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法鉴定体制的改革正在逐步深化进行之中,随着《决定》的出台,改革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同时也出现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决定》对法医学鉴定的影响、《决定》出台后法医学鉴定的现状及原因,初步探讨法医学鉴定体制的改革方向,以期对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深化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法医学是为法律服务的一门自然科学,其提供服务是通过鉴定实现的。鉴定在法医学,乃至法庭科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然而,由于我国在司法鉴定立法方面很不完善,以及其他众所周知的原因,致使有关法医学鉴定的理论发展缓慢,很不系统,这不仅影响专业教育培养职业鉴定人,而且,也不利于充分发挥法医学鉴定的服务职能。为此,我们提出创建“法医鉴定学”,作为法医学的分支学科。法医鉴定学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其学科框架尚难明确界定。我刊从本期开始设“法医鉴定学”专题栏目,本期两篇文章,旨在抛砖引玉,特别是通常所称…  相似文献   

3.
1998年1月8日北京市相继成立两个鉴定重员会即法医学鉴定重员会、司法精神病鉴定委员会。主要解决人身伤害法医学鉴定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中存在的重复鉴定,出现不同鉴定结论及重大、技难案件等鉴定问题,为审判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也更加方便百姓诉讼,并协调各部门的鉴定工作。法医学鉴定重员会由市级公、检、法机关的法医学专家组成,负责人身伤害案件中法医鉴定的重新鉴定,重大技难案件的法医鉴定,及有关问题、相关标准的学术研讨等。司法精神病鉴定委员会由市公、检、法、司、监管和卫生部门联合但成,并聘请精神病医学专家,负责市…  相似文献   

4.
0法医学Forensicmedicine0.of法医学建设Forensicmedicineconstruction1新划诉法有关法医鉴定规定的专家访谈(下)(l):0o22对新刑诉法第120条中“医学鉴定”的评析(罗忠元)(1):0043新刑诉法第120条之我见(宗瑞锦)(1):0054新刑诉法第120条规定制遗憾(李建华)(1):0075新刑事诉论法的实施对临床法医鉴定的影响(曾泽民)(1):0096我国法医体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刘方启)(l):0277日本的法医学鉴定体制(何颂跃)(1):0358英国法医临床学的现状和未来(王居生)(1):0389英国与法医学有关的三种职业(胡丙杰…  相似文献   

5.
为了能够深入系统地研究和探讨法医鉴定及其程序性问题,必须从法医鉴定的源头上,即沿着法医、法医学、法医学教育、法医检验技术、法医鉴定及程序、法医结果或意见等脉络,来考察法医鉴定的形成、演变及其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司法》2014,(8):F0002-F0002
宋慈(1186-1249),字惠父,建阳(今属福建南平)人,南宋著名法医学家,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所著《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专著,先后被译成法、英、荷等多种文字。比意大利人佛图纳图·菲得利写成于公元1602年的同类著作早350多年。  相似文献   

7.
2005年10月1日施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7条规定:“侦查机关根据侦查工作的需要设立的鉴定机构,不得面向社会接受委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门不得设立鉴定机构。”由此打破了公、检、法三家为主.医学院校、医院为辅的法医鉴定局面,转变为公、检负责自侦案件的法医鉴定,其余鉴定由注册的社会鉴定机构承担的格局。  相似文献   

8.
司法鉴定是保障司法公正的一项重要工作,法医鉴定是司法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关于人身伤害的鉴定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焦点.关于法医鉴定体制如何进行改革与完善的呼声由来之久.近来也引起了法学界和法医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文从法医鉴定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完善作一探讨.我国现有法医鉴定体制存在主要问题有一、立法规定不明确,司法鉴定法规不健全,导致无章可循.二、各地法医门诊机构设立混乱,工作职责划分不明.三、人身伤害鉴定程序混乱,出现"自侦自鉴,自检自鉴,自审自鉴",容易受指派单位影响,不利于司法公正.四、伤残等级评定标准不一,有待统一;有的鉴定标准条文需进一步完善.五、受案范围规定不明,鉴定无规定等级之分,易造成多头鉴定,影响办案效率.六、重新鉴定无法落实到实处,出现法条与实践脱节.七、未规定统一的权威机构行使复核鉴定终局鉴定权,容易使伤害案件在鉴定环节久拖不决.解决的对策应通过制定法规条例加以规范,明确规定鉴定人的权力义务,职责分明.规定各个鉴定部门的受案范围,鉴定程序.如何管理协调,可以成立司法鉴定工作委员会、法医学鉴定委员会,人身伤害重新鉴定专家委员会等加于管理协调.本文还探讨三种法医鉴定体制的改革模式.并对<刑诉法>第120条第二款的规定从学术上作一探讨和建议.本文认为、"一元制"、"二元制"、均有较多弊端.主张构建"多元制"丹放体系,拜建章立制,归口管理,建立公、检、法、司参加的法医学鉴定委员会及司法鉴定委员会,实行二级复核鉴定.能充分保证鉴定结论的科学性,保障诉讼民主,降低诉讼成本.也有利于法医学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 1992年4月7日至10日,北京大学法律系比较法和法律社会学研究所主办了一次国际比较法学会议。这是我国在比较法领域召开的第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第一次学术会议也同时举行。会议收到了美、加、英、法、德、意、瑞士、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和香港地区的外国比较法学家的12篇论文和我国国内法学家的30多篇论文。会议主题是“比较法学的新动向”。外国学者论文内容主要是有关比较法学的一些理论问题;国内法学家论文内容大部分是有关部门  相似文献   

