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权威是指政府组织系统在管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务过程中统合政府内部与外部的威望与力量,是政府开展行政活动的影响力,无政府主义和发权威主义者宣扬个人绝对自由,反对一切权威。他们认为权威和自治是绝对对立的,把权威说成是绝对坏的东西,只要自治而反对权威。绝对权威论者把权威绝对化,超越时代和历史条件提倡对权威的盲目服从和偶像崇拜。这两种倾向都是错误的。所谓权威是指使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是在社会生活中靠人们所公认的威望和影响而形成的支配力量。权威产生于人们组织起来进行联合活动的客观需要,它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条件。马克思说:“许多个人进行协作的劳动,过程的联系和统一必然要表现在一个指挥的意志上,表现在各种与局部劳动无关而与工场全部活动有关的职能上,就像一个乐队要有一个指挥一样”。这个“指挥的意志”就是权威。没有权威,任何一个社会要保证生产连续不间断地进行,社会秩序正常运转,都是不可能的。随着生产过程日益社会化,人们交往活动日益扩大,权威就越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权威的表现形式和作用范围是历史地变化着的。在人类的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们集体劳动和共同生活,形成最早的氏族酋长的权威。这种权威并不具有国家权力的性质,取决于他们所代表的阶级的历史地位。被剥削、被统治阶级为了自身的解放,集中本阶级的意志形成了革命的权威。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威信即权威,把整个阶级和广大人民团结成为统一的战斗力量,去摧毁旧世界,建设新社会。在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权威日益体现在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对社会生活的管理和发展社会生产的组织领导中。社会主义社会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道德、纪律和行动,是最需要权威和最能形成权威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世界上许多管理学家都把注意由西方的管理模式转向了中国道家的管理原则与管理方法,特别是《老子》一书中的“无为而治”思想,更引起了他们的极大兴趣,并将它广泛地应用于企业管理与政治管理。什么是道家的“无为而治”呢?在我看来,这一命题是由三部分组成。1.人道来源于天道。道家的“无为而治”是从老子的天道论中引伸出来的重要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陈云同志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权威”的重要问题。我们应当如何来正确理解这个问题呢?有的同志把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权威同行政权力等同起来,说“有权才有威”,认为维护思想政治工作部门的权威,必须恢复基层党组织的行政权力。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有害的。“权威”,无论从字面上,还是从古今中外人们对它的实际使用上看,都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指权加威望,是带有强制性的。恩格斯的《论权威》一文,就是偏重于从经济管理的行政权力方面阐明社会化大生产统一指挥和纪律的必要性的。它所体现的  相似文献   

4.
一在西方哲学的发展中,从近代到现代的转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由理性主义到非理性主义的转变。这种转折并非偶然,有其哲学自身发展的缘由和深刻的社会根源。西方理性主义从柏拉图开始。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家以“笔和舌”进行反对封建神学斗争的时候,他们手中的重要理论武器,就是以人本主义反对神本主义,以万能的理性对抗神的权威。他们以人的理性之光,驱散了笼罩一千年之久的“黑夜”,迎来了新时代的曙光。近代哲学始祖弗·培根提出的“知识就是力量”,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著名命题,把科学与理性结合起来,推动了近代科学与生产的发展。笛卡尔的命题以人的思维、理性作为衡量事物存  相似文献   

5.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一尽管后现代主义最初(大约是五十年代)在美国主要表现为一种新的、不同于现代主义的美学思想及建筑风格 ,但是到了七十年代 ,当它逐渐演化为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时 ,它的中心不但从美国转移到了欧洲 ,特别是法、德两国 ,而且 ,它“同样也冲击着社会学、经济学、科学技术、哲学等领域”(沃·威尔什《我们的后现代的现代》,文见利奥塔等著《后现代主义》一书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不但如此 ,在今天 ,当人们谈及后现代主义时 ,所想到的似乎主要已不再是文化的及社会生活的那些…  相似文献   

