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5年11月7日,缅甸政府开始把政府机关从仰光搬迁到彬文那。据仰光的外交官和政府官员猜测,缅甸迁都的真正原因是防止可能发生的外部入侵。自美国停止对缅甸投资以来,缅甸军政府正遭受着1997年以来最为严厉的国际制裁。  相似文献   

2.
自从1988年缅甸军人新政权上台以来,欧盟对缅甸的立场和政策具有多元性并兼顾平衡的特点,既有制裁措施,表达对缅甸军人统治的不满和批评,亦实施人道主义援助,协助缅甸发展社会经济;同时还在亚欧会议和欧盟-东盟会议框架下与缅甸政府保持接触.总之,欧盟对缅甸的政策受到其利益与国际危机处理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范宏伟 《东南亚研究》2006,(6):71-75,28
20世纪90年代以来,缅甸华文教育在经历了二十余年的沉寂后重新复苏,华校的数量和规模已经有了较大发展。缅甸华文教育的发展与缅甸国内的政治经济发展、中国的崛起和对华文教育的支持、中缅关系的亲善、华人的努力和有利的国际背景等五个方面密切相关。同时,目前缅甸华文教育在合法化、生源和师资方面还存在诸多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自从2007年以来,缅甸社会政治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新媒体起了很关键的作用。在2007年"藏红花"革命和2008年纳吉斯风灾中,缅甸人民利用互联网、移动电话等新媒体技术向世界传递了政府镇压和掩盖的真相。缅甸军人政府也明显感到了新媒体技术对其统治的压力,因此在2010年缅甸大选之前,严格控制国内的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出现虽然没有导致缅甸社会权力结构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但是新媒体技术打破了原来军政府对信息的封锁,逐渐促进了缅甸的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二战结束以来,东南亚各国在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民族、宗教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与挑战。其中,缅甸是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缅甸1948年独立后,至今70多年来,内战仍未能平息。期间,缅甸发生了四次军事政变,出台了三部宪法。宪法的废立过程与内容是理解缅甸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视角。本文基于政治宪法学的视角,结合宪法社会学和宪法解释学的方法,从动机、社会关系和制度三个层面对缅甸三部宪法的废立过程与内容进行解读,从中发现缅甸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背后的政治挑战与思想变迁。  相似文献   

6.
伍庆祥 《东南亚研究》2022,(3):34-51+154
二战结束以来,东南亚各国在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民族、宗教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与挑战。其中,缅甸是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缅甸1948年独立后,至今70多年来,内战仍未能平息。期间,缅甸发生了四次军事政变,出台了三部宪法。宪法的废立过程与内容是理解缅甸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重要视角。本文基于政治宪法学的视角,结合宪法社会学和宪法解释学的方法,从动机、社会关系和制度三个层面对缅甸三部宪法的废立过程与内容进行解读,从中发现缅甸现代民族国家建构背后的政治挑战与思想变迁。  相似文献   

7.
缅甸及其邻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本国经济,各自采取了适合于本国的经济路线和方法方式。缅甸自一九六二年以来,在革命委员会和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的领导下急剧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经济状况已得到改善和进展。 缅甸在发展经济中有自己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犹如缅甸纲领党主席在第四次党代会上说的那样:“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命运好,命运好在哪里呢?我们的粮食不仅能自给,而且有剩余,因此才说我们的命运好。我们不仅粮食充裕,还有一定的其它天然资源。”  相似文献   

8.
自1974年以来,缅甸就与美国合作反毒。美国政府向缅甸政府提供8 660万美元的援助,从1974年至1988年分14年付清,主要用来训练缅甸反毒官员和购买用于反毒行动的零件和设备。从美国药品服用管理局获悉,缅甸的努力阻止了价值190亿美元的海洛因流入西方特别是美国的街头。尽管1988年以后美国中止了援助,但在没有任何实质性外部援助的情况下,从1988年至1996年问,缅甸仍阻止了价值450亿美元的海洛因流入美国的街头。同时,缅甸国防军围剿了“金三角”坤沙的孟泰军,迫使坤沙无条件投降。在这场反毒战斗中,美国和西方世界不仅不承认和鼓励缅甸的努力,反而实际上通过实施武器禁运,对缅甸的反毒战斗设置了障碍。  相似文献   