10.
法医学鉴定的对象是人及与人相关材料,因此在法医学检案实践中需要考虑伦理问题。基于法医学鉴定中的公平正义、尊重、真相告知三大基本原则,进一步衍生出法医学检案实践活动的具体伦理要求,即法医学鉴定的称职性、对鉴定涉及案件及其当事人伦理考虑、如何处理案件检材。然而当前法医学鉴定却存在部分法医鉴定人不称职、重技术轻程序、鉴定机构选择出现争议、利益输送与利益冲突等问题。笔者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并重点讨论三大矛盾,保证法医学鉴定称职性。  相似文献   

11.
一、法医鉴定体制改革势在必行早在我国法医学事业刚开始恢复发展的80年代初期,我国法医学界的有识之士就总结了我国古代检验制度的经验和教训,呼吁法医学建设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布局,应在全国自上而下建立统一的鉴定机构。随后,又有更多的法医学界及法学界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2.
法国学者勒内·达维德的《当代主要法律体系》与德国学者茨威格特、H·克茨的《比较法总论》是比较法学自19世纪作为一门学科兴起以来,在20世纪集大成的两本著作。《当代主要法律体系》自1964年出版以来,已被译成德、英、西、芬、匈、俄、中等多国文字,成为比较法学的扛鼎之作;而《比较法总论》自第二卷1969年、第一卷1971年问世以来,也被译成了日、英、中等多种语言并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赞誉。对这样两本已在比较法学领域广获承认并备受推崇的经典作品,笔者所作的比较,其主旨不是在二者之间作出高低优劣之分,而是就二者主导风格的异同之处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司法》2005,(5):M001-M001
今年2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自10月1日起施行,这标志着我国司法鉴定体制改革取得了标志性成就。《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规定了鉴定组织、鉴定人、鉴定监督、鉴定组织和鉴定人法律责任等涉及司法鉴定工作的核心性体制事宜,基本明确了符合我国现阶段司法状况的司法鉴定体制的管理制度。《决定》对解决司法鉴定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结束过去“诸侯割据、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加强对从事司法鉴定活动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的管理,维…  相似文献   

14.
正当我国法医学鉴定体系处于机构重叠,人员分散,三家鼎立,政出(鉴定)多家的无序状态时,新刑诉法(指1997年1月1日起施行的《刑事诉讼法》)第120条又重新增添了法医学鉴定机构。即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来负责对有争议的人身伤害进行法医学重新鉴定。也就是说,把人身伤害的最终鉴定权交给了医院。重走老路,象过去没有法医的年代那样,让治病救人的临床医生又重新兼职搞起了法医学鉴定工作。这样会给我国法医学事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首先,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里,组成的法医鉴定组织既不合理,又不科学,也不合…  相似文献   

15.
正当我国法医学鉴定体系处于机构重叠、人员分散、三家鼎立、政出(鉴定)多家的无序状态时,新刑诉法(指1997年1月1日起施行的《刑事诉讼法》)第120条的规定又重新增添了法医学鉴定机构,即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来负责对有争议的人身伤害案件进行法医学重新鉴定。这一规定施行两年以来,使我国原本就十分无序的法医学体系,更加混乱不堪,种种弊端和隐患在短时间内迅速地暴露出来,给我国法医学事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首先,在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里,组成的法医鉴定组织既不合理,又不科学。如某市第一医院,是省级…  相似文献   

16.
法医学鉴定涉及活体或尸体的检验并做出科学判断,为刑事案件侦破、民事纠纷调解提供法医学证据和审判依据,这个过程中会牵涉到鉴定人、当事人、社会、政府等多种因素的参与,并涉及大量的伦理学问题。对法医学鉴定所涉及伦理学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工作对法医学鉴定中相关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法医鉴定人和被鉴定人的权利与义务及法医学鉴定中的道德规范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手功能的评定一直是法医学鉴定中疑难问题之一,首先是客观性问题,其次是精确性问题。《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2014年初施行以来,手功能的评定受到法医同行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是有关手功能方面的条款在《新标准》是新增设的,之前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里面未涉及到,理论上存在盲点;二是手功能的评定还没有统一、明确、可操作性强的方法;三是法医鉴定人员对《新标准》的部分条文理解上存在分歧。鉴于以上问题,作者查阅相  相似文献   

18.
通过人体骨骼推断年龄是法医鉴定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无论是在司法鉴定领域还是在个体识别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该文介绍了法医学骨龄鉴定的主要方法、参数以及数学处理方程;在此基础之上对骨龄鉴定的科学依据、法律依据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科学性、准确性、规范化出发完善骨龄鉴定制度,并就鉴定意见的审查与质证等相关法律规制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以便对司法工作人员将骨龄鉴定意见科学正确地运用到诉讼实践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在法医鉴定实践中,涉及“烟雾病”方面的鉴定案件较少报道,据不完全统计自2007年以来,在国内期刊及学术会议上仅见毕洁、吕红等报道的5例与“烟雾病”有关的法医学鉴定案件。现将本所受理的烟雾病患者猝死后的死亡原因鉴定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2例术后止血钳长期遗留的法医学鉴定,提出止血钳长期遗留X光摄片的特征,同时对相关医院如何预防及法医鉴定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