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是》2006,(14)
这一研究成果着眼于理论与实践、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的结合,从历史、理论、实践和国际比较的视角,系统分析了小康社会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深入研究了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跟踪研究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积极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思想是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理论的重大突破。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是对邓小平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人价值目标的当代体现,也是当代世界先进发展理念的创造性成果。以党的十六大为标志,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正在从理论创新走向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所谓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仅包括理论应该以实践为基础,也包含着理论必须立足于变化着的实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的要义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科学发展观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真理力量,科学发展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基本共识。当前,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  相似文献   

5.
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科学理论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知识结晶。它一旦内化为人的信仰,就能使社会行为兼备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品质。我国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救中国、发展中国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创新性的理论成果,造就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精神动力。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若要发挥指导实践的实在作用,就必须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潮,最大限度地统一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包括党校教员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承载着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创新理论、传播道义的历史职责。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发建设小康社会,历经了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到总体小康的跨越,目前正朝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迈进.小康社会建设30年的实践征程,积淀了关于小康社会建设的丰硕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升华.发展为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体现了小康社会理论与实践发展鲜明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内涵为出发点,根据新疆现有的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水平,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借鉴相关领域的理论与方法和实践成果,构建了与新疆实际相适应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并对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状况进行了客观评价分析,从而得出了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奋斗》2018,(18)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几千万残疾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哈尔滨市残疾人联合会牢记总书记嘱托,以携手残疾人同步脱贫、同奔小康为己任,创新思想引领实践,用实实在在的创新发展成果,补上了哈尔滨市脱贫攻坚和小康社会建设的一块短板。一、思想解放先行,开辟崭新道路  相似文献   

9.
勇于和善于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风格和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90年来的辉煌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伟大实践相结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0.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形势,我们必须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增强执政能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发展,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增强执政竞争力的前提和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有效地指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的实践,二者是一个精神与物质、认识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辩证运动过程.深入探讨和研究"三个代表"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思想的内在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党的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以肩负起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稳步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必须认真研读,深刻领会,努力实施。一、提出“政治文明”的创新意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中经过不断探索、反复思考而得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成果。党的十二大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过系统深入的阐发,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重大的理论创新。但是,理论创新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过去对两个文明的概括并不能完全覆盖社会进步的全部成果,也不能完全涵盖建设中…  相似文献   

13.
朱孔来 《理论学刊》2006,(10):77-7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至2020年要达到的一个阶段性目标,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性理论,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和目标方向,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是“目标与理想方向”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关系。就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而言,无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为了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就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而言,无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要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有效地指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的实践,二者是一个精神与物质、认识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辩证运动过程.深入探讨研究"三个代表"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思想的内在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党的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以肩负起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稳步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吴秀兰 《求贤》2009,(2):16-17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在改革开放30年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谋划发展、解决问题,是推动工作的关键。要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进一步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最重要的问题是抓好落实。  相似文献   

16.
张维功 《党史文苑》2013,(12):33-35
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展阶段性目标的继承与发展、小康社会内涵上的丰富与充实。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它们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伟大实践,是邓小平分阶段实现现代化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体现,是党的理论与实践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江泽民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了理论阐述,是对小康社会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展阶段性目标的继承与发展、小康社会内涵上的丰富与充实.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想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它们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伟大实践,是邓小平分阶段实现现代化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体现,是党的理论与实践勇于创新、与时俱进的典范.  相似文献   

19.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展创新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原则。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大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20.
王颖 《求实》2006,(Z3):49-50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这就是十六大党章明确指出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的理论升华,是我们党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