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从交通部部长调任湖南省委书记的几个月来,张春贤跑了大半个湖南,做了数百项调查研究,一直坚持“不了解情况不发言,没有把握不拍板”。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他坦率地说,“我不太喜欢烧‘三把火’,因为一个人对一个地方的把握,应该首先是对实际情况的积累和了解,再按规律做事。”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官员上任伊始,大刀阔斧地“烧起火”来,树立威信、整顿风纪本也无可厚非。而反过来想一想,新官不烧“三把火”,也同样值得称道。不急于烧“火”,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步入关键时期,对于地方而言,只有坚持科学…  相似文献   

2.
王玉堂 《党课》2014,(14):74-75
容人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俗话说:“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好撑船。”这是容人的最高境界。心有多宽,舞台就有多阔。一个人的心胸、气量决定一个人的成就空间;有多大的胸怀,就能成就多大的事业。作为党员干部应该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能装事、能容人、能吃气;既要能容人之短,又要能容人之长;既要能容人之过,又要能容人之功。  相似文献   

3.
人矮志要高     
曾有情 《奋斗》2005,(3):56-56
眼下,有一句十分流行的话:“做自己喜欢的事。”喜欢旅游,就天南海北地跑:喜欢文学,就关在屋里爬格子:喜欢电脑,就报考计算机专业.等等。这自然十分地好.理想社会,就是“人的自由发展”嘛。不过,细细地想来。“做自己喜欢的事”也并非是件容易的事.先有生存,先有温饱.而后才能谈到爱好,谈到发展.谈到“做自己喜欢的事”。  相似文献   

4.
今年有许多干部走马上任新的领导岗位。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既表现出新上任领导大刀阔斧的工作作风,也使工作很快呈现出新局面。但这“三把火”如何烧,则需慎之又慎。笔者最近看到两则有关报道。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在上任伊始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明确表示,“我不太喜欢三把火”,“对一个地方情况的把握应讲究科学,对一些情况的了解需要积累,要按规律办事,当然也要有紧迫感”。张春贤书记的这席话就很有哲理性,需要某些领导在实际工作中细细品味。开好局、起好步固然重要,但如何保持工作的连续性、长远性,也很值得研究。有些领导一上…  相似文献   

5.
组织部门要想真正提高选人用人的准确度,必须在选人上避免“五失”,在用人上要遵循“五个坚持”。避免“五失”是:识人上的失全。有的人文章写得好,大家称他为“秀才”,流行的看法是“秀才”等于“帅才”;有的人能说会道,很多人又把口才同人才划上了等号;有的人理...  相似文献   

6.
反腐倡廉要从教育抓起杨芝兰反腐倡廉首先应从教育抓起,这不仅是历史的经验,也是国外一些廉政建设搞得比较好的国家的成功做法。我国古代有句名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只靠政令和刑罚不能使人心悦...  相似文献   

7.
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一个干部履新之初,总希望地方上气象一新,大都会烧好“三把火”,尽心竭力做好工作。这当然值得赞许,人们也常以“三把火”烧得怎么样来衡量干部的政治觉悟高低,能力和水平如何。但是, “行百里者半九十”,大量的工作其实是在“前三把火”之后。有的干部“前三把火”烧得漂亮,可“三把  相似文献   

8.
楚奇 《党课》2012,(2):77-78
“做人要有理智,做官更要有理智。”这个命题看似平淡。却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些年来,我们耳闻目睹了不少这样的事实:一些有理想、有抱负、有水平、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在刚做官时非常有理智,往往是勤奋学习,深入实际。努力吸收各种知识营养;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开拓创新;为人处世谨慎低调,待人诚恳热情,作风朴实,拒腐防变之弦绷得很紧,很受人尊重和敬佩,也曾被党和人民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9.
时下,在一些地方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明明这个人不行,但照样得到提拔重用;明明那位同志可以,却就是得不到提拔重用。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跑官”因素在作怪。当“跑官”者得到实惠后,继续“跑”的劲头更足了。一些来“跑”者也受利益的驱动,加入了...  相似文献   

10.
楚奇 《党课》2013,(6):69-70
“做人要有理智,做官更要有理智”。这个命题看似平淡,但却具有深刻的哲理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些年来,我们耳闻目睹了不少这样的事实:一些有理想、有抱负、有水平、有才华、有能力的人,在做人或刚做官时非常有理智,往往是勤奋学习,深入实际,努力吸收各种知识营养;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开拓创新;为人处世谨慎低调,待人诚恳热情,作风朴实,拒腐防变之弦绷得很紧,很受人尊重和敬佩,也曾被党和人民寄予厚望。  相似文献   

11.
盯着什么干     
干部应该盯着什么干 ?不言而喻,首先要盯着群众干 ,因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必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其次要盯着问题干,因为干部的职责就是出主意、想办法,替群众排忧解难。   盯着群众干,盯着问题干,我们绝大多数干部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但也有少数干部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对头,他们盯着的是另外一些东西,归纳起来主要有:   一曰盯着领导干。其特征是只看领导的眼色行事,专拣上级高兴的事儿干,曲意迎奉,习惯当“传声筒”,干工作不是从本地实际出发,而是看领导“怎么说”,领导喜欢什么就干什么。…  相似文献   

