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面战旗这是穿越过无数暴风狂涛抵达彼岸的云帆。这面战旗,呼啸着义愤,顶冒着弹雨,冲入敌阵;在反反复复的“扫荡”、“蚕食”硝烟中,倒下又竖起……这面战旗,如不灭的火焰,曾漫卷在倭寇的炮楼,曾飘扬在日伪的据点。而今,它已褪色,已破损。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鲁中区党政军民经过艰苦奋斗,战胜了重重困难,度过了1941年至1943年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开展了1944年春季攻势,取得了很大胜利,鲁中根据地进入新的恢复和发展时期。为适应斗争形势的发展,1944年7月,鲁中区党委对所辖泰山、沂蒙、泰南、沂山各专区的区划作了一些调整,决定新甫县与新泰县合并为新泰县,新泰的龙廷区、北师区以及博莱县的张黄区划归蒙阴县。这样,蒙阴县基本上又恢复了我于1941年9月至1943年8月  相似文献   

3.
曹普南,山东省潍县(今潍坊市)人。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抗日战争时期,他曾指挥部队在墩台战斗中全歼日寇一个中队。在大柏山战斗中,被鲁中军区火线提升为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曹普南率部参加莱芜、孟良崮等战役。1948年任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二十二师政治委员、第二十六军七十六师政治委员,组织指挥部队参加了淮海、渡江和解放上海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曹普南任志愿军第二十六军政治部副主任。1950年11月赴朝作战。后历任内长山要塞区政治委员、济南军区政治部主任、福州军区副政治委员等职。1993年6月8日在福州逝世,享年74岁。本文为曹普南同志的遗文。  相似文献   

4.
风烛残年,皓首苍颜的抗日老兵回顾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依旧是豪情满怀。王波:根据地小得一枪就能打透1942年,我们在泰山附近抗战。那时,鬼子天天扫荡,什么春季扫荡、夏季扫荡、秋季扫荡、冬季扫荡、铁壁合围、三光”、清乡、无人区……一里地最多有6个碉堡,把抗日根据地压缩得越来越小,我们讲笑话说在根据地这边开一枪,子弹就会从根据地那边飞出去。在这种情况下,毛主席提出了“敌进我进”,叫我们到敌占区去战斗。我当时是连指导员,带我们连就进到了莱芜的城关区和口镇。在敌占区,我们一般都是在离敌人据点几里的范围内活动,时刻都保持着战斗…  相似文献   

5.
大摆地雷阵     
赵守福 《春秋》2015,(3):18-21
1940年冬,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踏进了我胶东半岛的海阳县,并很快在青威公路上的行村安上了中心据点。我们赵疃离行村只有12华里,是日本侵略军“扫荡”和侵扰的重点。为了抗击日军的暴行,我积极要求参加了抗日游击小组,同俺村的民兵群众一起,配合八路军,同敌人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我在战斗实践中,战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地雷战,大显神威,炸得日军胆战心惊,俺赵疃成了“特等模范爆炸村”,我也先后被山东省政府和山东军区、胶东军区和海阳县委授予“爆炸大王”“民兵英雄”等光荣称号。全国解放后,我出席了全国民兵代表大会,被授予全国民兵英雄称号。回忆起来,当年大摆地雷阵的雄壮战斗场面,仿佛就在眼前。  相似文献   

6.
刘安邦 《黄埔》2012,(2):47-47
自1944年5月16日龙门防御战打响后,敌以密集炮火向我阵地猛烈轰击,接着用坦克、步兵向我一营前沿阵地猛烈冲来,我一连二排李宪排长率部扼守在无名高地上,以其对敌的无比仇恨和对祖国的忠减向战友高呼:“弟兄们,我们报效祖国的时候到了!”全排所有火器都向敌人猛烈射击,连续打退敌人的几次冲锋,敌在李排的猛烈火力阻击和我两翼守军重机枪的扫射下,狼狈后窜,当天不敢再犯。李宪排长利用战斗问隙加强工事,迎接敢于再犯之敌。  相似文献   

