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而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又是组织路线中的关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以“四化”方针为指导,取得了巨大成就,保证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有效贯彻执行,推动了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由于对“四化”方针理解片面,出现了“好人当官”、“能人当官”、“富人当官”等现象。关于“好人当官”“好人当官”,“好人一定能当好官”,这是一种颇有市场的认识,也是人们的良好愿望。但这种认识与愿望所导致的…  相似文献   

2.
王涛 《党课》2011,(16):64-66
人活在世上,总会为一些东西所累。尤其在官场上,许多人承受着许多有形和无形的压力,身心疲惫,不堪重负,怎一个“累”字了得。本人天生就不是当官的料,“官运”最亨达的时候也就是当过班长,后来参加工作就没有再当官,但我在机关工作十多年,整天与官为伍,通过耳闻目睹,感触颇深,总体感到当官有“三累”。  相似文献   

3.
郭庆晨 《党课》2012,(19):77-78
中国古时候当官有个习俗,叫做“八百里内不做官”,一般都是千里迢迢地到外地做官,往往是一离开家就是几年、十几年,也挺不容易的。不过,即便离家再远,也要寻个机会“回家看看”。当然,那可不是一般意义的“看看”,而是既能显示当官的身份,又能光宗耀祖的极好机会,所以被称为荣归故里、衣锦还乡。  相似文献   

4.
陈鲁民 《唯实》2005,(8):124-124
当官是几等人才?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孔夫子说:学而优者仕。那个时候“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人中最优秀的去当官,自然是一等人才。可李鸿章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天下最容易的事便是当官,倘若这人连官都不会当,那就太不中用了。”干天下最容易的事,那肯定是末等人才了。  相似文献   

5.
说权     
说权陈彦友一“权”的本义是秤与秤锤,是称量的器物。《广雅·释器》云:”锤谓之权”,亦指秤。《汉书·律历志上》说:“权者,铢、两、斤、钩、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由此说禾,将当官的称为掌权的,就是要求当官的办事应该象天平一样公正。二“权”不是商...  相似文献   

6.
老六月雪 《党课》2012,(12):108-112
国器者,可以治国的人才。《苟子·大略》:“口不能言,心能行之,国器也。”颜师古云:“国器者,言其器用重大,可施于国政也。”狄仁杰很懂做人,很会当官。在那个当官最难的历史时期,他的官当到最好,十分难得。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报刊上曾就当官与做学问展开了一番争论,笔者当时呼吁淡化当官心理。许多年过去了,现在看来,当官心理不仅没有淡化,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过去是“学而优则士”,现在是不管学得优不优,都“欲”士。大学生报考公务员的人数急剧上升。这说明不仅是成年人的当官心理在强化,而且连年轻人也看出当官的奥妙,在跃跃欲试了。一方面是政府机构人浮于事,在消肿,在精简,另一方面是一批又一批的人削尖脑袋往官场里钻,加剧人才“挤挤”,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许昌县委、县政府领导提出,在农村推行民主政治建设,关键是让农村干部转变观念,增强民主意识,从“当官要为民作主”转化为“当官要让民作主”。一字改动,价值千金。  相似文献   

9.
孙永剑 《党课》2011,(16):61-62
当官为谁?要不要为民做主?明朝“七品芝麻宫”唐成的一句格言给出了答案:“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但时过境迁,这句格言却演绎出完全相反的意思,“当官就是不要为民做主”似乎成了一些败类们膜拜的信条。  相似文献   

10.
言论集萃     
《先锋队》2002,(5)
当官还是难点好眼下,差额选举、公示制度、末位淘汰、引咎辞职……这些旨在约束和规范干部行为的制度正在不少地方大力推行,照一些人的话说就是:“当官越来越难了。”说“当官难”,一方面是现实中存在着诱发腐败的因素,为官者不得不时常经受权力异化带来的利益的考验。另一方面是党和人民不断严格的要求,即制度严了,监督多了,腐败的成本、风险大了。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官还是难点好。(姚晓则)难道不该追究渎职罪据报道,广州市最近通报了该市清理一批领导干部借用公款及利用职权将公款借给亲友、个体户经营长期不归还的情况。然…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许昌县委、县政府领导提出,在农村推行民主政治建设,关键是让农村干部转变观念,增强民主意识,从“当官要为民作主”转化为“当官要让民作主”。一字改动,价值千金。  相似文献   

