产业,深入实施规模化"五个十万"工程、集约化"五在基地"格局、品牌化"龙头带动"模式,走出一条具有德保特色的产业精准扶贫新路子,筑牢走向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石。  相似文献   

11.
张晓燕  李洁 《新东方》2022,(6):41-47
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总体目标的主体力量,也是乡村振兴战略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践的指向对象。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民主体性集中体现为农民充分发挥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参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湖北省丹江口市官山镇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农民主体力量的有效发挥上仍存在着发展环境受限、条件激励不充分以及农民职业素质偏低等问题。对此,应通过完善乡村外部发展环境、优化回归乡村的激励条件以及提升主体内部造血能力等,进一步加强农民主体性建构,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近年来,重庆市万盛经开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贯彻"二十字"总要求,聚焦"五个振兴",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综合施策、精准发力,干群同心、克难攻坚,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一幅"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社会安、百姓富"的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提出的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布局,对我们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体育[1].其中,农村文体广场建设作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村公共体育供给水平的重要环节,受到各地政府、群众的广泛重视.但是,农村文体广场建设用地的用地审批、使用补偿以及使用主体范畴等环节与城市文体广场的建设用地存在巨大差别.同时,由于农村土地所有制形成的复杂原因,城乡文体广场建设用地问题间存在一定不公平,其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不符,这些严重影响了农民体育文化权利的实现,阻碍了农村文体广场建设项目的有序推进,已然成为摆在"体育精准发力促进乡村振兴"面前的一道重大难题,亟需研究解决.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21,(28)
正以人物折射时代,能够展现农业农村农民在新时代的新气象和新面貌,也能够反映当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面临的各种挑战。返乡创业的年轻人、直播带货的乡村网红、继承父业的养殖户、带领乡亲们致富的书记……形形色色的新时代农民,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三农群英汇》栏目,共同呈现了一幅幅鲜活生动的"新农人"画卷。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乡村振兴照见了中国乡村的发展进程和方向,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的影响和农村信息工程的推进,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直播+电商"在帮助农民增收脱贫,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为此,可进一步打造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吸引更多优秀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积极探索新技术和农村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相似文献   

16.
董国喜 《群众》2020,(11):43-44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进行了总体安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们党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所作出的庄严承诺。重大决策部署能否落地落细落实,目标任务能否如期实现,基础在农村,关键也在农村,而最重要的在于要有一支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高素质村干部队伍。村干部扎根基层一线,是连接群众与各级党委政府的纽带和桥梁,肩负着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光荣使命和重要职责,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7.
卜恒琼 《创造》2024,(1):51-55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是集边疆、山区、民族于一体的农业大县。全面推进元阳县乡村振兴必须大力发展乡村产业,走“三产”融合的发展道路,实现产业振兴。近年来,元阳县探索出一条依托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以乡村旅游带动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商贸等乡村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为此,要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建设纳入乡村振兴规划,着力打造全方位覆盖"三农"工作的"三农"工作队伍,完善"三农"人才队伍培养机制,着力构建有利于"三农"人才成长的人才队伍管理机制,为乡村振兴战略构筑起人才保障和支撑。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9,(32)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人才振兴则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第一资源作用,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道路"的提出本来已经明确了乡村振兴的长期性、方向性.但是,农村城市化、农业工业化、农民市民化的农村未来模式已经固化为中国现代化的思维习惯,不仅至今影响着人们的"乡村振兴"研究,而且也事实上影响了一些地方的发展决策.在理论上把本来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振兴道路"暂时化为"城市化""市民化""工业化"的等待期,在实践上则在发展决策中产生了"工业园区化"泛化的问题,以至于"鬼城""鬼村"涌现.于是,笔者特别梳理了学界对"就地现代化"问题的探讨,以此强调我们长期坚持的中国乡村如何振兴的结论:"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农村"就地现代化",包括时间向度上的"现代化"与空间向度上的"就地化".因而,"乡村振兴战略"应该从"乡村振兴道路"高度来认识,应该按照"两条腿"走路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阵地在乡村、主体是乡民、主导靠政府、主助为全国、主道是就地实现的现代化、目标则是城乡统筹的全国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