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央苏区,是一个源于地域概念的政治名词,是中国苏维埃革命区域发展的一个缩影。中央苏区的创建与发展,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一大成果。这一辉煌成果,是用牺牲、苦难和挫折换来的,是与共产国际的指导紧密相关的。在中央苏区历史发展进程中,共产国际的指导大致经历冷眼旁观、关注重视、规划蓝图和加强"活的指导"、强化领导机制五个阶段。共产国际及其设在上海的远东局的指导方式,主要是通过制定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并形成为党的主要文件,以实现总的政治上的领导;利用高度集中的组织制度,在按"俄罗斯式"从莫斯科向中国派遣代表的同时,还利用中共党内的一些错误和矛盾,影响党的领导层的组成,以保证共产国际路线的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2.
关于共产国际与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决策问题,由于档案资料匮乏等原因,多年来党史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十分薄弱,权威性的中共党史著作也只是提到:1934年5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作出决定,准备将中央红军主力撤离根据地,并将这一决定报告共产国际,得到共产国际的复电同意①。但是,共产国际对当时中央苏区的军事形势是怎样判断的,是否同意中央红军立即进行转移,还有什么具体意见,对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实施有什么影响,在目前的中共党史研究著述中还都没有清楚的论述。本文依据俄罗斯陆续公布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档案资料,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一…  相似文献   

3.
学术界对大革命时期的陈独秀的政治态度存在着传统的误解,曾断章取义地批判陈的言论.不少人认为陈在大革命时期一贯右倾,其实不然.档案史料明确展示出:中共"四大"前,共产国际指示中共不要和国民党争夺"旗帜",即放弃领导权.陈力图纠正共产国际的右倾错误.陈致维经斯基的信中的核心问题是反对鲍罗廷和瞿秋白在国共关系上的右倾错误.陈主持的中人"四大"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的重要性,不是偶然的.而"四大"在政治思想上的重大缺陷又与当时共产国际对国民党的政策有关.  相似文献   

4.
张闻天与共产国际关系密切,他早年在苏联接受教育,回国后成为中共中央领导成员,一度迷信共产国际指导,犯下了严重的"左"的错误。从实践中,他逐渐认识到教条主义的严重错误,在遵义会议后,灵活变通地执行共产国际指示,并对中国革命与共产国际的关系进行总结,认识到独立自主的重要意义。可以说,张闻天与共产国际的关系是中国革命与共产国际关系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5.
近1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与利益的关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对这一时期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利益关系问题研究的梳理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的总体结论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利益的关系问题已日益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课题,相关的研究不仅从二者的关系,而且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原则、方法和实践等方面进一步提出了二者关系的研究课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研究领域.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与利益的关系呈现出的新特点,也由于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与利益关系问题的研究还需深化,以进一步体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利益"关系问题的学术、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小组政治”研究:内涵、功能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组政治"是中国政治运行的普遍形式和重要节点,是中国党政关系最核心的联结点之一,"小组政治"主要承担"个别酝酿"(包括决策准备、决策咨询)和协调监督功能,连接了政治过程的各个环节."小组政治"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滞后于实践发展,应该继续研究"小组政治"在党政关系中的定位、在历史发展中的功能、在运行过程中的程序、在国外政治中的经验以及其中的"小组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央苏区反腐倡廉工作是中央苏区史研究的重要领域。改革开放以来,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总体呈现出从重"反腐"研究到趋"倡廉"研究的视域转向。纵观已有研究成果,学界在中央苏区反腐倡廉建设举措的研究中,主要围绕制度治腐、机制保障、思想教育等层面展开。在中央苏区反腐倡廉建设思想的研究中,学界走出了马列主义理论与实践规范的单向度范式,逐渐建构出马列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框架。针对既有研究存在的研究边界不明、史料挖掘不够、批判性思维缺乏等不足,学界需从史料的进一步挖掘利用入手,下沉研究视角,注重个案呈现,从事实和价值的双重维度中辩证分析中央苏区反腐倡廉工作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8.
广昌战役失利后,中共中央准备实施战略转移,这一策略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批准。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也充分考虑了留守苏区的部署问题,明确了留守苏区部队在配合红军主力转移与保卫苏区中的重要作用。在共产国际的详细指示与中共中央的周密考虑下,中共中央对留守南方各苏区的革命斗争作了具体而且充分的组织准备、军事准备和政治动员准备。文章通过对史料的重新解读并结合新公布的史料,试图说明中共中央并没有放弃中央苏区,为了使各苏区能坚持游击战争与配合红军主力战略转移,中共中央对苏区做的安排部署可谓缜密。  相似文献   

9.
广昌战役失利后,中共中央准备实施战略转移,这一策略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批准.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与共产国际也充分考虑了留守苏区的部署问题,明确了留守苏区部队在配合红军主力转移与保卫苏区中的重要作用.在共产国际的详细指示与中共中央的周密考虑下,中共中央对留守南方各苏区的革命斗争作了具体而且充分的组织准备、军事准备和政治动员准备.文章通过对史料的重新解读并结合新公布的史料,试图说明中共中央并没有放弃中央苏区,为了使各苏区能坚持游击战争与配合红军主力战略转移,中共中央对苏区做的安排部署可谓缜密.  相似文献   