12.
陈鲁民 《唯实》2005,(9):124
当官是几等人才?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孔夫子说:学而优者仕.那个时候“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人中最优秀的去当官,自然是一等人才.可李鸿章却不以为然,在他看来,“天下最容易的事便是当官,倘若这人连官都不会当,那就太不中用了.“干天下最容易的事,那肯定是末等人才了.曹振庸大概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为臣,圣眷不衰,官至极品,绘形图于紫光阁,列为功臣.一次门生叩问当官的诀窍,他坦然答道:“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昏庸如此,这种人恐怕连三等人才都算不上,或许也正是因为这种人当官的太多,一些有识之士对当官很是鄙视,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严子陵宁可到富春江钓鱼也不入仕,阮籍为躲避做官的任命,整天喝得醉醺醺的,嵇康听说好友山涛要推荐他去做官,立即给山涛写信绝交.……  相似文献   

13.
当官三字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官三字诀的来历南宋初吕本中(字居仁)《官箴》开宗明义之第一条便说:“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知此三者,则知所以持身矣。”由于《官箴》一书在传统仕宦箴规著述中,享有近乎经典之特殊地位,影响深远,故后世相沿群奉“清、慎、勤”为“当官三字诀...  相似文献   

14.
“宁愿无作为,也要保‘位子’。宁愿不做书,也要求‘安全’。当官意识十足,为民意识淡薄。”在江苏省领导干部学习会上,省委书记李源潮对少数领导干部“不谋事、只谋官”的问题给予了尖锐批评。  相似文献   

15.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唐知县的这句名言早已脍炙人口。岂料,近来又有人衍生出一联:“当官若为民做主,迟早回家卖红薯”。正反两种情况告诉人们,这当官与卖红薯之间,还确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一,古往今来,做官既然要“为民做主”,首先必须廉...  相似文献   

16.
时下,一些地方在选人用人中有一种不良现象值得重视,这就是用干部“家族症”。有的领导由于视自己的子女为第一接班人,老子今日当官,将来儿子(女儿)也要当官,因而利用其职权,寻机会、找关系、想方设法安排子女。还有一些人在与自己家庭成员有关的亲属圈子中选用干...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许昌县委、县政府领导提出,在农村推行民主政治建设,关键是让农村干部转变观念,增强民主意识,从“当官要为民作主”转化为“当官要让民作主”。一字改动,价值千金。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翻身作了主人,各级干部为民作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已是理所当然之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广大农民群众要求依法自治的愿望日益迫切,仅仅做到“为民作主”这一点还不够,还必须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让民作主”,归根结底是村民的事情由村民来办,将政府举动转化为乡村干部的自觉行为。许昌县的领导改动一个字,“当官要让…  相似文献   

18.
权力与约束     
对于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历来有着不同的词语来加以描绘,并且总是有贬有褒。比如说“当官的”就有贬义,而“领导”就是尊称。“政客”一词,让人想到的是为官从政者如何诡诈狡猾、心狠手辣、厚颜无耻;而“政治家”,则让人想到运筹帷幄、经邦治国、为国为民的伟人。与对待金钱的态度相类似,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在对待权力的问题上,一方面有着“学而优则仕”的久远传统,另一方面又百般标榜不畏权势,自诩“天子呼来不上船”,其实也是骨子里想当官,当不成官时便说“不当也罢”,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客观地说,权力本身是“中性的”,问…  相似文献   

19.
异地任官,国家提供住房 自秦汉起,各级官员均由国家任命,无论是各地贤能被征辟或举荐到中央当官,或原在京畿居住者被夕卜放到各地当官,大多存在有异地仕宦解决住所的需要。因此,由国家向赴任官员提供住房,即“官舍”,大约也就在秦汉之际逐渐趋向制度化。  相似文献   

20.
在改进作风、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常会遇到这样的纠结:隐性福利减少了、灰色收入不见了,这究竟是“当官没劲了”,还是向合法待遇的回归?约束更严了、监督更多了,是“礼不收了事也不办了”,还是积极作为、敢于任事?细想这些问题,都涉及一个议题:干部待遇应该怎样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