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今年5月1日起,经过整修的台湾桃园县后慈湖景区向普通游人开放,每天限制接待游客400人。历经60年军事管制的后慈湖缓缓揭开自己的神秘面纱,立即吸引大批台湾和大陆观光客前往这个神秘之地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2.
1963年6月26日,“广东省反共救国军独立第三十一纵队”“少校副司令”梁钦在广东阳江被俘一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集团,被中国人民赶出大陆之后,仍不甘心失败,时刻梦想着反攻大陆。1962年,成立了蒋介石亲自挂帅的“五人小组”,加紧反攻大陆的军事部署,利用盘踞的台湾及东南沿海一些岛屿为据点,制定了代号“海威”、“班超”等窜扰大陆的计划。蒋介石提出了“一年准备,二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同时,对混乱不堪的国民党各特务系统进行了整顿。宣布成立“国家安全局”,作为最高特务领导机构,蒋经国任局长。改组了专门对… 相似文献
3.
4.
世纪之交的美国第54届总统就职仪式,于美国当地时间1月20日上午在华盛顿举行。共和党人乔治·W·布什入主白宫,随着新政府的组成,美国新一届政府的外交政策也已雏形初成,初显端倪。 一些观察家认为,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人当政,美国的对华政策将是一脉相承,不会有本质性改变。但是,围绕着关于对华政策问题不断地有人向美国新政府出谋划策,再加媒体的种种分析推测,未来美国对华政策究竟如何,依然是令人十分关注的事。 一、两党一致的对外政策。在克林顿当政时期,中美两国虽经历了一些困难和挫折,但在中美双方高层领导人的重视和双方的共同… 相似文献
5.
过去,我们对美国的民主、共和两党一直抱有这样的看法:民主党历来意识形态色彩浓厚,同时受中小企业和工会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较强,而且政策多变;共和党则更重视安全问题,意识形态色彩不那么浓,更重要的是共和党代表着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更强调自由贸易。然而,由于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今天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与以往已有很大变化,两党在对内政策上严重对立,在对华政策上渐趋一致,只有策略上的差别,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这样的转变在本次美国大选中就可见端倪。在以往的美国大选过程中,虽然竞选双方也少不了要拿中国说事,但中国问题都被置于外交政策的范围内,对中国的攻击主要集中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安全等方面,经贸方面也有,而在今年的大选中,无论是奥巴马还是罗姆尼, 相似文献
6.
尹承德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22(3):60-65
近一年来,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正面变化。中关关系良性互动明显增强,双方在政治、安全、经济和国际等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取得显著成果。中美关系可望进入一个以稳定发展、积极互动为基本特征的新时期。尽管如此,美国仍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对华防范、遏制战略,中美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也不会消失。 相似文献
7.
8.
从1931年9月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美国基于自身的远东战略利益,其对华政策先后经历了在中日之间保持谨慎中立(1931~1938)、援华制日(1938~1941)、与中国结盟并使中国成为大国(1941~1945)三个演变阶段。在中日之间保持谨慎中立阶段(1931~1938) 相似文献
9.
美国新一届国会,也即第107届国会于2001年1月3日正式开议。此届国会因其共和、民主两党实力非常接近的特点而引人注目。目前国会的情况是两党在参议院差不多平分秋色,这是1881年来的第一次。众议院则出现了共和党占221席,民主党占212席的局面。不过,共和党的优势虽然已经减小,但仍然创下了20世纪20年代以来该党一连四届控制众议院的记录。第107届国会共出现了52位新议员,其中众议员41位,参议员11位。与上一届国会相比,此届国会更趋向于走中间路线。尤其在两党利益发生较大冲突时,哪一方都没有绝对把握战胜对方,所以温和的保守主义… 相似文献
10.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台湾问题本不该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然而,国际关系的风云变幻,却使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正常发展中最大的障碍。本文旨在通过对美国外交和中美关系的宏观历史分析,评析美国决策集团如何染指台湾问题,并何以逐步将台湾作为推行其全球战略的一张牌。一、美国赞同台湾归还中国,以牵制日本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际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而国家利益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国家安全因素。综观中美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的外交决策中,利益集团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冷战后,利益集团更是公开走到了前台,通过游说等手段间接地影响着美国对外政策的制定.为此,中国在处理中美关系时,必须把美国各利益集团因素考虑进去,大力开展第二渠道外交.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国际格局面临大调整的背景下,如何判断美国对华政策走向?大多数舆论认为,最近中美第九轮贸易谈判时断时续而并未彻底撕破的迹象,显示中美关系的基本模式是通过妥协,找到相互都能接受的最大公约数,因为中美双方都无法承受直接冲突的代价,都不能承受对世界经济秩序的巨大冲击。这种观点强调"动态平衡"和"破而不裂",是中美战略协调论。 相似文献
13.
从1949年中国代表权产生开始,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的历程前后经历了四个阶段,即“等待尘埃落定”阶段、“暂缓讨论”阶段、“重要问题”阶段及“双重代表权”阶段。在这个艰难的历程中主要的阻力来自于美国,随着中美关系的正常化,最终在1971年重新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 相似文献
14.
15.
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因素有很多,如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因素等,其中文化因素现在愈来愈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虽然美国对外政策的制定仍以美国利益为最高原则,但是其每个时期的外交政策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宗教、意识形态和公众舆论是文化因素的三个重要层面,这三者都从不同方面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美国智库与政府的关系密切,保守派智库与美国共和党政府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以哈德逊研究所为代表的保守派智库强势崛起,基于长期对中国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多元化的决策服务机制,深度参与了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制定,在中美贸易摩擦等问题上发挥了重要影响。通过对保守派智库影响特朗普政府决策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美国智库的作用和影响中美关系的源流,从而更好的作出战略判断和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20.
1948年12月31日晚上7时30分,蒋介石在南京黄埔路总统官邸举办晚宴。这是蒋家王朝面临总崩溃的时刻,在大陆举办“最后的晚餐“。出席晚宴的有:副总统李宗仁、行政院长孙科、立法院长童冠贤、监察院长于右任、总统府秘书长吴忠信以及在南京的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邵立子、陈立夫、黄少谷、贺衷寒、王世杰、吴铁成、王宠惠、张厉生、朱家骅、张治中、程思远等40多人。官邸火树银花,五彩缤纷,照耀夺目,四周墙壁贴满七彩剪纸,表面上充满了一派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7点30分,蒋介石在蒋经国、张群陪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