10.
进入 90年代以来,全球化问题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及学术界的关注。然而全球化进程到底会给世界和人类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它与当代国际社会政治中的许多重大问题有什么样的关系,民族国家应该以怎样的姿态来加入全球化进程。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 一   要讨论全球化问题,首先应该弄清什么是"全球化"。从人们的共识可知,"全球化"首先指的是经济全球化,而今它的影响已渗透到经济领域之外的政治、文化等诸多领域和层面,触及当代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按照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全球化"是由经济因素在世界范围的流动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11.
"陈炯明叛变"使孙中山遭遇了政治生涯中的又一次失败,孙中山处于一生中最低潮的时期,由于列宁对孙中山革命精神的赞赏,以及苏俄在十月革命后面临国内国外反对势力包围、封锁的严峻局势,使得孙中山成为苏俄寻找中的盟友。由此,孙中山和共产国际建立了联系,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孙中山改组了国民党,扩充了军队,实现了国共合作,对国民党自身以及与共产党的关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我刊从本期起,将连续刊发一组中共与共产国际的系列文章,以纪念党的90华诞。中共与共产国际的关系问题,是党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它的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党的历史,考量其成败背景。毛泽东曾说,共产国际对于中国革命是有巨大功劳的,也有过失。但总的说是功大过小,没有共产国际的帮助,我们党就不会有今天。对此,本刊刊发的系列文章作了有益的探讨。它采取以人带史、截线为段的方法,通过几位驻华代表的工作,表现了共产国际对中共指导的功过是非。文章中有许多新鲜的史料,对一些重大事件的情节作了生动的叙述,读起来既有兴味,又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3.
<正>闽西苏区是全国最早建立红色政权的地区之一,是中央苏区的半壁江山和经济中心,是20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堡垒。2014年10月31日,习近平同志在闽西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整个福建都是老区,闽西和江西赣州的一部分是中央苏区,对党和革命的贡献是最大的";同时还指出,"闽西是原中央苏区所在地,对全国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党的建设、军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贡献"。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  相似文献   

14.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查田运动是党进一步落实土地政策、合理分配土地的重要政策和必要环节.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争议比较大,也因此更加凸现了这一问题的研究价值.由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指导,查田运动中发生了严重错误,严重损害了富农利益,给中央苏区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了严重危害.实际上,在整个查田运动中,错误和正确的东西相互交织、并存发展,这也表明了党在土地革命问题上还不成熟,以及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因此,对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简单地给予完全肯定或全盘否定,都是缺少科学分析的错误判断.  相似文献   

15.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是中共党史和国际共运史研究的重要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研究大致经历了起步发展、初具规模和深化拓展三个阶段。纵观已有学术成果,学界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它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关系,二是它与东北抗战的关系,三是对机关报《救国时报》的研究,四是对组成人员的研究。总体上而言,既有研究在史料挖掘和利用、研究内容、研究视野等方面仍存在不足。继续推动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研究向前发展,必须强化史料的挖掘和利用、拓宽研究的内容和领域、开阔研究的视野和思路。  相似文献   

16.
论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要素,是指构成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必要因素.要素是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根本问题之一.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规律要素是研究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主要方法论;研究要素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术活动的重要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由关系、所与、事物、条件等要素构成.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这些要素中,"事物"要素处在"基础"位置,"联系"要素处在"关键"位置,"条件"要素处在"前提"位置,"所与"要素处在"结果"位置,它们各处其位,各自发挥作用,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规律.  相似文献   

17.
现有国际法规则体系,以国家为权力与义务主体,"国本主义"主导其主流价值与制度设计,"人本主义"鲜有提及,或较之"国本主义"作为低位阶规范,对国际法鲜少发生作用。近年来,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与全球市民社会的形成,国际法领域中的人本化趋势呈现出渗透性的发展势头。本文以"人本主义"为价值尺度与分析框架,就国际法人本化与国家主权的关系进行了纵深性地梳理与研究,辩证性地看待国际法领域中的这一两难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玉菡 《党的文献》2016,(3):117-123
陈潭秋自1935年9月到达莫斯科到1939年5月回国,在莫斯科学习、工作达三年半之久。在此期间,陈潭秋的主要活动可以分为以下六个方面:作为中共代表之一赴莫斯科参加会议;进入莫斯科国际列宁学校学习和工作;向共产国际汇报工作,介绍中央苏区状况;参加庆祝中共成立15周年活动,讴歌党的辉煌历程;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宣传抗日救国;积极要求回国工作。在这三年半的时间里,陈潭秋不仅在理论上和政治上取得了进步,而且为在莫斯科培养党的干部和革命下一代,为共产国际了解中国革命和中央苏区的实际情况,为在国际上扩大党和红军的影响和宣传抗日救国,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从1921年下半年起至1930年的各种相关文件均认定,1920年夏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党刚建立时,有很短一段时间叫作社会共产党。从语词结构上看,"社会共产党"是偏正词组,"社会"只是前置修饰词,"共产党"才是主干。按照李大钊、陈独秀的理解,与第二国际决裂站到了第三国际的大旗之下的共产党就是革命的社会党。在中共一大召开前的11天,张太雷经共产国际批准以中国共产党代表的名义出席了共产国际三大并在会上发言。所谓"共产主义小组"的提法是受到了共产国际的影响。"一大"之前,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北京等地展开了最初的工运工作,初见成效。1920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只是中国革命一个良好的开端,有了共产国际的帮助并不等于找到了所有问题的现成答案。党的光辉历程就是走自己的路,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自己想问题。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路"、"列宁路"是中央苏区交通运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实现了粤东北苏区与中央苏区腹地的政治联系,而且是中央苏区发展对外贸易、打破敌人经济封锁的关键枢纽,成为维系中央苏区经济命脉的南部秘密盐钨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