9.
缅甸资源丰富、战略位置重要。1988年军政府再次接管政权以来,缅甸民主化一直是国际热点问题之一,不仅影响着缅甸与美欧关系,也牵动着中关的地区利益。中美涉缅利益各异,在处理缅甸问题的方式上也存在较大分歧,在国际场合发生争议。不过,从2011年开始,缅甸开启广泛的政治经济改革,美缅关系明显改善,双方少了很多对抗色彩,中关在...  相似文献   

10.
佛教对缅甸独立以来经济发展的影响缅甸是一个信仰上座部佛教,历史悠久的东南亚国家。其国土面积约67万平方公里,人D4233万(据1992/93年统计)。缅甸发展经济,其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缅甸全国可耕地面积为1061.1万公顷,不仅人均耕地多,而且土地肥...  相似文献   

11.
缅甸的华裔精英为缅甸的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知名侨领与华裔精英不同 ,他们不参与或很少参与缅甸政治 ,而在促进华人社区发展和中缅友好交往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他们有爱国的优良传统 ,表现在热心慈善事业、办报、办学、支持祖国革命、向国内投资、促进中缅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12.
1998年的缅甸外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缅甸外交在1998 年继续稳步发展,但也遇到了新的困难。缅甸与东盟成员国来往密切,但因金融危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缅甸与东盟成员国的矛盾也逐渐凸现。虽尽力改善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但成效甚微,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继续对缅实行制裁。缅甸与印度、孟加拉国的关系在1998 年进展不大,缅中友好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重返国际社会是缅甸军政府近年来对外关系的重要目标。在 2 0 0 0年 ,缅甸军政府继续为此而努力 ,并保持了与中国、东盟的传统友好关系 ,与印度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与俄、日等国关系有所恢复和发展 ,但与美国、欧盟以及有关国际组织的关系依然没有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缅两国友好关系的稳步发展,两国公共卫生安全合作不断深化.新冠肺炎危机爆发以来,中缅积极开展抗疫合作,深化了两国政府和人民对中缅命运共同体的认同,也为两国推进公共卫生安全合作带来新机遇.除了双边合作外,中缅还在中国-东盟、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和澜湄合作等区域性合作机制下积极寻求联合抗疫等公共卫生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并利用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平台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缅甸脆弱的公共卫生体系,中缅边境地区严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以及缅甸不稳定的社会基础等因素对中缅深化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构成了巨大挑战.为此,中国应利用后疫情时代公共卫生安全领域的合作机遇,深入了解缅甸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民众卫生健康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拓展双方的合作空间,为中缅公共卫生安全合作创造有利环境.概而言之,中缅应围绕加强信息共享,推进中缅应对传染病联防联控体系常态化建设;注重能力建设,利用多边平台增强缅甸的公共卫生治理能力;加强健康教育,联合开展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计划;利用传统优势,充分激发中缅传统医药合作潜能;鼓励多方参与,有效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卫生合作中的作用等方面共同努力,从而进一步推动中缅命运共同体建设.  相似文献   

15.
张添 《东南亚研究》2020,(1):33-68,155,156
缅甸进入后军人时代后,国内呈现由军人集团和文官政府组成的"双头政治"权力格局,这种格局是前军人集团政治设计的结果,对现在缅甸的外交政策有很大影响。在外交政策的制定、落实和应对国际压力的过程中,"双头政治"的博弈因少数民族的政治参与而变得更加复杂,体现为军人、文官政府和少数民族的"三方博弈"。在缅北民族和解进程中,各方政治力量的博弈使得缅甸陷入既需要外部帮助斡旋而又让外部难以有效参与的困境。在中资大项目问题上,这些博弈导致缅甸对华政策出现"依赖"与"反依赖"纠葛,而中缅关系无法有效推进的局面。在若开罗兴亚人问题上,各方博弈更使缅甸陷入国际道义、政治与法律围攻的窘境。究其根本,缅甸仍停留在"求稳定"与"求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国内长期存在的政治认同分歧与族群割裂,使其在后军人时代可能进入另一个"乱局"。军人势力仍然强大、文官政权软弱、少数民族各自进行不同程度的国际动员,各方"自助"而"不得助"的客观形势,使得民盟政府初期良好的外交环境日益恶劣。因国内政治而不断引发外交危机,缅甸孜孜以求的独立自主、中立主义和韧性外交受到极大影响,缅甸的复兴梦与发展梦未有穷期。  相似文献   

