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红梅 《河北法学》2012,30(11):92-98
从一个案例引出目前我国亲子鉴定中检查协助义务存在的司法困境,同时对我国现行关于亲子鉴定中检查协助义务的现状和相关的法条进行梳理分析,借鉴其他国家对亲子鉴定诉讼中的检查协助义务的立法经验并结合自身从事司法鉴定工作的实践,深入探讨在亲子鉴定中检查协助义务中应当注意的相关问题,提出对我国亲子鉴定中的协助义务进一步完善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2.
我国亲子鉴定缺乏法律依据 近年来,我国亲子鉴定的数量每年都以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数量增长,但我国婚姻法虽经多次修订,至今仍未确立亲子确认及否认这一亲属法上的重要制度,其他法律对于"亲子诉讼及亲子鉴定"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最高法院在1987年6月曾作出<关于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能否采用人类白细胞抗原做亲子鉴定问题的批复>,对于亲子鉴定的规定唯一的依据,但因该内容只作原则性规定,对具体的情况及如何处理没有作进一步阐明,尚缺乏严谨的司法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涉及亲子鉴定的亲子关系诉讼案件越来越多,而我国在亲子鉴定方面的法律规范却几乎处于空白状态.给法院在审理亲子鉴定案件时如何正确适用法律增加了难度。从审判实践出发,依据现有的零星的法律规定,对亲子鉴定的提起程序、亲子鉴定结论的证据效力及其审查判断等进行分析探讨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4.
赖红梅 《河北法学》2013,(1):131-139
目前,我国的亲子鉴定正处于一个方兴未艾的时期,亲子关系纷争的日益增多加之DNA鉴定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作为依托于DNA科学鉴定技术之上的亲子鉴定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及信赖。首先分析我国目前亲子鉴定结论在诉讼实务中的定位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美国及日本对于亲子鉴定结论对亲子关系纷争中的作用和相关规定及实务进行梳理分析,对我国亲子鉴定结论在诉讼实务中的定位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亲子鉴定,又称为亲权鉴定,是近代法医学术语。亲子鉴定具有最原始的功能、核心功能、其他功能等。虽然亲子鉴定问题在我国民事审判实践中由来已久,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来规范亲子鉴定行为,可以说亲子鉴定方面的法律规定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在具体的实践中,应严格控制亲子鉴定的适用,同时引入时效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目前在亲子鉴定问题上基本取态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玉谦 《中国司法》2010,(9):100-103
一、对我国亲子鉴定中存在问题的基本考察 目前,我国对亲子鉴定缺乏统一、专门的管理,鉴定的部门众多林立。实践证明,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亲子鉴定任意性、泛滥性以及注重商业利益现象对婚姻家庭关系和社会秩序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另外,许多国家通过立法对传统上所形成的婚生子女(即亲子关系)推定制度加以确认,而这种制度的本旨系在确保子女在法律上的身份安定、成长安全的环境与氛围,尽可能不使无责任的子女负担因非婚生子所导致社会上及法律上的不利益。  相似文献   

7.
《中国司法鉴定》2009,(1):F0004-F0004
重庆市血液中心司法鉴定所的前身是重庆市血液中心亲子鉴定实验室,成立于1982年,是西南地区第一家从事亲子鉴定工作的专业实验室,为西南地区的各级公检法机构解决了许多重大疑难案件,在西南地区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8.
针对极少数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无视法纪,违法违规从事亲子鉴定业务等行为,近日,司法部下发《关于严格规范司法鉴定机构开展亲子鉴定业务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司法鉴定机构从事亲子鉴定有关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进一步严格规范鉴定活动,切实维护行业公信力,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开发小型实验室适用的亲子鉴定管理软件,提高工作效率。方法选用简单易用的MicrosoftVBA语言,结合MicrosoftWord和Excel软件,利用宏功能,设计小型实验室专用亲子鉴定管理软件,使之包含数据录入及维护、亲权指数及相对亲权关系概率计算、报告形成及打印三大模块。结果试用证实:基于VBA语言的“亲子鉴定通”软件能用于亲子鉴定案例信息管理及报告打印,提高鉴定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结论基于VBA语言的“亲子鉴定通”软件适用于小型实验室的亲子鉴定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0.
亲子鉴定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分子遗传学应用产物的亲子鉴定,在司法领域已经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惊喜,解决了很多司法难题,有时甚至是一些难以查询线索或者仅有孤证的悬案,在法医生物学家的帮助下都迎刃而解。然而,正是由于亲子鉴定技术的特殊性对人们认知局限性的这种补充作用,导致普通老百姓、律师甚至法官对亲子鉴定技术结论的过分依赖;也由于亲子鉴定技术的高科技含量直接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得这项技术逐渐成为许多法定鉴定机构甚至无司法鉴定资质的实验室也乐此不疲地开展这项业务。尽管如此,非专业人员对于亲子鉴定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概念范畴。但是,当国内著名球星…  相似文献   