7.
《传承》2003,(4):43
功臣+战斗英雄农廷秋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德保县人,壮族,1930年生,中共党员,1949年10月参加人民解放军,1950年随部入朝,任某连机枪班班长,曾立三等功二次。1952年10月15日,敌我双方在上甘岭537.7高地展开激战,农廷秋在连长负重伤、排长全部牺牲,全连只剩下10人的危急情况下,挺身而出,指挥战斗,击退敌人的多次反扑,自己身上多次负伤,仍坚持战斗。在敌人第五次反扑时,阵地上只剩下他一个人,子弹也打光了,他毅然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后来,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谢坤一等功臣、二级战斗…  相似文献   

8.
袁集歼灭战     
康登勤  康鹏 《春秋》2015,(2):30-31
1945年5月24日,在我的家乡山东省金乡县化雨镇袁集村发生了一次战斗,在当地影响很大,当地不少文史资料也都提到过这次战役。这次战役的发生地,就在我的一位本家大爷的家里,乡亲们和家人以后也多次向我讲过这次战斗的经过,参加过战斗的八路军游击队机枪手以后也向我详细介绍过这次战斗经过,现把我了解到的有关这次战斗的情况记录如下。我们村叫袁集村,得名于它是当地比较大的一个集市。抗日战争时期,从济宁经过金乡、鱼台县城通往徐州的公路,就从我们村里经过。由于地处交通要道,日军在村的南面建有炮楼,四面有挖的壕沟环绕,驻有日军。当时经常有部队从村里的公  相似文献   

9.
在抗日烽火遍燃于中华大地的时候.一些天真稚嫩的孩子也自觉投身于抗日救古洪流之中.儿童救亡宣传团体到处涌现。本文拟对长抄‘有英儿童抗敌工作团”(以下简称“有英儿童团”)略作介绍。育奖儿童团的前身是长沙市私立有英小学(该校当时是中共湖南党组织活动的一个据点)成立的“育英儿童抗战团”。1938年12月改名为“育英儿童抗敌工作团”.并于12月25日在有奖学校正式召开热烈而隆重的成立大会。该团团员有则名同学,年龄最大的17岁,最小的仅10岁,大多数是12、门岁。另挑选了4位老师作顾问。团员最多时发展到35人。育奖儿童团是中…  相似文献   

10.
孔宪 《黄埔》2008,(3):89-89
我于军校毕业后,分配到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六十二军一五七师一团第三营,跟随军长黄涛、师长李宏达、团长丁克坚等学长于1944年夏参加衡阳会战。经过两个多月大大小小十几次战斗,我全营官兵伤亡惨重,仅存半数,以我连来计,仅存三分之一。现将我记得的最后两次战斗概况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黄埔》2016,(3)
正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当时我在19路军第61师第361团第1连任连长,年仅20岁。我连在上海江湾北端防守,战斗十分激烈。日机轮番轰炸,大炮猛烈轰击,然后是步兵跟在坦克后面向我阵地进攻。我全连战士,同仇敌忾,视死如归,以杀敌救国为荣。常常同敌人拼刺刀,血肉横飞,一次又一次将敌击退,一直坚守阵地。由于江湾是吴淞至闸北的中心点,日军必欲突破,然向两翼攻击。至2月22日,日军纠集重兵向我  相似文献   

12.
张万年同志简历 张万年,男,汉族,1928年8月生,山东龙口市(原黄县)人,1945年8月入党,1944年8月入伍,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毕业,大专文化,上将军衔。现任中共十四届中央委员,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参谋部党委书记。 1944至45年,为胶东北海独立三营七连战士。1945至47年,任东北十二旅三十五团三营通信班副班长、班长、东北四纵十二师三十六团警卫员。1947至48年,任东北四纵十二师三  相似文献   

13.
位于今南丹县城东面40多公里的大厂矿区,地势险要,矿藏丰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44年11月上旬,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大厂时,妄想把它作为一个大的据点。 日本鬼子到了距大厂20多公里的河池县长老乡,扶老携幼的难民向大厂蜂拥而来。顷刻间矿区挤满了人,成了避难所。带着洋枪  相似文献   