12.
当官,竟然须“跑而优则仕”,“要而遂心愿”。此风不刹,后患无穷。 有那么一些颠倒荣辱、善于钻营的人,自信“生命在于运动,当官在于活动”。一听说人事上有什么风吹草动,就开始钻门子,找靠山,拜码头,察言观色,自我吹嘘,溜须拍马,送上钱物,直到“乌纱”拿到手,方才“一跑凯歌还”。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位领导同志在谈到如何深入实际、了解基层真实情况时,深有体会地说,到一个单位了解情况,不仅要听会上的,也要听会下的;不仅要听干部的,也要听群众的;不仅要看“门面”和“窗口”,也要看“后院”和“角落”。这位领导同志的话,既是对如何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的一种提醒,也是对时下一些领导干部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风的批评。一个时期以来,贪图虚名、不务实效、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在一些地方的基层单位相当严重。有的习惯于喊口号,说空话、套话,追求报上有报道,广播上有声音,电视上有图像;有的整天沉湎于文山会海,以讲…  相似文献   

14.
今年 9月,四川省叙永县进行了一场“烧报纸”运动,县委办公室专门发出一份“紧急通知”,要求所属各乡镇及涉农部门将 9月 19日的《农民日报》全部收回并烧毁。该县为什么要紧急行动起来烧掉一份报纸呢 ?原来这天的《农民日报》上登载了一篇题为《贫困县里的“阔”书记》的文章,暴露了该县县委书记巫俊明屡次超标用车和购车的一些实情,引得当地群众争相传阅,有损于书记大人的威信和形象,因而惹得巫书记十分恼怒 !  我看了这则消息,很为这位巫书记的举动表示担忧:何必出此下策呢 !国人向来就有极强的好奇心,越是被烧被藏被禁的东…  相似文献   

15.
新一轮机构改革正在省以下党政机关启动。这次机构改革规模、力度都比较大,有的机构要撤,有的机构要并,有部分工作人员要分流。面临这种现实,目前在机关里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 一是上蹿下跳找“门”。个别干部看到自己所在单位要撤并或转编,整天心神不定,浮躁不安,忙于跑关系,找门子,摸行情,一门心思只为自己有一个好的去向。 二是上班纪律散漫。一些单位人心浮动,纪律松弛,干部职工精神不振,不是迟到就是早退,离岗、脱岗、串岗现象严重,上班时间电话无人接,业务无人管,事情无人办,基层来的同志无人接待,整个单位…  相似文献   

16.
要想“做官”必先“做人”钱加绪"做官"与"做人"的关系其实非常清楚:做得"好人",才能做得"好官";连"人"都没有做成,还做得了什么好官!领导干部首先要堂堂正正地做人。做什么人?标准就是毛泽东同志要求共产党员像白求恩同志做的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相似文献   

17.
时下,一些部门或单位里有一种“时尚”,啥事都要“一把手”亲自参与。如名目繁多的领导小组组长,大都要“一把手”担任;各种各样的“重要”会议,大都要“一把手”参加;方方面面的来人,也要“一把手”接待陪同……致使不少部门或单位的“一把手”整日里陷入会议、事务和应酬接待的圈子,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有人说,眼下人格最低的要算是“跑官”的,这些人不学无术,抱着“不跑白不跑,跑了不白跑”,“只要敢伸手,乌纱保证有”的决心成天打听某书记、某部长和谁是亲戚,和谁最要好,和谁是老上下级关系,有什么嗜好,然后挖空心思打通“关系”,摧眉折腰、厚颜无耻地进行“感情投资”,跑官不止,谋得一官半职。提到这些人,很容易让人想起和王申那副面孔。事实上跑官要官之所以在有些地方、有些单位形成风气,关键是“跑”了之后有人给官。如果跑官要官的人要不到它,甚至本来可以提升的也因为伸手要官而不予提升,那谁还会再去跑官要官呢?…  相似文献   

19.
过去,人们常用“清官难断家务事”来形容难处的家庭关系;现在,许多人又用“人际关系如蛛网”来形容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学会交际、处理好人际关系是立足于社会的必要前提。因此,一些所谓“有心计”的人常常为“人际关系”而大伤脑筋,甚至把它当作一门“学问”去废寝忘食地研究,每做一件事或干一项工作,先想到的便是人际关系。权衡利弊,明哲保身的办法就是本着不得罪人的态度有弹性地去干工作。用不了几年,就会由一个棱角分明、个性突出的青年变成一个稳重老成、城府颇深的“滑头”。当然,处理好人际关…  相似文献   

20.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正式下发后。金市上下特别是各级干部无不欢欣鼓舞。面对这一“千年等一回”的重大历史性机遇,大家纷纷表示要“拼命搏一回”。但在兴奋的同时,一些干部流露出这样一些思想:有的人有些飘飘然,认为有了“尚方宝剑”,项目、资金、企业自然会滚滚而来;有的人有些茫茫然,认为政策到手当然是好事,但也划定了改革试验的框框,反而束手束脚,这次中央给了这么多政策,今后再要争取更多更好的政策恐怕就难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