11.
<正>常规亲子鉴定分为两种,一种是被检测男子、孩子生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鉴定,称为三联体亲子鉴定;另一种是被检测男子(或被检测女子)与孩子的亲子关系鉴定,称为二联体亲子鉴定。目前在亲子鉴定中,二联体亲子鉴定的比例远超过三联体亲子鉴定,在二联体亲子鉴定中,由于缺少父母一方的遗传信息,特别是当争议父与生父之间存在近亲血缘关系的时候,争议父与生父之间就会有同源等位基因,而且血缘越近,有同源等位基因的STR基因座就会越多,这种情  相似文献   

12.
亲子鉴定解决了困扰司法鉴定多年的“父权”问题,但亲子鉴定是一把双刃剑,“滥用”亲子鉴定也会使家庭不睦,产生社会不安定因素。目前急需建立省级亲子鉴定委员会制度、法定的鉴定部门及鉴定人资质的认定制度、统一的亲子鉴定技术质量标准、亲子鉴定检验的相关程序制度和亲子鉴定复议制度,以规范亲子鉴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单亲亲子鉴定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iu Y  Li L 《法医学杂志》2002,18(2):86-88
目的从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客观评价13~15个STR位点应用于单亲亲子鉴定的准确性。方法依据中国人群基因频率资料,计算单亲亲子鉴定的非父排除率及单亲亲子鉴定的亲子关系概率,并选择有明确排除结论的104例排除案例,分析统计其中父-子二联体出现的排除指标数。结果对于单亲亲子鉴定,选用13~15个STR位点,联合非父排除率为0.9805~0.9906;亲子关系概率均大于99.73%。104例二联体排除案例中,有3例的排除指标数小于2,未发现排除指标为零的现象。结论若应用ProfilerPlus和CofilerPlus试剂盒的13个STR位点进行日常单亲亲子鉴定工作,存在微弱漏判非父的风险,必要时增加检测指标数。不排除案例的单亲亲子鉴定,其亲子概率均可达国际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亲子鉴定”也逐渐热起来,2004年2月8日新华社发表“亲子鉴定在尴尬中升温”的文章,文章说:春节后的头几个工作日,江苏省人民医院亲子鉴定中心就接待了近20例要求做亲子鉴定的家庭,这几乎是往年两个月的工作量,鉴定中心7名工作人员即使加班加点,仍然忙不过来。这尴尬的“红火”让工作人员感到非常吃惊。  相似文献   

15.
钱俊 《法制与社会》2014,(15):131-132
DNA亲子鉴定技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利用,其在相关案件的处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DNA亲子鉴定技术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着重就该类鉴定所涉及的DNA亲子鉴定标准、DNA亲子鉴定中的鉴定人、强制进行DNA亲子鉴定问题、DNA亲子鉴定的伦理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2004年,上海、广州、哈尔滨、北京等中国城市,悄然掀起一股亲子鉴定风浪。亲子鉴定的升温,使得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道德遭受到空前挑战,它不仅透露着当今中国家庭夫妻之间的信任危机,进而折射着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对于亲子鉴定,我国目前还没有相关的法规加以规范和界定。我们该怎样对待这个现象呢?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PowerPlex21系统20个STR基因座在亲子鉴定中的检验能力。方法用PowerPlex21系统检测1 704例亲子鉴定,评估该系统在亲子鉴定中的排除能力和突变率。结果采用PowerPlex21系统,累积非父排除率和累积个体识别力均大于0.999 999 999 999 999 999 999 999 999 999。1704例亲子鉴定中有265例排除亲子关系,最常见为8~10个基因座排除;44例表现为1个STR基因座突变。结论 PowerPlex21系统用于亲子鉴定是高效的。  相似文献   

18.
法医DNA始终在国际法医物证检验领域中占据核心地位,技术应用早已广泛成熟。近年来,诸多学者开始关注法医DNA伦理学方面的研究,目前该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本文是在伦理学已有学术基础上,从DNA数据库建设和亲子鉴定两个方面对法医DNA伦理学思想应用现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且参考国内外文献资料对伦理学思想在法医DNA实践中的应用原则进行了阐述,目的在于衡量法医DNA工作是否达到伦理方面的要求,其实践意义将在DNA数据库建设和亲子鉴定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赵信会 《证据科学》2016,(6):747-757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1年创制的亲子鉴定推定以实现亲子确认诉讼的确定性解决为目标,主要的缺陷是模糊了举证证明责任制度的程序地位、与举证证明责任的程序功能相悖、适用条件模糊。作为其理论依据的证明妨碍理论难以为亲子鉴定推定提供正当性,事实上域外很少有采用亲子鉴定推定的立法,即使个别采亲子鉴定推定立法例的国家,司法中对之的适用也非常谨慎。应对亲子确认诉讼中,当事人一方拒绝配合协助鉴定的情况,可以坚持直接强制为原则,并辅之鉴定材料的替代获取。  相似文献   

20.
<正> 型特异性成分(Group specific component,Gc)是一组存在于血清中的生物活性相同,结构相似的α_2球蛋白。自1959年Hirschfeld首次报道Gc蛋白的多态性以来,学者们对Gc的化学组成、生物学功能、遗传特征及遗传规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Gc作为一种遗传标记,在国外已广泛地应用于法医学个人识别和亲子鉴定。为了进一步在我国扩广应用,现综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