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政策的正式确立。中国共产党发动和领导的五卅运动,使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更加巩固和加强了。与此同时,大同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也跨入了一个高潮迭起的新时期。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当晚,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把斗争扩展到各阶层人民中去,结成广泛的反帝联合阵线,抗议帝国主义暴行。随即,全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15,(5)
苏联是否曾劝告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划江而治问题是研究解放战争时期中苏关系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斯大林与毛泽东在1949年1月间关于国共调停的电报内容、米高扬秘密访华提出建立联合政府和苏联大使馆随国民党政权南迁广州等历史事件,进一步证实了斯大林曾有劝告中共与国民党"划江而治"的动机。二战后,苏联采取双重的对华政策,反映了苏联对待中国共产党的不信任和斯大林矛盾复杂的心理。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俄"通过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废约政策进行了一系列指导与指示。其中,既有促使中共制定包含反帝废约目标的革命纲领,在反帝废约斗争中实行统一战线的策略的积极成果,也有苏联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指示中共发起"左"的全面的反帝废约运动,使革命力量遭受损失的消极影响。随着日本侵华步伐的加快,在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影响下,中共逐步调整反帝废约策略,确立了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为主,联合一切同情中国民族解放运动的民族和国家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顺应历史潮流,积极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一过程中,张学良将军与中国共产党许多高级领导人,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其中,叶剑英是张学良将军最敬重的中共高级领导人之一.  相似文献   

5.
中共对国民党与张作霖、段祺瑞的合作持反对态度,并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国共合作后,中共继续揭露军阀的本质,反对国民党与军阀周旋,批评其北伐政策,呼吁依靠民众力量。对于1924年孙中山北上,中国共产党也不赞同。这些做法,体现出中共彻底、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并且,中共妥善地处理了在统一战线中与国民党的关系,在复杂的形势下,推动了革命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金宕莳 《求贤》2009,(7):23-23
五卅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在奉系军阀统治下的天津,中共天津地委积极发动和领导全市各界群众,投入到声势浩大的五卅反帝爱国斗争,有力地打击了英日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揭开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  相似文献   

7.
《湘潮》1991,(2)
古老的中国似一头沉睡的狮子。这头睡狮一旦被唤醒,就会发出惊天动地的吼哮。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唤起亿万工农群众,掀起了震撼神州的第一次大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二七”大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明白了一条道理:工人阶级必须联合一切民主力量,建立各革命阶级、党派和革命力量的统一战线,尤其要唤起工农群众,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因此,中国共产党采取积极措施,与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联合。共产国际也认为:中国国民党是“中国唯一重大的民族革命集团”,鼓励中共与国民党建立联合战线。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  相似文献   

8.
一、共产国际放弃了中共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共产国际重视国民党,轻视共产党。对中国资产阶级、国民党和蒋介石、汪精卫、冯玉祥等的革命性估计过高,而对中国工人阶级、农民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作用估计不足,实质是反对中共对革命的领导。 共产国际要求中共帮助国民党“成功一个民众党”。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来华向孙中山建议:改组国民党,联合社会各阶级,尤其是工农大众;创办军官学校,为建立革命武装打基础;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他还说:“中国的真正革命者的首要职务,就是实现国民革命”,因此必须宣传、引导农民、  相似文献   

9.
正背景介绍原载1933年3月30日《红色中华》第65期第6版。该版刊发了《一尊尊炮口对着长江沿岸的民众》的报道。报道指出:"为了镇压屠杀长江一带反帝反国民党的革命民众,停泊在长江沿岸的帝国主义国民党兵舰已有二十余艘之多。"在报道中配有一幅《帝国主义奴  相似文献   

10.
从"九一八事变"到全面抗战前,中共抗日话语叙述在不同时期发挥的政治功能也呈现差异。长城抗战前,中共"反帝抗日"话语主要发挥政治导向功能;长城抗战到红军长征前,中共"反蒋抗日"话语主要发挥抗日动员功能;在红军长征时期,中共"北上抗日"话语主要发挥对红军长征的激励功能;红军长征到陕北后,中共"联合抗日"话语主要发挥抗日统战功能。中共抗日话语叙述演进与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话语主要反映出先抗日与先安内主张的差别,而国民党"安内攘外"话语最后让位于中共的"联合抗日"话语,并形成国共合作和全国联合抗日格局,显示出中共抗日话语具有激发和推动全国民众抗日浪潮的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年代,各帝国主义列强在各方面都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与掠夺,同时在其操纵下,军阀割据与军阀混战成为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现象。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社会各阶层强烈的共同愿望。1924年至1927年,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下的国民党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携起手来,建立了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共同担负起领导全国人民开展反帝反封建军阀斗争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在反帝反封建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建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关系,推动了大革命高潮的到来,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打败了北洋军阀,将革命势力推进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在中国现代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主办的第一个机关报《向导》周刊,为促进、发展和维护第一次国共  相似文献   