6.
《湘潮》1989,(10)
极少数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把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的主攻点,始终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上。为了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他们编造了一系列“理论”,企图把人们的思想搅乱。这些“理论”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历史误会”论,认为从根本上讲,中共的诞生,共产党的战胜国民党都是“历史误会”。二是“惨败”论,认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中国四十年社会主义已经惨败”。是历史误会,还是历史选择?是惨败.还是伟  相似文献   

7.
在以往的行政管理实践中 ,我们习惯于从“强化”与“弱化”的意义上去理解行政权威 ,却很少关注行政权威的性质和类型 ,因而 ,使对于“强化”的激励和对于“弱化”的控制 ,都缺乏规律性的把握。本文试从西方官僚制权威模式入手 ,研究中国行政权威的类型及构建方式。一、西方行政改革中的官僚制权威模式2 0世纪 2 0年代 ,马克思·韦伯提出了著名的官僚制权威理论。韦伯把官僚制权威模式看作行政权威的理想状态。在韦伯看来 ,哪里彻底实现了行政官僚化 ,哪里所确立的法治权威类型实际上是不可摧毁的。韦伯的官僚制权威模式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  相似文献   

8.
霞飞 《党史文苑》2004,(7):10-15
毛泽东与蒋介石生前是对立的国、共两党领袖,他们都反对“台独”,主张祖国统一。但是,他们对于祖国统一的认识有根本区别。毛泽东主张中国统一于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蒋介石则主张用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换言之,就是统一于国民党领导之下;毛泽东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认为美国的干涉是产生“台独”的根本原因,蒋介石则依赖美国“反攻大陆”守台湾。尽管如此,由于他们在反对“台独”问题上有共同性,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前期反对“台独”的问题上,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20世纪50年代初,蒋介石把自己与美国捆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性与当代中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在中国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的问题.如今,在后现代主义文化问题上又叠加上了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问题,使这一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总体上说,后现代主义是后殖民主义的方法论基础,后殖民主义是后现代主义文化话语和政治话语的进一步延伸.后现代主义与后殖民主义是当代世界时髦的文化思潮,对其性质、发展与价值观的评价,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都人言人殊,面对这种全球性的思潮,中国学者理应做出自己的理论阐释,同时,还应更深一层地考察其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正负面效应,促使我们在后冷战时期,在后殖民语境中尽可能从“解构的后现代主义”走向“建构的后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10.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既是哲学理论中的一对基本范畴,也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对范祷。在通常的解释中,却往往把辩证法变成脱离思想内容的刻板公式,把形而上学变成不可理喻的思维方式,以致人们把坚持辩证法和反对形而上学当成了一种套话。本文从分析恩格斯关于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及其相互关系的论述入手.重新阐释了哲学理论和人们生活当中经常使用的这对重要范畴.对如何坚持和发展辩证法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哲学反思。  相似文献   

11.
反中心化: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总体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战原  文兵 《新视野》2005,(5):56-58
从哲学的视野来看,后现代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反中心化。本文提出,后现代主义哲学反中心化的理论策略是“解构”或“消解”,理论效应则表现为权威的解体而原本受压抑的弱者异军突起。后现代主义解构基础和中心、否定本质和主体、反叛权威和传统,这种看似极端的理论和行为,倒也并非完全消极和不可取,后现代主义为正义争取空间,向平等与多元敞开胸怀。  相似文献   