16.
《亚洲事务》2012,43(4):588-601
There is a big gap on the study of Indo-Myanmar relations between India and China, in which the Indian experts are mainly concerned about the serious consequences of the China factor, while few Chinese scholars focus on Indo-Myanmar relations. This article, therefore, looks into the post-Cold War Indo-Myanmar relations from a Chinese perspective, so as to fill the research gap. It argues that India's influence upon Sino-Myanmar relations is actually marginal, though it has established a budding relationship with Myanmar through deepening political engagement, naval cooperation and physical connectivity with the country. The main reason is that India lacks full capability to develop the bilateral relations with Myanmar and thus compete fully with China. Additionally, the suspicion and resistance from the Burmese elite and local communities constitutes another major obstacle to the further engagement between India and Myanmar. Naypyidaw, notwithstanding its efforts to advance Indo-Myanmar relations, would prefer to gain benefits from both China and India.  相似文献   

17.
Recent literature has aimed to “deconstruct” the notion of a “Sino-Indian rivalry” in Myanmar. The argument is that China's leverage in Myanmar far outweighs India's, and that the Tatmadaw nevertheless prevents either country's manipulation of Myanmar. In contrast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idea of a “Sino-Indian Great Game” still marks the Indian debate, thinking and policy on Myanmar. China's continued rise will remain a main driver behind India's Myanmar policy, and Myanmar will remain geostrategic relevant to India.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historical legacy of India's relationship with Myanmar, discusses the role of China in Indian Myanmar policies, and examines the effects of Myanmar's democratization process. While the Myanmar playing field has changed, Indian perceptions of a “Sino-Indian Great Game” are lasting.  相似文献   


18.
缅甸华文教育产生的背景与发展态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缅甸华文教育曾经有过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上个世纪60年代中,缅甸政府将华文学校收归国有,从此华文教育转向非正规教育,即中文补习班。但华人对华文教育需求的热情从未减弱。70年代后以孔教和佛经教育方式出现,大小规模不同的华文教育,又逐渐多起来,而且其他族裔的人也参与学习华文,这和近年在世界各地掀起的华文学习热潮息息相关。由于受1979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获得空前发展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华文在世界上的作用和地位受到重视。近年来,缅甸政府鼓励开办电脑班,因此华文学校开始放弃佛教的色彩,纷纷向电脑进军。此外,原先亲台湾的学校也放弃政治分歧,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把华文教育办得有声有色。  相似文献   

19.
"金三角"禁毒背后的中美泰缅四边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春是罂粟花开的时节.当金三角的罂粟花盛开的时候,小小的金三角却在中南半岛激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政治漩涡.为了安抚当地少数民族、巩固边境,缅甸在禁毒中一直采取极为谨慎的姿态;泰国深受缅甸毒品之害,与缅甸还存在领土纠纷,在反毒过程中不得不权衡自己的得失;美国当然重视禁毒,不过对于美国而言,让缅甸现政府倒台或许更重要;中国积极帮助缅甸禁毒,但对于影响边境安宁的迹象却也不得不加以警觉.  相似文献   

20.
"走出去"--到缅甸做生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9月缅甸政府全面对外开放,使缅甸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得到全面发展.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东盟国家对缅甸的影响有所减弱.中国加入WTO特别是江泽民主席访问缅甸后,更有利于中国企业到缅甸去投资.2002年9月8日-11日,国家外经贸部举办第六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其间举行了"走出去"研讨会,缅甸是唯一被列入讨论的东南亚国家.这说明国家外经贸部对缅甸市场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