13.
边平 《前线》1960,(23)
二十五年前的“一二·九”运动,在中国人民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上,曾經起了重大的作用。一九三五年,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紧急关头,为了爭取民族解放,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反动的卖国政府,北京的革命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地掀起了反帝的革命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的国共宣传战(续)王晓岚二、共产党的宣传策略中国共产党从未放弃批判的武器。针对国民党抗战建国政策的两面性和其新闻宣传上的两面性,中国共产党决定展开对国民党的宣传战。这一时期的国共宣传战,中共遵行的基本政策是:“一方面坚持抗日第一与抗战到底,坚...  相似文献   

15.
共产国际东方战略与大革命时期的右倾错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共产国际用来指导中国革命的东方战略,其核心内容是强调反帝革命。而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必须将反封建与反帝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于是,共产国际的指导路线与中国革命的实际需要就发生了部分脱节。由于强调反帝革命,共产国际和联共(布)领导人就十分看重国民党及其军队。一方面,苏联在自己经济并不富足的情况下,拿出一定经费来支援国民党的军队建设,力图在中国培养和训练反对帝国主义的坚强武装力量。另一方面,当国共之间的矛盾有可能影响到统一战线的存在时,共产国际和联共(布)领导人宁肯要共产党让步,以使国民党右派及其领导的军队留在统一战线内,也不同意对国民党右派进行坚决反击;他们甚至不惜以国民党和国民政府领导人的好恶程度,来对待反封建的土地革命。很显然,共产国际东方战略内在的规定性,是大革命时期右倾错误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斗争历程中,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奋斗。大革命时期,党以废约作为反帝的基本目标和内涵,开启了废约反帝运动的新阶段;大革命后期,党的反帝方针转变为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废约从属于这一方针。随后在极其艰难的处境下,党继续进行这一斗争,给国民党的修约交涉以巨大压力。瓦窑堡会议后,党调整了废约反帝方针,抗战时期废约的基本实现,中共起了不可磨灭的实质性作用,是中共实行正确路线的历史必然。抗战胜利后,党又独立领导反对各种形式的不平等条约斗争,彻底清扫了残留的条约特权,真正解除了百年来套在中华民族身上的不平等条约锁链。  相似文献   

17.
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帝国主义入侵中国造成的西藏问题,在中国共产党手中得到圆满解决。国民党作为曾经的执政党,注视着西藏和平解放进程,采取了一些措施。在昌都战役发起前,国民党注视人民解放军怎样进军及其与苏联的关系以及英印美3国的反应,挑拨有关国家与中共的关系。昌都战役发起后,国民党一方面宣称中共扩大"叛乱",唆使噶厦抵抗;一方面反对美国幕后插手中国内政,坚持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基本立场。在此前后,国民党注视着和平谈判如何进行,发现中共坚定地反对他国干涉和介入。和平解放西藏协议签订后,国民党分析其内涵和影响,关注其实施,妒忌地承认中共成功解决了它不能解决的西藏问题。总之,唆使噶厦抵抗中共,挑拨有关国家与中共的关系,妒忌中共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一,是国民党在西藏和平解放进程中所持的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18.
抗战初期中共对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认识与争取孙希磊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中国一切爱国力量,一致对外,这是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基本条件、但是,九一八事变之后,直到1935年,中国共产党仍然没有真正建立起统一战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重视开展...  相似文献   

19.
1926年3月,日本军舰驶入大沽口,掩护奉系军阀进攻天津,炮轰国民军,被国民军击退。此后,日本联合美、英等八个帝国主义国家向北京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撤除大沽口国防工事等无理要求。各帝国主义国家的20余艘军舰群集大沽口,公然对中国施行武力恫吓。3月18日,北京各界群众在以李大钊为首的中共北方区委和国民党北京执行部领导下,在天安门前举行了一万余人的反帝示威大会。  相似文献   

20.
崔莹  刘宏 《党史纵横》2001,(1):12-13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进入了最艰苦的斗争年代.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彻底放弃了孙中山反帝、联俄的主张,代之以亲帝、反苏的外交政策.在英、美等帝国主义扶持下,开始实行反共反人民的独裁统治.它以法律、行政、特务等手段残酷地镇压任何革命活动,集中一切反革命势力向中国共产党和革命人民进攻.中国革命到了严峻的关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