12.
汤小红 《学习月刊》2013,(18):21-23
很多研究者认为.网络文学与经典无缘。首先是时代的原因。网络文学是后现代文化的产物。在后现代文化语境中.反乌托邦、反历史决定论、反体系性、反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反意义确定性。倡导多元主义、世俗化、历史偶然性、去中心、非同一性、解“元话语”、解“宏大叙事”、睥睨权威、蔑视神圣、消解经典。后现代语境中的文学艺术.用费瑟斯通的话说:“在艺术中.与后现代主义相关的关键特征便是: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被消解了.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层次分明的差异消弭了:人们沉溺于折衷主义与符码混合之繁杂风格之中: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新年贺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动体现。纵览习近平历年贺词内容,在回顾大事小情、紧扣时代发展和依托权威媒介中,呈现出了“高度”与“温度”兼顾、“主题”与“主线”贯穿、“金句”与“热词”频出的总体特征,形成了鲜明的文本特点。习近平新年贺词的话语风格鲜明,内含权威阐释的政治话语、通俗易懂的群众话语、叙述感人的情理话语和生动形象的修辞话语,展现了习近平特有的语言艺术和领导魅力。立足价值意义,习近平新年贺词能够宣传执政理念、维系民族情感、关心民生福祉、寄托殷切期望和展现大国形象,有助于党的执政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提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励人民依靠奋斗实现共同富裕、鼓励青年要为国家发展挺膺担当和倡导各国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之我见陈泰乾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道德建设的影响,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一些人把主要的观点概括为“滑坡论”与“爬坡论”两类。然而,当我们从市场经济自身运行机制来看,这两种看法是一种单向思维的定势。单向思维的定势,产生...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也是人类思维之苑开出的明艳花朵,对于解放人类思想、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新课程改革就汲取了后现代主义的有益成分。主动、积极、自觉地借鉴固然是明智之举,而事实上,人们在更多时候却是被动地、消极地、无意识地接受,特别是青少年。青少年真正读过后现代主义哲学著作的并不多见,但是通过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针对现代社会的弊端和危机做了深刻的批判,表现出强烈的反思和反省。但后现代主义也有不足和疏漏,这可以用道家老子的智慧去弥补和校正。老子在寻求人生价值和存在意义的同时并不放弃对绝对真理和终极本质的追求,是“自身之外别无目标”的后现代主义应当警醒和汲取的。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话语是哲学思想及思维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述的具体应用,提示着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维的构建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发展的基础性平台,而哲学思维揭示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理论的对应关系及其话语考量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文在立足哲学思维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应关系及其研究方法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维下的话语对应关系平台建设和构建话语创新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思维进行了论证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相对西方哲学而言,中国哲学中的纯粹思想是比较薄弱的,但是先秦诸子中仍有闪光的自然哲学理论的火花。在儒家对“心中的道德”大加阐发的同时,道家却对“头上的星空”一再置疑,并作出了颇具深意的回答。进入现代科学时代以来,以玻尔、汤川秀树、李约瑟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对道家自然观和知识观产生了愈发浓厚的兴趣,原因之一是老庄以直觉的方式在朦胧中猜测到的某些东西恰与现代科学对宇宙的理解相契合,而超越了经典科学所建构的机械的、绝对决定论的宇宙图景,并且预设了现代科学形式体系背后某种更深层的本质。当我们把弘扬传统文化作为今天精神文明建设重要一环的时候,有必要深入阐发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钱在社会生活中有着极大的“权威”,似乎是很神秘的东西。自从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以来,人们对钱产生丁一种相当对立的看法:有人主张或实际上主张“向钱看”;有人坚决反对,认为“向钱看”绝对不行。应该怎样认识这种分歧?“向钱看”究竟有没有合理性? 我的看法: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在商品经济的全部领域内,“向钱看”有相当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张梅 《世纪桥》2010,(11):78-79
后现代主义在晚期资本主义时代提出了反对一系列社会矛盾对立的文化对策,然而,这些文化策略忽略了消除社会矛盾对立的实践基础和人的实践力量,由此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生命力。尽管后现代主义思潮存在种种局限性,但其中有价值的思想也为高校图书馆员更新服务观念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高校图书馆员应该借鉴后现代主义的有机整体的观念从而把馆员与读者看作是具有不同特点的不同主体,并且是相互平等的有机统一体。因而高校图书馆员需要改变"以我为主"的服务观念,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