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化技术对传统的版权保护制度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版权保护制度作为版权经济和版权产品市场的制度性安排,其合理性和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版权经济和版权产品市场的发展,这也是中国版权制度建设中要重点解决的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版权制度受到了挑战。近年来,国内出现了一系列网络版权侵权纠纷案件,使得网络版权保护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笔者通过对网络版权侵权行为的分析,就加强网络版权作品的权利保护方面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涉外版权法律适用制度存在巨大作用空间,通过对版权本体、复合关系连接点的分析和合理选择,构建我国涉外版权法律适用制度,有利于回应网络环境下对此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与分享经济的热潮下,网络直播成为了社交、营销、教育等传统活动的新方式。网络直播平台是网络直播服务的载体,性质是网络服务提供商。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直播平台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版权纠纷,主要集中在网络转播与网络直播两方面。纠纷体现在版权侵权的客体认定、版权归属以及网络直播侵犯了邻接权人的广播权还是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关于其是否属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中的交互式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也有一定困难。网络直播平台中出现的版权纠纷,是技术发展与法律滞后冲突的体现,在适用著作权法保护时应该回归原本的立法目的、原则、体系和语境中解决,不应一并以不正当竞争作为兜底保护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版权制度是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的基础法治保障。数字和网络传播新技术、新应用的发展和融合,不但为传统的出版、音乐、影视等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也催生了更多前所未有的自媒体等新业态。自媒体从业者通过网络传播作品要崇尚和坚持原创,同时提高版权法治意识,共同改善版权法治环境,助力新媒体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网络时代我国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版权法的效率和公平价值冲突体现了作者私权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对峙.版权法通过合理使用制度来维持版权体系中利益格局的动态平衡.数字技术的发展冲击了版权法的利益平衡体系,进而质疑版权合理使用制度存在的价值.从经济学和版权法自我发展两个角度分析,网络时代版权合理使用制度仍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我国版权合理使用制度应该应网络时代的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7.
《公安研究》2013,(9):95-95
邓嵘在《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撰文认为,国内外网络服务供应商(ISP)与版权人围绕ISP是否侵权的争议持续不断,双方在版权之诉中适用的避风港条款、合理适用原则和红旗标准又纠缠不清,存有冲突。从实践与理论的分析来看,正视避风港条款、红旗标准的价值定位与适用审查,改革现行的版权制度里的合理使用原则,消除ISP履行版权保护协助义务的消极态度,创新版权网络保护的方法机制,能够有效地应对网络环境下版权诉讼适用规则的冲突,并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王宏伟 《传承》2013,(8):125-127
版权产业在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成为各国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从整体上看,中国版权产业仍然处在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要依法加强版权保护,完善版权产业发展的法治环境、鼓励与版权产业相关的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完善制度,促进版权市场化,加速推进我国版权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宏伟 《传承》2013,(6):125-127
版权产业在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成为各国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从整体上看,中国版权产业仍然处在起步、探索、培育、发展的初级阶段。要依法加强版权保护,完善版权产业发展的法治环境、鼓励与版权产业相关的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完善制度,促进版权市场化,加速推进我国版权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延伸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发展,数字图书馆版权纠纷案件日益增多。文献数字化、数据库建设、网络传播、网络信息链接、下载、检索等各方面都涉及到版权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归结到三个方面:资源建设中的版权问题、信息传播中的版权问题和信息服务中的版权问题。我们应加强版权适度保护,推行公益性图书馆网络传播豁免权,健全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完善相关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11.
黄宣 《人民论坛》2015,(2):114-116
互联网给传统版权制度的运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版权与表达自由的冲突在数字网络环境下也变得更加尖锐。文章分析了版权保护与表达自由的冲突在网络环境下表现出的不同于传统环境的新特点,并试图对冲突形成的根源进行探索,最后,在结合当前一些国家的立法尝试和理论实践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相关立法和政策研究提出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琳 《人民论坛》2014,(11):94-96
当前,网络版权侵权方式呈现多样化,网络版权客体具有专业技术性强、不稳定、易毁灭等特征,侵权证据与其他普通民事案件相比收集难度较大,成为制约网络版权侵权诉讼的瓶颈,严重阻碍了网络版权侵权诉讼的进行,甚至影响了知识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需深入探究,寻找对策,破解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3.
当前,网络版权侵权方式呈现多样化,网络版权客体具有专业技术性强、不稳定、易毁灭等特征,侵权证据与其他普通民事案件相比收集难度较大,成为制约网络版权侵权诉讼的瓶颈,严重阻碍了网络版权侵权诉讼的进行,甚至影响了知识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需深入探究,寻找对策,破解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4.
基于历史与现实多重原因的存在,我国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存在和发展面临着困境,需要对其加大保护的力度,尤其是在版权保护方面。鉴于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与普通音乐相比具有特殊性,使得普通的版权制度很难对其形成有效的保护,因此,必须针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特殊性构建不同于普通版权制度的特殊版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环境下,网络服务提供者往往在版权人和侵权人之间起着中介作用。与传统版权侵权不同,网络版权侵权呈现出周期短、不易发现等特点。在追究直接侵权人责任的同时,网络服务提供者也存在不可避免的间接侵权。因此,有必要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侵权责任形态和归责原则进行深入探讨,并对我国立法现状进行分析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自媒体时代,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图文传播十分普遍。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中,网络版权保护长期缺位必将严重影响社会创新和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法律作为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准绳,是网络版权保护的重要依据。完善网络版权的法律保护对促进创新、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将"印刷版权"时代拉入"网络版权"时代。对于数字技术造成的侵权主体多元化、侵权方式隐蔽化、侵权责任难追究等问题,需要建立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法治为保障的治理体系,切实维护网络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确保网络版权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著作权”一词最早始于英国,它的英文是“Copyright”,在我国最初多被译为“版权”。据认为,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是英国1709年颁布的版权法。著作权的起因是与印刷术的发明联系在一起的。我国很早就有了雕版印刷,宋代有关的法令在中国源远流长。南宋光宗年间,刻印的《东都事略》一书在目录页上附有一方牌记,云:“眉山程舍人宅刊印,已申上司不许覆版。”这可以视为现代“版权标记”的前身。南宋咸淳年间(1266年左右,中国两浙政府为保护  相似文献   

19.
在所有关于网络版权侵权的法律问题中,网络服务商的版权侵权责任问题是国内外争论最激烈,立法进程最快的一个方面。笔者提出了应当对中国现行著作权法进行修改与完善以增加网络服务商版权侵权责任的建议。同时,也具体地提出了在著作权法中应当明确规定网络内容提供者与在线服务商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著作权法中应当明确规定在线服务商享受责任限制待遇的资格、条件、规定OSP负有协助版权人查找直接侵权行为人的义务等几点的具体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野霏 《北京观察》2004,(10):60-61
版权贸易是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中服务贸易中的一项内容,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短短的20余年问,我国的版权保护从起步到与世界发展同步,取得了巨大进展,为我国版权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