14.
“在鲁中水泥工作非常幸福,因为公司为我们交纳了各项社会保险,解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提起养老保险,鲁中水泥职工张芳就打开了“话匣子”。幸福的张芳,算的只是自己的一笔小帐。在鲁中水泥还有一笔员工受益于养老保险的“大帐”,2004年以来,该单位已为730人办理了养老保险。参保率95%。2006年还荣获“淄博市劳动保障诚信单位。”  相似文献   

15.
江祥凤,文昌潭牛人。日本侵略者入侵海南后,1939年江祥凤加入了抗日救国行列。他经常单枪匹马出没于日本侵略据点和敌占区,巧妙地袭扰和打击敌人,其惊人的胆略,超人的技巧,英勇果敢的精神, 博得文昌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嘉奖,被誉为“孤胆英雄”,闻名全岛。当时的琼崖《抗日新闻》曾为他做了专题报道。1941年春节, 江祥凤只身潜入文通村日军据点,打死日军队长,夺取5支三八式步枪。在潭(?)村,  相似文献   

16.
转战巴山蜀水 1934年1月,正当二九五团在五龙台同敌人鏖战之际,我军背后万源县清花溪、长坝地区,出现了一股“神兵”。传说有“铜头铁臂”、“刀枪不入”的本领,强迫人民捐钱、送粮、送草、奸虏烧杀,无恶不作。我政府人员,群众团体工作人员被杀无数。一时间,搞得人心惶惶。兄弟部队一个营前去清剿,遭他们伏击,吃了亏。“神兵”愈加疯狂起来。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亲历抗战的老兵,回顾60多年前伞兵空降湖南衡阳洪罗庙作战的情景,特别忆及在这次战斗中,英勇牺牲的黄埔同学及战友,他们的英雄形象,常浮现在我面前,使我思绪万千,难以忘怀。伞兵是特殊兵种,装备、训练、素质都有严格要求。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想建立一支伞兵部队,在抗战初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中国伞兵部队的组建是在抗战中期,即1943年在盟军支援下,在云南昆明市郊岗头村开始。当时一个团约2000人,在昆明培训一年半,每人跳伞五次才能参加空降作战。1944年12月,桂林会战后,中国军队撤出桂林。日军纠集八个师团,沿黔桂线北犯,攻占黔南重镇…  相似文献   

18.
孟雄 《人民公安》2022,(20):50-53
<正>1950年4月至6月,人民解放军16军47师与毕节地区公安机关联合组成“剿匪西集团”,对盘踞在大方、金沙、水城等地的国民党残匪发起攻击,消灭残匪5100余人,缴获一大批武器弹药,史称“金沙合围”战役。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拍摄的电影《云雾山中》,是依据这次战役中141团副团长张昭勋、1营营长李克义率领官兵攻克大方县双山镇杨家洞的战斗经过及英勇事迹改编。《云雾山中》是贵州省第一部公安题材电影。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布依族首届“牛王节”于2004年农历4月8日(公历5月26日)在河口瑶族自治县桥头乡老董下寨(布依村)隆重举行。夏历四月八日的布依族“牛王节”,是农耕、稻作民族的节日,是“牛王”的生日,自古以来布依族是以“牛为伴”、“牛为友”而兴旺发达起来的民族。关于牛王节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据史料记载:古时候,在一次布依族与侵略者激战时,一头大犊牛怒冲敌阵,用牛角将敌人挑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使布依族队伍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反败为胜,为布依族战斗胜利立下赫赫战功。这天正是农历四月八日,又是这头大犊牛的生日,所以,布依族把这头…  相似文献   

20.
张树新 《群众》2011,(12):86-87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伟大的长征,跨越了十五个省份,翻越了四十多座巨大的山脉,渡过了近百条河流,走过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广袤湿地。更重要的是,在总里程超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途中,中国工农红军始终处在数十倍于己的敌人的追击、堵截与合围中,遭遇的战斗在四百场以上,平均三天就发生一次激烈的战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